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茅山炼气法决
茅山练气,主要靠道教拳法来意念导气。
太极拳内气的练习,要遵照以下三个阶段,方可使内气一气贯通.在这三个阶段内,练习者本人除了勤学苦练,细心体会外,还需必要的指导,以去其丢,方可度过难关,以至成功.
第一阶段:此阶段的练习目的主要是熟练套路和纠正架式.首先要清心涤滤,以除去影响练拳的各种因素,专心专意.以后再按拳谱要求,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虚领顶劲,沉肘松肩,含胸塌腰,曲膝圆裆,注意头、手、身、脚、步等到各部位的要求,一招一势认真练习,不可间断。除去焦燥情绪,需循序渐进,万不可急于求成。每天练习5-10遍,约半年至1年时间,即可将套路练熟。随着熟练水平的提高,此时可以觉察到,体内产生内气鼓荡,气到之处,表现为酸、麻、沉、账(仅表现在某一部位,最常见于上肢手指等处)。此阶段太极拳架式的招招式式,具有断劲不圆的缺陷。
第二阶段:历经一年左右的练习后,练习者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阶段开始应有进一步的要求,其目的是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逐步达通任督诸脉,遂之使十二经脉也相断打通。练习要求的重点是在注意第一阶段要求的前提下,应注意虚实开合及缠丝劲的练习。开合练习是内气鼓荡得以调整的基础,是太极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活动形式。开合分为内合和外合。外合即是手与足相合,肘与膝相合,肩与髋相合;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右边也如此);手与身相合,心与意相合,肝与筋相合,脾与肉相合,肺与身(皮毛)相合,肾与骨相合。心意一合,周身一起合住,心意一开,内外具开。同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一开一合,阴阳二气递相承。此乃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得阳助则生化无穷,阳得阴助则化源不竭。”陈氏太极拳中的缠丝劲,是区别于其他拳种运动形式的独特之处。缠丝劲练习的好坏,关系着太极拳内劲走、化、沾、发的质量标准。缠丝劲是以它独特的螺旋缠绕的运动形式,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使内气得以通诸经。《拳谱》中说:“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有之,无时不然。”练习者要严格掌握它的练习方法和运动特点。
练习缠丝劲的要求,要沉肘松肩,含胸塌腰,开髋曲膝。动作以腰为轴,一动全动。掌心内外翻转,手往外转,以腰催身,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表现在上肢为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为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为旋腰转背。三者合一,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空间曲线。练习时如有觉得不适之处,可随缠丝劲的劲别方向来自调整身躯的重心,以使顺随。
手足缠丝劲路线示意图,两腿之劲皆由足趾领起,上缠过踝,过膝上行至大腿跟部,直达裆内任脉会阴穴。运动足跟地,渐至足趾,至太阴脾经的隐白穴(足大趾尖趾),充实于足掌至脚心(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
倒缠法是由手指至肩,缠丝劲是引进落空的必要手法。些法内劲由指腹收于肘肩。
手臂缠丝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是属于顺缠法。由骨至肌肤,由肩至指,此图内劲由肩臂行于指尖。
缠丝劲路是采用力学理论中的螺旋原理,利用曲率半径的变化,迫使任一外加压力着于这个螺旋半径面上,无论压力的大小,均会自然将压力化去。因此,可以说缠丝劲是自然化劲的方式,也是引进落空的必务手法。缠丝劲的练习,可先练习堋劲和劲(即顺缠丝劲和逆缠丝劲),此顺、逆缠丝劲也可按“云手”动作的要求进行练习。顺、逆缠丝是两种不同劲别的运动方式,它贯穿于陈氏太极拳整套架式的始终。太极拳的每一个架式,都是由这些不同大小、方位的顺、逆缠丝劲别组成(每式最少有两对以上缠丝劲)。每对缠丝劲的练习,要注意在没有直线,没有平面,没有凹凸之处,一环套一环,开合虚实,节节贯串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方可使太极功底增厚,内气鼓荡,循行无滞。
第三个阶段:历经前两阶段的架式和开合缠丝劲的练习后,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这一阶段的练习,突出重点是个“意”字。“拳谱”规定:“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关于意的解释,《灵枢.本神篇》说:“心有所想,而无动作为之意。”《甲乙经.精神五脏论》一书中也说:“思发于脾而成于心为之意。”总之,意念的产生,是在心主神明的作用下,所进行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此在这一阶段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套路架式的密切配合,真正做到“形在意之内,意在形之中。”动作与内气一致。意不动,内气不动,外形亦然不动。意欲动,内气动,外形随之而动。静则心无所思,意无所欲,形专于静,静如山岳。动则意动,内气鼓荡,形如闪电。在这个阶段,练习者可以自己觉察到,体内有内气鼓荡。练习时气到之处,有酸胀热沉等感觉。练习套路架式时,可以感觉到有许多不适之处。如感觉架子别扭,运劲不那么顺随,总觉得练习水平比以前下降,在发劲时呼呼带风,震脚咚咚作响,可是推手时就是不顺手,好象不得诀窍。有些人在此阶段,由于练习时气沉不了,发生胸闷、胀憋,吃不进饭等现象,《拳论》中称之为“横气填胸”,或因不能以气运身,而使浊气上逆,而感到头昏脑胀。在出现上述情况时,不可急燥和泄气,可请教拳师校正,除去弊端后,上述情况也自然会好转和消失。第三个阶段的练习,是学太极拳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恢心泄气情楮,使之不能正常坚持。恢心有丙种情况,一种是练拳和推手结合不好,用不顺手,怀疑教师藏技不传,为些易间断。另一种是本人意志力不够,练拳之事常被其他杂事所误,自己也曾下决心要坚持不懈,但总是受客观事物的干扰。要克服这些矛盾,方法有两点:第一要有毅力和决心,解除一切干扰因素,每天无论工作多忙,要挤出一定时间进行练习。要记住“决心是打开前进之门,毅力是取得成功之母。”第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规蹈矩一招一式,认真练习,每个动作要精细体会,久而久之,自然会水到渠成,胜利渡过困难关。
历经以上三个阶段的练习,太极拳套路已熟练顺随,动作架式能够与呼吸自然配合,练习者已具有一定的功底,内气已基本通运诸经,本人已具备自我纠正练拳所出现毛病的能力,但是此时内气尚不充盛,还必须循规蹈矩,承上启下,一招一式认真练习,持之以恒,自然心领神会,以后无师也会大成。
2、佛教唱念如何行气怎么唱早晚课行气方法身体之间如何配合
东林寺的唱念调息法比较好,可以借鉴一下,在网上搜东林佛号即可
3、求解,如何青龙变赤龙,白虎变黑虎,求行气法门或者经典
你所问的属于道教内丹学范畴。内丹学经典可参考《黄庭内景经》、陈抟的《无极图》、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行气玉器铭》、《大洞真经》、《道枢众妙术》、《入药镜》、《悟真篇》、《化书》、《规中指南》、《金丹大要》、《周易参同契》、《龙门丹诀》、《性命圭旨》、《灵宝毕法》、《天隐子》、《黄帝内传》、《中和集》等等,尚有许多。
内丹术未搞懂或者已经大体掌握时,千万别修炼!一但走火误差?药物茫效!无人能救治。切记!切记!
4、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拔火罐吗?
这种病中医称它为骨痹,分为四中类型:寒湿型、湿热型、淤血型、肾虚型。先从骶髂关节,逐渐往上扩展,一直到颈椎,是可以拔火罐的,但是注意正确的方法。这种病最好用针灸兼拔罐的方法,这样来的更快些。
我的博客,广结天下朋友:
http://hi.baidu.com/foyi
5、手指粉碎性骨折吃什么?
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
对骨折病人的营养需求与膳食,患者和家属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医生请教。
其实,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
【饮食疗法】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饮果子露。
骨折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比较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在医院对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后,常需在家继续休养、康复。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愈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为天”,骨折病人也一样。让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护理中很重要的一条。
绝大部分骨折虽无内脏损伤,但由于经历了创伤或手术的打击、终日休息、运动减少,原先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可能胃口不好,受伤后短时期内较为明显。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要在病人饮食花样、调配上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动不便的,还要喂饭。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卷心菜、胡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纤维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骨骼异常坚硬,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构成。无机物占比例最多的是钙。人体内99%的钙集中在骨骼内。受伤发生骨折后,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让伤员多吃些钙质,以加快愈合。不知从何时起,骨头汤成了骨折伤员的最好补品。但是,根据医疗经验及实验研究,却没有发现骨折伤员需要额外补充钙质的证据。骨折后受伤部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偏于酸性,骨折端可发生脱钙。但这些脱出的钙质并没有被运走、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围。等到局部创伤性炎症恢复正常后,便作为修复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积下来。
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几种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病人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骨折病人可适当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这些物质的药物。
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卧床病人更多见。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对饮食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但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烟。声名狼藉的香烟与很多疾病有关,包括心脏病和癌症,并可损害皮肤伤口的愈合能力
6、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它脏器的全身性疾病. 此病致残率较高: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然后沿脊柱逐渐向上发展,而累及腰椎,胸椎,甚至颈椎.强直性脊柱炎在没有变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变形就只能控制不发展. 治疗从提高免疫系统和滋补肝肾着手全面调理,配合调和脾胃.去风通络,活血散寒,消肿止痛,治疗用中药对症内服、外敷活血拔寒透骨散,没有任何副作用,经济实惠,疗效好,疗程短。不要用西药,副作用太大.不要喝酒,不要劳累,注意休息。
7、什么动作对脊椎好
如何保护脊椎
1、注意保暖,避免寒凉;俗话说“百病之源是寒凉”,脊椎出现问题除外伤外,都与受寒有关,“劳汗当风”是受寒的基本症结。
2、注意坐、站、走、卧的姿势,“坐”:最佳的坐姿上身挺直,下颌微收,下肢并拢;“站”要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宽背平肩,两腿直立;“走”要抬头颈直胸部上挺,腰部直挺,平腹和气,“卧”要平直,最好是“头高脚低仰位无枕睡眠”,避免身歪曲扭,卧具高低不平,就寝环境寒凉。
3、切勿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姿势:不要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保持与眼睛前物体有50-70厘米的距离;减少单手作业;伏案工作应调整合理时间和保持正确的姿势。
4、注意睡眠,养成良好的睡姿,睡眠时间尽量保证;要选择适合的枕头和枕头的高低。
5、注意平时穿着:尽量少穿高根鞋,避免造成腰背肌的过度收缩;切忌长期使用窄带式的内衣或尺寸偏小内衣,容易引起胸廓收缩舒张不畅,束缚胸廓的正常发育,可影响呼吸功能,产生胸闷、气促等。
6、注意饮食::多喝牛奶多食羊肉有利脊椎的生长;切忌酗酒和辛辣食物。
7、开车族要注意调节与方向盘的距离:尽量缩短开车的时间,避免疲劳,车内环境温度不可过低。
8、切忌粗暴按摩:太过粗暴的按摩,应用刺激性药物做按摩,都要注意避免引,不要“踩背”,避免引起骨折、关节错位等。
9、注意心情调节以及心理压力的释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释放压力,缓解工作以及生活的困难等问题。
对脊椎健康有益的运动:
1、游泳:
游泳时人体的所有关节、肌肉、器官等都在同时进行运动,舒缓平时受压的关节,但不要冬泳。
2、登山:
平缓的登山就可有效的锻炼腰肌力量的强壮,对脊椎会产生良好的稳定和保护作用,可有效预防颈腰痛的发生。
3、快步走和“背向走”(倒着走):
用较快的速度走路和“背向走”,对于脊椎功能锻炼,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活力、提高呼吸肌的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避免高血压的发生,都有良好的作用。
4、颈部运动
头带动颈椎部向左斜上方歪动,再向右斜上方歪动,五次一组。增加颈椎的活动程度,以及周围的软组织活动程度。
5、颈肩运动
双手十指交叉,平举于胸前,掌心向外。由上到下,或转体左右,周而复始,活动和锻炼脊椎和脊椎周围的肌肉组织,以活动颈椎、肩关节以及颈肩部肌群,缓解颈肩疲劳酸痛不适。
6、扩胸运动
双手平举于胸前与肩同高,尽力向左右扩展,开胸吸气。 可活动胸椎、胸廓及胸肌、肩胛间肌,缓解肩胛区的疲劳与酸痛不适,提高呼吸气量,刺激气体交换。
7、转体展腰肢运动
双手充分放松,双脚不动,分别向左右转,目视前方。转动幅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力量不可过猛,以免扭伤。在自然侧转腰的过程中,使腰肢得到适当的运动和放松。 让脊椎和各部位关节得到活动和运转,从而起到消除身体疲劳、闷胀、麻木及腰酸背痛。
8、谁会少林达摩面壁阴阳龟息行气法
这个问题去问金庸最好了。。都是他想出来的
9、关于手术后饮食注意的问题?
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
对骨折病人的营养需求与膳食,患者和家属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医生请教。
其实,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
【饮食疗法】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饮果子露。
骨折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比较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在医院对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后,常需在家继续休养、康复。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愈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为天”,骨折病人也一样。让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护理中很重要的一条。
绝大部分骨折虽无内脏损伤,但由于经历了创伤或手术的打击、终日休息、运动减少,原先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可能胃口不好,受伤后短时期内较为明显。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要在病人饮食花样、调配上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动不便的,还要喂饭。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卷心菜、胡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纤维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骨骼异常坚硬,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构成。无机物占比例最多的是钙。人体内99%的钙集中在骨骼内。受伤发生骨折后,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让伤员多吃些钙质,以加快愈合。不知从何时起,骨头汤成了骨折伤员的最好补品。但是,根据医疗经验及实验研究,却没有发现骨折伤员需要额外补充钙质的证据。骨折后受伤部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偏于酸性,骨折端可发生脱钙。但这些脱出的钙质并没有被运走、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围。等到局部创伤性炎症恢复正常后,便作为修复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积下来。
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几种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病人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骨折病人可适当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这些物质的药物。
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卧床病人更多见。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对饮食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但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烟。声名狼藉的香烟与很多疾病有关,包括心脏病和癌症,并可损害皮肤伤口的愈合能力。
10、脊柱引起的颈椎病腰椎键盘突出等治疗的最好办法
理疗倒是不错,只是针刀来的快一点,要看你自己了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是因年龄增长,使韧带松弛、锥间盘老化、弹性降低,由外伤、劳累或风湿寒邪等因素所诱发,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
治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填精补髓,行气止痛。
药物疗法
1:白芍30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木瓜、杜仲、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用药1个月,有效率达100%
2:处方:王不留行、桑寄生、川断、刘寄奴、伸筋草、鸡血藤、丹参、赤芍、桂枝各15克,延胡索、当归各10克,川乌、草乌各6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3疗程,有效率打100%
我家有亲戚得过,医生让他睡硬板床,每天两次平躺后在腰部垫高,每次半个小时。挺见效的。
骨质增生,又称增生性关节炎,中医称“骨痹”、“骨痛”,是常见的慢性关节病。
骨质增生不危及生命,但病程甚长,痛苦连绵,民间不乏治愈良方。
1:药物疗法
处方:白芨12克,炮山甲、土鳖虫各5克,红花3克,蜂蜜、米醋各15克
用法:药研细末,密醋调和、外敷患处、塑料纸覆盖,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敷药5次间歇7天
疗效:敷药5次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