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的脊柱,股骨和上肢骨都属于骨骼
一 脊柱结构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强壮而又柔韧,支持头和躯干,保持其直立,并能使上身弯曲和旋转。它由 7 节颈椎、 12 节胸椎、 5 节腰椎及骶椎和尾椎组成。有颈、胸、腰、骶 4 个生理弯曲,使脊柱有类似弹簧的缓冲震荡能力。椎体之间有椎间盘,它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可吸收震荡,增加脊柱的灵活性。各个椎体由关节和韧带等紧密连接而成。整个脊柱起着支持体重,传递
重力,保护脊髓、脊神经根及其血管的作用,并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也是某些骨骼的起止点,可见脊柱对人体的重要性。
二、 椎间盘
我们所说的椎间盘( intervertebral disc ) , 是指两椎体之间的组织结构而言。人体除颈 1~2 之间及骶椎外,其他椎体之间包括腰 5 骶 1 之间均有这种结构,整个脊柱共有 23 个椎间盘,占整个脊柱全长的 32.1% 。椎间盘在横断面上与其所连接的椎体形态一致,由于各部位脊柱生理要求不同,椎间盘的厚度也不同,凡是在运动较多的部位,椎间盘较厚。其中以腰椎最厚,胸椎最薄。那么椎间盘的结构又是如何呢?椎间盘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有椎体软骨板、髓核、纤维环。髓核是一个半流动状物质,被纤维环在四周包围,上方及下方为软骨板,髓核被紧紧地包围在其中,无上下活动的余地,只有前后移动的范围。
(1)软骨板
每个椎体上下面都是由软骨覆盖,软骨板实际上是椎体的组成部分,由透明软骨组成。由于其生理解剖与髓核及纤维环关系密切,所以把它作为椎间盘的组成部分。在椎间隙与上下面紧密相连,其周围与纤维环相连,防止髓核突入椎体内。在椎体发育过程中,椎体上下面各有一次级骨化中心,其周围虽有成骨形成骶环,但中心仍一直保留为软骨。 5 岁以前,椎体上下的骨骶和骨体相融合。椎体上下透明软骨有承受压力、保护椎体的作用。同时透明软骨可视为半渗透膜,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扩散至椎间盘。另外椎间盘突出物虽然绝大部分指的是髓核及纤维环的突出,但临床上也见到为数不多的软骨板撕脱,随同纤维环,髓核一起突出。软骨板可以因为发育上的不足,后天外伤与变性,而使髓核突向椎体,形成临床上所说的许莫氏结节。所以通常将软骨板也看作为椎间盘的组成部分。总起来说,软骨板有三个作用,即有骨骺生长作用,保护髓核作用,以及防止水分丢失作用。
(2)纤维环
纷纷环是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致密的纤维组织和纤维软骨组成,围绕上下软骨板的边缘并和上下椎体紧密连在一起,环包围髓核,使髓核位于一个密闭的舱内,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可以承受身体的很大压力,并起着缓冲作用。所谓椎间盘突出即纤维环破裂,髓核从中突出,可以理解为“馅饼”周围的“饼皮”破了,“馅饼”漏了“馅”。
(3)髓核
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可随外界压力而改变其位置和形状。髓核大部分为水分,其含水量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纤维环和软骨板将髓核固定,使整个椎间盘似一个水袋,髓核在其中滚动,将所受压力均匀地传递纤维环和椎体软骨板。椎间盘的弹性和张力与其含水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当含水量减少时,其弹性和张力均减退。含水量减少时压力解除后,水又进入,体积增大,弹性和张力增高。髓核由于体重、肌肉和韧带张力影响会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吸收脊柱的震荡,髓核反抗性弹力过强,会冲破纤维环而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形成临床上的椎间盘突出症。
三、椎管
椎管是由各椎骨之椎孔叠加而成,其前臂为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两侧为椎骨之椎弓根和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的椎间孔。后方为椎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组成。在椎管骶段由 5 个骶椎的椎孔愈合而成,其结构与上方不同,均为骨质。椎管各段由于椎骨椎孔的大小不一,故椎管的大小也不同。椎管在颈、腰段较宽阔,胸段较小,骶段呈扁三角形。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被膜,脊髓发出的神经根从椎间孔穿出。在椎管与脊髓被膜间有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椎管狭窄时,可压迫脊髓、神经根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2、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一共有33块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根据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颈椎骨,特点是椎体小,椎孔为三角形,棘突短,横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较颈椎大,较腰椎小,其特点是椎体象心形,两侧有关节面接肋骨头,椎孔较小,棘突长而多斜下,横突斜向后外侧等。
脊椎骨分型
腰椎骨较大,特点是椎体两侧无关节面,横突向外侧,没有横突孔及关节面等;骶骨是由五节骶椎骨合成,特点是底向上前与未节腰椎合成骶骨岬,分前、后及外侧面。五块骶椎的分界线为横嵴,嵴的两端叫骶前孔,后面正中线有纵嵴,是骶棘脊突联合而成。
嵴外侧有孔叫骶后孔,第五骶椎向尾侧伸出两突起叫骶骨角,接尾骨之尾骨角;尾骨是由四至五节尾椎联合成的,其特点是没有椎弓、棘突和椎孔,尾骨角接骶骨。
3、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这个结构通过韧带和小的脊柱关节固定;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为划分为7颈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类的5块骶骨和4块尾骨相互融合,它们被称之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动物有数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状面成双s形弯曲,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它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具有弹性。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被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则被称之为脊柱后凸。
(3)脊柱算骨骼吗扩展资料:
人体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
4、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一共有33块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4)脊柱算骨骼吗扩展资料:
典型的椎骨主要包括四部分:
(1)椎体,短圆柱形,上下两面涩,接椎间纤绵软骨,体的中份稍细,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
(2)椎弓,与椎体连接的部分叫椎弓根,有神经横过形成上下切迹,两椎骨上下切迹对在一起即成椎间孔。椎弓背侧称椎板。椎弓与椎板相合成的孔称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具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3)棘突和横突,椎弓向后下方突出一个棘突。从椎弓根与椎板连接处向两侧伸出两个横突,用以附着肌肉。
(4)关节突,起于椎弓的上方和下方,邻近的上下二关节突相接成关节,构成一条纵贯身体的脊柱。其决定运动的方向。
5、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 A.股骨 B.脊柱 C.肋骨 D.椎
B
6、五行里什么代表脊柱和骨头啊
肾主骨生髓造血,那肾在五行数水,按自然脊柱骨头在五行里代表水唠
7、脊柱由哪些骨头构成?
人的脊柱是由33块骨头组成的,组成脊柱的骨头叫椎骨。脊柱的顶端嵌在颅骨中,末端与骨盆相连,以支撑整个骨架。
椎骨在不同部位又分为——7块颈部椎骨,12块背部椎骨,5块腰部椎骨,5块骶骨,成年后融合成一块骨头,4块尾骨,成年后融合为一整块,总计:33块。椎骨与椎骨之间由滑动关节连接在一起。
有了这些关节,我们就可以向后弯腰,左转转,右转转,还能向前弯曲,用手摸到自己的脚趾。
查看更多《神奇校车·觅骨寻踪》
8、下列不属于骨骼的是() A.脊柱 B.前肢骨 C.后肢骨 D.椎
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
A、脊柱是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脊柱分为颈、胸、腰、骶、尾五部分,它们之间有骨连接,脊柱是由骨和骨连接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前肢骨包括肩胛骨、肱骨、前臂骨(包括桡骨和尺骨)和前脚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它们之间有骨连接,是由骨和骨连接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后肢骨包括髋骨、股骨、膝盖骨(髌骨)、小腿骨和后脚骨.后脚骨包括跗骨、跖骨、趾骨和籽骨,它们之间有骨连接,是由骨和骨连接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椎骨是脊柱上的一块骨头,它没有骨连接,故符合题意.
故选:D.
9、下列不属于骨骼的是()A.上肢骨B.下肢骨C.脊柱D.股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