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判断是竖脊肌还是脊柱损伤
竖脊肌是腰背痛患者中很容易出现问题的一块肌肉,因其在背部往往比较明显,手往下方触诊容易摸到,因此,它也是我们临床上腰背痛患者中处理最多的一块肌肉。那么它为什么那么容易损伤呢?这就得从它的解剖以及功能来谈起了。
竖脊肌又叫骶棘肌,是位于腰椎旁的一组肌肉,从内向外依次为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其主要功能是伸展躯干,如果竖脊肌出现功能障碍,无论是痉挛或者张力增高,都容易使患者出现腰痛症状。究其易受损的原因,是因为竖脊肌的静态作用在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运动中的维持姿势和动态活动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人处于正常站立姿势时,竖脊肌其实很少是发生活动的,脊柱通过关节和软组织获得平衡。约75%的正常人重力线通过第四腰椎前方。竖脊肌短暂持续作用或间断活动避免脊柱下降从而获得躯体平衡。但是一些人的重力线在腰椎后方,此时,就需要腹肌收缩而避免脊柱后伸。
头或上肢向前活动时,下方竖脊肌活动增加。负重时,竖脊肌活动也相应增加,并与负重量和负荷在身体的位置相关。这些动作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做的一些动作,每次我们做这些动作,我们的竖脊肌都在运动。
当重心向一侧偏移时,如一侧手握重物,对侧竖脊肌易收缩则以防止躯干侧屈。这也是我们背单肩包不仅会颈肩痛,也会腰痛的原因。
坐立时竖脊肌活动和体位有关。有靠背和没靠背,靠背的的倾斜角度都会使竖脊肌活动发生变化。
2、当脊椎变的不健康时,会有一些什么症状?
一、脊椎损伤有哪些症状
想要及时发现一种疾病的存在,首先就要知道这个病在发病后有哪些症状表现?而脊椎损伤的症状主要有:
1.压缩性骨折
这种类型的脊椎损伤通常都是因为前屈或侧屈暴力所导致,主要椎体前缘高度减少状况的前方楔状骨折。除此之外,患者还有可能存在侧方压缩骨折,表现为椎体两侧的高度会变得不一样。
2.旋转性损伤
如果脊椎发生了旋转性损伤,患者需要做X线进行检查才行。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患者的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旋转,有的患者表现为椎间隙变窄,这个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纤维环及髓核损伤。
3.爆裂性骨折
爆裂性脊椎股则是由沿身体纵轴作用的暴力所导致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被外力压入椎体终板,最后进入松质骨内才导致的。主要的表现为患者的椎体由中央以“爆炸”的形式裂开,需要做CT扫描时进行确诊。
二、脊椎损伤的原因
人的脊椎如果受到了伤害,整体的健康将会被严重影响到。建议大家能多去了解导致脊椎损伤的原因都有哪些?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好预防措施。
1.外伤事故
外伤是引起脊椎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脊椎损伤问题的人群中,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外伤事故所导致的。有的人是因为机动车事故,有的人是因为从高处跌落、暴力(刺或枪伤的刺)等。
2.疾病因素
外伤事故是导致脊椎损伤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有部分人是因为疾病因素才出现这个问题的,像肿瘤、感染或炎症都有可能引起脊椎损伤。此外,如果长期患有脊髓狭窄,那么出现脊椎损伤的几率也会更大。
3.血液问题
人类身体的每一个组织都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当血液供应失败之后,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将无法顺利送达脊椎,从而引起脊椎损伤。这个现象主要因为动脉瘤、血管压迫或血压长期下降所导致。
3、脊柱损伤压迫脊髓会导致什么症状?
这个要看脊柱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程度,轻度的就受伤位置附近有疼痛感,中度的会导致手脚发麻、无力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瘫痪!
4、颈椎劳损应该怎么恢复?
颈椎症候群
成因:计算机族在使用计算机时,常是身体往前弯、头抬起来看屏幕,整个颈部呈往后仰的姿势,这种错误的动作很容易就会伤到颈椎和肌肉,甚至是颈椎里的神经根。类似的慢性伤害,不断累积到四、五十岁,患者常会发现早上起来,整个颈部不能动了,这种“落枕”与前一天的过分疲劳有关,事实上,与长期姿势不良也有关。 治疗:颈椎的第4、5椎体间,及第5、6的椎体间,是最常发生问题的部位。会造成肩膀痛、第1、2根手指的酸、麻,在治疗上,除给予止痛、消炎药物或肌肉松弛剂外,居家的肌肉训练更重要。 好发族群:计算机族,若能每天把颈、肩部放松运动的每个动作作上20次,所得到的成效会比吃药有效。 日常保健 1.颈部放松运动 *坐椅子上,脖子像鞠躬一样,慢慢往前弯,然后举头回到平视的位置。 *头从左侧慢慢向后旋转,眼睛能看到左肩为止,然后向右侧旋转,看到右肩为止,如此,左右交替作。 *头平放在左肩,耳朵贴向肩膀,3、5秒后,头向右肩平放,耳朵贴向右肩。 2.肩部放松运动 *双手转向前处方向、手掌相对往上举,直到指尖指向天空,此时两手臂要尽量贴耳朵,两只手臂慢慢从两旁放下。 腰椎症候群 成因 :上班族主要是缺乏运动、弯腰驼背,导致脊椎肌力不足,使脊椎缺乏支撑能力,妇女主要是因怀孕及抱小孩,导致腰椎承受过高的压力而伤到腰;老人家常是因常躺在床上、懒得走路、导致骨松愈来愈严重,脊椎发生细微的压迫性骨折。 导致腰痛成因相当多,肌肉、脊椎体、脊椎体间的髓关节异常,是引起下背痛的三大主因,例如当脊椎体间的椎间盘突出或椎间之间的关节有骨刺时,若身体某种姿势使之碰到或压到脊椎的神经根,就会造成背部、臀部甚至下肢的酸、麻、痛,而脊髓体跟脊髓体间的大关节,若有关节退化的现象也会造成酸痛。 治疗 :有背痛问题时,会先作身体检查,看看下肢是否有麻木、肌肉无力等神经症状,且进一步了解运动神经有无受影响;其次,会照X光,看看脊椎有无骨刺、关节有无退化,脊柱有无变形歪曲、椎体有无因骨松而被压坏,再针对各别原因作治疗。 若骨松已造成脊椎酸痛症状,无论是男女,都可口服双磷酸盐类(如福善美)或以皮下注射的副甲状腺素(如骨稳),都可降低脊椎骨折,进而改善脊椎酸痛。 除了规则用药、定期追踪骨质状况外,也可每天慢走1万步为目标,并视情况作重量训练,都能增加骨质密度对降低脊椎的骨折机率。 好发族群 :腰痛、下背痛,是骨科最常的不适症状之一,好发于常坐办公室不运动的上班族、刚生小孩的妇女及银发族。 日常保健 *年轻人:年轻人的下背痛与背肌无力最有关系,除平常要注意站直坐正等姿势外,利用肌力训练,把背肌肌肉强壮起来,对改善腰痛有立竿见影的成效。 *上班族:可利用闲暇时间作简单肌力训练,动作是:先立正站好,双掌相对往上举,指向天空、手臂紧贴耳朵,踮起脚尖,一步步慢慢向前走,每天走100步,那么这个肌力训练,可同时训练小腿、大腿、背肌。 *疾病造成:若是关节退化造成的脊椎酸痛,则建议作柔软操,方法是身体非常缓慢向前弯、向后仰;再作身体的左右旋转及弯曲,可增加关节活动度。 *老人家:脊椎骨若有骨质疏松问题时,也易产生细微的骨折慢慢变楔形,导致背部出现酸痛。 * 钙质补充:建议40岁前,每天补充适量钙质、加上400国际单位的维他命D、重量训练来累积骨本,避免骨松引发脊椎酸痛;服用钙片时,建议搭配适当的水份,并在吃饭时嚼碎食用,吸收效果最好。
5、背脊柱疼痛
后背脊柱疼痛可能为如下原因:
1、损伤类疾病:椎体骨折,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等,韧带损伤多由劳损引起;
2、腰椎结核、肿瘤;
3、退化性疾病:颈椎病,胸椎、腰椎的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可通过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治疗;
4、代谢疾病:骨质疏松,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5、免疫系统疾病:强直性脊柱炎。
6、如何治愈脊椎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