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
平片上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骨破坏和癌骨形成,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及其再破坏,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的肿瘤骨形成等。在众多的征象中,确认肿瘤骨的存在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肿瘤骨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
腰椎骨折一般不侵犯椎间隙,仅表现为椎体楔形改变;而结核会导致相邻椎体间融合,椎间隙消失
3、脊椎结核的x线表现?
脊柱结核X线表现主要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中心型脊柱结核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中央,在侧位X线片上显示比较清楚,短时间内会出现椎体的压缩,呈楔状,前窄后宽,也可以侵犯至椎间盘,累及到邻近的椎体。
4、如何鉴别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
我们体会应从如下方面进行鉴别:1、是否有结核病史。2、疼痛的性质。3、病史的长短。4、影像学表现。5、细菌培养。6、病理组织学检查。前三项往往是两病共有的表现,鉴别方面仅供参考,后三项往往具有特异性,特别是后两项具有诊断价值。另外还应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病人拿着X光片、CT、MRI片子找大夫给看一下,希望能给定一下诊断,通常情况下有50%-80%的病人可通过影像学初步确定是否为结核的诊断,下肿瘤的诊断一般临床医生比较慎重,往往要等到拿到病理结果后才确诊。即使是影像学很倾向肿瘤的诊断临床上也往往是先下疑似诊断。脊柱结核好发部位为胸腰椎、腰骶段、颈椎,病变常发生在椎间隙,少数病变发生在椎体中央,影像学表现特点为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骨质破坏,周围出现脓肿、死骨、部分病人出现窦道,骨质破坏特点为虫蚀样、骨质破坏的同时周边骨质有硬化。病变多发生在椎体,少数累积附件。临床上常见的椎体肿瘤多为转移癌,原发椎体肿瘤有椎体淋巴瘤、骨巨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嗜酸性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朗格罕斯细胞瘤等。最终的诊断往往靠病理学报告。但临床上如有下列影像学表现应考虑到椎体肿瘤的可能:1、椎体溶骨性破坏。2、溶骨性破坏累积附件。3、扁平椎。4、多节段椎体破坏。
5、脊椎结核与椎体肿瘤具体怎么鉴别
我体应面进行鉴别:1、否结核病史2、疼痛性质3、病史短4、影像表现5、细菌培养6、病理组织检查前三项往往两病共表现鉴别面仅供参考三项往往具特异性特别两项具诊断价值另外应结合其辅助检查综合析 临床工作遇病拿着X光片、CT、MRI片找夫给看希望能给定诊断通情况50%-80%病通影像初步确定否结核诊断肿瘤诊断般临床医比较慎重往往要等拿病理结才确诊即使影像倾向肿瘤诊断临床往往先疑似诊断 脊柱结核发部位胸腰椎、腰骶段、颈椎病变发椎间隙少数病变发椎体央影像表现特点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骨质破坏周围现脓肿、死骨、部病现窦道骨质破坏特点虫蚀、骨质破坏同周边骨质硬化病变发椎体少数累积附件 临床见椎体肿瘤转移癌原发椎体肿瘤椎体淋巴瘤、骨巨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嗜酸性肉芽肿、 发性骨髓瘤 、朗格罕斯细胞瘤等终诊断往往靠病理报告临床列影像表现应考虑椎体肿瘤能:1、椎体溶骨性破坏2、溶骨性破坏累积附件3、扁平椎4、节段椎体破坏
6、脊柱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脊柱结核为慢性骨关节病变,起病缓,进展慢,早期可无症状常常被忽视。有的被误诊为慢性劳损、风湿症等而长期对症治疗。极少数起病急骤,易和急性化脓性炎症混淆。
多发群体
脊柱结核约占所有骨关节结核患者的50%~75%,以前认为脊柱结核的发病年龄基本趋势是年龄越高,发病越少,现在随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发现脊柱结核发病人群也发生变化,主要发病为一些边缘地区、老年营养及免疫功能较差人群,脊柱结核以10岁以下儿童最少,约占2%,10-29岁青年约占24%,30-49岁中年约占31%,50岁以上老年约占43%,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平均年龄47±17.5岁,其中多发性身体负重较大的腰椎、胸椎、胸腰椎、腰骶椎和颈椎等。有两处椎体病灶者3%~7%,而其间为无病的椎体所隔开,称之跳跃型脊柱结核。
疾病症状
1.全身症状
患者倦怠无力,食欲减退、午后低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偶见少数病情恶化急性发作出现弛张型高热,体温39℃左右,多误诊重感冒或其他急性感染。
2.局部症状
(1)疼痛
患处局限性钝痛。早期轻,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劳累、活动后加重,在坐车震动、咳嗽、打喷嚏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夜间痛加重,如果出现突然症状加重,多为椎体压缩或病变累及神经根,疼痛可沿脊神经放射,上颈椎放射到后枕部、下颈椎放射到肩或臂,胸椎沿肋间神经放射至上、下腹部,常误诊为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下段胸椎11~12可沿臀下神经放射到下腰或臀部,为此X线摄片检查时多仅摄腰椎片,从而下段胸椎病变经常被漏诊。腰椎病变沿腰神经丛多放射到大腿的前方,偶牵涉腿后侧,易误诊为间盘脱出症。
(2)活动受限
病变周围软组织受到炎症刺激,发生疼痛、保护性挛缩,影响脊柱活动。颈椎与腰椎活动度大,容易查出,胸椎活动度较小,不易查出。脊柱主要有屈伸、侧弯和旋转三个方向活动。无特殊固定体位让患者主动屈曲、伸展、侧弯,如有受限,常常也能一目了然。小儿不合作,可使其仰卧,常可发现髋、膝屈曲;如被动伸直髋关节,可出现疼痛;让患儿俯卧,一手握其双足并将其提起,可见立即出现疼痛,并能看到腰部板状。即俯卧背伸试验阳性。
(3)异常姿势
患者常有特定姿势异常,部位不同,姿势各异。颈椎结核患者常有斜颈、头前倾、颈短缩和双手托着下颌体位。胸腰椎、腰椎及腰骶椎结核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呈挺胸凸腹的姿势,坐时喜用手扶椅,以减轻体重对受累椎体的压力。正常人可弯腰拾物,因病不能弯腰而是屈髋屈膝,一手扶膝另手去拾地上的东西,称之拾物试验阳性。
(4)脊椎畸形
主要为结核杆菌侵袭破坏造成椎体间形态结构改变所致,颈椎和腰椎可有生理前突消失,胸椎、胸腰段多以后凸畸形多见,多为角型后凸,用手触摸,一触即知。脊椎侧弯不常见,也不严重。脊椎后凸畸形,弯腰受限为脊柱结核的特征表现。
(5)压痛及叩击痛
早期病变较深且较局限,故局部压痛可不明显,可采用纵向叩击法检查:患者坐直,医生一手扶住患者胸前,一手握拳纵向叩击患者头顶,此时患者常有病损椎隐痛。当局部畸形出向后,用手按压后凸棘突,即能引起明显疼痛。
(6)寒性脓肿和窦道形成
常为患者就诊的最早体征,就诊时70%~80%脊柱结核并发有寒性脓肿,常有将脓肿误认为肿瘤。位于深处的脊椎椎旁脓肿需通过X线摄片CT或MRI可显示出。环枢椎病变可有咽后壁脓肿引起吞咽困难或呼吸障碍;中、下颈椎脓肿出现颈前或颈后三角;胸椎结核椎体侧方呈现张力性梭形或柱状脓肿,可沿肋间神经血管束流注至胸背部,偶可穿入肺脏、胸腔、罕见的穿破食道和胸主动脉;胸腰椎、腰椎的脓肿可沿一侧或两侧髂腰肌筋膜或其实质间向下流注于腹膜后,偶穿入结肠等固定的脏器,向下不求上进至髂窝、腹股沟、臀部或腿部;骶椎脓液常汇集在骶骨前方或沿梨状肌经坐骨大孔到股骨大转子附近。脓肿可沿肌肉筋膜间隙或神经血管束流注至体表。经治疗可自行吸收,或自行破溃形成窦道。窦道继发感染时,病情将加重,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应尽量避免。
(7)脊髓受压
结核性炎症蔓延到椎管或椎体畸形压迫脊髓,可出现脊髓受损症状,脊柱结核特别是颈胸椎结核圆锥以上患者应注意有无脊髓压迫征,四肢神经功能障碍,以便早期发现脊髓压迫并发症。若炎症控制不理想,直接累及蛛网膜下腔,引起结核性脑膜炎,预后极为不良。脊柱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是预后最差的一种类型。
7、腰脊椎结核临床表现有哪些?怎么检查?
临床表现:腰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和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会加重,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能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和植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椎或神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出现放射性疼痛。
诊断依据:通常有典型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畸形等临床表现;X线摄片表现为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有一侧腰大肌阴影模糊等表现,有助于确诊。
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