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受重比

脊柱受重比

发布时间:2020-10-12 21:44:29

1、一副正常人的骨骼重多少千克?

男性8.0kg、女性5.4kg,但是存在个体差异。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

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

骨骼在进化过程中,其防护功能与支撑功能互相结合,例如无脊椎动物外骨骼既是支撑系统,又是防护系统。脊椎动物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其防护功能让位于皮肤。

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除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外、按部位可分为颅骨23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1)脊柱受重比扩展资料:

从骨骼出发鉴定年龄时,往往要采用多种方法互相印证,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鉴于营养、健康状态、地理环境及性别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骨骼的形态产生影响,不少骨骼特征——如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比如30~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

对于成年骨骸的年龄鉴定,通过观察比较骨骼的形态学变化更为常用。儿童期时,骨组织有机质的成分较多,使得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

到了成年期,无机质的比例渐渐升高,约占70%,这时的骨骼不但坚硬,而且弹性韧性都很良好,时至老年期,无机成分进一步升高,骨骼变得更脆,同时在骨质增生和吸收的作用下,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2、施比受重什么意思

施:施舍、拿出去;受:接受、拿进来。
施比受重:施舍、给与别人的(钱或物),比接受别人的(钱或物)重要得多。
“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下):施舍、给与别人的(钱或物),比接受别人的(钱或物)更加有福气。

3、人的身体可以承受多少重量?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普通战斗机飞行员在飞特级时一般是5个G左右(1G相当于自己的体重,5G就是5倍体重的力量),宇航员一般承受的在8G左右,人最大不会超过12G(这种人很少见的)。

4、脊柱由什么构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

5、为什么大笑时,脊椎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要大?

医学研究表明,当椎间盘的发育完成后,它的退行性改变也就开始了。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不可逆的“衰老”,导致椎间盘原有的吸收负荷、分散应力功能渐渐减退。由于现代人腰肌锻炼少、坐姿不良、长时间使用电脑等,使腰、颈椎间盘老化尤为明显,由此容易导致脊柱稳固性降低、小关节紊乱及骨质增生等情况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压迫神经和血管的症状。

大笑时候不知不觉就会上身向前倾并且弯腰,这样的姿势感觉似乎舒服一些,其实对脊椎的压力比绷直了背部坐时还要大,最有力的证据是数据——绷直背部坐时脊椎压力是110(以自然站立时脊椎承受负担指数为100作为基准),而前屈坐则有可能达到166。


研究显示,在没有笑的时候腰椎所承受的压力约为两倍的体重。也就是说,能不大笑就绝不大笑。背部肌肉便必须像拉紧的弓弦一般,用力拉着整个上半身,这种姿势对“腰椎”的压力是体重的3倍。当然,这里所说的腰背肌损伤,并不是因为承受压力,而是因为长时间持续地收缩。

大笑也是大多数职场人群无法避免的,可以说,如果上身完全后靠于椅背上,那么它与坐办公椅的姿势基本相同。如果上身向前倾或后背离开靠背,比如双臂架在桌面上,就会对腰椎产生极大的负荷。

6、两边脊柱重怎么回事

背痛是一种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疾病.有的疾病比较严重,需要认真对待,如胸椎的外伤骨折,结核,肿瘤等;有的背痛症状较轻,往往是由于背部受凉,姿势不良引起,不必过于焦虑.除了由严重疾病引发的背痛外,一般由受凉,劳累,姿势不良和脊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背部疼痛,使用一些简单疗法进行自我治疗,建议: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都有很好的疗效.医患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如须就诊请到当地正规医院。

7、名词解释 脊椎

脊椎也称脊柱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8、人骨能够承受几百斤的重量为什么?

人体骨头知多少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多倍。 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小儿开始抬头时,颈部的椎骨逐渐凸向前方,出现了颈曲。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便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孩子开始学走路了,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椎会前凸,骶骨和尾骨就弯向后方。这四个弯曲可以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到脊柱的震动,从而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在人的脊柱中,颈椎的体积最小,而活动量最大。我们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左顾右盼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和颈椎的正常功能分不开的。为了使颈椎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平时适当作些颈部的旋转活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万一颈部受到损伤,自己不要轻易扭动,最好去请医生帮忙。 科学家发现,十到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特别注意脊柱的正常发育,否则就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产生不正常弯曲。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美,还会使肺活量减少,影响全身的健康发育。 人体的三根弹簧 人体的第一根弹簧在脊柱上。这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是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环,内部是白色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的髓核。这种结构可以使脊柱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轻冲击。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是不一样的:胸部中段最薄,腰部最厚,因而腰部活动起来方便得多。女子的腰所以要比男子柔软,原因也在这里。女子腰部的椎间盘比男子要厚,而且空隙要大一些。这就使她们得天独厚,能完成柔软的体操或杂技动作,而男子只能望尘莫及了。 人体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也是一种弹簧。其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特别是与它们相连的跟腱。跟腱全长37厘米,弹性与优质橡胶相仿。据测算,一个人以每秒4. 5米的中等速度奔跑时,地面的最大作用力大约是人体重量的2. 8倍,而跟腱承受的力量约等于人体重量的7倍。 足弓是人体的另外一种弹簧。这是脚底的拱形结构。猿类几乎没有足弓,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踉踉跄跄。有了足弓,人的体重大约52%就落在脚后跟,剩下的落在拇趾跖骨头和小趾跖骨头上。体重主要落在这“三脚架”上,走路时就不会左右摇摆。有了足弓,脚就富于弹性,劳动和运动时能对震动起缓冲作用。 软骨人和脆骨人 缺钙或缺维生素D的人,会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这种人的骨头会因变软而发生畸形,所以又称软骨病。据考证,秦始皇就是个软骨病人。 从小进行训练的人,身体会变得特别柔软,如有的杂技演员钻坛子,反曲身咬花等等,柔软自如。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比赛中,一个孩子将两脚从前胸经腋窝拉到了后脑,而且保持这种姿势达半个小时,被誉为“软骨人”。 加拿大30岁男子皮耶全身关节生来就像橡皮一样柔软,可以把两只脚向后转180度,也可以把两只手臂向后扭转,好像脱了臼。吃饭时,他常将两脚扭转向上,把脚底当桌子,自由自在地用餐。医生发现此人一切正常,无法解释他为何能如此弯曲自如。 人的骨头是很坚硬的。然而,有的人骨骼却脆得像玻璃。中国广州有位20多岁的“玻璃姑娘”,从小骨头就特别脆,有时在床上翻个身也会骨折。她的手骨和脚骨经常骨折,好在骨折处会很快自行愈合,而且她自我感觉并不很痛苦。有的医生认为,这是“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并不是缺钙引起的,可是真正的病因却尚未查明。 年龄和骨龄 人体的骨骼发育有一个过程,先是软骨阶段,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组织代替。研究表明,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发育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家用骨骼生长发育的程度来评定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这就是骨龄。一般,人们是用手掌骨的X光片来判断骨龄的。 我们平时说的年龄,是指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也就是生活年龄。由于每个人生长发育的早晚和快慢不同,有些人的骨龄和生活年龄是一致的,也有些人的骨龄会略大于或小于生活年龄。比如,在15岁少年中,有的人骨龄已达到十六七岁,有的人骨龄却只有14岁。科学家认为,与生活年龄相比,骨龄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常,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儿童,将来身体比较高大;相反,骨龄大于生活年龄的以后个子不会太高。此外,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生长发育高潮的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能力“自然增长”的潜力也比较大,这样的少年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常常能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测定骨龄是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方法之一。

与脊柱受重比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