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播散

脊柱播散

发布时间:2020-10-07 08:51:50

1、能造成脊椎感染的细菌有哪登?

脊椎感染是一种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它是由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细菌可以是通过静脉、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到体内,或者是细菌直接定植到脊椎上。

比如说通过静脉的细菌,这种情况主要是见于一些吸毒的患者不注意卫生。经呼吸道最常见的是结核杆菌,经消化道的细菌比较常见的是布鲁氏杆菌。另外,脊椎的感染还可以由细菌直接到达脊椎引起的,譬如针灸,或者是医源性的脊椎感染,都是由细菌直接定植到脊椎繁殖引起的。

还有可能就是有些手术消毒不彻底或者是手术的时候,全身其他的地方有炎症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也会造成脊椎的感染。

2、强直性脊柱炎(强脊)怎么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简称AS) 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本病为脊柱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椎、胸椎和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主要症状为发病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病。

参考资料:
强直性脊柱炎
症状:
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轻微,早期可有倦怠,体征减轻,或有恶心、发热等。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肉痉挛及僵硬,休息后症状往往加重,活动后减轻。以后逐渐出现典型的骶髂关节疼,并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压痛、僵硬、活动受限,并逐渐出现屈曲畸形,阴天或劳累后症状加生,遇暖或休息后减轻。常有复发性虹膜炎并存,部分患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病变若波及肋椎关节,还可出现呼吸时胸部扩张受限或丧失以及肋间神经痛等。
晚期患者脊柱强直在畸形位,颈腰部不能旋转,侧视时必须转动全身,可出现严重的驼背畸形,不能前视。病变有时也可波及髋膝关节,髋关节受累时,呈摇摆步态。随着受累部位的骨性强直,疼痛等症状逐渐消失,而遗留终生畸形。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3、我丈夫患强直性脊柱炎已有五年,现在我们的女儿已经1岁多了,我想知道,孩子将来

女孩得病的比较少见,男女比例是9:1.而且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有一定的遗传性,但不是遗传病,所以即使化验HLB-27是阳性,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她是否有症状就可以了,强直性脊柱炎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三分治疗七分保养,一般是不影响生活的.

4、癌症已经扩散到脊椎了,生存成功率有多少?

癌症晚期是指肿瘤发生远处转移 这时候,治疗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治愈肿瘤,因为是不可能的! 而应该是提高病人的生存治疗,延缓病人的死亡时间,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视不同的病理类型、分期、病人状况,生存率也是不同的,几个月到数年,十多年,甚至带瘤生存至自然死亡都是可能的,要具体分析,没有一概而论! 积极配合治疗是关键

5、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朋友你好!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本病为脊柱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椎、胸椎和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
主要症状为发病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病。
合肥市黄山路446号

6、脊柱转移癌的转移方式

转移病灶通过多种机制侵入脊柱,包括血源性、直接蔓延和经脑脊液播散。肿瘤播散机制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通过静脉或动脉血源性播散被认为是原发肿瘤转移至脊柱的最常见途径。由于椎体丰富的动脉血供,肿瘤细胞自远处原发灶转移至脊柱并形成转移性病灶。静脉播散途径通常通过Batson丛完成,即纵向无静脉瓣的静脉网,连接着椎静脉和其它众多静脉回流通路,包括腔静脉、门静脉、奇静脉、肋间静脉、肺静脉和肾静脉系统。主要体腔(例如胸腔、腹腔和盆腔)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导致血液通过Batson丛发生变流,结果使肿瘤细胞通过逆行或顺行静脉流滞存留于脊柱。无论动脉或静脉途径,肿瘤血源性播散通常引起脊柱多发性病变。原发肿瘤直接蔓延也可以在脊柱形成转移灶。胸部、腹部或盆部病变可局部侵入脊柱,引起有症状的脊柱转移癌。
肺癌可向后侵入胸椎或向上侵入颈胸连接处。另外,前列腺、膀胱和结直肠癌可浸入腰椎或骶椎。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可通过脱落或种植形成脊柱或脊髓转移瘤,这常发生在大脑或小脑转移性或原发性肿瘤术后,类似血源性播散,引起多发性病变。脊柱肿瘤依据解剖学分布分为3类:硬膜外、髓外-硬膜内、髓内。绝大多数脊柱转移癌发生在硬膜外,即脊柱骨性部分和周围组织。硬膜外转移瘤大部分发生在椎体,伴或不伴有向椎体后方浸润,其次为椎旁区域和硬膜外腔。硬膜内和髓内转移瘤很少见,且一般经过脑脊液播散。脊柱全部节段均可发生转移瘤,但是胸椎为最常见部位,其次为腰椎、颈椎和骶椎。

7、我得了脊柱炎,请问哪有好的 治疗办法

脊柱炎是指脊椎阶段的炎性病变,又称骨型脊椎炎,中医属“骨痹”范畴。
治疗本病宜中西结合控制并发症,清热解毒,活血以通络。
1:处方:雷公藤(颗粒冲剂)12克。
用法:每服4克,日服3次。俩月为1疗程。有副反应者,可加蜂蜜冲服。
疗效:用药1疗程,有效率达92%
2处方:生地、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雷公藤25克。牛膝18克。川断、赤芍各15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10-50剂,有效率达96%
3:处方:雷公藤125克,白酒700毫升
用法:加水500毫升,浓煎4小时,去渣取液300毫升,加白酒混匀,每饭后服30毫升,日3次,1剂为1疗程
疗效:服药1-2疗程,有效率达97.5%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得了播散性病还有救吗

淋病患者由于失治、误治,淋球菌通过血液流动,全身播散,引起较严重的全身症状
,这就叫播散性淋病。播散性淋病是最严重的淋病,对人体的破坏性大,危害很大。播散性淋病常见有淋菌性关节炎、淋菌性败血症。
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是由于淋球菌通过血行播散到全身,出现较严重的全身感染。发病率为淋病患者的1%左右。引起播散性淋菌感染的菌株多为AHU-营养型,该菌株对正常人血清具有稳定的抵抗力,另外正常人血清中有对淋球菌脂多糖的IgM抗体,在补体的协助下,对大多数淋菌是有杀菌作用,缺乏、C6、C7和C8等补体成份的病人很容易患淋菌性败血症或淋菌性脑膜炎。
(一)淋菌性败血症:患者开始发热,体温可高达40℃,但通常是在38℃-40℃之间,寒战却不常见,有部分病人发生皮肤丘疹,瘀斑,脓疱性、出血性或坏死性皮肤损害,部分皮损处有疼痛症状。在皮损处,用荧光免疫染色可查到淋球菌或培养有淋球菌生长,PCR检测淋球菌DNA阳性。皮损的病理组织表现为浅表性溃疡并有脓液形成,真皮及皮下组织弥漫性炎症,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并累及小血管,有血栓形成和局限性的坏死。
(二)淋菌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为一个或数个化脓性关节炎。一般不对称,很少累及髋、肩和脊柱关节。关节液化验有淋病双球菌存在,可导致骨质破坏引起纤维化,骨关节强直。
(三)淋菌性角化症:可能是由于淋球菌或其毒素所致,皮损中找不到淋球菌,常与淋菌性关节炎并发,皮损好发部位为手足、踝跟部和腰部。通常为扁平角化性稍隆起的斑片或斑块,呈圆锥形,黄色,或铜红色或灰白色。掌跖的皮损呈角质增生,大片角化。

(四)淋菌性心内膜炎:抗生素使用前几十年中,淋球菌是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原体,目前淋菌性心内膜炎几乎见不到,淋菌性心内膜炎和其他类型心内膜炎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心内膜炎时,常累及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因瓣膜的快速破坏所致的亚急性或急性心内膜炎,而导致死亡。
(五)淋菌性脑膜炎:不常见,可伴有关节炎和典型皮疹,以区分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与脊柱播散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