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阑尾炎脊柱麻

阑尾炎脊柱麻

发布时间:2020-10-14 15:58:06

1、阑尾炎手术后腰酸怎么缓解.好像是因为麻醉药打道脊柱里面了

如果你是在椎管内麻醉下实施的阑尾切除术,有可能就是麻醉穿刺引起的腰疼,可以理疗 如按摩 烤电 避免腰部过伸过屈

2、阑尾炎从脊椎打的麻药有后遗症吗

没有后遗症.现在阑尾炎采用硬膜外麻醉.药物不进入脊髓腔.麻药多使用利多卡因加微量麻黄碱.副作用很小.但是使用的是16号套管针头.相对粗些.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1-2月可自愈.算不上后遗症

3、我儿子十三岁,六天前做的阑尾炎手术,在腰椎麻醉,昨天发现左侧腰肌肿大,脊柱向左侧明显倾斜,不能正常

指导意见:
您的情况可能还是神经性原因,您最好还是做个复查,再针对你的情况治疗的,您还可以试试按摩缓解症状。

4、阑尾炎手术脊柱注射麻药不甚扎到右腿部神经有没有后遗症

你好,阑尾炎手术麻醉多是硬膜外麻醉或者是腰麻,不可能右腿的扎到神经的,能详细说一下吗

5、阑尾炎手术麻醉的具体操作是咋样的啊?

阑尾炎手术可以选择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全麻等;1、局部浸润麻醉。基本操作方法:先在手术切口线一端进针,针的斜面向下刺入皮内,注药后则桔皮样隆起,称皮丘。将针拔出,在第一个皮丘的边缘再进针,如法操作行成第二个皮丘,如此在切口线上形成皮丘带。再经皮丘向皮下组织注射局麻药,即可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上述操作法的目的是使病人只在第一针刺入时有痛感。如手术要达到深层组织,可在肌膜下和肌膜内注药。分开肌肉后如为腹膜,应行腹膜浸润。如此浸润一层切开一层,注射器和手术刀交替使用,以期麻醉确切。局部麻醉患者意识清醒,麻醉效果可以。2、硬膜外麻醉操作方法如下:
(1)侧卧位,两手抱住膝关节,下颌紧贴前胸,成屈曲状。
(2)按手术要求在第10胸椎至第4腰椎刺突之间,选择好脊椎间隙,先作局部麻醉,用勺状穿刺针头穿刺。穿刺方法有二:①与脊柱成垂直方向刺入硬膜外腔,称直入穿刺法;②从脊椎旁斜行刺入,称侧入穿刺法。
(3)穿刺时主要根据阻力的改变来判断所经过的层次。当遇到黄韧带时阻力增大,有坚韧感,这时抽出针芯,接上带有小量空气(或生理盐水)的针筒,小心地继续进针,穿破黄韧带时有“脱空感”,利用硬脊膜外腔的负压将针筒内的空气吸入腔内,并观察针筒头部的液平面变化,若随着负压的变化而波动,则说明已进入硬脊膜外腔。如无负压等现象,则继续进针,若发现脑脊液,即说明已穿过硬膜外腔,进入了蛛网膜下腔,穿刺即告失败而应放弃。
(4)确已证明在硬膜外腔,则分次注入麻醉药。常用麻醉药有2%利多卡因(又称赛罗卡因)或2%地卡因,内加0.1%肾上腺素0.1~0.2mL。利多卡因一般成人单次用量不能超过500mg,地卡因单次用量不超过60mg。对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可按手术要求陆续分次给药。麻醉的全过程应密切注意掌握病人的反应及麻醉平面的变化。
(5)如需作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先取与勺状针头大小相应的输尿管导管一根,预先测试是否通畅,并测好长短尺寸。将勺状针头的斜面向上(或向下,按手术要求而定),输尿管导管从针腔内插入硬脊膜外腔后,边拔出针头,边缓慢将导管向硬脊膜外腔推进,导管留在硬膜外腔内3~5cm即可,不要过长。在拔勺状针头时切勿将导管带出腔外,从导管内试注少量麻醉药约2mL,如无阻力,局部不隆起,亦无液体外溢,即证明导管仍在外腔内。最后将留在体外的导管用胶布平直固定在背部,防止脱出和折曲成角,保证导管通畅及术中给药。 硬膜外麻醉患者意识较清醒,麻醉平面范围内患者没有疼痛感,效果不错。3、在医学上,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简称。全身麻醉是指从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痛觉消失的状态。

6、阑尾炎手术麻醉方法

应该只收一项。

不过这个费用实在太便宜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属于椎管内麻醉,收费应该是一样的。在我们这都是270元起。

我觉得是这个医院的收费项目不规范,实际费用是正常的。

7、阑尾炎术后脊椎疼痛

谢谢散打啊的 推荐的书

你这个是打麻药的医生技术不过关 多久恢复要看你自己的身体了

8、3个月前得了阑尾炎,在脊柱上打了麻药,现在打麻药的地方脊柱有些疼,请问是什么原因?

我是半年前做的~~

其实没什么事

都会腰疼的~~

我也是啊

现在就好多了

9、我今年24岁,三年前做过阑尾炎手术,麻醉师似乎打错地方了,给我脊椎戳了两针,之后两年有几次一不小心

缺钙或受寒往往会腿痛的,还有以下原因: 引起腿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由于运动或是意外造成摔伤、扭伤、拉伤而引起的腿痛,首先应当到骨科就诊,让医生排除有无骨折肌腱的拉伤、损伤以及软组织损伤。 二是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关节部位肿胀、疼痛,应考虑是风湿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往往是游走性的疼痛,患者感觉一会儿这里的关节痛,一会儿那里的关节痛;类风湿常累及指间关节,临床表现为晨僵,活动不灵活,此类情况应到风湿科就诊,没有风湿科的医院一般内分泌科接诊此类患者。 三是内科疾病引起的腿部肿胀、疼痛。心脏病、肾脏功能不健全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有可能出现腿部肿胀和疼痛,应及时到相应的专科进行诊治。孙博士提醒,不论哪一种原因引起的腿部不适,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诊时,一定要注意带好自己以往的检查记录,并如实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患病情况及以往病史,以便医生根据情况更准确地分析判断病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腰腿痛的自我手法治疗 腰痛伴有腿痛的患者可采用自我手法治疗,自我手法治疗简便易行,适合患者和家属自行操作。那么,有哪些腰痛伴有腿痛的病症适合自我手法治疗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牵涉性腿痛,多见于老年人,他们的腰部并没有特别严重的疼痛和不舒适,只是觉得活动不灵便。腿痛的特点是隐痛不适,白天轻晚上重,X光片上只显示长了程度不同的骨刺;二是下肢动脉功能不全,这种腰腿痛的特点是,行走时加重,休息片刻后迅速消失;三是下肢供血障碍,它的疼痛规律是活动时不加重,休息后也不减轻,只有经常变换姿势和体位才能缓解;四是老年脊柱强硬,检查可发现胸椎、腰椎各方向的活动都达不到正常范围,腰背部肌肉发僵。腰和腿持续隐痛不适,休息后反而加重,活动时才感到轻松;五是退行性脊椎滑脱,这是老年人得的一种病,腰腿的疼痛不适只有在温暖的环境或热敷后才能缓解,休息不活动时反而加重。X光片上显示下关节突增生,腰椎向前滑脱不超过五分之四,一般多发生在第4腰椎。 自我治疗的手法分以下5个步骤: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称的懒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上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节稍用力分别捏两侧跟腱,以能耐受为度,捏20至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儿;如果是小腿外侧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脚趾的那一侧。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鱼际由上向下保持压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着一层软布,推20至30次。 3、点穴:第1个穴位在坐骨结节(臀沟中央能摸到的骨头尖)和股骨大转子(胯骨外侧突出的骨头)联线的中点。第2个穴位是大腿后方中央。第3个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 第4个在内踝的后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胀感为佳,每个穴位点1分钟。

与阑尾炎脊柱麻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