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尤其是颈椎好疼~~~~
要先做检查找出病因再到中医院试试针灸治疗。因为像颈椎疼、腰痛等症状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根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西药都有副作用的。中医却恰恰相反虽然可能需要长期配合但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也可以买哈磁五行针或真空火罐等中医保健器材(大型药房有买)在家治疗很简单方便。平日还可以做做对颈椎有益的保健操,总之中医是首选
...................
教你一招:把两臂伸平,并走步,迈左腿两手握拳,迈右腿时两手松开,每天坚持走400米,一年后绝对见效,我就是这样练好颈椎的,滋味虽然不好受,可是很见效,建议你尝试一下
.............................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参考资料:http://www.kf365.com/html/11/578.html
2、麻醉后的脊椎疼痛怎么办?
患者性别:女全部症状:剖腹产后脊椎痛,有一个脊椎的面积,挨一下就象扎了一刀似的,半天缓不过来,甚至不能靠椅子坐。疼痛有半年时间,后来忽然好了,发病时间及原因:2005年剖腹产手术麻醉造成。当时做手术是怕痛医生建议带麻醉棒,手术很成功,回复非常好,只有代麻醉棒的后脊椎很不方便,四天后出现疼痛,后了叫来麻醉师取掉了,当时麻醉棒取下时只有一根细塑料管上带了一块纱布,没有针头,我很奇怪,塑料管怎样插到后背上的,是不是针头很小走到我的身体里了,所以引起疼痛,现在我的身上有时会在某个地方出现刺痛,我很害怕。治疗情况:去问过手术的医院,他们说是正常的,但我觉得他们没有告诉我实情。想要得到的帮助:麻烦哪位专业医生,给我讲讲,出出主意医师1:这是常见的麻醉后反应,与镇痛(你说的麻醉棒)无关,一般是用特定的针穿进后再从针内放科导管,再把针拨出,所以你看到的是管子,没有针,到疼痛科看下吧医师2:您好,您说的麻醉棒是腰麻的时候置的管,用于术中追加麻醉药和术后止疼,对您没有什么影响了,这真的是正常的。您不用太担心。医师3: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又根据麻醉药进入人体的途径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基础麻醉。基础麻醉是将某些全身麻醉药(常用的有硫喷妥钠,氯胺酮)肌肉注射 ,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 ,然后施行麻醉手术。局部麻醉为利用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阻滞),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通过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内,其中注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或腰麻,注入硬脊膜外腔的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身体某神经干(丛)处 ,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痛觉传导阻滞,常用的神经阻滞有颈神经丛阻滞,臂神经丛阻滞。区域阻滞则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周围,使手术区域的神经末梢阻滞而达到麻醉的目的。局部浸润麻醉是直接将局部麻醉药注射至手术部位,并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手术区的各层组织内,以阻滞疼痛的传导,是临床小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表面麻醉为将渗透性强的局部麻醉药喷雾或涂敷于粘膜,结膜等表面以产生麻醉作用。复合麻醉是麻醉中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更多的麻醉药,辅助药(如镇痛药,安定药等)或麻醉方法,使之相互配合截长补短 ,以增强麻醉效果,保障病人安全,以及满足某些手术的特殊要求。应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麻醉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来选择麻醉方法。
3、怎样预防脊椎炎,颈椎炎?
你好,考虑是颈椎疾病引起的现象.可做颈部手法按摩,中药热敷及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平时注意休息及加强颈部锻炼,忌长时间伏案工作如电脑工作及颈部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