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多发性脊柱

多发性脊柱

发布时间:2020-10-14 23:24:31

1、强直性脊柱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区别,各有什么症状,分别都要检查什么?本人24

强直性脊柱炎的初期症状
(1)腰痛、腰僵3个月以上,经休息不能缓解。
(2)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无明显外伤史、扭伤史。
(3)反复发作的膝关节或踝关节肿痛,关节积液,无明显外伤史、感染史。
(4)反复发作的跟骨结节肿痛或足跟痛。
(5)反复发作的虹膜炎。
(6)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无外伤史的胸部疼痛及束带感,胸廓活动受限。
(7)脊柱疼痛、僵硬感、甚至活动功能受限,无明显外伤史、扭伤史。
(8)双侧臀部及髋关节疼痛,无明显外伤史及劳损史。
(9)突然发生的脊柱及四肢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多发性肌炎症状:
"本病起病隐匿,大多数发展缓慢,但也有忽然起病,迅速恶化,很快生活不能自理。通常以肌无力起病,少数病人因肌痛而就诊。全身表现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乏力、倦怠和体重下降。 (1)肌肉病变 表现为对称性的上下肢近端肌肉逐渐加重的肌无力。下肢骨盆带肌肉受累时,病人经常上楼困难,需扶梯而行,下蹲后站立或从坐位到立位时,需借助双臂的力量协助,步态缓慢,摇摆不稳,甚至呈鸭步等。上肢肩胛带肌肉受累,则出现举臂、穿衣和梳头困难。颈肌受累,病人平卧时头部不能抬离枕头或从平卧位自行坐起,严重者不能翻身,坐立时头不能竖直。当咽喉肌和食管肌受累时,出现声哑、鼻音、发音含糊和吞咽困难。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呼吸急促、表浅和无力。但面部和眼部肌肉几乎从不受累,这是与重症肌无力不同之处。 肌痛只出现于少数病人的早期。体格检查时肌压痛多见。

2、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什么人容易患?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其实是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是一种非实体性肿瘤,不是真长了一个肿瘤,而是由于血液系统的异常,造成肿瘤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首先是浆细胞瘤,就是这种肿瘤细胞是浆细胞,这个疾病会造成很严重的疼痛,经常会当成多发的一个骨折部位。特点叫CRAB。其中,C,是低钙血症;R,是肾功的损害;A是anemia,贫血;B,是骨性的损害。所以,多发性骨髓瘤最终会带来骨的损害。特征的影像学表现,比如穿凿样的改变,最多见颅骨上或者扁骨上有很多像小洞样,穿凿样的X线的表现,当然在脊柱上面会造成一些非跳跃性的、连续性节段的多节段的病变。当然做检查,做血免疫固定电泳,会有M蛋白的升高。血液系统来源的肿瘤性病变,会造成很严重的骨痛。多发性骨髓瘤在血液内科通过化疗能获得非常好的疗效。病情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在遭受爆炸影响的人群和在职业性接受或治疗性接受放射线人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而且接受射线剂量愈高,发病率也愈高,提示电离辐射可诱发本病,其潜伏期较长,有时长达15年以上。 据报告化学物质如石棉、砷、杀虫剂、石油化学产品、塑料及橡胶类的长期接触可能诱发本病,但此类报告大都比较零散,尚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 指导意见:患者要在平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必要时可以试试中医进行中医调理

3、多发性脊髓炎是什么情况?

何谓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部分病人起病后,瘫痪和感觉障碍的水平均不断上升,最终甚至波及上颈髓而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肌麻痹,并可伴高热,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称为上升性脊髓炎,以下主要介绍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病因:病因未明,可能由于某些病毒感染所致,或感染后的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有的发生于疫苗接种之后。 病理:炎症可累及脊髓的不同部位,但以上胸髓最多见。病变部位的脊髓肿胀、充血、变软,软脊膜充血、混浊,脊髓切面灰白质分界不清,可见点状出血。镜下见有软脊膜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者脊髓软化、坏,后期可有脊髓萎缩和疤痕形成。 以青壮年多见。病前数天或1~2周可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起病急,常先有背痛或胸腰部束带感,随后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多于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 一、运动障碍: 以胸髓受损害后引起的截瘫最常见,如颈髓受损则出现四肢瘫,并可伴有呼吸肌麻痹。早期脊髓休克阶段,病变水平以下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也可引不出来。通常于2~3周后,逐渐过渡到痉挛性瘫痪,肌张力逐渐升高,尤以伸肌张力增高较明显,深反射出现继而亢进,病理反射明显,与此同时有时肌力也可能开始有所恢复,恢复一般常需数周、数月之久,但最终常有一些体征残留。倘病变重,范围广或合并有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者,脊髓休克阶段可能延长,有的可长期表现为弛缓性瘫痪,或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痉挛性屈曲性肢体瘫痪,此时肢体屈肌张力增高,稍有刺激,双下肢屈曲痉挛,伴出汗、竖毛反应和大小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脊髓总体反射。以上情况常提示预后较差,一些患者可终生瘫痪致残。 二、感觉障碍: 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和躯干的各类感觉均有障碍,重者完全消失、系双脊髓丘脑束和后索受损所致。在感觉缺失区上缘可有一感觉过敏带。 三、植物神经障碍: 脊髓休克期,由于骶髓排尿中枢及其反射的机能受到抑制,排尿功能丧失,尿潴留,且因膀胱对尿液充盈无任何感觉,逼尿肌松弛,而呈失张力性膀胱,尿容量可达1000ml以上;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谓之充盈性尿失禁。当脊髓休克期过后,因骶髓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抑制性控制,排尿反射亢进,膀胱内的少量尿液即可引起逼尿肌收缩和不自主排尿,谓之反射性失禁。如病变继续好转,可逐步恢复随意排尿能力。此外,脊髓休克期尚有大便秘结、损害平面以下躯体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苍白、发凉、立毛肌不能收缩;休克期过后,皮肤出汗及皮肤温度均可改善,立毛反射也可增强。如是颈髓病变影响了睫状内脏髓中枢则可出现Horner征。 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可稍增高。脑脊髓液压力正常,除脊髓严重肿胀外,一般无椎管梗阻现象。脑脊液细胞总数特别是淋巴细胞和蛋白含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也可正常。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也可有异常。 根据急性起病,病前的感染史,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及脑脊液所见,不难诊断但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肢体呈弛缓性瘫痪,可有或不伴有肢体远端套式感觉障碍,颅神经常受损,一般无大小便障碍,起病十天后脑脊液常有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 二、脊髓压迫症: 脊髓肿瘤一般发病慢,逐渐发展成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常有神经根性疼痛史,椎管有梗阻。硬脊膜外脓肿起病急,但常有局部化脓性感染灶、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脓肿所在部位有疼痛和叩压痛,瘫痪平面常迅速上升,椎管有梗阻。必要时可作脊髓造影、磁共振象等检查加以确诊,一般不难鉴别。 三、急性脊髓血管病: 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呈急性发病,剧烈根性疼痛,损害平面以下肢体瘫痪和痛温觉消失,但深感觉正常。脊髓血管畸形可无任何症状,也可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脊髓症状,有的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及根性疼痛、且症状常有波动,有的在相应节段的皮肤上可见到血管瘤或在血客畸形部位所在脊柱处听到血管杂音,须通过脊髓造影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才能确诊。 四、视神经脊髓炎: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兼有脊髓炎和视神经炎症状,如两者同时或先后相隔不久出现,易于诊断。本病常有复发缓解,胸脊液白细胞数、蛋白量有轻度增高。 (一)维护呼吸机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部感染,应按时翻身、变换体位、协助排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如呼吸功能不全、可酌情作辅助呼吸。注意保暖,必要时予以抗生素。 (二)褥疮的防治: 1.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1)避免局部受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动作应轻柔,同时按摩受压部位。对骨骼突起处及易受压部位可用气圈、棉圈、海绵等垫起加以保护。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大小便失禁和出汗过多者,要经常用温水擦洗背部和臀部,在洗净后敷以滑石粉。 (3)保持床面平坦、整洁、柔软。 2.褥疮的治疗与护理。主要是不再使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 (1)局部皮肤红肿、压力解除后不能恢复者,用50%酒精局部按摩,2~4次/d,红外线照射10~15分钟,1/d。 (2)皮肤紫红、水肿、起疱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液体、涂以龙胆紫、红外线照射2/d。 (3)水疱破裂、浅度溃烂时,创面换药,可选用抗生素软膏,复盖无菌纱布。 (4)坏组织形成、深度溃疡、感染明显时,应切除坏组织,注意有无腔,并用1:2000过锰酸钾或双氧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清洗和湿敷,伤面换药,红外线照射。创面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创面清洁、炎症已消退,可局部照射紫外线,用鱼肝油纱布外敷,促进肉芽生长,以利愈合,如创面过大,可植皮。 (三)尿潴留及泌尿道感染的防治:尿潴留阶段,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管,每4小时放尿一次,并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4%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膀胱,2/d。鼓励病人多饮水,及时清洗尿道口分泌物和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周更换导管一次。泌尿道发生感染时,应选用抗生素。 (四)预防便秘:鼓励病人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并可服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五)预防肢体挛缩畸形,促进机能恢复:应及时地变换体位和努力避免发生屈曲性瘫痪。如病人仰卧时宜将其瘫肢的髋、膝部置于外展伸直位,避免固定于内收半屈位过久。注意防止足下垂,并可间歇地使病人取俯卧位,以促进躯体的的伸长反射。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和自主运动,并积极配合按摩、理疗和体疗等。 如何治疗: 一、抗炎: 早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溶于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1次/d,7~10次一疗程。其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1/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二、脱水: 脊髓炎早期脊髓水肿肿胀,可适量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静滴,2/d;或10%葡萄糖甘油500ml静滴,1/d。 三、改善血液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1/d,7~10次一疗程。 四、改善神经营养代谢机能: VitB族、VitC、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药物口服,肌注或静滴。

4、多发性脊柱硬化

在治疗多发性硬化时,患者,家属一定要了解这种疾病,它是复发,进展的。
我们在对它认识才可以有效的治疗,与多发性硬化长期斗争。它并不可怕。只要用有效的治疗就可以很好的生活。
但一定要在大的知明的医院确诊。如果在诊断上不确定就不用谈治疗了。
您在哪个地区?什么医院诊断的?如果方便与我联系。我可以推荐一些专家,和治疗方案。
使用激素治疗,是很正确的,无可非议。在患者发作时一定要用激素治疗。不能停,开始大剂量慢慢减量。
激素会有副作用,你只是看到一点。但现在医学没有什么别的方法。
如果要减少住院次数,就要减少复发次数。这样才可以减少激素的剂量,也减少了用药费用。
不是很了解您的具体情况,在此就不详谈了。有事来信:zj_zgxq@hotmail.com

5、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表现为间歇性腰痛和僵硬症状,使患者感觉只是不同的症状,从而忽略了正常治疗。随着僵硬的发展,疼痛的症状和部位越来越明显,疼痛的部位也越来越大。有些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的患者会在意外创伤、寒冷或潮湿、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后立即出现。此时,应提醒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不要轻描淡写地对待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6、做过增强脑核磁 颈椎脊柱腰椎核磁加强CTA 肌电图 能正常 能排除 多发性硬化 和 脊髓炎 吗?

多发性硬化症需要做磁共震并完整的病史才能确诊定性的。你需要做脑脊髓磁共振才能为你会诊定性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需助发来完整的病史,脑脊髓磁共振照片为你指导。提示,只靠症状是不能确诊定性的。

7、脊柱多发畸形是否一定需要手术?【脊柱多发畸形】

胸椎的侧位片不是很清楚,
从正位平片看畸形尚未达到需要手术矫正的程度,可以佩戴支具矫正观察,下一步的治疗要看畸形是否进一步加重和加重的速度

(齐勇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8、多发性脊椎瘤是什么病

到家,帮他们拿拖鞋,帮他们倒杯茶,这是感
恩.老师批改作业累了,可以给他们捶捶背,当学习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老师会感到欣慰,这是感恩.当
同学遭遇困难时,你可以去用尽全力地安慰帮助他(她),使他(她)能够解决困难,克服困难,变得快
乐.这也是感恩.
其实所有的这些感恩都不困难,只要有心,只要有爱,只要别人遇到困难,我相信我们一定能会,也
能够去包容,帮助解决它.
爱是什么,爱是付出;爱是什么,爱是报答;爱是什么,爱是感

9、青少年为何多发强直性脊柱炎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青少年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回,一定要做好强直性脊柱炎答的预防方法如下:遗传因素诱发强直性脊柱炎通过科学的临床统计表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遗传,该病往往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有家族史的人群易诱发强直性脊柱炎,并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所以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当多加注意。自身免疫低下诱发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既可以说是一种风湿关节炎,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全身免疫疾病,在一些临床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体内的人体淋巴细胞组织相容抗原(HLA-B27)显阳性,同时还有部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升高,本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以上事实均支持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感染诱发强直性脊柱炎尤其是在夏季,患者在受过一定的外伤的时候,或者内脏器官出现的炎症,有临床统计显示,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患病之前都患有严重的前列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局限性肠炎,另外,长期生活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也会造成脊柱疼痛,腰背僵硬的症状,此时一定要警惕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

与多发性脊柱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