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药物治疗强柱,针对髋关节进行手术置换.但是置换之前一定要先到骨科咨询后再决定手术时间、材料及费用等。
(王北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背脊椎骨上有水泡,6大,是什么问题,怎么的回事
脊柱中间部位的疼痛一般是棘上韧带炎导致的属于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一种对于这种情况最好去医院骨科明确诊断一般最常用的是针灸理疗按摩外敷膏药等等疼痛较重的可以通过小针刀注射等等平时注意避免久坐长时间弯腰受凉办抬重物等
求采纳
3、脚整天被水泡着会引起强直性脊柱炎吗
指导意见:
你好,你的情况考虑脚整天被水泡着不会引起强直性脊柱炎的,祝你健康
4、水泡疮是怎样感染的,有什么症状及治疗方法?
痔疮症状:肛门烧灼疼痛,触摸时似有肿物突出,大便可伴有出血——马应龙痔疮膏效果不错,洗净局部后外擦一点(不要太多,会染到衣服上的) 注意:平时多喝水,少吃煎、炸、辣椒。 注:十人九痔,这很正常。
希望采纳
5、眼球附近白眼仁部分长了类似水泡
看症状象是结膜囊肿或是泡性角结膜炎,前者形象点说就是个小水泡,后者麻烦点,是对某些物质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的,好发于妇女和儿童,用点激素眼药水就好了。两种都不是太严重的病,不要担心,你可以去任何一个北京三甲医院的眼科就诊,祝顺利!
6、什么是风湿性肌纤维炎?
(1)问:风湿病是什么病?
答:现代医学风湿病是指:与免疫、代谢、感染、遗传、退行性病变有关的骨关节、肌肉以痛为主的疾病,其范围相当广泛,在我国危害最大的是风湿四病。
(2)问:什么是“风湿四病”?
答:即四种不同病名的风湿病,第一种:最常见的,风湿寒性肌肉关节痛;第二种:风湿性关节炎;第三种:类风湿性关节炎;第四种;强直性脊柱炎。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女性为多数,儿童型类风湿病也很多,强直性脊柱炎以中年男性为多数。
(3)问:常见的风湿类疾病还有哪些种病呢?
答:①痛风;②系统性红斑狼疮;⑧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④系统性硬皮病;⑤白塞氏病,是以细小血管炎为主,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炎症性疾病;⑥干燥综合症,是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病理,以外分泌腺病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4)问:常见的风湿寒病有哪些种呢?
答:有十种;①风寒头痛,②吊线风,面神经麻疹,(歪嘴子);⑧上热下寒症;④风湿侵犯心脉症,如风湿心脏病;⑤风寒犯肺症;⑥胃寒;⑦肠寒;⑧妇女子宫寒症;⑨男士肾寒症;⑩多发性风湿寒病。
(5)问:常见的受风寒湿引起的软组织疾病有哪几种?
答:有①肩关节周围炎,即肩周炎;②颈部肌纤维炎,即颈椎病,③腰部肌纤维炎,即腰肌劳损症,④膝关节滑膜炎,关节红肿有积水。
(6)问;常见的骨关节病有哪几种?
答:有颈椎关节综合症、急性颈臀部神经痛,腰间盘脱出症、增生性关节炎、增生性脊柱炎、膑骨软化症。
(7)问:常见的与风湿病有关的血管病有哪几种?
答:大致有六种:①结节性多动脉炎,②恶性风湿性关节炎;③多发性大动脉炎;④雷诺氏现象和雷诺氏病,即动脉阵发性痉挛所致的缺血性表现的一种病;⑤结节性血管炎;⑥动脉栓塞。
(8)问:风湿病包括这么多种不同病名的病,治疗上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答:首先要明确诊断,其次是抓住共性的发病病因。风湿寒外邪因素,但是内在因素各自不同,必须对症治疗,方能奏效。
(9)问:什么是风湿类疾病?
答:风湿类疾病是—组病因复杂、病理表现多样、治疗难易不同的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病。这组疾病中,风湿寒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这四种病害最大,发病率最高。这四种病是比较多见的,也是我们东北寒冷地区多发的一组疾病。
(10)问:风湿类疾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答:祖国医学早在内经《素问·痹论》中指出:是受风寒湿的外在因素所致。后世医学不断丰富深化提出:内伤致病的因素有:遗传、感染、代谢障碍、自身免疫及血液性因素,形成了风湿类疾病的发病基因。
(11)问:风湿类疾病的概念是什么?
答:这是现代医学中提出的指一组疾病。它是指与免疫、代谢、感染、遗传、退行性病变有关的骨关节、肌肉疼痛为主的疾病,其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四种病。1、风湿寒性(肌肉)关节痛;2、风湿性关节炎;3、类风湿性关节炎;4、强直性脊柱炎。
(12)问:风湿类疾病有哪些病变表现?
答:根据目前全国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专家们研讨统一的认识,对风湿病的新概念包括;所有侵犯肌肉骨骼系统,如: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组织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发病原因如何,均属风湿病。因此,风湿病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有以下四类疾病:
1、侵犯关节和肌肉的疾病。
2、侵犯肌肉、骨骼系统,也侵犯其它器官的疾病。
3、肌肉痛、关节痛、全身性疾病以痛为主。
4、侵犯骨骼肌肉系统、皮肤及内部器官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
从以上4方面认识风湿病,目前被世界公认的,风湿病原因内的疾病已达100余种。
(13)问:什么是关节炎?
答:谈到关节炎,人们常想到阴天下雨关节痛,这就是关节炎,这是习惯的看法。关节炎,是指以关节的炎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既包括哪些病变只限于关节局部的疾病,如关节外伤后引起的创伤性关节炎,也包括某些以关节炎症为临床表现之一的全身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痛风等。《关节病大全》一书中,列举的关节炎病达213种。
(14)问:风湿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答:正因为风湿病的范围广泛,其中不少种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炎症的发病率又很高,所以给社会和人民的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在美国,关节炎病人有2000万以上,其中500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200万为骨性关节炎。关节炎和风湿病在美国是慢性病残的最主要原因,患病在家休养的病人中,关节炎患者占1/5,每年因此病损失的劳动日在2700万天以上,经济损失18.6亿美元。我们东北地区以大兴安岭地区的调查统计,患风湿病者占人口中的75%,不同程度的患有风湿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劳动。
(15)问:风湿类疾病与免疫功能有什么关系?
答:风湿类疾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风湿病,风湿类疾病指不同的病因引起的一组疾病,即免疫性、代谢性、退行性、遗传性引起,累及骨、关节、肌肉等肌肉骨骼系统,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疾病。根据198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方案,风湿病所包括的疾病达上百种,而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都存在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对风湿病检查抗O和类风湿因子,他同多种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同样反映出来类风湿因于的阳性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类风湿因于阳性率为70—80%,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皮病约为40%,干燥综合症几乎接近100%,明显高于正常人4%,所以说,从免疫学检验中也充分说明风湿病的发病与自身肌体的免疫防护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风湿病的发病存在免疫功能降低而发病。
(16)问:风湿类疾病与血管病有什么关系?
答:风湿病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合并有血管炎。有些血管病常见于风湿病患者,发生动脉闭塞性疾病。风湿病引起的,类风湿性血管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栓塞脱落所致动脉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节性血管炎、雷诺氏现象及雷诺氏病、结节性动脉炎等。所以说:风湿病可以发生一系列血管病。血管病与风湿病有着同一的血源关系。
(17)问:风湿病常并发哪些血管疾病?
答:风湿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都会广泛地发生血管炎性的病理改变。这些病变不仅是产生关节炎的直接原因,而且形成风湿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环形红斑、蝶形红斑等。另一方面,血管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广泛地出现关节炎症状。风湿病可见到动脉血栓塞如:风湿关节炎同时存在风湿性心瓣膜病。由于血液动力失常,常于心房中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微循环的栓塞。
(18)问:风湿类疾病常发生哪些血管病变?
答:大致有四种血管病变。1、血管炎也称为脉管炎;2、动脉栓塞(即风湿心脏病);3、微循环障碍;4、血流变有改变,血浆粘度增高,血沉增快。
(19)问:风湿类疾病常见血管炎有哪几种类型?
答:可分为四种类型:
1、结节性多动脉炎类的系统坏死性血管炎,包括典型的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重叠综合症。
2、巨型胞动脉类血管炎,包括巨细胞动脉炎,大动脉炎综合症和风湿性多肌痛。
3、结缔组织疾病伴发的血管炎,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症、皮肌炎、硬皮病和风湿热的胶原血管病。
4、结节型皮肤血管炎,为一类血管炎综合症,包括结节性血管炎等10种疾病。
(20)问:风湿类疾病与风湿寒病有什么关系?
答:风湿类疾病是指风湿病。而风湿寒病是指风湿寒邪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各种疾病。症侯群包括脏腑器官的症候群,如上热下寒见有风寒头痛,吊线风(歪咀子),上热下寒,由风湿侵犯心脉、风寒犯肺、胃寒、肠寒、宫寒、肾寒、多发性风湿寒病有10种之多。风湿症中的很多人并发不同的风湿寒病症状,而风湿寒病可发展成风湿病,是同一类风湿病,但又存在着不同的体症,所以,把风湿寒邪侵犯人体后引起的各种慢性病统称为风湿寒病。而风湿类疾病是以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为主要病症的风湿病,同风湿寒病有同一属性的风湿病,又有体症表现不同的个性区分,便于对症区别治疗。
(21)问:风湿寒病都有哪些症状?
答:有如下几种:
1、上热下寒:有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烦躁、呆板、口干、眼涩、两足小腿发凉、关节不利等。
2、风湿侵犯心脉:心悸、心烦、胸闷、憋气。
3、胃寒:胃痛、上腹胀满、吞酸。
4、肠寒:腹痛、腹胀、肠呜、腹泻,一日数次。
5、宫寒:月红不调、痛经、白带多。
6、肾寒:阴囊潮湿,睾丸凉痛,小腹抽痛,排尿不利,阳萎等。
(22)问:风湿寒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两点:①风湿寒病多属於功能性的,没有器质性改变。无论作什么化验检查均正常,但本人感到浑身难受。②风湿寒病另一个特点是:遇寒冷天气变化时,遇刮风、阴天、雨雪时病情加重。
(23)问:怎样预防风湿寒病?
答:要防患风湿寒病:①保持精神愉快,②坚持锻练身体,增强抗病能力;③改善生活环境,预防风湿寒侵袭;④在工作生活中时刻预防感冒、防止风湿寒邪侵袭;⑤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24)问:什么是风湿寒性关节痛?
答:风湿寒性关节痛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突出特点是,疼痛,关节局部没有红肿热的炎症表现,化验抗O,类风湿因子均为正常,少数血沉稍快。遇寒冷天气变化病情力口重。骨关节疼痛、酸麻、沉重、伸屈不利、反复发作,以某部肌肉或一、两个关节为重。多数疼痛部位:膝、髋、肘、腰、背部,累及到全身肌肉、大小关节、无红肿性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是瘫痪状态。
(25)问:风湿寒性关节痛分几种类型?
答:中医辩证分型是为了对症施治,所以分为风重、湿重、寒重、风湿、寒湿五种类型。
风重型关节痛:是以风邪侵犯人体偏重所致。风为阳邪,“其善行而数变”,主症:全身各关节、肌肉游走窜痛。
湿重型关节痛:是湿邪侵犯人体偏重所致。湿为阴邪其性粘重浊,主症:患病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关节伸屈不利,活动时多有软骨磨擦音。
寒重型关节痛:是寒邪侵犯人体偏重所致,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症:患病局部肌肉、关节皮肤发凉,固定性剧痛或挛缩构急。
风湿型关节痛:是寒,湿相兼侵犯人体所致。主症:患病局部发凉(出冷汗),固定性剧痛、沉重发板,活动困难,最重者失去劳动能力,甚至瘫痪状态。
(26)问: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
答: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应反应性疾病。它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根据文献记载,成人风湿热,关节受累者占9l.7%,儿童则为55.7%。关节炎的形成是由于风湿活动反复发作,除引起关节肿痛外,最重的侵犯心脏,并发心肌炎和风湿心脏病。
(27)问: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表现?
答:有急性和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之分。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前l—3周有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全身表现:乏力、烦燥、有高热、出汗。关节表现:疼痛有游走性、对称性、反复性的关节炎,关节外表现:有心脏病变、皮肤病变。慢性风湿性关节为多有急性病史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一般无高温、少数有低热。关节酸痛,呈游走窜痛,关节轻度肿痛,活动轻度受限。
(28)问: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答: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被称为不死人的“癌症”,其意是:“难治之症”。也就是患此病容易致残。本病发病率很高,据国外统计,患此病约占全人口的2.5%,比较重的患者约占患者中的1%。美国有5—6百万人患类风湿关节炎。我国10亿人口中,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lOOO万之多。
此病是全身性疾病,表现在骨关节滑膜,其次是渠膜、心、肺、皮肤、眼、血等广泛的炎症,造成关节各种组织如:软骨、韧带、肌腱、骨骼及多脏器损害,所以此病恰当的名称是类风湿病。类似风湿,本质上区别于风湿,以关节病变为主,所以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29)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是什么?
答: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基因和持续发展与自身免疫有关。有以下几种因素:①免疫因素;②遗传因素;③感染因素;④风湿寒邪剧巳机体因素。
(30)问: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有哪些症状?
答:早期症状不典型,尤其是骨质改变以前的表现小关节疼痛,对称性的痛点,全身乏力,关节肿痛、时而消失、反复发作。起病形式是由个人的免疫状况,精神状态及营养因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一)是隐匿发病:有70%初发病患者是隐匿发病。表现有倦怠、乏力、食欲减退,低热,体重减轻等前兆症状,最初会有关节轻度酸痛和僵硬,受累关节以四肢小关节为主,交替的发作和缓解,逐渐地加重,侵犯到各关节痛。
(二)是急性发病,有20%患者起病急,突发性的多关节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三)是中间型发病,有15—20%。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全身症状比较明显突出,贫血症明显。
总之,此病全身表现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发热或低热、体重减轻、肌肉酸痛及贫血等。
(31)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表现有哪些症状?
答:关节炎的主要症状:①是晨僵:早晨患病关节有僵直感,即僵硬、伸屈不利、活动受限、红肿发热的关节持续僵直,逐渐加重。②疼痛:此病突出的症状是疼痛。初期指:膝、踝的小关节游走性疼痛,一旦关节肿胀,则痛而固定,呈对称性,而且发展到肩、膝、髋、颈椎关节,面额关节痛,会出现张口时痛,张不开嘴,③肿胀:由于关节腔内渗液增多,滑膜增生,软组织炎症造成关节肿大,以小关节,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多发生在中指,也出现在掌指关节及腕关节肿胀。④活动障碍:由于患病的关节炎症,疼痛肿胀,炎性渗出使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滑膜绒毛状增生的肉芽组织压迫和消饮软骨后,使关节间隙变窄而产生关节活动障碍。⑤关节畸形,由于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变得破坏,使关节产生某种特殊的畸形。
(32)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外有哪些表现?
答:有以下四方面表现:
(一)皮下结节:约有20病人出现皮下结节,多出现关节隆突部位,呈圆型或椭圆型。
(二)类风湿性血管炎:主要是血管的炎性改变,管腔狭窄,血栓形成,血管闭塞。
(三)类风湿性心脏炎:发病占患者的38.8%,心脏受到损害。主要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全心炎四种。
(四)全身性并发症:肺的损害产生胸膜炎,称慢性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眼部表现:巩膜炎。角膜结膜炎、穿孔性巩膜软化。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多脏器发生病变。
(33)问: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答:本病多见于男性,男女的比率9:1—14:1之间。它以脊柱关节炎症为主症,进而侵犯骨头和颈椎的炎症。关节活动受限而后强直,一般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胸、颈椎而出现骨质疏松,韧带骨化,使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我国10亿人口患此病有100万之多。本病名称,我国也曾有不同名称,50年代方先之对本病曾命名中枢型类风湿。当前国内外均称为强直性脊柱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痹症范畴,即风湿类疾病危害人类健康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
(34)问: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因素是什么?
答:患本病基因因素是:家族遗传,有感染因素、风湿寒邪侵犯是外在因素;其它病因包括外伤、局部化浓性感染等。总之,可能是由于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此外,还与生殖器泌尿感染和肠道的疾病有关。
(35)问: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特点和症状表现哪些方面?
答:本病特点是以男性病人为绝大多数,而发病年龄16—25岁之间的青壮年。主要症状:①下腰疼痛及腰僵,②臀部或髋部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受限,③胸部疼痛及胸廓活动受限;④颈部疼痛及颈椎活动受限,⑤膝、踝关节肿胀及疼痛:⑥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⑦大转子,坐骨结节,跟骨关节,耻骨联合处疼痛;⑧驼背畸形:髋、膝、踝关节畸形及强直,⑨复发性眼痛及视力减退。
(36)问:强直性脊柱炎的体征有哪些表现?
答: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脊柱僵硬及姿势改变。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轻者为平腰、重者驼背畸形。二是胸廓呼吸运动减少,即胸廓呼吸运动减少。三是骶髋关节形成关节炎,进而形成股骨头受侵而坏死,活动受限。四是脊柱外骨关节侵犯,即脊柱关节侵犯肩、髋、膝、坐骨结节、耻骨结合和跟骨结节处引起炎症。五是关节外合并症、如:复发性虹膜炎、心脏疾病引起主动脉闭锁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可发生病理性中枢椎半脱位。
(37)问:其它常见的风湿类疾病还有哪几种病?
答:其它常见的风湿类疾病,也是顽症,有如下几种:①系统性红斑狼疮;②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③系统性硬皮病;④白塞氏病;⑤干燥综合症;⑥痛风等。上述六种疾病均为
风湿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痛或关节炎,出现骨、软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连动系统疼痛症状,即中医痹症,是风湿而发的疾病。
(38)问:什么是系统性红斑痕疮?
答:本病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遍及全身,以皮肤和肾脏尤为突出。检验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是本病特征标志。
(39)问:祖国医学对红斑狼疮是怎样认识?
答:祖国医学对本病是以临床为诊断看法,以发热、红斑为主要表现。患者归属为:“阴阳毒”、“蝴蝶丹”、“日晒疮”,以关节痛、雷诺氏现象为主症者屑“疮症”;以狼疮性肾病表现为主者属“水肿”范畴;病初发病急性期为标实症,病久多虚,按“虚劳”辩症。
(40)问:红斑狼疮有哪些方面的临床表现?
答:此病变化多端,分为急性、恶急性和隐匿性三种。无论那一种,早期症状均有乏力、发烧、关节痛、皮疹。主要病变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①发烧:90%患者在发病中都发热。②皮肤:有80%患者受到损害。皮肤受损部位,先发生面颊和鼻梁部位蝶形红斑,色鲜红或紫红,略高出皮肤,表面光滑,有时可见鳞屑、水泡。消退留有棕黑色素沉着。③关节、肌肉:有80%患者肿胀疼痛,这是首先之症,进而会产生某关节无菌性坏死。④浆膜:有50%以上患者有双侧或单侧性胸膜炎,有的发生缩窄性心包炎,或由心包积液引起心包填塞,腹腔积液引起腹膜血管炎和肠壁浆膜炎。⑤肾脏几乎所有患此病者,在病程中均有肾损害发生的肾炎,形成狼疮性肾炎。⑥心脏: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⑦肺;约有10%患者有狼疮性肺炎,其特点高烧、呼吸急促、缺氧、咯血。⑧消化道:约20%患者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腹痛。⑨中枢神经:最常见的表现为癫痫样发作或器质性脑病,脑血管炎。⑩其它方面,可出现巩膜炎、淋巴结肿大、儿童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腮腺肿大、眼干燥症状等。
(41)问:什么是皮肌炎与多发性皮肌炎?
答:此两病均是原发性肌炎,主要累及模纹肌,呈非感染性弥漫性炎症,表现为肌无力、肌痛与肌萎缩。有皮肤损害者称为“皮肌炎”,无皮肤损害者称“多发性肌炎”。1—80岁均有此病发生。多发病年龄为5—15岁和45—60岁之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痿症。《素问·生气通天篇》说:大软短、小驰张、软短为构,驰张为痿。这种痿症与脏腑关系密切。
(42)问: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肌肉、皮肤有哪些表现?
答:肌肉的症状表现为,肌无力:进行性、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无力,尤其是骨盆带和大腿的肌肉最为显著。肌痛:表现自发痛,肌肉萎缩,腱反射基本正常。
皮肤表现:有特征性皮疹、在眼睑、鼻梁、两颊、前额和指甲周围皮肤出现暗紫色红斑、指关节背面对称性伴有脱屑红斑。此外,上胸部、四肢的关节背面等处也可见类似的红斑,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甚至皮肤萎缩。皮疹有顽固性搔痒。
(43)问:什么是硬皮病?
答:硬皮病分为两大类,即:局限性顽皮病和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是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导致皮肤、内脏,弥漫性纤维化的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皮痹疽”是由肾阳虚,卫外晃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凝于肌肤,营卫不和,脉络瘀阻所致。
(44)问:什么是白塞氏病?
答:本病以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口、眼、生殖器、皮肤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炎症的疾病。病程中多数有节炎和结节性红斑。
(45)问:白塞氏病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表现于全身:①口腔损害,主要是溃疡,②眼部症状,各组织均可受累,如角膜炎、角膜溃疡、疮疹性结膜炎、胸膜炎、脉络膜炎等;③生殖器,主要损害是溃疡;④皮肤症状多见于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或发生脓疮、毛囊炎、病肿、溃疡;⑤关节表现为关节炎;⑥心血管表现有心肌损害瓣膜病变,心包炎等;⑦消化道、口腔至肛门主要表现溃疡病变;⑧神经系统受损广泛,大脑、中脑、脑干、小脑、脊髓、脑膜、脑神,经、脊髓神经均可受损。
(46)问:什么是干燥综合症?
答:本病是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病理基础,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47)问:干燥综合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①眼部:由于泪腺萎缩、泪液分泌减少而发生干燥性角膜结膜炎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②口腔:有不同程度的 口腔干燥;③关节:有炎症,可合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④其它外分泌腺受侵损害:呼吸道、胃肠道、肝脏、胰腺、肾脏等。
(48)问:什么叫痛风?
答: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组疾病。其特点是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尚未明确。继发性者由肾脏病、血液病等多种因素引起。
(49)问: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答:临床特点:多数在夜间发作,单一关节明显红肿热痛,第一脚趾关节,是趾关节发病较多,关节炎发作的第一天最重。伴有全身症状:发热、头痛、血沉增快、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病情持续两周左右,反复发作。
(50)问: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答:本病多关节受累发作较频,甚至发作后关节疼痛也不缓解,可有痛风石形成。关节可出现活动受限,X光检查,关节处骨缘有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变窄。病变发作时则软骨下骨内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淀。
7、求专家医生:口腔起水泡、嘴角红肿等症状
感觉像白塞综合症因为你出现了口,生殖器,皮肤三者的症状但是还需要到医院做病理检验。以下时白塞综合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我送一你一个中医的药方是我上学时老师传给我的要是确诊后可以试试。
物组成 黄连4g 细木通4g 红花6g 生甘草8g 赤芍9g 黄10g 飞滑石l0g(包煎) 生地l0g 炒黄柏l0g 滁菊花12g 生苡仁15g 土茯苓15g 芦根30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 白塞综合征,湿热毒蕴之证。
塞(Behctet)病是一原因不明的以四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发展和损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口腔、皮肤、生殖器、眼和关节为常发病部位,病情一般较轻;心和大血管、消化道与神经系统等为少发病部位,病情一般较重。临床表现多样,其预后与受累脏器有关。
临床表现
在我国病例中,发病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3:4。初发病年龄自4~70岁,而主要是16~40岁青壮年。全身许多脏器均可受累,而常发病部位是口腔、皮肤、生殖器、眼和关节;心和大血管、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等为少发病部位。损害初发部位,口腔55.2%,皮肤23.8%,生殖器和眼各为6.75%,报告偶有以中枢神经系统初发病者。发病有急性和慢性两型:即少数急性发病者,是在5天至3个月内于口腔,皮肤,生殖器及眼等常发病部位同时或先后出现损害,而局部损害和全身性症状的较重;大多数是慢性发病,一器官发病后经不等时间的反复发作与缓解后,再分别于其他器官发病,一般是口腔在先,眼在后,以局部损害为主,全身性症状较轻,但在病程中可急性加重。
无论是急性发病或慢性病程中的急性加重,全身性症状是高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和关节疼痛等。热型不定,而持续高热者少见。57.6%夏天低热。过度劳累,睡眠不佳、月经前后,气候突变或季节改变均可引起不同部位损害加重。少数病人有家族史,但未见接触传染病例。
(一)口腔损害 主要是疼痛性溃疡,占99%~100%,是本病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和反复时间最长的一种损害。常见于舌尖及其侧缘,下或上唇内侧和下或上齿龈以及颊粘膜,而上腭极少发生。单发或连续不断地出现,一般为3~5个。开始为可以感觉到的小“结节”,迅即发展成溃疡。米粒至绿豆大小不等,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但不整齐,深浅不一,底部或有淡黄色覆盖物,周围或可见红晕。单个损害约于2周左右愈合。早期约一个月发作一次,病期长者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呈此起彼伏而连续不断地发作,少长期缓解病例。咽喉发病时,溃疡数目少但较深而大,症状重,愈合慢。
(二)各型皮肤损害 皮肤损害是多形态的,总的发生率在97.4%,发生较早,24.5%病例以初发症状出现。
1.常见而有特征性损害:
⑴结节性红斑样损害:是皮肤损害中最多见的一型,占68.64%。主要见于下肢,特别是小腿,有时在上肢,偶而在躯干和头面部。一般约蚕豆大小,中硬度,呈皮色、淡红、鲜红或紫红色,通常为几个至10余个不等,无规律地散在分布。轻度疼痛和压痛,无扩在融合及形成溃疡倾向。单个损害约一个月左右消退,留轻度色素沉着斑,无皮肤凹陷现象。新的损害又在其他部位发生,在同一病人常见不同大小、深浅、颜色和病期的损害。32.37%病例新发皮下结节损害周围有约1~1.5cm宽的鲜红色晕围绕,称为红晕现象,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而夏天一般较重。
⑵毛囊炎样损害:占41.15%。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米粒至绿豆大暗红色丘疹,顶端或见小脓头,一般不破溃,多于1周后消失。数目较少,主要分布于头面和胸背上部。另一种为脓疱性结节损害,其数目较多,分布于大腿、小腿、背、面、头皮、胸、前臂、臀、外阴和肛周等处。初为红色丘疹,而后其顶端出现米粒大脓疱,但无毛发穿过,其基底部则为浸润性硬结,周围有较宽的红晕,轻度疼痛感,多不破溃,约于一周后红晕消失,脓疱吸收,而浸润性硬结消退则较缓慢,比较特殊,也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⑶针刺反应:占64.4%,这是由外国因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皮肤反应,每于肌肉、皮下或静脉注射及针炙等刺伤皮肤真皮层后于次日在该处发生粟粒大红丘疹或脓疱,反应重时其周围尚可见红晕现象及底部小结节,眼球结膜注射亦可产生这种现象,静脉壁损伤并可产生局限性静脉炎。反应约于3~7天内消失。病情重时反应阳性率高,程度重,缓解时阳性率低而程度较,病情稳定后可以转为阳性。这是本病的特殊表现,有很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2.少见而比较典型损害
⑴Sweet病样皮肤损害:占2.41%,损害分布于头面部,颈项、前臂、手背、小腿和足背。表现为水肿性红斑、红色水肿性丘疹和斑块,和高起的结节等。均有不同程度或瘙痒感。多发生于口腔损害之后,可在其他损害仍在反复过程中停止发作。
⑵浅表性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在皮肤损害中只占3.38%,常是男性发病。主要发生在一或两侧大隐静脉,少数为足背静脉和肘部静脉。呈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表现。均发生在本病反复发作并较严重过程中,61%病例伴发不同程度眼底病变。经3~5年反复发作后逐渐缓解以致停止发作倾向。
3.罕见的一般性损害 主要是多形红斑样损害,丘疹坏死性结核的菌疹样损害、环状红斑样损害和类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损害。这些损害形态虽类似各有关独立疾病,而基本病变与皮肤浅层血管有关。其发生较晚,发生率较低,反复发作时间多在3~5年之间。对估计预后和辅助诊断方面价值不大。
(三)生殖器损害 主要是溃疡,占64~88%。发病一般较口腔溃疡为晚。除见于龟头、阴道、大或小阴唇及尿道口腔溃疡大而深,数目少,疼痛剧,愈合慢,反复发作次数少,每次发作间隔时间长,有时间隔几年发作一次,愈后可遗留萎缩性疤痕。偶有阴囊静脉坏死破裂和阴道内溃疡大出血。
(四)眼损害 发病常较晚,发生率一般在43.0%~75.6%。多先发生于一侧后累及对侧。眼球前后段组织均可最先发病,而一般是后段在先,即使是前段发病在先,但终将累及后段组织。早期损害表现比较单一,如角膜炎或角膜溃疡,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脉络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乳头炎和视网膜动、静脉炎,球后视神经炎和眼底渗出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虽比较特征,但并不多见。早期渗出性病变可能吸收消失,而反复发作后则成为更复杂的组织病变,严重者则成眼球痨(Phtnisis bulbi)或因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及继发性青光眼而影响视力,或因葡萄膜炎而致失明,在日本因葡萄膜炎而失明者约20%~30%。
(五)关节损害 约占60%。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单发或我发,对称或不对称,通常是四肢大关节,两膝关节尤多 ,约占83%。常见表现是疼痛,红肿者极少。寒冷引起疼痛加重,但一般可以耐受。尽管长期反复发作,但能自行缓解,进行骨、关节X线摄片,一般无明显异常,即有破坏亦较轻微。滑膜活检亦只见其浅层有轻度病变。特别的是少数病例一或两侧指、肘和膝等关节单发或多发性显著肿胀,活动受限但不发红。抽出液培养阴性,白细胞计数升高。一般抗炎药物难以奏效,偶有自行缓解者。个别有跟骨和跖趾关节破坏、指骨囊性改变和强直性脊柱炎病例。
(六)心和大血管损害 心脏损害较少,有报告约6%,临床表现有心律失常和心音改变等。解剖发现以心脏肥大为多见,较少的有心内膜炎、心包积液、心肌纤维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纤维化,主动脉硬化和全心炎等。
全身各部中等以至大的动、静脉均可发病,并静脉多于动脉,有时动、静脉同时发病,大血管发病以男性多于为主,发病时间较神经系统为早,年龄亦较低(平均28.36岁)。
静脉损害发生率一般为10%~46%。基本病变是血栓性静脉和静脉血栓形成,偶有食道静脉曲张者。浅和深静脉可以同时或分别发病,在30例静脉损害中浅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下或上腔静脉闭塞等。下腔静脉发病多于上腔静脉。浅静脉发病者常伴发严重眼底病变,下腔静脉患者可伴发小腿溃疡,也有发展成Budd-Chiari综合症。
动脉损害的发生率一般为1.5%~2.2%。发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通常是在Behcet病未得到控制情况下发生,故其出现较晚。基本病变是动脉炎,在此基础上引起血栓形成,管腔狭窄、动脉扩张和动脉瘤。84例动脉损害中,发生动脉者24例,动脉闭塞者17例。动脉瘤主要发生在腹、下肢、胸和颈部的大动脉,较少的是脑、冠状、肺、肾等动脉;闭塞的动脉主要是锁骨下、肺、颈总、股、胫和桡动脉。全身中至大的动脉均可发病,可限于一处,也可以同时或先后在几条动脉上发生。在动脉闭塞和动脉瘤等病变基础上,依发生部位、血管大小、损害类型和发生缓急等不同而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由滋养血管病变后破坏动脉中膜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呈单发血而致死亡。在浅部动脉瘤容易发现,但深部则较困难,故对Behcet病人所出现的无痛性、搏动性肿块应引起重视;另外,在动脉瘤切除后,如病情仍在活动,有再在其他部位发生动脉之可能。
(七)消化道损害 发生率在8.4%~27.5%。表现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中下腹胀满或阵发性终痛,便血,便秘多于腹泻。病变主要是溃疡,见于食以至直肠任何部位,以回肠和结肠最常发生,特别是在回肠远端和回盲部。溃疡表现有三型:典型溃疡,主要位于回盲部,深而呈穿凿状;浅表性阿佛他样溃疡,在钡剂造影时不易发现,而在纤维肠镜检查时比较容易发现;结肠弥漫性溃疡则类似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Crohn病与Behcet病有许多相似之处,关于两者的关系尚有不同意见。纤维胃肠和直肠镜检查能在食道下段、胃部和直肠发现浅表性溃疡,其中胃部溃疡症状不如消化性溃疡典型。在1~2年后复查可见溃疡消失。回肠溃疡可能穿孔引起腹膜炎,回盲部溃疡能引起类似慢性阑尾炎的症状。儿童胃肠道损害发病率比成人高(50%:29.3%)。
(八)神经系统损害 发生率在2.8%~10%,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大脑、中脑、脑干、小脑、脊髓、脑膜、颅神经及脊神经均可受累,其中脑干、脊髓、中脑和大脑为好发病部位,脑干发病病情最为严重。原发病变多为细静脉炎、毛细血管炎或细动脉炎,而最常见的继发性病变则多为脱髓鞘性病变,其次是脑软化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由于发病部位和病理基础不同而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脑炎、脑膜脑炎、脑脊髓炎、颅神经中以外展和面神经多见,亦可为多发性神经炎等,少数病例呈颅内压增高和精神障碍症状,故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而又缺乏典型表现。神经系统发病一般较晚,极少认为有以中枢神经系统为本病初发表现病例。神经系统病情发展也呈反复发作与缓解的慢性过程。其预后与损害部位和及时处理有关。我国病例死亡率为11.6%,较国外之26%~47%为低,这可能与脑干病例较少有关。
(九)肺损害 约占5%,多在30~40岁时发病,男女之比为9:1。可以是肺内血管为主的病变,也可以是与体内其他部位动脉或静脉同时存在的病变,还可以是其他部位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的栓子而累及肺部的。受累的有毛细血管、细血管和不同大小的动脉和静脉。表现为血管炎、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或梗塞、结节形成和动脉瘤以及弥漫性间质性纤维化等。临床表现因病变血管种类、大小和病变类型以及发病部位和病期等不同而呈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是一或两侧肺部弥漫性炎症或片状阴影,间质性肺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纤维化以及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等;肌型动脉病变后的肺动脉炎或肺动脉血栓形成,单发或多发性动脉瘤破裂时引起肺肉大出血可迅速死亡。或有肺动脉高压引起左心室肥大等;肺静脉病变后的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此时多同时伴发上腔静脉闭塞或其他部位如脑和肾静脉血栓形成,也有因心骨膜炎或其他部位静脉血栓脱落成为栓子而致多发性肺梗塞。肺梗死、支气管膜溃疡可引起咳血,故咳血是肺内常见而严重的症状。在年轻男性而肺内发生多发性动脉瘤,伴其他部位血栓形成,同时发生口腔、皮肤及眼等损害时,在临床与病理方面均与Hugnes-Stovin综合征相似而认为后者是Behcet病的重型。
(十)肾损害 肾损害少见,主要病变是肾小球肾炎或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表现为间隙性蛋白尿或显微镜血尿。偶有发展成淀粉样物质沉积及肾病综合征者。
病程中有发生睾丸急性肿痛,偶有发生感应性耳聋者。Behcet病患者发生扁桃体炎和咽炎者较为常见。
由于病因尚不完全明了,而临床表现又多种多样,有时一种药物对不同部位损害的效果可能不一致,因此治疗方法也随之多样化。
防治方法
1.生活应有规律,劳逸适度,症状显著时宜适当休息。
2.眼、大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关节肿胀和消化道的炎症病变显著及高热等,应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如泼尼松30~40mg/d,分次服用。
3.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3合并潘生丁25mg,每日3次,或吲哚美辛25mg,每日3次。
4.闭塞性动脉病变可口服丹参片或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对动脉瘤病例,应及早手术治疗。
5.眼底病变或出血,除应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外,可用环孢菌素或CB1348、或口服维生素E100mg,每日3次。
6.下肢结节性红斑样损害可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则的中药治疗。如茯苓皮20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铁树叶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金雀根30g、红藤30g、香谷芽10g。
7.Sweet病样损害口服羚羊角粉或浓缩水牛角粉,或10%碘化钾溶液。
8.有结核菌感染证据者口服异菸肼0.1和乙胺丁醇0.25,每日3次,持续1年。
9.口腔慢性反复发作的轻型病例可口服肽胺哌啶酮(thalidomide),200~300mg/d,分次服用。
10.长期慢性反应发作的轻型病例,可用雷公藤制剂,秋水侧碱0.5mg,每日2次。以及干扰素和硫唑嘌呤等。
11.对口腔、皮肤、生殖器和眼损害,依其不同类型,局部外不同性质和剂型药物,如皮质类因醇软膏或溶液等。
8、我强直脊柱炎有4多,刚被确诊现在吃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扶他林,用药一个月右下腿出现皮诊(很小的水泡痛...
同病相怜啊;我也是强制性脊柱炎,我从06年开始有疼痛感的;没当回事,08年我在北京301医院确诊的,专家号,医生就给我开了两种药:柳氮磺吡啶和扶他林,没有沙利度胺。
扶他林医生告诉我只要影响行走的强烈疼痛感消除后;就停药,因为这个药就是止疼用的,但是柳氮磺吡啶可以坚持吃;我从08年吃到今年的1月份停药的;现在身体好多了,虽然偶尔随着天气的变化也有些许疼痛,但是像以前那样痛的走不了路的现象没有了。
言归正传:我吃了很长时间的柳氮磺吡啶和扶他林(尽两个月)没有你这个症状出现。
所以建议您去医院检查一下,有可能是药物过敏,或者其他病症。
柳氮磺吡啶建议你别停了,我发现这个药和中药的药性差不多;药效来的慢;要是中途停药,然后再继续吃的话;你会发现好多天都不起作用。
以上存个人观点。
祝你我都早日康复!
9、眼球上有水泡!
我也是啊,当时吓得不小哦,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啦,医生说是结膜炎开了一些药,然后注意饮食卫生--烟.酒.辛辣食品.刺激类食品都不要吃.因为情况可能有不同所以你也去眼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