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汤鸿鑫脊柱

汤鸿鑫脊柱

发布时间:2020-09-15 07:57:13

1、如何练习杨式太极拳?

没太搞懂问题什么意识,大概说一下吧。

“圆宗太极”说几基本都对,不过为啥要提“缠丝劲”呢,明显是陈氏的代表了嘛,呵呵。太极的把僵力化掉可是需要好多年得功夫的,而且一味的说“松”也容易初学产生误区。

初学练太极先养气,可以选复择松静桩或浑圆桩来站,或者可练太极的养生功。十分二十分即可,当然时间还是越久越好,看个人情况,其中要领可以自行找,有很多。

打架子先记太极的十要,每招每式都要融会贯通,自然出功夫。虽然制说是十要,但含义也挺多的,你尽量多找找资料吧,然后打拳的时候一项项纠正,时刻提醒自己,一旦正确感觉就出来了,以后就越打越顺,当然这个过程还是比较漫长的。

招数刚开始也是选择简化版的来吧,也可以拆招单练,多练,然后融汇十要,练法都在十要里,打法我也不清楚,我个人也就算爱好者,所以说的东西也比较有限,仅供参考吧。

个人意见。。。。

2、汤鸿鑫的人物成就

温州汤鸿鑫3D武术教材创作室简介
本创作室开发的三D武术教材可以形象表达骨骼运动模式以及多角度的分解动作要领等内容,方便大家形象理解中国传统武术,有着现行教材无法比拟的实用价值,如果能够推广本教材,将对于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普及起到巨大的作用。这个作用影响广度可以波及全世界,影响深度可以延续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温州汤鸿鑫3D武术教材创作室主要功能: 1.传统太极拳3D教材系列的研发、制作和推广。2.与武术界各家(学说)实力人物合作研发、制作和推广3D武术教材。3.除了武术,其他的运动比如体操、瑜伽等和运动有关的教材的开发、制作和推广。4.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国所有的武术套路全部做成3D教材,让中华瑰宝永远流传!5.3D武术教材的特点:结合中国功夫与电脑技术,把不动的文字制作成运动的图片,形象、直观、易懂。 与传统武术教材相比,3D武术教材在实用价值上的优势:明确的方向传统武术教材以具备格斗能力为学习武术的最终目标(成绩),而格斗能力在人类社会是没有太大实际用处的,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业余武术爱好者来说,习武目的是学习生存的智慧(生存的哲学),而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是生存(好好活下去)的前提。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没有明确的方向,那么越做越浪费时间和精力,很多人苦苦追寻了一辈子,去追寻这个不存在的目标(格斗能力),实在是可惜。3D武术教材明确地指出,学习武术就是追求人的生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格斗能力的追求,拓宽了人们的视野(逻辑局限),把传统武术的实际(实用)价值尽可能发挥到最大。清楚的细节因受科技的限制,传统武术教材无法清晰表达动作要领,特别是肉眼看不见的骨骼等内部运动的要领。人体运动关键是骨骼(关节)的运动,可是骨骼用眼睛又看不见,而老师用语言又无法完全透彻地解释动作的要领,这就导致了教与学的信息断层。3D武术教材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和表达骨骼运动要领,多角度、多层次的表达方式,降低了理解难度,缩短了理解过程,让初学者在学习之前就有个立体地视觉印象。真人拍的DVD,动作由人完成,一套拳打下来,总有不标准的地方。电脑人物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可以随时调整修改。真人大多以右式见长,左式普遍略逊,电脑真人模型左右动作一模一样,没有偏差。电脑真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内家拳的最高境界即:飘飘然无重力状态展示出来。真人拍的DVD只有一个方向,拍了正面就没有背面、侧面、顶视图。电脑人物模型可以在360度任何方向展示动作。系统完整的学习过程传统武术教材注重最高境界的追求,展示给学生的是学习的终点,而对起点(起步的台阶)和过程(上山的每一级台阶)少有详细的描述。传统武术教材很容易让人产生一步登天的幻想,然后因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导致初学者一直在原地打转、停滞不前,白白浪费一生时间和精力,甚是可惜。3D武术教材能够把最复杂的意思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用最直观的动画模式来展示前人对锻炼的真实感觉与深刻体会,把前人通过实践消化以后的内容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让初学者能够看懂,大大降低了初学者入门的门槛。 汤鸿鑫老师简介:1.汤鸿鑫,传统杨式太极拳老师。1977年出生,6岁开始习武,无论寒暑从不间断。2.从2000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反复琢磨改善亚健康各种症状的锻炼方法,从而在传统太极拳的精要中总结提炼出一整套专门针对改善亚健康的锻炼方法,简单实用。3.2004年8月13日参加第二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大会荣获太极推手比赛亚军。4.2005年开始研究电脑3D制作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太极拳教材的研发制作中,开辟了传统武术教学的数字时代。5.2010年夏,温州汤鸿鑫3D武术教材创作室与河南中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郑州东武太极研修院三方合作出品《陈式太极老架一路》完整一套七张DVD光盘,并于当年12月8日正式出版上市。其中的分解动作3D技术由汤老师带领下的制作团队负责制作。6.2010年夏至2011年夏,温州汤鸿鑫3D武术教材创作室协助温州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制作《骨折的3D演示课件》。7.2012年冬,温州汤鸿鑫3D武术教材创作室与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出品《中医健身功法》IPAD版,其中本创作室全权负责《3D教学:传统杨式太极拳13式》的研发和制作。 传统太极拳与养生的关系:01.脊柱的退变是导致亚健康和衰老的罪魁祸首。传统医学(养生学)和现代医学都证明:人体在16岁左右,脊柱是最完美的(完美曲线),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无忧无虑、活蹦乱跳的。一般在20岁以后,脊柱就慢慢开始退变,中年以后开始加速退变,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曲线的变形(驼背为代表)和椎间盘的萎缩(也包括其他软组织的萎缩),加上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更加速了脊柱的退变,导致亚健康已经是普遍现象,并且越来越朝年轻化发展。说得简单一些,对于腰痛背痛脖子痛头痛已经是家常便饭,这些症状大多数是由于脊柱退变引起的。脊柱的退变是健康的头号大敌、是衰老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只要通过某种方法(例如锻炼传统太极拳)能够保持脊柱不变形、不萎缩,那么就能够保证健康、延缓衰老。 02.传统太极拳形体部分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脊柱退变。传统太极拳形体部分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脊柱主动运动(内动、波浪蛹动),尽量把脊柱保持在16岁时的完美(曲线)状态,保持软组织(椎间盘、椎间韧带和肌肉等)充盈饱满,促进脑脊液循环,避免椎间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保持腰、背、颈部经络畅通。这是锻炼传统太极拳能够保持青春(16岁)、延缓衰老的理论基础,也是广大拳友在锻炼之前必须要明白的基础常识。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脊柱运动这部分的锻炼内容,那么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在太极拳上),达到的(养生)效果不到十分之一。 03.传统杨式太极拳3D教材系列是本创作室研发成果的精华部分。本创作室开发制作的3D武术教材是由历代内家拳明家费尽毕生精力,通过实践整理、汇编而奠定内容基础,再由汤鸿鑫老师为代表的当代精通电脑的武术老师,结合现代先进的3D动画技术开发制作而成。形象、直观地用3D动画来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骨骼与内息运动,就像上山的台阶,由山脚起步,引导初学者进入武术殿堂。进而希望广大武术爱好者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更上一层楼。因为汤鸿鑫老师本家就是锻炼传统杨式太极拳出身的,因此在本创作室制作的3D武术教材中,传统杨式太极拳3D教材系列是:最系统、最完整、最深刻、最有内涵的,是本创作室的核心灵魂。 [中篇]:传统杨式太极拳3D教材总目录一览。传统杨式太极拳3D教材一共分为四大篇(30多套):基本功篇、套路篇、保养篇、搏击竞技篇。 基本功篇:(9套内容)基本功包括两个方面:1是全身各部位(以关节为代表)的柔韧性与协调性,2是大脑对自身各部位柔韧性与协调性的控制和运用能力。现行武术教材主要描述了练好以后可以达到什么效果,而3D教材中的基本功是说明初学者通过什么样的锻炼方法才能够达到这个效果。譬如登山:前者是描述山顶是什么样子的;后者是说明山脚下的人通过哪条路能够爬到山顶、在攀登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该怎么做;3D教材中的基本功就是一级一级的台阶,是为初学者攀登高点而设的垫脚石 01《太极拳基本功之九节锻炼方法-全身各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局部运动为主》(已完成)1.就像装配一辆自行车,首先要具备一整套合格的零部件,练武术首先需要全身的关节都能够达标。2.本书从最基础的关节训练方法入门,指导初学者,怎么把自身大小关节的柔韧性练出来,关节就是身体运动的零部件,零部件合格了这样的锻炼才有效果。3.本书主要内容:九大关节按照翻滚、旋转、折叠等运动模式锻炼,首先要求舒展全身。丹田、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位置与基本常识。4.本书相当于武术中的小学低年级教材。
02《太极拳基本功之九节锻炼方法-全身各关节的协调性训练-整体运动为主》(已完成)主要内容:1.就像装配一辆自行车,有了合格的零部件以后,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把他们组装成一辆整车,把各个零部件的统一协调性组装成最佳搭配。2.本书开始训练人体的协调性,协调性就是所有关节的劲朝一个方向用,也就是整体劲的训练。适合初学者阅读使用。3.本书主要内容:伸筋拔骨法,简单的内息及腰的运动。4.本书相当于武术中的小学高年级教材。
03《太极拳基本功之九节锻炼方法-全身各关节的功力催化》(已完成)主要内容:1.本书是中级教材,适合有些基础了的朋友阅读使用,本书主要是训练人体各个关节的弯曲-伸展力度,把各个关节的潜力开发出来,九大关节一个多一斤力,加起来就有九斤。2.本书重点是腰和盆骨的功力催化,所谓四两拨千斤,千斤做后盾。手上四两力,腰上千斤力,才能够拨千斤;手上四两力,腰上也四两力,那么只能够拨四两。3.本书相当于武术中的初中教材。
04《后天返先天初级功法-脊柱的运动与保健》(已完成)1.本书是中级教材,初期是四肢的运动,中期是脊柱和盆骨的运动。2.脊柱的健康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也决定了内脏的健康和元气的充足与否。脊柱的锻炼致关重要,3.本书相当于武术中的初中教材。
05《太极拳基本功之内功-外息、内息与小周天,丹田的功力催化》(已完成)1.由形而气的训练,是从入门到进阶的关键一步。能不能在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爬到一定的高度,气的训练是决定性的一步。2.锻炼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必经之路,没有跳跃,只有循序渐进。这个世界上有一楼没有二楼的平房是存在的,有二楼没有一楼的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3.丹田的功力催化以站桩和静坐练呼吸为主。4.本书主要内容:站桩、外息、内息与小周天,丹田的功力催化5.本书相当于武术中的高中教材。
06《太极十三势与明劲的锻炼方法》(已完成)1.明劲,也就是弹簧力的训练,是武术能够实战的关键一步,练明劲等于是参加高考,能够练出明劲,也就是考上了大学,准备接受更高一级的学习和实践。2.本书主要内容:太极十三势: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五步:进、退、顾、盼、定。每式的单架势以及明劲的锻炼方法。3.本书相当于武术中的高考教材,练出了明劲相当与通过了高考。
07《太极十三势之附录-五行拳》(有待商议)1.太极十三势有两种说法:1是八法+五步。2是八法+五行拳,因为五步包含在八法之内。2.怎样看待这两种说法:1是光练劲,不练拳,搏击体系不完善。2是锻炼五行拳对开发明劲非常有益。3是多了解一些知识总是没错。4是内家本属同一体系,旁敲侧击来完善总是好的。
08《暗劲的功力催化与大周天的运行》(尚未安排制作)1.内家拳的体系是从内到外节节贯串,就像河流一样从上游开始直达下游,当中没有一点阻碍,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发劲就像水库的闸门被关上了,上游的水下不来,我们就是要把所有的闸门打开,让上游(腰)的力量直达下游(四梢:两手腕、两脚踝)2.拳经上有写明太极拳锻炼的过程:既尺、寸、分、毫,讲的是:发劲的距离越练越短,力度越练越强(刚猛、沉稳)3.暗劲主要是靠小腹的吞吐来达到发劲的效果,是开发腔体(盆腔、腹腔、胸腔)的过程。
09《太极拳高级境界-化劲的探索,历代明家的太极体会包括:武术造诣与精神境界》(尚未安排制作)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高手,也没有天生的大师,只有不断攀登的历程。2.化劲(行气套路)的锻炼。

3、急急!对我有很大帮助,请懂的帮我制定一份锻炼计划,跪求,谢谢!给点建议也行,回追加,急呀!

当年我17岁的时候也是对锻炼身体痴了迷,这里我就讲下普通人的锻炼方法吧
早上起来,先蛙跳100米一组,2组
之后俯卧撑50个一组,做2组
最后在双杠上仰卧起坐,30个一组,4组
哑铃最好是伸直手臂转动身体,能调动你全身的力量,即整体劲力。一开始重量只需4磅,100个一组,3组

4、怎样才能学好太极拳?

太极拳套路的分类:
第一类是为自己而锻炼的,包括:养生套路与武术套路。
练拳的人分为养生家和武术家两种,所以太极拳分为养生套路与武术套路两种,同样的招式,外形动作相似,练法和要求却截然不同。
01.养生套路要求松、柔、匀、顺,以整体劲(柔韧性和整体协调性)的锻炼为主。养生套路任何人都可以练,门槛低,对人的体质没有什么要求。打套路的时候对全身关节的大原则:腰是总枢纽,引领全身走。手动腰不动,腰动手不动都是不全面的。打套路的时候,全身206块骨头都在动,都有秩序地跟着尾闾动。
02.武术套路要求弹抖、爆发,以明劲(弹簧劲)的锻炼为主。就像蛇的攻击一样,蓄势以待、一触即发,能够练武术套路的人需要很强的身体素质做后盾,养生套路是武术套路的基础,就像要上二楼必须得从一楼的楼梯过一样,没有捷径,只有攀登。
03.现在大部分人都以混淆的眼光去看太极拳,有些人以为太极拳就是摸摸拳,或者说练发劲的就不是太极拳,那都是比较片面的。

第二类是为别人而锻炼的,包括:表演套路与竞赛套路。
01.表演套路是以身体的弧线运动为准则,舒展、柔和、连贯、轻盈,并配上柔顺美观的服装等道具,综合各方面的条件形成一种视觉上的运动美感,类似舞蹈。
02.竞赛套路是遵循一个标准动作规范和节奏等要求,符合标准就得高分,不符合标准就得低分,类似体操竞赛。
03.以上四种套路锻炼的出发点不一样,目的地也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养生套路追求如婴儿般的生命力之美;武术套路追求如猎豹般的战斗力之美;表演套路追求如仙鹤般的舞姿之美;竞赛套路追求如奔马般的准绳之美。因此在锻炼之前每个人要先明白自己的目的,再选择相应的套路锻炼。

第三类是类似于健身操的简化套路。
01.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为了便于大多数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入门,以达到晨练健身的目的,前辈明师删减了太极拳中比较难以理解的精华部分(尾闾、盆骨、脊柱、丹田等运动要领),保留了基础部分脚和手的运动要领,改编成一系列简化太极拳套路。
02.简化太极拳套路因为简单而被广大人群所普遍接受,因此目前在人们印象中太极拳的全部内容就是简化太极拳套路,才造成一些误解,简化套路在太极拳中可以算是小孩牙牙学语的阶段,后面的路还很长。
——本文摘自-温州汤鸿鑫3D武术教材创作室博客

5、请问在各个太极拳派系中,哪一派系的太极拳的健身效果最好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
从24式太极操开始,到自学杨式、陈式都是皮毛!但杨式比较容易上手一点。
我学会太极拳的用劲,是从最简单的“攋扎衣”!
用歌谷Google搜索器寻找我的心得:《用气功,巧练太极,一年当十年! (入门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6、24式太极拳学会后再学什么

先学基本功,包括 :蹲墙法,脊柱爬行法,等等
——本文摘自-温州汤鸿鑫3D武术教材创作室博客

7、太极拳中哪个动作对高血压有作用

太极拳对缓解高血压有作用,这是经过实证发现的。不过,它并不是哪个动作的效果,而是每个动作定式时的呼吸调节的结果。
太极拳每个动作完成后都要求放松、吐气,“气沉丹田”,这时,人会在意念的引导下放松身体各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这时,末端血管舒张,一些略有痉挛的血管也有放松回复的条件,从而缓解了高血压。所以,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对于保持血压稳定是有好处的。

8、太极中立顶沉气中的立顶是什么意思

是立身正顶悬 身要正 头微微向后 眼睛平视 头自然顶起来 要求是 百会穴 膻中穴 会阴穴 在同一直线上 还要做到合肩 才容易做到沉气

与汤鸿鑫脊柱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