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纤维索

脊柱纤维索

发布时间:2020-10-05 01:22:32

1、脊椎增生硬膜受压纤维破裂吃什么食物好?

平时需要注意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祝您身体健康!

2、脊柱纤维质炎

腰肌纤维炎全名为腰肌筋膜纤维质炎,又称肌风湿症,肌筋膜炎,肌筋膜综合征。此种病症病因较多,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1、损伤:较大、微小损伤均可引发此病。如运动时受伤或劳动时受伤,使肌肉、筋膜组织或骨与关节发生急性损伤,等组织逐渐纤维化后瘫痕收缩,可引起广泛疼痛。2、寒冷与潮湿:冬季或春季发病者多,如夜间睡于潮湿、寒冷的地板上,早晨起来就可能发生腰背痛。3、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可引起腰腿酸痛。4、精神紧张:疼痛使患者精神紧张,后者使肌肉张力增加甚至痉挛,产生疼痛——痉挛——疼痛环,形成恶性循环,使疼痛加重。5、与风湿症有关:风湿病人在风湿热后出现腰痛,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有纤维质炎表现。
得了此病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肌肉锻炼,避免吃含蛋白高的食物。我院疼痛科专家采用针灸,理疗,口服、外用药物,神经阻滞均有效。预后良好。相信一定能帮到您!

腰肌纤维炎全名为腰肌筋膜纤维质炎,又称肌风湿症,肌筋膜炎,肌筋膜综合征。此种病症病因较多,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1、损伤:较大、微小损伤均可引发此病。如运动时受伤或劳动时受伤,使肌肉、筋膜组织或骨与关节发生急性损伤,等组织逐渐纤维化后瘫痕收缩,可引起广泛疼痛。2、寒冷与潮湿:冬季或春季发病者多,如夜间睡于潮湿、寒冷的地板上,早晨起来就可能发生腰背痛。3、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可引起腰腿酸痛。4、精神紧张:疼痛使患者精神紧张,后者使肌肉张力增加甚至痉挛,产生疼痛——痉挛——疼痛环,形成恶性循环,使疼痛加重。5、与风湿症有关:风湿病人在风湿热后出现腰痛,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有纤维质炎表现。

3、左肺下叶背段脊柱7mm高密度结节影 边缘模糊 右肺下叶见纤维索条影及钙化结节

你好,你这个建议很可能就是普通的钙化灶,可能是你以前感染后遗留的瘢痕病灶,如果没有呼吸道症状可以观察,暂时不需要特殊治疗

4、强直性脊柱炎纤维化能治好吗

强直性脊椎炎完全治好有困难,有百分之30的遗传几率,病情恶化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残疾,不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临床治愈是可以的,平时只要注意养护和调理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可推荐一些中医疗法和药物供参
有时间还是倒正规医院检查一下!本人不是医务人员,所有资料来源网络,只供参考,如需用药治疗请到正规大医院就诊!切记!

5、能详细说一下人体脊柱每一节对应的神经根所支配神经的功能吗?

脊神经
脊髓每个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共31对(个别人32对),脊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及尾神经1~2对。脊神经由脊髓前根(运动根)和后根(感觉根)合成根神经通过椎间孔后,分成前支和后支。后支较细,穿横突向后行,分布于颈、背、腰、骶部肌肉和皮肤;前支粗大,向外前行,支配头颈、胸、腹及四肢的肌肉和皮肤。每一对脊神经前支在椎间孔外不远处发出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相联系,并发出脊膜返支(窦椎神经)再入椎管,支配椎管内骨膜、硬脊膜、硬膜外血管、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后纵韧带及关节囊。
一,脊神经的纤维
脊神经包含有四种神经纤维:
(一)躯体感觉纤维:神经末梢终于皮肤、肌肉、肌腱、关节和骨膜,向中枢传导各种深、浅感觉。
(二)躯体运动纤维:末梢终于前身骨骼肌中的运动终板,支配颈、躯干及四肢骨骼肌的运动。
(三)内脏感觉纤维:传导胸、腹部内脏、血管及腺体的感觉。
(四)内脏运动纤维:来自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的纤维,分布至皮肤的汗腺、立毛肌、血管及肌肉内血管,使汗腺分泌、血管收缩及调节肌肉营养。
部分颈神经与脑神经联合支配的,称为交通支。例如C3,4部分纤维与副神经结合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故常见落枕患者胸锁乳突肌痉挛,当纠正落枕引起2~4颈椎小关节错位后,肌痉挛即可缓解。
二,神经丛
脊神经前支组成个种神经丛,即颈神经丛(C1~4组成)、臂丛(C5~8、T1组成)、腰丛(T12、L1~4组成)、骶丛(尾丛)(L4~5,S1~5、Co1~2组成),胸神经不组成丛。各神经丛分布情况如下:
(一)颈丛(C1~4前支)
1,皮支
(1)枕小神经(C2):支配枕外部、耳廓后面及乳突部皮肤。
(2)耳大神经(C2、3):支配耳廓。乳突及腮腺区皮肤。
(3)颈皮神经(C2、3):支配颈前面皮肤。
(4)锁骨上神经(C3、4):支配锁骨区、肩部及上胸部皮肤。
2,肌支
(1)胸锁乳突肌支(C2、3)。(参与副神经支配)。
(2)斜方肌支(C3、4)。
(3)颈深肌支:C1支配头前直肌、头侧直肌;C2~4支配头长肌;C1~4支配颈长肌;C3~4支配中斜角肌;C4支配前斜角肌。
(4)提肩胛肌支(C3~5)。
3,膈神经(C3~5)
(1)运动纤维:支配膈肌。
(2)感觉纤维:支配心包、膈、纵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
(3)至舌下神经交通支:支配颏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及甲状舌骨肌。
(4)至迷走神经交通支(C1):支配颅后窝硬脑膜感觉。
(二)臂丛(C5~8、T1前支)
1锁骨上分支
(1)肩胛背神经(C3~5):支配菱形肌及提肩胛肌。
(2)胸长神经(C5~7):支配前锯肌。
(3)锁骨下神经(C5、6):支配锁骨下肌。
(4)肩胛上神经(C5,6):支配冈上肌、冈下肌。
(5)胸前神经(C5~T1):支配胸大肌、胸小肌。
(6)肩胛下神经(C5、6):支配肩胛下肌、大圆肌。
(7)胸背神经(C6~8):支配胸阔肌。
2锁骨下分支
(1)外侧束
1肌皮神经(C5~7):皮支支配前臂外侧面皮肤;肌支支配肱二头肌及肱肌。
2正中神经(C6~T1):皮支支配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肌支支配前臂旋前圆肌、掌长肌、指屈浅肌及桡侧屈腕肌、姆内收肌以外之拇指肌及桡骨侧之2、3蚓状肌、姆屈长肌、指屈深肌的桡骨头、旋前方肌。
(2)内侧束
1臂内侧皮神经(C8、T1):支配臂内侧面皮肤。
2前臂内侧皮神经(C8、T1):支配前臂内侧面皮肤。
3尺神经(C7~T1):皮支支配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手指和手背面尺侧两个半指的皮肤;肌支支配尺侧屈腕肌、指屈深肌之尺骨头、尺侧二个蚓状肌、各骨间肌及内收拇肌。
(3)后束
1腋神经(C5、6):皮之支配臂外侧面皮肤;肌支支配三角肌及小圆肌。
2桡神经(C5~T1):皮支支配臂和前臂背面、手背桡侧两个半手指皮肤;肌支支配肱三头肌之长头、肘肌、肱桡肌及前臂背侧各伸肌及桡侧之各伸肌。
(三)胸神经前支(T1~12)
(1)肋间神经:皮支支配胸前和胸部外侧皮肤,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称肋间臂神经,支配臂内侧面皮肤;肌支支配肋间肌。下6对肋间神经还支配腹肌。
(2)肋下神经:为T12胸神经前支。
(四)腰丛(T12、L1~4前支)
(1)髂腹下神经(T12、L1):皮支支配大腿上外侧及耻骨联合附近的皮肤;及支支配腹肌。
(2)髂腹肌沟神经(L1):皮支支配阴囊、阴茎根的皮肤(女性支配阴阜和大阴唇皮肤)及大腿上内侧皮肤;肌支支配腹肌。
(3)生殖股神经(L1、2):皮支支配大腿前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和阴唇皮肤;肌支支配提睾肌和肉膜。
(4)股外侧皮神经(L2、3):支配大腿外侧面皮肤。
(5)股神经(L2~4):皮支支配大腿前面皮肤及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名隐神经);肌支支配股四头肌。
(6)闭孔神经(L2~4):皮支支配大腿内侧面中部皮肤和髋关节;肌支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
(五)骶尾丛(L4~、S1~5、Co1~2前支)
(1)阴部神经(S1~4):皮实支配会阴及外生殖器皮肤;肌支支配会阴肌。
(2)臀上神经(L4~S1):支配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3)臀下神经(L5~S2):支配臀大肌。
(4)肌支:支配梨状肌(S1、2)、闭孔内肌(L5、S1)及股方肌(L5、S1)。
(5)股后皮神经(S1~3):支配大腿后面皮肤。
(6)坐骨神经(L4~5、S1~3)
○1胫神经:皮支支配小腿后面及足外侧缘、足跟内外侧及足底的皮肤;肌支支配腓肠肌、跖肌、比目鱼肌、腘肌、胫后肌、拇屈长肌、趾屈长肌及足底部肌肉。
○2腓总神经:皮趾支配小腿前侧、外侧和足背皮肤;肌支支配胫前肌、伸拇长肌、伸趾长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及足背肌肉
(六)脊神经后支的分布:
(1)枕大神经(C2):支配头下斜肌、头夹肌。头最长肌及枕部皮肤。
(2)枕下神经(C1):支配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
(3)第3枕神经(C3):支配头半棘肌及枕部皮肤。
(4)颈神经4~8
(5)胸神经1~12
(6)腰神经1~5
以上头、胸及腰神经后支按节段支配颈、背、腰部的肌肉及皮肤感觉。其中L1~3后支的皮支组成臀上皮神经,支配臀部上部皮肤。
(7)骶神经(S1~5):从骶孔穿出支配臀中部皮肤。
(8)尾神经(Co1~2):从骶管裂孔穿出,支配尾部皮肤。

6、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有哪些影像学特征?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 l )非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的X 线表现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相似。( 2 )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侧凸形态:常见于胸段,其次为胸腰段和颈段,腰段侧凸并不常见。胸段侧凸可以合并后凸,而颈段则以后凸为主。侧凸呈非均匀性改变,累及节段少,通常仅涉及4 一6 个椎体,常呈锐角。而且脊柱侧凸的方向左右发生率相等。但脊柱的柔韧性较差,在Side Bending 片上侧凸的纠正度通常<30 %。椎体结构改变:椎体呈扇形,边缘变尖、成角,有时楔形变严重;椎体的椎弓根变长、变薄,神经孔扩大。横突呈“纺锤”样改变;肋骨变尖呈“铅笔”征,或有肋骨脱位进人椎间孔甚至进人椎管;椎体严重旋转,可造成小关节甚至椎体半脱位或脱位;也可见椎旁软组织块等。脊髓造影可见硬膜囊的扩张;CT 可见椎管增大变形、椎体变薄,故脊髓受压或神经功能障碍少见。 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7、腰椎间盘的形态构造怎样?

腰椎间盘由透明软骨(也叫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构成,纤维环由坚硬的密胶质纤维形成,围以髓核。

透明软骨板即椎体的上、下软骨面,在解剖上属于椎体各部分,但临床上与椎间盘病变密切,可视为椎间盘的一部分。透明软骨板作为髓核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在椎骨发生过程中,椎体的上、下面各有一次级骨化中心,其周围虽然成骨,形成骺环,但其中心仍一直保留为软骨,5 岁以前椎体上下的骨骺和骨体相融合,软骨板的大小和形状与上下相连的椎体相当,椎体上下无血管的软骨板如同膝髋关节的关节软骨,可以承受压力保护椎体,防止椎骨遭受压力,只要软骨板保持完整,椎体就不会因压力而发生吸收现象,软骨板还可视作半渗透膜,在渗透压下,水分可以扩散至无血液的椎间盘。

纤维环在上下透明软骨板的周围有一圈坚强的纤维组织,由胶原纤维及纤维软骨组成,成为纤维环,是椎间盘的最主要维持负重的组织,与上下软骨板和脊柱前、后纵韧带紧密相连,纤维环作同心层排列,各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犹如肋间内外肌排列一样。相邻两层之间借黏合剂样物质相连,纤维环的前部及外侧部较后部约宽一倍,后部各层较窄,层次少,相邻层的纤维接近平行,连接的物质较少,最内层的纤维与髓核的细胞间基质相融合,无明显界限,成人纤维环由一系列板层构成,形成不完全的环,每个板层的纤维在两个椎体间斜行,并以一定角度(30 ~ 60 度),越过邻近板层的纤维,有的甚至垂直。纤维环相邻纤维层的交叉排列,可能与髓核对其所施内部压力有关,短纤维较长纤维更易遭受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两椎骨间的运动,可引起放射状撕裂,纤维环连接相邻两椎体,使脊柱在运动时作为一个整体,纤维环甚为坚固,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脊柱外伤时,必须有巨大力量,使纤维环广泛撕裂,才能引起椎体间脱位,纤维环的特殊排列方向,使相邻椎体可以有轻度活动,但运动到一定限度时,纤维环紧张,又起节制的作用,限制旋转运动。

髓核在出生时比较大而软,位于椎间盘的中央不接触椎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髓核位置有变化,椎体后面的发育较前面为快,因此至成年时髓核位于椎间盘偏后,髓核是一种富有弹韧性半液体的胶状物质,约占椎间盘切面的50% ~ 60%,髓核由软骨样细胞组成,分散于细胞间基质,其中有分化较差,不太致密的胶原纤维网覆以多糖蛋白质复合物,这个多糖,硫酸软骨素由于其羟基能使髓核与水分结合,细胞间基质形成三维乳胶体系统。髓核含有85%的水分及退化的脊索残余,髓核一般位于纤维环的中部,较偏后,并不绝对中心。髓核随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其位置及形状,其位置在不同椎有所不同,如在颈椎即靠前。髓核的形成由周围的纤维环及上下软骨板所固定,它为同质的基质,原纤维结构无一定排列。

8、人体的脊椎纤维指的是什么

脊柱由24个椎骨、骶骨和尾骨借椎间盘、椎间关节及许多韧带连接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柔韧。纤维呢,脊椎纤维是一个成分,是一种结缔组织,用来固定或者说绑住每一个椎骨而形成一条完整的脊柱。

与脊柱纤维索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