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佗是如何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及正确判断出疾病预后的吉凶的?
华佗他善于诊断,精于方药和针灸。在诊断上,华佗长于望诊和切脉,常通过病人面色和病态的观察而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正确判断出疾病预后的吉凶。试举一例:“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三国志·魏志》)此例甚似高血压中风症。在针灸方面,他取穴不多而疗效很好,其总结创用沿脊柱两旁夹脊的穴位,后世称为“华佗夹脊穴”,沿用至今。华佗在治疗中能贯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府吏儿(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2、脊柱相关病的诊断定位
一、诊断要点
1.具有自觉症状 如脊背疼痛、脊柱活动障碍、疼痛、酸胀、沉痛麻木、相对应器官功能障碍等,一项或几项表现者。
2.望诊检查 从病人的上至寰枕关节,下至尾骨在内,外至肩胛骨内缘线,仔细观看脊柱中线及脊柱两侧,脊柱是否有侧弯、棘突凹陷或凸起,偏离或偏歪中线者,脊柱区带内色素改变。
3.触诊 采用三指触诊法,可发现棘突增粗、压痛、偏离中线,及与脊柱有关的肌肉、韧带附着点
有明显的痉挛、增粗、条索状或沙粒状硬结、剥离、摩擦音等阳性反应物者。
4.X线及其它辅助检查 有一项以上支持脊柱综合征诊断者,早期错位辅助检查难以发现,用触诊加自觉症状即可确诊。
5.各专科会诊 排除骨折、脱位、肿瘤、结核、嗜伊红细胞肉芽肿及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
6.化验室检查排除炎症,风湿等因素。
二、四步定位诊断法
1.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法问诊时,根据患者疼痛、麻木的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神经根受压部位,初步确定错位的脊椎或关节。
2.第二步,望诊定位法望脊椎的形态,观察有无偏歪、凹陷或凸起,脊椎区有无皮肤颜色改变及色素斑等。
3.第三步,触诊定位法通过三指触诊法,确定棘突有无偏歪、吻棘、关节突有无错位摩擦音、弹响音;横突压痛、有无阳性反应物如硬结、条索状肿块、或代偿性肥大等部位。
通过三步触诊,符合前两项望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符合第一、第二步定位诊断,即可进一步明确脊椎错位的诊断。
4.第四步,脊柱影像定位法首先仔细观察X线侧位片各椎间关节的变化、椎轴动力学改变、生理曲度是否变直、是否有反弓、是否侧弯;椎体后缘是否变锐、是否有骨桥形成;寰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改变或移位时,都属脊椎错位的表现。各椎间盘变性、椎体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与前三步定位诊断综合分析,可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论。
应注意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化脓性炎症等。
三、触诊方法
1.单指触诊法 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在局部组织进行滑动触诊,观察局部组织有无紧张、压痛、结节、条索等。主要用于诊断软组织损伤的疾病。
2.三指触诊法 以示指、中指及无名指三指指腹尖端分别按压在脊柱三突上,上至环枕关节,下至尾骨尖端。外至竖脊肌外侧,由上向下,由内向外三指触诊法用一定压力由上向下、由内到外滑动,仔细触摸各棘突连线是否为直线,各棘突有无偏歪、肥厚、压痛,同时食指与环指分别感觉两侧骶棘肌有无压痛、硬结、条索等。主要用于诊断脊柱病变及脊柱相关性疾病。
3.指点试验 嘱患者用一手指准确指出疼痛部位,以便了解疼痛部位和疼痛范围大小。若指点部位明确,反复数次指点位置不变,则说明此部位可能有器质性病变或损伤。反之,无肯定疼痛位置,说明多无器质性病变或损伤。
3、腰背痛需要做什么检查?
建议:脊背是腰背痛重点检查部位,应按通常查体的望、扪、动、量及神经系统顺序检查。为避免病人的多次翻动,可在一定体位下进行。1.立位或坐位检查应在温暖的室内脱去上衣,检查者面向病人背部,自背面结合侧面观察脊背情况。(1)望诊:①观察脊柱的生理弯曲情况,有无脊柱变平、腰椎后凸或前凸。腰部畸形疼痛者常表现为保护性腰椎强直,后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结核,前凸加深见于腰椎滑脱症、水平骶椎。②观察脊柱有无圆背、驼背、侧凸畸形。圆背(龟背) 畸形是指背段脊椎呈均匀弧形后凸,见于青年性驼背、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驼背畸形指脊柱局限性成角后凸,常见于脊柱结核、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骨折、转移癌等;侧凸畸形指脊柱突向一侧或呈"S"形,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脊柱侧1凸,椎间盘突出等(图5-2-1)。望诊还应观察两侧肩胛是否等高,胸廓是否对称;有无软组织肿胀,有无色素癍等。对儿童应注意腰骶部有无毛发、不正常突起,或因滑脱形成的台阶样变及小凹。(2)扪诊:多在坐位进行。先让病人指出痛点,以适当缩小检查范围。如病人诉疼痛广泛,则应自上而下检查,先自上而下触摸棘突,有无偏歪高低改变及压痛;按压软组织痛点:两侧季肋部、脊肋角、第三腰椎横突、髂后上棘、两侧臀肌等(图5-2-2)按压时可同时让病人伸屈脊柱,以触摸其屈伸是否匀称,对脊柱痛区尤应注意,因脊柱结核的特点是患病节段的保护性强直。(3)胸腰椎屈伸运动的检查:胸椎因受胸廓的限制,只能作少许的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主要的屈伸、侧屈运动在腰段。
4、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西医和中医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副作用要小
每次看到匿名就怀疑是为了广告!
西医不予评价,太垃圾与伤害了。知
中医是不错的,但是好的中医和用心的中医难找啊。不管怎么说,都是中医好且副作用小。另外不要给病名吓到了,其实就是肾和肝出了问题。怎么办?
除了中药调理以外,请‘一定采取中医外道治法’来治疗,比如在相关的经络穴位,肾俞肝俞刮版痧,针灸外,可以中医正骨疗法;可以试试近几年流行的‘拉筋、拍打’,把经络气血拉开,拉通,打通,什么问题都不怕。还要注意生活方式,运动方式等。
如果你当地中医不行,可以去大的地方看看中医去,透过望诊,闻味道、声音,问感受,切脉等综合判断来进行治权疗。
祝你健康。
5、腰后面痛做什么检查
建议:脊背是腰背痛重点检查部位,应按通常查体的望、扪、动、量及神经系统顺序检查。为避免病人的多次翻动,可在一定体位下进行。
1.立位或坐位检查应在温暖的室内脱去上衣,检查者面向病人背部,自背面结合侧面观察脊背情况。
(1)望诊:①观察脊柱的生理弯曲情况,有无脊柱变平、腰椎后凸或前凸。腰部畸形疼痛者常表现为保护性腰椎强直,后凸见于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结核,前凸加深见于腰椎滑脱症、水平骶椎。②观察脊柱有无圆背、驼背、侧凸畸形。圆背(龟背) 畸形是指背段脊椎呈均匀弧形后凸,见于青年性驼背、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驼背畸形指脊柱局限性成角后凸,常见于脊柱结核、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骨折、转移癌等;侧凸畸形指脊柱突向一侧或呈"S"形,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脊柱侧1凸,椎间盘突出等(图5-2-1)。
望诊还应观察两侧肩胛是否等高,胸廓是否对称;有无软组织肿胀,有无色素癍等。对儿童应注意腰骶部有无毛发、不正常突起,或因滑脱形成的台阶样变及小凹。
(2)扪诊:多在坐位进行。先让病人指出痛点,以适当缩小检查范围。如病人诉疼痛广泛,则应自上而下检查,先自上而下触摸棘突,有无偏歪高低改变及压痛;按压软组织痛点:两侧季肋部、脊肋角、第三腰椎横突、髂后上棘、两侧臀肌等(图5-2-2)按压时可同时让病人伸屈脊柱,以触摸其屈伸是否匀称,对脊柱痛区尤应注意,因脊柱结核的特点是患病节段的保护性强直。
(3)胸腰椎屈伸运动的检查:胸椎因受胸廓的限制,只能作少许的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主要的屈伸、侧屈运动在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