1、如何正确解读脊柱X线平片
颈背痛和腰腿痛是临床上最普遍的就诊原因,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时最常用影像检查就是脊柱X线检查,因此正确使用和解读脊柱X线检查对于基层医师非常重要。
X线检查体位和正常影像学表现
脊柱自上而下主要分为颈椎、胸椎和腰骶椎。脊柱X线检查的基本体位为正位和侧位。颈椎的左、右斜位有利于显示钩锥关节和椎间孔,也是常用的检查体位。腰椎斜位用来观察椎弓根,主要用于腰椎滑脱鉴别。
脊柱的X线平片主要用来观察椎体骨质结构,无法直接显示韧带和椎间盘等软组织,只能通过观察相邻骨质间接反映其变化。椎体骨皮质密度很高,X线表现为线状致密影,松质骨(髓质)密度较皮质低,两者存在良好的对比。
由于X线是二维投照技术,因此棘突、椎弓根和横突等脊柱附件可能会与椎体重叠,观察时要注意区分这些结构。另外肠内容物可能会与腰椎重叠,对图像判读产生影响,特别是低密度肠气可能会误认为骨质破坏,需要结合不同体位综合分析。
各段脊柱重要结构的X线表现已分别在图中标注(图1~图4),供大家参考学习。正常脊柱生理曲度表现为:颈椎轻度前凸,胸椎轻度后凸,腰椎前凸。正常脊柱序列整齐,X线侧位表现为椎体前、后缘连线平滑。椎体形态规则,椎体前后高度基本一致。正常脊柱各椎间隙约等宽,X线正位椎间隙左右等宽,侧位示前宽后窄。
阅片原则脊柱X线平片解读时应该按照一定顺序,避免遗漏重要影像表现。主要包括: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正常,序列是否整齐;椎间隙有无狭窄或增宽;椎体及附件皮质是否连续以及骨质有无异常;椎旁软组织有无增厚或异常密度;投照范围内有无其他异常。
掌握脊柱的正常X线表现是发现脊柱异常影像表现的基础,本期讲座主要复习了脊柱正常X线表现,随后我们会陆续介绍不同脊柱疾病的影像表现。
基层医师经常遇到脊柱X线平片。临床医师应熟悉脊柱常用X线检查体位和观察要点,掌握脊柱的正常X线表现,才能发现异常。另一方面,临床医师在观察脊柱X线平片时应按照一定顺序,对脊柱X线平片做出全面解读。
2、为什么说“异病可以同护,同病可以异护”
异病同治抄,同病异治,袭是辨证施治之灵活应用、法无定法。前者,如气虚、血崩,虽然是不同病,但都可以用人参调治。后者,同一种病,如肠胃炎,针对食积,虽然说上吐下泻,但病因却是积食而致,用泻下涌吐法清理郁积,吐泻即愈。而同样是胃肠炎,脾胃虚寒,则温中健脾,有湿邪则燥湿健脾,君火相火不足则虚则补其母一一温补益阳
3、异病同影 同病异影的诊断结论:
si
4、骨科专家请进!!脊柱转移与脊柱结核如何区别?
你好,首先我非骨科专家,仅仅是一名放射大夫。我要回答的是你所问的二者的区别。 脊柱结核:X线平片特点:1、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2、两个以上椎体的溶骨性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脊柱后突畸形。3、椎旁脓肿形成和软组织钙化影。 CT:可确定隐蔽的骨质破坏,椎体周围脓肿的位置和范围。 MRI:可发现X线、CT表现正常的早期椎体结核病灶(所以你选择做磁共振是很明智的),对于观察软组织和向椎管内侵犯优于CT。 脊柱转移瘤:椎弓根破坏常是脊柱转移瘤明显的平片特点。脊柱结核极少反复累及椎体后部及椎弓根,多为椎体广泛破坏后累及。转移瘤很少累及椎间盘和沿前纵韧带下蔓延。 请注意及时复查。
5、《同病异药》文言文翻译
【原文】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陀曰:“寻当下之,延当版发汗。”或难其异权,陀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译文】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6、我想请教您一下所谓的异病是怎么一回事?
癔病是神经症的一种。所谓神经症,指的是没有器质性病变,但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一些疾病,它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神经症性抑郁、疑病症、癔病等。
癔病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症状是,抽搐、不能说话(很像是意识丧失),感觉障碍,比如肢体麻木、手套样感觉丧失,还可以表现为肢体瘫痪、癔病性失明、失听(笔者和中医院原耳鼻喉科主任薄木真报告过34例癔病性听觉丧失)。
癔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所致,常发生在受暗示性较高的人身上。癔病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就是癔病集体发作(Mass Hysteria),当另外一个受暗示性较高的人,看到别人发病时,自己也受到感染,表现出同样的症状。从这个意义上说,癔病是一种带有传染性的疾病,因此可以把它叫做精神传染病。
=========
癔病的心理调适
癔病的主要症状:
①癔症躯体障碍(转化型癔症)。表现为麻木,感觉过敏,突然失明,突然发生完全性听力丧失;失音或喉部梗阻感;肢体瘫痪、不能站立或不能步行,但无肌肉萎缩;痉挛发作,倒地、抽搐,常常是手足乱舞,有时扯头发、咬衣服。
②癔症性心理障碍(分离性癔症)表现为突然情感爆发,哭笑不止,撞头、扯头发、咬衣服、捶胸顿足、满地打滚,常伴有情绪的急剧转变和戏剧性表现。还有的心因性遗忘病人,表现为有选择地遗忘那些与心理创伤有关的内容或某一阶段的经历;神游症患者,突然离开原先的活动,外出漫游,可历时数日。
由于癔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有时让人琢磨不定,同时没有器质性病变发生,所以,有许多人认为,癔病是邪病,是鬼神等作祟,到处向诬医神汉求救。不仅被人骗去钱财,还往往导致病情加重,耽误了正常治疗。
对于癔症的确认应十分慎重,要注意四个要点:
一是该病是由于精神刺激突然引起的疾病;
二是该病的症状具有特异性,如躯体障碍表现出的体征,意识障碍表现出过多的表情和夸张性;
三是症状可因暗示而消失;
四是它不属于气质性躯体疾病。
癔病发生的原因:
①主要是患者的特殊性格。患者一般性格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情感性和情感的易变性,具体表现为情感活跃、生动,但是肤浅、幼稚;情感带有强烈的夸张性和戏剧色彩;易接受暗示,又愿意当众表现。
②急剧的或者持久的心理紧张刺激,持久的心理冲突。如地震、水灾、亲人亡故等强烈刺激,强迫婚姻,遇到被人诬告、诽谤等有伤自尊和有辱人格的事,引起惊恐、悔恨,气愤、委屈、忧虑等情绪,尤其是愤怒和悲哀等情绪,而这些情绪又被压抑不能表达时,就可能导致癔症的发生。
癔病的治疗:
①认知疗法。通过说服、教育和保证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力争完全控制复发。
②暗示疗法。用语言暗示,用肯定而有信心的 言语指导和鼓励患者,提高其信心,避免周围副面影响。
③催眠法。在催眠状态下,通过揭示矛盾、暴露隐私和发泄欲望并且加以解释和疏导,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催眠步骤是:首先改善情绪,消除胸闷气阻等身体不适感;其次是了解发病的诱因以及真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疏导;第三是针对症状采取催眠暗示疗法;第四是纠正患者不良性格倾向,巩固疗效;第五是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力争完全控制复发。
④药物疗法。临床发现,在有的癔症患者发作的时候,立即服用治疗传导阻滞的药物,如地奥心血康之类的药物,症状很快消失。
7、中医学里面所说的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有那些质的区别?
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但表现的症状相同或者相近。可以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和方剂治疗。
同病异治是指虽然有相同的症状表现,但因为导致这种病症的原因不同,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剂治疗。
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含义:
同病异治:指同一病证,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或由于病情内进展程度、病机容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相应采取不同治法。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哲学道理:
同样的现象,其本质不一定都相同,同时,同样的本质,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我们所需要做的是,透过其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内容,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