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抽水试验的类型
抽水试验的类型较多,分类也不尽统一。一般根据抽水试验所依据的井流公式原理、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和方法要求等分类(表5-1)。各种单一抽水试验类型,又可组合成多种综合性的抽水试验类型。如表5-1中的Ⅰ类和Ⅱ类抽水试验,可组合成稳定流单孔抽水试验和稳定流干扰抽水试验,非稳定流单孔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干扰抽水试验等。
表5-1 抽水试验方法分类表
1.按依据的井流理论划分
(1)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要求流量(Q)和水位降深(S)(或动水位h)同时相对稳定(即不随时间而变),并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抽水试验。稳定流抽水试验结果,可用稳定井流公式进行分析计算,方法简便。在补给边界附近,或补给水源充沛且相对稳定的地段抽水可形成相对稳定的渗流场,可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
(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只要求水位(h)和流量(Q)其中一个稳定,观测另一个随时间的变化,用非稳定井流理论进行分析计算。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定流量(变降深)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自然界地下水大都是非稳定流,因此,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有更广泛的适用性,能研究更多的因素,能测定更多的参数(如K、T、a、μ,
等),并能充分利用整个抽水过程提供的全部信息,但非稳定流计算较复杂,观测技术要求高。
2.按抽水井孔数及是否发生干扰划分
(1)单孔抽水试验:只有一个抽水孔而无观测孔的抽水试验。该种试验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但所担负的任务有限,成果精度较低,一般多用于稳定流抽水试验,常用于普查和初步勘探阶段。
(2)多孔抽水试验:即带观测孔的单孔抽水试验。该种试验能完成抽水试验的各项任务,所得成果精度也较高,但成本一般较高,多用于勘探阶段。
(3)干扰抽水试验(或称群孔抽水试验):在两个或多个孔中同时抽水,造成水位降落漏斗相互重迭干扰,各孔的水位和流量有明显相互影响的抽水试验。一般在抽水孔周围还配有若干观测孔。按抽水试验的规模和任务,又可分为一般干扰井群抽水试验和大型群孔抽水试验。
3.按抽水试验的任务划分
(1)试验抽水:即在正式抽水试验前进行的一次降深稳定流单孔抽水,其目的主要是了解井孔的出水能力、最大水位降深和检查抽水设备等。
(2)抽水试验:即2~3次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3)开采性抽水试验:按开采条件或接近开采条件要求进行的抽水试验,通常在水源地模拟开采或矿床模拟疏干时多采用这种试验,一般是大流量、大降深、长时间(1~3个月)的抽水,以充分揭露边界条件和确定试验区的出水量或疏干排水量。一般用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该种试验需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需慎重采用,一般用于详勘阶段或开采阶段。
4.按抽水试验的含水层情况划分
(1)分层抽水试验:以含水层为单位进行抽水试验,以单独求取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对潜水、承压水或孔隙水与裂隙水、岩溶水,应进行分层抽水,以分别掌握各层的水文地质特征。
(2)混合抽水试验:即在井孔中将不同含水层合为一个试验段进行抽水,以了解各层的混合平均状况和井孔的整体出水能力。混合抽水试验如需配备观测孔时,必须分层设置。
(3)分段抽水:即在透水性有较大差异的巨厚含水层中,分不同岩段(如上、中、下段)进行抽水试验。以了解各段的透水性及水量情况。
5.按井的类型划分
(1)完整井抽水试验:即在完整井孔(过滤器长度等于含水层厚度)中进行的抽水试验。
(2)非完整井抽水试验:即在非完整井孔(过滤器长度小于含水层厚度)中进行的抽水试验。
6.按抽水时开始降深大小划分
(1)正向抽水:降深由小至大(S1→S3),多用于松散含水层,因为这有利于抽水井孔周围天然过滤层的形成。
(2)反向抽水:降深由大到小(S3→S1),多用于基岩。这种抽水,开始的大降深有利于对井壁和裂隙的清洗。
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应根据调查工作进行的阶段、调查工作的主要目的任务和具体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用抽水试验的种类。例如,在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及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初始阶段(普查阶段),抽水试验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含水层具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富水性指标(如井孔的单位涌水量或某一降深条件下的涌水量),故一般选用单孔抽水试验即可,当只需取得渗透系数(K)、涌水量(Q),一般多进行稳定流抽水试验,当需获得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释水系数(μe)、越流系数(
)等更多水文地质参数时,则须进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时,应尽量利用已有井孔作为水位观测孔。在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勘探阶段,当希望获得开采孔群(组)设计所需水文地质参数(如影响半径R,井间干扰系数α)和水源地允许开采量(或矿区排水量)时,则须选用群孔干扰抽水。当设计开采量(或排水量)小于地下水补给量时,可选用稳定流的抽水试验方法,反之,则选用非稳定流的抽水试验方法。
2、头部积水,背脊抽水检查什么,需要多少钱
你说的头部积水应该是脑积水,即脑室扩大。背脊抽水应该是腰椎穿刺术,抽取的是脑部及椎管的脑脊液,一般会做常规及生化检查。还有个目的,就是观察释放脑脊液后,脑积水的症状是否会改善。腰椎穿刺术的价格在一百至两百左右,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样。
3、我朋友腰脊椎发炎了,医生说要不抽水,要不就做手术,请问百度专家,如果动手术后果怎样?抽水是什么意思
出水就是缓解症状,
动手术有可能伤到了神经。
后果就是会瘫痪。
4、我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我肚子里面有水,需要住院抽水,是怎么回事?谢谢!
水喝多了???
5、抽水试验
2.5.4.1 抽水试验方法
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2.5.4.2 设备要求
建议原则上用潜水泵。
2.5.4.3 抽水试验基本要求
(1)主孔与辅助孔完成后,分别进行抽水试验,并监测水位;
(2)抽水试验前必须保证彻底洗孔,洗到水清砂净,可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必要时可采用CO2及化学洗井等方法;
(3)在进行正式抽水前,必须进行试抽工作,以便验证风管、测管的下入深度是否合理。试抽记录要按正式要求进行;
(4)需要进行分层(段)抽水的钻孔,必须保证分层(段)合理,止水效果良好。可用观测出水管与井管之间的水位及观测抽水孔附近的机(民)井水位等方法检查止水效果;
(5)正式抽水试验前,必须按规范要求观测静止水位;
(6)正式抽水试验结束前取全分析水样、细菌分析样和环境同位素样;
(7)测量抽水前后的孔深。
2.5.4.4 观测与记录
(1)抽水试验中,同步观测水位、水温、水量;
(2)抽水试验结束后必须观测恢复水位;
(3)主孔与观测孔的观测必须同步;
(4)动水位观测应用自动水位计,观测间隔设置为1min;
(5)流量观测应在抽水开始的20min,每2min观测一次,之后每半小时观测一次;
(6)温度观测应观测气温和水温,每2~4h观测一次。
2.5.4.5 抽水延续时间
在抽水过程中,现场绘制S-lg(t)曲线,当抽水井与观测井均出现直线段延续2个以分为单位的对数周期后,即可停止抽水。
6、抽水试验的现场工作
正式抽水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①掌握试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其中主要是试验层的埋藏、分布、边界条件与地表水的联系等;②掌握抽水孔和观测孔位置、距离、结构、孔深、止水及过滤器的安置,以及相应的水文地质剖面;③检查抽水设备、动力装置等;④检查各种用具、记录表格是否齐备;⑤构筑或检查排水设施;⑥进行试抽。通过试抽可以进一步洗孔,还可全面检查抽水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以预测最大降深及相应的涌水量,分配各次降深值等。
抽水试验的现场观测和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测量抽水前后的孔深。此项工作的目的是核查抽水段深度、层位,判断抽水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井的淤塞;②观测天然水位(静止水位);③观测抽水过程中的流量和动水位。流量和动水位应同时观测,主孔和观测孔的水位应同步观测。抽水停止后,观测恢复水位;④观测水温、气温。水温、气温应同时观测,一般每隔2~4小时观测一次;⑤在抽水结束前,一般应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7、我左胸腔积水,在医院穿刺抽水,看到了快十多天了,天天化验,天天检查,胸腔里的水也没有了,我问医生我
病情分析:
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限制饮水,强心利尿,排除积水。强心利尿可用咖啡因、水杨酸钠柯柯碱、洋地黄制剂、盐酸毛果芸香碱等皮下注射。以促使积水吸收。亦可注射泼尼松对预防胸膜粘连,加速液体吸收,有良好效果。
指导意见:
排除胸水当胸腔积水过多,呼吸特别困难,有窒息危险时,可施行穿胸术排除积水,然后注入酯酸可的松25mg。
8、新生儿背脊椎抽水检查是检查什么
及时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协商不成时可以依法起诉解决
9、小时候有于生病在后面的脊椎抽水,但由于语言的问题没睡足时间导致,长大后老是腰酸背痛。干怎么办?
1 照个DR看看是不是脊柱裂
2 有可能是神经损害或者腰肌劳损
3 检查下腰椎间盘
10、腰脊椎抽水治疗脑积水有害吗
腰大池引流是治疗脑积水简单有效快速的一种方法。有创治疗都是有风险的,但是你要考虑利弊。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引流治疗,脑室通畅了,就可以了。如果一直不通畅可以考虑经皮下脑室-腹腔引流,这也是一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