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屈伸图片

脊柱屈伸图片

发布时间:2020-10-07 23:21:19

1、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一共有33块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1)脊柱屈伸图片扩展资料:

典型的椎骨主要包括四部分:

(1)椎体,短圆柱形,上下两面涩,接椎间纤绵软骨,体的中份稍细,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

(2)椎弓,与椎体连接的部分叫椎弓根,有神经横过形成上下切迹,两椎骨上下切迹对在一起即成椎间孔。椎弓背侧称椎板。椎弓与椎板相合成的孔称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具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3)棘突和横突,椎弓向后下方突出一个棘突。从椎弓根与椎板连接处向两侧伸出两个横突,用以附着肌肉。

(4)关节突,起于椎弓的上方和下方,邻近的上下二关节突相接成关节,构成一条纵贯身体的脊柱。其决定运动的方向。

2、使脊柱完成屈伸的肌肉?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背阔肌、下后锯肌、前锯肌
脊柱侧曲牵连到很多部位的肌肉,需要各部位肌肉协调才能完成!
大部分吧分布在腰腹背部!!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3、人体关节的屈伸和旋内旋外的是什么理解的?

首先,“运动”必然是围绕运动轴发生的,其基础就是关节。
用术语说,屈伸运动发生在冠状轴上,运动时两骨相互靠近。
首先,你得理解,什么是冠状轴。
冠状轴是从左右方向上贯穿人体的假想轴线。
在解剖学标准姿式前提下,肘关节弯曲时叫“屈”,肘关节伸直时叫“伸”。
但解剖学关于屈伸的第二条原则是,“向腹侧运动时为屈,向背侧运动时为伸”。
以肩关节为例,此时,手臂向前抬起的动作叫“屈”,或“前屈”。而手臂向后抬起的动作叫“伸”,或“后伸”。想像一下,有一个从左右方向上横贯肩关节的“轴”,手臂绕这个轴做向前或向后的运动。
依此理解脊柱的运动,向前弯腰叫“屈”。向后伸直叫“伸”。

关于旋转运动。
旋转运动是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
以脊柱为例,两脚站住不动,上半身转向侧面时的运动就称为“旋转”。
如果手臂也沿垂直轴进行运动,在解剖学姿式前提下,手臂的“前面”会转向更靠近躯体的一侧,即,转向了“内侧”,所以叫“旋内”。相反的运动当然就叫作“旋外”了。

理解关节的运动,必须首先理解运动轴。

4、怎样做背屈伸练习?

脸朝下俯卧在一张罗马椅(背屈伸凳)上,将脚踝放在固定垫下面。要确保髋部位于垫子的最高点上面,这样你的身体就可以自由地活动了。 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或者手指相互交叉放在脑后。

起始姿势:身体从髋部向前弯曲45~60度。

绷紧下背部(即竖脊肌),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然后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收缩臀大肌和月国绳肌,将身体尽可能地抬高。 在最高点处,你的身体应该成一直线,或者上体和双肩略高于双脚的高度[编者注:本图中所示的背屈伸凳将双脚的位置调得很低,所以肩部很容易超过双腿的高度],在最高点处用力收缩臀大肌和月国绳肌,保持数秒钟。 回到起始姿势时呼气,但是始终要绷紧竖脊肌,保持下背部的自然弯曲。

重点提示:TIPS 要获得最大的训练效果,就必须始终绷紧下背部,这样可以在下降的过程中让臀大肌和月国绳肌获得充分的伸展,使上升过程中这些肌肉更加强烈地收缩。

要确保训练重点集中在目标肌群上,你应该在做这一动作时保持双腿伸直。如果双膝弯曲了,你就有可能将身体抬得过高,这将导致下背部过度收缩。 用适中的速度完成这一动作。当能够正确而熟练地完成后,你可以增加动作的速度。

刚开始时,只使用自己身体的重量。当可以轻松完成3组,每组15次之后,你可以手握一个5公斤的杠铃片置于胸前,以增加训练强度。 在最高点处,让脊柱略微过度伸展一点是很安全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竖脊肌处于收缩状态,可以应付压力。所以这些压力不会施加在椎间盘或者脊椎骨上面,但是如果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压力就会施加在椎间盘或者脊椎骨上。 如果你希望加强下背部的力量,可以将髋部直接卧在水平长凳上做背屈伸,这样运动就发生在腰部,而不是髋部。

训练要素 训练顺序:将背屈伸作为月国绳肌或臀肌训练的最后一组动作。放在直腿硬拉以及腿弯举之后。 训练强度:运动量:做2~3组,每组10~15次

5、屈,伸,侧屈,回旋脊柱的肌主要有哪些

使脊柱(躯干和颈部)前屈的肌主要有:胸锁乳突肌、斜角肌、颈长肌、头长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腰方肌、腰大肌等。

使脊柱后伸的肌主要有:斜方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头夹肌、颈夹肌、骶棘肌、横突棘肌、背短肌等。

使脊柱侧屈的肌有:肩胛提肌、腰方肌、肋间肌、横突间肌等。

与脊柱旋转有关的肌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斜角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夹肌、髂肋肌、脊柱固有的回旋肌、髂腰肌等。


(5)脊柱屈伸图片扩展资料: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kuan)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颈肌。

与脊柱屈伸图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