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枕骨隆凸在后脑勺的正中吗?
是的,也是小脑
2、请问枕骨隆凸和枕骨粗隆是一回事吗
脑后正中最凸出的地方就是
枕骨粗隆。
后脑勺有个东西凸出来,摸上去就像半个玻璃球状是枕骨隆突
3、我的头后面中下部又快骨头特别凸出,应该是枕骨隆凸,特别难看,请问如果经常按压可以使它变小吗?
枕骨的枕后隆凸叫枕骨粗隆 , 枕骨粗隆是一生理性突出,不属于病态变化。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所帮助。
4、脊柱侧弯及脊柱侧凸是一回事吗
http://www.cngjy.com/bbs/index.asp?boardid=16&page=
腰椎病的临床检查1. 视诊
(1) 局部状态:除对腰部一般观察外 ,尚应注意以下情况:有无癫痕 ,以明确既往有无外伤史;骶尾部有无隆起此多见于各型脊椎裂、畸胎瘤及脊索瘤者;有无丛毛或色素沉着 ,腰骶部有此特征者 , 多见于隐性脊椎裂者;有无窦道及隆起 ,主因各种炎症所致 ,对疑有脊柱结核及腹膜后脓肿者尤应注意检查。
(2) 脊柱与腰部形态:宜脱衣检查。让患者处于立正位 ,自头颈至骶尾部及双下肢全面进行检查 ,适当可行坐、蹲、跳等活动 。
①圆背畸形:多系椎体骨骺炎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
②短腰畸形:以腰椎椎弓崩裂合并椎体滑脱及腰椎胸椎化畸形者多见。
③板状腰:多见于急性腰部扭伤或椎管内根性受压( 刺激 )者。
④侧弯畸形:除多见于特发性脊柱侧弯者外 ,尚可见于先天性半椎体畸形者 。
(3) 站、卧、坐、姿:观察患者的站姿有利于对各种疾病的诊断 ,例如腰椎结核的患者在站立时始终保持腰段的略微前屈伸直状 ,坐位时腰段常见向后的弧度;下腰部神经根损伤产生疼痛时则表现出的患者不自觉地伸直腰部 ,并保持患肢的屈髋、屈膝的特有的体位 ,前者是为减轻椎间盘髓核后突对神经根的压迫 ,后者则是为了降低坐骨神经的张力以减轻疼痛的发生;脊柱侧弯的患者常可见到站立和坐位时两侧肩膀的高低不对称。对疼痛剧烈或病情严重无法站立者 ,应注意观察其卧姿与坐姿。骶尾部损伤者 ,多一侧臀部依椅而坐 ,且在由坐位站起或由站位坐下必须有扶持动作 ,否则疼痛较为剧烈。如髂腰肌有刺激症者( 急性炎症或结核 ),患者取屈膝屈髋位。坐骨神经出口狭窄症者 ,喜取侧卧位 ,以降低出口局部的压力。
(4) 步态:通过观察患者的步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哪一部分的神经系统及肌肉功能产生问题 ,有助于对腰腿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上常见的有鉴别意义的步态主要有痉挛步态、共济失调步态、垂足步态、基底结病变步态、肌营养不良步态等。
(5) 功能活动及测量:腰部的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①前屈:患者取直立位 ,自然向前弯腰 ,双手自然下垂 ,指尖朝向足面方向。正常情况下 ,腰部呈弧形 ,一般为 90度。
②仰伸:直立位 ,让患者向后自然后仰 ,正常范围为 30度。
③侧屈( 弯 ):立正位 ,让患者自然弯向侧方 ,左右分别测量及记录 ,正常时左右各 30度。
④旋转:检查者将患者骨盆两侧固定 ,之后嘱患者分别向左、右旋转 ,并测量双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的角度 ,一般为 30度。
2. 触诊
(1) 棘突触诊:首先检查者应立于患者后方正中 ,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自上而下触及棘突以判定其有无偏移、后突及确定其顺序数。
(2) 双侧骶棘肌触诊:主要注意骶棘肌有无痉挛、触痛( 或压痛 )及敏感区 ,从而有助于对疾病的性质、程度及部位进行推断。
压痛点触诊对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见的压痛点有棘突间、棘突、棘突旁、第三横突、坐骨神经出口、骶髂关节、臀上皮神经出口处、梨状肌、双侧内收肌群等。并沿坐骨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走向检查无压痛及放射痛。
3. 叩诊
通过叩诊可以发现深部组织的病变。首先沿棘突、再对棘突旁及双侧骶髂关节处依序进行叩击,以判定较为深部的疾病。然后检查者将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 或双足跟部 ) ,右手握拳叩击手背而产生向下( 或向上 )传导之疼痛。多用于对脊柱骨折、结核及肿瘤患者的检查。
http://www.cngjy.com/bbs/index.asp?boardid=16&page=
5、怎么判断自己脊椎是否发生弯曲
明显的脊柱弯曲可肉眼看出,如驼背身体侧弯等。应去骨科作cT或核磁共振桥查可诊断脊柱弯曲作治疗方案。
6、脊柱侧凸的诊断
<
7、脊柱畸形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1、椎骨的改变,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椎骨的畸形是脊柱侧凸的基本病理改变,除先天性侧凸外,侧凸患者常随侧凸的加重而产生椎体两侧或椎体前后的高度不等,即楔形改变,左右楔变形成侧凸,前后楔变,常常是前侧高度减少,造成后凸,若两者合并存在则形成侧后凸。椎体两侧不对称,凸侧增大,凸侧椎弓根增粗增长,同侧的横突隆起,椎板增厚,而凹侧椎弓根变短,使椎管呈凸侧长凹侧短而近似横三角形。棘突偏离中线而倒向凹侧。整个椎骨向后旋转。2、肋骨与胸廓的改变,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随着椎骨的旋转,肋骨产生一侧隆起,一侧平陷,凸侧的肋椎角变锐,而凹侧的肋椎角增大,凸侧肋间隙变宽,凹侧肋间隙变窄。由于凸侧肋骨隆起,肋骨角度变小,因而胸廓畸形,凸侧胸腔变窄。肋骨本身也常由扁平形改变为三角形。3、椎间盘改变,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椎间盘的形态随着椎体的楔变而楔变。在凸侧椎间盘增厚,纤维环层次增多,而凹侧间盘变矮,纤维环变薄,而髓核移向凸侧。尽管椎间盘在显微镜下改变不大,但文献报告侧凸患者椎间盘中氨基乙糖含量明显减少。相反,酸性磷酯酶含量增加。同时侧凸可以引起间盘蛋白糖结构变化。4、椎管的改变,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由于脊柱侧凸,生理曲线消失,椎管变形,使脊髓及神经根弛张不一,脊髓偏离椎管中央,常偏向凹侧,紧贴凹侧椎弓根旁,因而畸形加重,可产生脊髓受压或神经根牵拉。5、椎旁肌改变,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脊柱侧凸患者常伴有椎旁肌萎缩,两侧不等,凹侧更为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些肌肉有变性,横纹消失,肌核减少,间隙纤维增生。有些学者发现侧凸患者的椎旁肌部分肌梭结构发生改变,在侧凸角度大于50°者更为明显。有些学者认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肌源性的。6、胸腔内脏改变,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主要是肺脏和心脏的功能改变,由于脊柱侧凸,椎体旋转,引起胸廓畸形及呼吸肌疲劳,肺扩张相应受限。肺功能障碍后,可导致缺氧,低氧血症又可引起血球体积增大,进而导致血粘度增高,微循环阻力加大,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负荷加大。严重者最后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详情可登录脊柱畸形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