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弯曲病

脊柱弯曲病

发布时间:2020-11-06 16:08:09

1、脊柱弯曲的原因,脊柱弯曲怎么引起的

【中山一院脊柱侧弯中心】脊柱侧弯(脊柱侧凸)是一种症状,原因很多,各有特点。为使治疗有效,应该分清种类,有针对性治疗。
脊柱侧凸按照病因可以分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两种,或称非结构性和结构性者:
(一)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1.姿势性侧弯;
2.腰腿疼痛,如椎间盘突出症、肿瘤;
3.双下肢不等长引起;
4.髋关节挛缩引起;
5.炎症刺激(如阑尾炎);
6.癔症性侧弯。
非结构性脊柱侧弯是指某些原因引起的暂时性侧弯,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正常,但长期存在者,也可发展成结构性侧弯。一般这种病人在平卧时侧弯常可自行消失,拍摄X线片,脊柱骨均为正常。
(二)结构性脊柱侧凸
1.特发性
最常见,占总数的75%-85%,发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称之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可分成三类。
(1)婴儿型(0~3岁) ①自然治愈型;②进行型。
(2)少年型(4~10岁)。
(3)青少年型(>10岁~骨骼发育成熟之间)。
上述三型中又以青少年型最为常见。
2.先天性
(1)形成不良型 ①先天性半椎体;②先天性楔形椎。
(2)分节不良型。
(3)混合型,同时合并上述两种类型。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脊柱在胚胎时期出现脊椎的分节不完全、一侧有骨桥或者一侧椎体发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两种因素,造成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从而引起脊柱侧凸。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畸形,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等,一般在X线片上即可发现脊椎发育畸形。
3.神经肌肉性
可分为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是由于神经或肌肉方面的疾病导致肌力不平衡,特别是脊柱旁肌左右不对称所造成的侧凸。常见的原因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萎缩症等。
4.神经纤维瘤合并脊柱侧凸。
5.间质病变所致脊柱侧凸
如马方综合征、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等。
6.后天获得性脊柱侧凸
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脓胸及胸廓成形术胸部手术引起的脊柱侧凸。
7.其他原因
如代谢性、营养性或内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侧凸。

2、脊椎弯曲是什么样的?严不严重的?要怎么治疗?

脊柱弯曲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
X
线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脊柱侧凸通常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胸部与腰部之间的脊椎,也可以单独发生于腰背部。侧凸的出现在脊柱一侧,呈"C"型;或在双侧出现,呈"S"型。它会减小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容积量,还会降低身高。
脊柱弯曲分为正常弯曲和非正常弯曲,正常的弯曲有助于人体对震动的缓冲。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有剥离韧带粘连,改善肌肉营养,加强肌肉中的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弹力的作用,它可以通经活络,改善气血循环,使软组织和韧带得以软化。
牵引:可加大椎体间隙,使已发生粘连的组织剥离,达到复位的目的。
支具固定:经牵引后使用必要的支具迫使已复位的脊椎稳定不变,不发生回缩变化,也有扩大椎体间隙的作用。
电疗:利用电磁疗法,增加对病变部位的吸收功能,改善气血循环,可剥离组织粘连和防止发生再粘连。
药物:根据不同病情及病人体质,采用不同药物、药量予以辅助配合治疗。

3、脊柱的生理弯曲是如何形成的?

新生儿的脊柱是由胸椎后凸和骶骨后凸形成的向前弯曲,这两个弯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胸腔、盆腔对脏器的容量。婴儿出生时,颈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弯曲,当生后3 个月,婴儿抬头向前看时,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颈曲以保持头在躯干上的平衡。在生后的18个月幼儿学习走路时,又出现了前凸的腰曲,使身体在骶部以上直立。这样的脊柱出现了人类所特有的4 个矢状面弯曲:两个原发后凸和两个继发前凸。胸椎的后凸是由于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 及腰5 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3 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1、腰2 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的形态。

完成四个弯曲的人类脊柱在站立位时,重力线应通过每个弯曲的交接处,然后向下以髋关节稍后方,膝踝关节稍前方而达地面。

腰椎前凸在每个人并不一致,女性前凸较大。青年性圆背患者,或老年性驼背患者,为保持直立位,腰椎前凸亦增加。老年人椎间盘退变后颈椎及腰椎前凸可减少。脊柱的弯曲可协助椎间盘减少振荡,但却使支撑力减少,在弯曲交界处容易损伤(如胸12,腰1)及慢性劳损(如腰4、腰5)成为腰痛的易发病处。

脊柱的前凸增加称前凸,常见于腰椎及骶骨水平位的人。过大的弧形后凸常见于胸部,如为骤弯则称为成角畸形,常见于骨折、结核。向侧方的脊柱弯曲称为侧凸。这些都影响脊柱的承重和传递功能,故为病理状态,可导致腰痛。

人类直立运动已有约300 万~ 500 万年的历史,但直立后的脊柱仍不能完全适应功能的需要,特别是腰骶交界处的慢性劳损,常为腰痛发病的基础。

4、脊柱性生理弯曲名词解释

脊柱正常有四个生理弯曲,分别是颈胸腰骶,颈椎的曲度向前,胸椎曲度向后,腰椎曲度向前,骶椎曲度向后。从侧面看脊柱呈现一个S型,这样的生理弯曲存在增加脊柱的弹性,缓冲振荡,减少运动和日常动作对脑和脊髓的冲击。

一方面辅助形成胸廓,腹腔,盆腔,容纳各种脏器,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体直立行走时的稳定性,增加了脊柱的活动度,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人的脊椎是S型的,脊椎是有生理性弯曲和病理性弯曲引起的,生理性弯曲通常是由于不良的坐姿或者是缺钙等引起的脊柱弯曲,像这种是可以通过矫正坐姿以及行走的姿势来矫正的,如果比较严重的话,最好是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平时适当的补钙,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也是很多的。

(4)脊柱弯曲病扩展资料:

脊柱弯曲异常是常见的脊柱发育畸形。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病理性、特发性和姿势性四种。在儿童少年中多见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由从事学习和活动时身体姿势经常不端正造成。

人体脊柱在冠状面上没有弯曲,但是在矢状面上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人体脊柱生理弯曲度是适应直立功能的结果。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运动越来越少,尤其是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经常使用电脑、习惯高枕头睡觉等等原因,可以造成颈椎过度前屈,从而造成颈椎、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生理曲度变直是颈椎和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结果,已经属于颈椎病、腰椎病的范畴。

临床症状分为脊柱侧弯,脊柱向一侧弯曲成弧形或S形;脊柱后凸,即驼背;脊柱前凸;平背,即直背,脊柱缺少正常的生理性弯曲。严重者无法从事某些专业的学习和工作。

5、脊柱弯曲怎么矫正?

6、脊柱弯曲是什么?

脊柱弯曲是少儿易发的一种疾病。其中

7、脊椎弯曲是怎么回事?

如果经常姿势不正,脊椎就可能弯曲。如果早期及时纠正,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仍然可以恢复正常。另外,注意平时的运动量,不做过量、剧烈的突然动作。

与脊柱弯曲病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