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失稳症的治疗
主要有三个目的:①使颈椎被破坏的节段在理想的功能位充分愈合;②防止对颈椎其他组成部分及脊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并使原已损伤的神经组织尽可能恢复功能;③防止颈椎原有畸形进一步加重或出现新的畸形。
(一)牵引治疗
牵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牵引可解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痉挛与疲劳,可调节小关节位置,纠正颈椎的生理曲度及异常的椎体序列,拉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同时,还起到制动休息的作用,解除失稳的颈椎对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的刺激和压迫,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1)采用颈椎枕颌带吊带牵引:根据颈椎X线侧位片曲度改变情况,选取最佳牵引角度。可分别采用直立位、后伸位、前屈5°、10°、15°、20°、30°位牵引。牵引重量2~12 kg,时间10~30分钟,1次/d,10次为1个疗程。
(2)采用微机控制间歇牵引床:患者取坐位,颈前屈15°~ 20°牵引重量从5 kg开始,逐渐缓慢增加(最大重量:男性12 kg,女性10 kg)。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症状,则调整牵引角度和时间,使患者慢慢适应。间歇牵引,牵引时间与间歇时间之比为4:2,每次30分钟,1次/d,10次为1个疗程。
牵引的重量与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身体状况等有所不同。如牵引量过小不能有效地伸展肌肉,拉宽椎间隙,矫正曲度及位移;牵引量过大则导致机体保护性反应而加重肌肉痉挛。
(二)手法治疗
手法通过支点的力偶作用,纠正颈椎生理弧度及小关节错位,解除机械性卡压。缓解内源性稳定的不利因素,使脊椎内外源性平衡的稳定和协调得到恢复或重建一个代偿性的内外平衡关系,从而让颈椎的内外应力变化达到最优值。手法的效能还在于松解颈肩背痉挛僵硬的肌群,增强衰弱肌群的兴奋性,调整颈椎结构性紊乱,恢复其正常生理顺应性和其稳定性,进而缓解对颈部神经和血管的激惹。
(三)药物治疗
其主要作用是症状性治疗。目的是减轻或解除疼痛,从而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松弛,以减轻肌肉对局部病灶处的牵拉,有利于局部损伤病灶的修复及改善生理功能的紊乱状态。如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萘普生等;COX -2抑制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西乐葆等;肌肉松弛剂:氯唑沙宗等。
(四)固定与运动
颈椎由于椎体小,小关节圆形、近水平位,活动度大,关节囊松弛,又位于头与固定的胸椎间,受应力作用大。平日靠强大的项肌和项韧带保护,在受到突然外力、肌肉保护失调时,可因半脱位而造成脊髓损伤。即使未造成损伤,也会因软组织损伤而失稳。因此,在治疗颈椎失稳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颈部围领,保持局部稳定,防止损伤继续加重,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减少不稳定因素,支撑头部重量,减轻其对颈椎的压力。可明显地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减少关节面间的相互刺激和摩擦,有利于炎症反应的恢复。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机体抵抗力,以防止多种并发症。功能锻炼需强调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在保持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般在急性疼痛活动期应制动休息,症状缓解后去除颈围,每天早、中、晚各做1次,每次10~15分钟。主要动作及顺序:前俯后仰、左右侧屈、左视右盼、伸颈旋肩。对未受累躯体,要求进行主动的生理性的功能锻炼;对已受累的躯体宜由治疗师帮助进行被动的生理范围内的功能锻炼。
2、如何治疗颈椎失稳?
根据失稳程度及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非手术治疗包括推拿、颈椎牵引、理疗、中西药物治疗、功能锻炼以及生活调理等。其中,卧床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卧床可以消除颈椎的负重状态。若能在颈后妥当放置枕垫,能使颈部肌肉彻底放松,同时恢复颈椎的正常屈度和力线。失稳期症状较重,可配合上述治疗加用颈椎支架、颈围及颈-胸石膏固定治疗。
尽管非手术治疗效果不错,但也仍有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他们症状体征重,经非手术治疗不愈且影响工作和生活,一般利用手术重建稳定解除症状。下颈椎失稳症的手术治疗有前后路之分,一般来说,因退变引起的不稳合并有神经刺激者,多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创伤性颈椎不稳的治疗要充分考虑受力方向,当椎板塌陷和脊髓损伤时,应先行后路探查减压并行后路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颈椎不稳的预防主要在于病因预防,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不要长时间看书,枕头不可过高,坚持做工间操。
颈椎失稳症的康复还应注意合理的心理治疗及积极的功能锻炼。康复期既要积极锻炼肢体功能,又要兼顾颈椎稳定。不能下床活动者,可行床上锻炼,能下床者佩戴支架或头颈胸石膏。
3、腰椎失稳怎么注意保养?
药物疗法 1:白芍30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木瓜、杜仲、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用药1个月,有效率达100% 2:处方:王不留行、桑寄生、川断、刘寄奴、伸筋草、鸡血藤、丹参、赤芍、桂枝各15克,延胡索、当归各10克,川乌、草乌各6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3疗程,有效率打100% 我家妹妹得过,医生让她睡硬板床,每天两次平躺后在腰部垫高,每次半个小时。 (1)脊柱运动受限:腰部正常时,其运动范围为前屈900,后伸300;左右侧屈各为200-300;左右旋转各为300。当椎间盘突出后,脊柱屈曲时,椎间盘前部受到挤压,后侧间隙加宽,髓核后移,使突出物的张力加大,同时髓核上移,牵拉神经根而引起疼痛。当腰部后伸时,突出物亦增大,且黄韧带皱褶向前突出,造成前后挤压神经根而引起疼痛。所以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动。 (2)压痛点:若有腰间盘突出,其相应椎旁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向下肢放射,亦称放射性压痛。 (3)腱反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时,膝腱和跟腱反射出现减弱、消失和亢进。腰3、4椎间盘突出时,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足背伸、内翻力量减弱;腰4、5椎间盘突出时,膝腱及跟腱反射存在胫后肌腱反射改变,伸趾运动无力;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跟腱反射减弱、消失或亢进,足外翻力量减弱。 (4)直腿抬高试验:腰部及小腿外侧有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5)拉塞克氏征:腰腿部有放射性疼痛或肌肉痉挛为阳性。 (6)健肢抬高试验:当健肢被动直腿抬高时,患肢坐骨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为阳性。 (7)肌神经牵拉试验:当髋关节处于过伸位时,大腿前侧沿肌神经分布区出现牵拉放射疼痛为阳性。 (8)仰卧挺腹试验:当挺腹而出现腰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或挺腹的同时屏气咳嗽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为阳性。 (9)压颈试验:检查者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颈静脉持续约1-3分钟,使椎管内压增高,腰及下肢出现疼痛时为阳性。 (10)屈颈试验:当颈部逐渐屈曲致颏部抵到胸部,腰及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时,即为阳性。
4、崩裂性脊柱滑脱该怎么治疗,哪种方式比较靠谱?
在正常情况下腰椎和腰肌共同支持上身的体重并维持脊柱的功能活动.当腰椎滑脱形成结构上失稳通过腰背肌锻炼后可形成强有力的腰背肌“腰围”从而代偿和支持了椎体的负重功能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脊柱活动的生理功能.可见加强腰背肌锻炼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腰肌的弹性及力量对防治腰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腰部锻炼操有站立位仰卧位即拱桥式俯卧位即飞燕点水法等.站立位煅炼方法很多这里不再赘述.飞燕点水法即早晨或晚上睡在床上使身体呈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双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此时腰肌上肢肌及下肢肌同时用力收缩尽量使上胸及下腹部离开床面保持10~15秒然后放下休息片刻连续做5~10次.仰卧抬臀法亦称拱桥式即每天早晨或晚上仰卧在床上双肘撑于床面双膝微屈头置于枕上此时背部肌肉以及臀部肌肉和大腿后侧肌肉用力收缩挺胸抬臀呈拱桥形保持半分钟左右然后复原如此连续做5~10次.当然如果是降人这几种均可锻炼.可对于腰椎向后滑脱移位的人来说站立位是不适应的因为那样会刺激有病变的脊椎使滑脱移位进一步加重.如果是腰椎向前滑脱移位以上几种均不适应.正确的锻炼方法是:患者仰卧于床上尽量屈膝屈髋用双手指交叉抱住双膝于胸前使腰椎呈屈曲状家中人用一手掌托住病人双足底部另一手掌托住病人颈背部在双手用力的同时嘱病人配合用力作前后滚动10~30次然后用力屈伸下肢3~5次.每日这样锻炼2~3次.患者也可自行练习这样的“滚动操”练功次数应从少到多从轻到重逐渐加大运动量切勿急于求成.早期练功可出现腰部胀痛感一般2~3天后即可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腰椎滑脱症的人要避免劳累及负重不要乱找人踩扳以免出事.还要记住的是锻炼时要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能坚持数月或数年对腰背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关节紊乱症肥大性脊柱炎腰椎滑脱症等毛铲可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不过妇女妊娠期以及月经期不要这样锻炼.
5、腰椎失稳非手术如何治疗
腰椎失稳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失来稳期病人可有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腰痛并向下放散到臀部、大腿后面,但不过膝。病人不能作弯腰姿势,每当弯腰到一定程度时,腰部有断裂感,只能直腰休息。有些病人表现为背部及下肢无力,走路及下楼梯时可突然跌倒,可能是失稳的活动过度。在源卧床及腰椎处于稳定状态时腰痛减轻。
中年以上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怀疑本病。检查时可见脊旁肌痉挛,腰椎生理曲度失常。当腰部作屈伸活动时,可见运动过程不百均衡,或突然发生绞锁,或于某部位特别疼。触诊时可发现滑脱腰椎之棘突有位移。侧弯运动两侧不均等,脊旁有压痛,病人虽述下肢麻木,但神经检查度无定位性神经根损害现象,亦无痛觉丧失。以下检查可帮助确诊:
X线平片可见椎体边缘呈磨角样或出现牵拉性骨赘,椎间隙变狭窄。相邻椎体或棘突边缘失去连续性,脊柱有侧凸或向一侧倾斜。过屈过伸脊椎摄侧位片,可见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可为单向或双向;左右侧曲时摄前后位片,可见左右弯知曲幅度不等,失稳椎体有侧移位。
CT扫描有局限,只能显示两侧小关节面间隙不对称,必须结合临床分析诊断。
治疗上应针道对患者病情特点具体分析,采取相关措施,首选保守疗法。
6、母亲脊椎失稳、伴退行性,目前行走困难,怎样医治?
可以用中医针灸,理疗,按摩推拿,还有麻醉治疗和药物等方法,其中麻醉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最好几种方法结合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7、颈椎失稳能否根治
颈椎失稳是颈椎病的表现
一:针灸按摩理疗牵引等
二:颈复康颗粒口服
预防: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临床上称之为“米”字操.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8、颈3、4椎小关节失稳。我这个要怎么治
具体用药建议在当地找比较好的中医师或西医师治疗.要定期复查,确保身体健康。去正规的医院,好好的问下医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