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刮脊柱方向

刮脊柱方向

发布时间:2020-09-05 14:25:11

1、刮痧法按刮拭方向分为什么

你好,刮痧是中医外法调理之一。刮痧的顺序一般遵循先上后下、先腰背部后胸腹部、先躯干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急症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刮痧的方向:背部、四肢从上向下刮拭、面部和胸腹部从内向外刮拭、一些特殊的情况可做特殊处理。如肢体浮肿(严重不做)、静脉曲张、内脏下垂者可采取从下向上刮拭。刮痧时手持刮痧板成45度斜角,顺着经络走向一寸一寸向下的刮拭,速度不快不慢(快为泄,慢为补),然后再把整条经络拉通刮拭几遍理理经气,刮痧完后需要注意防寒、防风、保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背部如何刮痧

刮痧要求:
肩背部的刮痧要求患者坐着背对医生。如果趴下的话,肌肉就会放松下来,刮的效果就不好了,这个最好就是坐着刮。首先我们要找到病灶所在,通过按压找到痛点,往往就是原发病灶部位。治疗时,对疼痛点施以弹拨、点压、按揉的刮法,以达到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松解粘连、改善肩关节功能的效果。
刮痧做法:
采用端坐位,或双脚分开,刮颈部正中部位,采用直线刮法,手法要轻,移动速度要慢,从发际向下刮颈背部正中督脉巡行区,刮10-20次即可。如果病人偏瘦,颈部肌肉比较少,颈椎骨性凸出明显,可用刮痧板的棱角点压、按揉椎间隙,自上而下每个间隙按压10秒钟左右。然后沿直线刮颈背部。每侧20-30次,由于这里的肌肉比较多,手法力量可以加重一点,由轻渐重,最后3-5次再减轻。刮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巡行线区,用刮痧板的边角刮背部脊柱正中旁开2-4指的区域,从上往下刮拭,每侧刮拭20-30次即可。
肩背部的刮法一定要注意方向问题。很多人都是由上向下刮,实际上是错误的。应该顺着骨骼走向,由内向外来刮。否则刮到骨头上,出瘀血了,晚上睡觉都没法躺下。正确的方法是弧线刮法,也就是说刮痧的移动路线是弧形的,刮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方向要按照肌肉走向或骨骼结构特点而定。此法适用于胸背部肋间隙、肩关节、膝关节周围以及面部等部位。
刮痧的力度
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先轻刮,然后逐渐加重,以人体能够承受为度,尤其是穴位部位。头面部刮痧就要很轻,肌肉不太丰满和骨关节明显的部位,刮痧应该在一个位置轻刮10-20次就可以了。
刮痧绝不要强求出痧。刮痧的程度应该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即通过刮痧使人体感觉到局部肌肉放松、全身舒适,绝对不可强求出痧。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的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时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出痧的正常表现。
刮痧的周期
如果症状较轻,每天刮1次即可,如果症状较重,就应该采取多次轻刮法,也就是手法轻点,每天刮2-3次。
通过痧象看健康
痧象的形态和部位,对诊病、治疗、病程、预后判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出痧的部位:哪里出痧就代表与这里经脉相关的地方出问题了。比如背部心肺对应的位置出痧了,就说明他的心肺有问题。
出痧的颜色和形状:一般痧色鲜红,呈点状,多为表症,病程短,病情轻,刮痧取效快;痧色暗红,呈斑片状或瘀块,多为里症,病程长,病情重,刮痧取效慢。随着刮痧的治疗,痧象的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说明病情在好转,治疗见效。感冒一般都是红的,关节疼痛是紫。

3、请问刮痧的方向到底是从下往上还是从上往下。

刮痧的话可以分为按经络刮,按痛点刮,拍打刮(也要用刮痧油)等。
人体大的经络有颈部背部正中的督脉,旁开1.5寸和3寸的膀胱经,一共5条,可以从上到下分为三段开始刮。(用右手拿板,一角顶住手心即劳宫穴,板于皮肤成锐角,从上向下刮)。颈部连着背部刮下来要差不多30分钟左右,刮的时候不能见风,刮完也不能见,30分后喝一杯水帮助排毒。其他的静脉还有胸前正中的任脉
,胳膊上的心经,腿上的胃经胆经等,都可以刮,都是从上向下刮。刮前胸和腹部时可以不出砂点,只发红就可以了。腿上一般也不出砂。
其实有时候刮砂不用一定要遵循静脉来刮,也可以哪里痛刮哪,比如颈部腰部等。
还可以拍打关节来出砂,拍前抹上刮痧油,于关节相距15厘米左右拍打,声音为清脆的,拍出砂为止,肘窝甚至可以拍出砂包。
除了包保健治疗刮痧,还可以美容刮痧,一般是在连上刮,刮前抹上按摩膏,从中间向两边刮,从上向下。不出砂。

4、刮痧可以刮脊椎么?

看你要刮哪一条经了,脊椎是在都脉上,都脉主阳气,若是阴虚造成的不适可刮。还有人刮脊柱两边,膀胱经所走之处。膀胱经负责人体毒素的代谢,刮痧更是有利于将毒素发出体外。注意刮完后尽量不要马上洗澡。

5、腰颈脊柱刮痧是从上之下还是从下往上

一般是从上往下的刮痧,一般是遵从太阳经的流注方向来进行的,所以是从上往下。

6、脊柱方向右侧是什么意思啊?

我不是姐妹,我是兄弟。"脊柱方向"指的是宝宝的"脊柱"位于母体的哪一边。胎几快出生时,头朝下卷曲在母体内。脊柱方向“在左”、“在右”或者“在前”、“在后”都正常,“横胎”就要剖腹产。

7、如何掌握刮痧方向?

刮痧方向的一般原则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先头后颈,先背后腹,最后刮四肢关节。另外,关节部位应采取点揉或挤压手法。用力要均匀适中,由轻渐重,不可用蛮力,忽轻忽重。若患者明显感觉皮肤痛觉时要轻刮几次,但可多刮几遍。刮痧是用刮痧板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刮痧时,需用到刮痧油和刮痧板,刮痧板常用的有水牛角和玉石两种,刮痧油药店有售,在家应急时也可用香油和橄榄油代替。刮痧时先涂刮痧油,让患者肌肉放松,使刮板的钝缘与皮肤之间呈45度夹角,用腕力和臂力,顺着一个方向刮,不可来回刮;要分段刮,不可无序地乱刮。刮完后,擦掉刮痧油,好好休息一会儿,再适当的饮用一些姜汁糖水或白开水,会感到轻松和畅快。以刮痧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的痧点、斑块为度。一般血瘀、实证、热证较容易出痧,且疗效与出痧的多少有关。而寒证、体胖与肌肉发达者、服药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者不容易出痧,但只要刮痧的部位、方法正确,就有治疗效果,不可一味地强求出痧。另外,出痧不是越多越好。

8、刮痧到底从那个方向

四肢的刮法
刮拭四肢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对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应从下向上刮拭。皮肤如有感染、破溃、痣瘤等,刮拭时应避开。如急性骨关节创伤、挫伤之处不宜刮痧,但在康复阶段做保健刮痧可提前康复。
循行路线:
(1)刮拭上肢内侧部,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
(2)刮拭上肢外侧部,由上向下刮,在肘关节处可作停顿,或分段刮至外关穴。
(3)刮拭下肢内侧,从上向下刮,经承扶穴至委中穴,由委中穴至跗阳穴,委中穴可重刮。
(4)刮拭下肢外侧部,从上向下刮,从环跳穴至膝阳关穴,由阳陵泉穴至悬钟穴。
适应症:四肢刮痧可主治全身病症。如手少阴心经主治心脏疾病。足阳明胃经主治消化系统症症。四肢肘膝以下五输穴可主治全身疾病。
八、膝关节的刮法
膝关节结构复杂,刮痧时宜用刮板棱角刮拭,以便掌握刮痧正确的部位、方向,而不致损伤关节。刮拭关节动作应轻柔。膝关节内积水者,局部不宜刮,可取远端穴位刮拭。膝关节后方及下端刮痧时易起痧疱,疱起时宜轻刮或遇曲张静脉可改变方向,由下向上刮。
循行路线:
(1)刮拭膝眼,刮拭前先用刮板的棱角点按膝眼。
(2)刮拭膝关节前部,膝关节以上部分从伏兔穴刮至梁丘穴,膝关节以下部分从犊鼻穴刮至足三里穴。
(3)刮拭膝关节内侧部,从血海穴刮至阴陵泉穴。
(4)刮拭膝关节外侧部,从膝阳关穴刮至阳陵泉穴。
(5)刮拭膝关节后部,委中穴可重刮。
适应症:主治膝关节的病变,如风湿关节炎,膝关节韧带损伤、肌腱劳损等。另外对腰背部疾病、胃肠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好轻松团队】
如果你只是想减腿的话,你可以:

先在腿上涂上润滑的油,坐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腿自然曲起,让小腿处于最自然放松的状态,然后用刮痧板从脚膝盖到脚跟,每天刮20分钟(或是左右腿各100下)。
方向
从膝盖弯根开始,向下刮,每次只能刮一个方向 不能像搓澡一样来回的刮!(如果有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则必须从下往上刮,以改善血液循环,否则相反方向会越来越严重。没有的话,两个方向皆可,但是当然还是下至上好,使得疲惫了一天的腿放松,血液循环有所改善)
力度
一定要相对大力度快速的刮! (当然也是越使劲越好,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只要坚持刮了就能有效果)
角度
板与小腿40-60%成锐角,与大腿成钝角
重点穴位
伏兔 血海 足三里 风市 承扶 三阴交 悬钟 委中 承山 (不过一般人没有那么讲究,也分不清,用一把刮痧板从下往上一刮,就能把所有的穴位都刺激到了)

9、刮痧背部如何刮图解

刮脊柱,站在人体头位,从颈部发际开始,一手安抚一手刮至大椎骨,使用泗滨砭石刮痧板的1/3部位,走到侧边,一手安抚一手刮,一小段一小段的刮至腰部,使用平板刮至尾椎骨;重复十至二十遍。

刮两条膀胱筋,从肩筋开始一手安抚一手刮,刮至腰部使用平板刮至环跳,收力打圈。刮肩胛骨缝,由肩颈筋开始弧形刮拭;刮天宗穴,从上向下刮;刮大板筋。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望能采纳!

10、刮痧刮背部,是由上往下刮,还是由下往上刮

用砭石刮痧板的外弧形板刃刮背部。刮的方向一般采用由上而下,也可配合使用由中心向外的刮法。背部施砭石保健法还能消除体内积气,从而使腹腔压力、血压降低。使消化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正常。

与刮脊柱方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