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侧弯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方式吗?
正常的脊柱外形,从后面观是直的。在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后,人体为了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疼痛,常常会不自觉地采取一系列自我保护体位,脊柱侧弯就是其中的一种。
脊柱侧弯的方向,既可以是凸向健侧,也可以凸向患侧,这要取决于突出物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规律在腰4 ~腰5 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较为典型,而在腰5 ~骶1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脊柱侧弯可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腰4 椎体较腰5 椎体在侧向运动上的灵活度要大。
2、脊柱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脊柱的不稳定性:脊柱稳定系统受损可导致脊柱不稳定。脊柱不稳定意味着脊柱受很小的外部载荷(外力)和(或)内部载荷(应力) 作用时,椎体就会出现显著移位,并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
脊柱的不稳定性可以表现在俩个方面:
1)从力学角度看,脊柱不稳定是脊柱运动节段的机构刚度下降,活动度增加,活动度增加,与稳定的脊柱相比,在同样负荷作用下更容易发 生更大的位移。例如椎间盘突出导致颈腰椎椎节段的不稳定。X线片下在脊柱过伸时椎间移位的测量,大于3mm提示脊柱节段的不稳定。
2)从医学角度看,脊柱过度活动可以导致疼痛、潜在的脊柱变形和神 经组织受压损伤。前者是后者的脊柱,后者是前者的反映。
3、人体脊柱是如何运动的?哪些地方是固定的,哪些地方又是灵活性较大的。
胸椎不是固定的 各骨戒的运动幅度虽然有限,但整个脊柱运动范围仍很大。
4、脊柱退行性疾病怎么办
脊柱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on of Joint Disease(以下简称DJD),临床主要表现为脊椎僵硬、酸痛,活动范围缩小。有时会伴随着头晕、头痛、手臂、腿脚麻木及脊椎相关性疾病。脊椎的退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椎体间存在无菌性炎症,病人会有酸痛的症状。此阶段尚无骨刺与椎间盘退化等永久改变,神经根受压的机会较少,一般始于25岁以前。此阶段以预防为主,主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体育锻炼。第二阶段,椎间盘有少量退化,骨刺开始少量出现,病人会有关节僵硬,偶尔会有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的症状;脖子痛与落枕是常发生的事;早晨起床后会有关节不灵活的感觉,需经过一定的活动后才能缓解;坐的时间长了会腰背酸痛;做电脑工作容易疲劳,上背部疼痛,开始出现脊椎相关性疾病。此阶段多发生在25岁~45岁之间。此阶段以生活及工作方式调整为主,症状严重时可做理疗,急性期可服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对存在不稳或不稳趋势的,建议避免按摩推拿。第三阶段,椎间盘退化加剧,骨刺增生明显,上述的症状更为严重,并且由间断性发作转为持续性发作。尤其是各种脊椎相关性脊椎更多而频繁。年龄多为45岁~65岁。需及时就医系统治疗。第四阶段,一个以上的椎间盘完全退变,脊柱不稳明显,骨刺开始搭桥,各种症状持续而严重。椎间盘在退变、变薄的过程中,神经根受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至椎间盘完全退变时,如果神经根已受压,只有进行手术。如果未压迫神经,则该脊椎也就不会迫压神经了。但是,该椎间盘的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盘则会以更快的速度退化,更多的神经根就会受到干扰。一般此阶段多发生在65岁以上。此阶段对人的健康与寿命的影响最大。
5、脊柱稳定性对腰突有多重要?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少人把关注点放在了损坏、突出的腰椎间盘上,但其实,已经突出的椎间盘,再也无法恢复原状,此时更应该亡羊补牢,重视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的稳定性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关系?
我们来看看李先生的遭遇。李先生自从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就像对待易碎的瓷器一样对待自己的腰椎间盘,保证坐一个小时左右起来活动身体,站一个小时后坐下来休息,不着凉、不吃生冷食物……总之,各种有利腰椎的事都牢牢记住了。
但唯独有一点,李先生不爱动,并没有按照医生叮嘱要经常锻炼腰背肌,这使得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一年内犯了2次。找到医生问原因,才知道这病频繁复发,竟与他没有锻炼腰背肌、腰椎的稳定性差有关。
回家后的李先生,开启了他的锻炼模式,结果5年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竟然没有犯,控制得很好。
要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稳定性会降低,因为髓核突出来了,腰椎间盘的高度会随之降低,腰椎间隙变窄,稳定性就会变差。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背肌力量薄弱,腰部肌肉和韧带对腰椎的约束力不够,这也是腰椎稳定性下降的原因。
腰椎的稳定性一旦下降,人体做动作时,各椎体会出现异常的位移,也就是说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就容易受到伤害,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这还不算,腰椎稳定性下降后,会激发人的自我保护性能,逐渐出现黄韧带肥厚及骨质增生等。
腰椎的稳定依靠肌肉、韧带来维持。因此锻炼腰背部的肌肉和韧带,有助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也就是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几率,这也是医生一直强调腰突症患者要锻炼腰背肌的重要原因。
如何锻炼腰背肌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其实并不需要高难度及挥汗如雨般的高强度锻炼,十几种常见运动方法就完全可以办到。
如果你时间紧,不爱户外运动,可以在家利用睡前或醒后的时间练练小燕飞、五点支撑法,每天做2、3组(每组10-15下),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腰背肌,维持腰椎的稳定。
如果你喜欢户外运动,广场舞、游泳、水中走路、太极拳、八段锦等也都是很好的选择。
还有当下时尚的瑜伽、普拉提、腹式呼吸锻炼等也都有缓解腰部疼痛、维持腰椎稳定的作用。
总之,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时间、场地等)来选择一两种方法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腰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缓解,以前总复发的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