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瘤 现象
原发性良性肿瘤常见的骨巨细胞瘤、骨嗜酸性肉芽肿、骨样骨瘤、神经纤维瘤等。原发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骨髓瘤,其次为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恶性淋巴瘤、脊髓瘤等。由于脊柱肿瘤的位置与脊髓神经关系密切,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压迫,可出现相应的感觉及运动障碍,可合并截瘫,故在脊柱肿瘤病人护理中,截瘫的护理是一项重要工作。
另外还有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到脊椎。
2、我的脊椎骨长得有些弯,我要怎么办??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发育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脊柱畸形,它是指脊柱向左或向右发生弯曲,超过正常的弯区。初期表现为两后不等高,腰凹不对称,此时进行矫正效果较好。其目的是通过矫正练习,加强肌力,恢复脊柱周围肌力的平衡。矫正练习中脊柱左侧弯便向左侧同练习,右侧弯便向右侧屈练习。
(1)手拉肋木体侧屈二侧对肋木站立,一手拉住肋木,另一手上举,做体侧屈,练习3纽,每组30~50次。要求抬头、挺胸、收腹,上体不能前倾。
(2)俯卧,两臂弯曲体前撑地,将脊柱侧弯一侧的腿用力向上抬起,同时异侧手臂伸直前举,保持3~4秒,再还原。练习3组,每继10一15次。
(3)两腿开立,侧弯一侧的手臂自然下垂,另一侧手臂肩侧屈抱头,上体向侧弯一侧弯曲,手往不伸至最低,保持3秒,还原。练习3组,每组10~15次。或侧弯一侧手臂提一重物(如哑铃、书包等)进行练习。
(4)向脊柱侧弯方向侧卧,两臂屈臂撑地,外侧腿用力向肩侧方踢腿至最大限度,再还原,练习25~30次。要求踢腿时身体要正,踢腿幅度要大。
诊断:
早期诊断,以使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因此需健全中、小学生的普查工作,作到预防为主。
(一)病史
详细询问与脊柱畸形有关的一切情况,如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及性成熟等。还需注意既往史、手术史和外伤史。脊柱畸形的幼儿应了解其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妊娠头三月内有无服药史,怀孕分娩过程中有无并发症等。家族史应注意其它人员脊柱畸形的情况。神经肌肉型的脊柱例凸中,家族史尤为重要。
(二)体检
注意三个重要方面:畸形、病因及并发症。
1.充分暴露,仅穿短裤及后面开口的宽松外衣,注意皮肤的色素病变,有无咖啡斑及皮下组织肿物,背部有无毛发及囊性物。注意乳房发育情况,胸廓是否对称,有无漏斗胸、鸡胸及肋骨隆起及手术疤痕。检查者应从前方、侧方和背面去仔细观察。
然后病人面向检查者,向前弯曲观察背部是否对称:一侧隆起说明肋管及椎体旋转畸形。然后检查者从患者背面观察腰部是否对称,检查腰椎是否旋转畸形。同时注意两肩是否对称,还需测定两侧季肋角与胯骨问的距离,还可从颈7棘突放铅锤线,然后测量臀部裂缝至垂线的距离以表明畸形的程度。 然后检查脊柱屈曲、过伸及侧方弯曲的活动范围。检查各个关节的可曲性,如腕及拇指的接近,手指过伸,膝肘关节的反曲等。
最后应仔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尤其是双下肢。怀疑有粘多糖病者应注意角膜。马凡氏综合征者应注意上腭。
病人的身高、体重、双臂间距、双下肢长度,感觉均需记录在案。
(三) X像检查
1. 直立位全脊柱正侧位像。照 X相时必须强调直立位,不能卧位。若患者不能直立,宜用坐位像,这样才能反映脊柱侧凸的真实清况。是诊断的最基本手段。 X像需包括整个脊柱。
2. 仰卧位左右弯曲及牵引像。反映其柔软性。 Cobb氏角大于90度或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由于无适当的肌肉矫正侧凸,常用牵引像检查其弹性,以估计侧弯的矫正度及各柱融合所需的长度。脊柱后凸的柔软性需摄过伸位侧位像。
3. 斜位像。检查脊柱融合的情况,腰骶部斜位像用于脊柱滑脱、峡部裂患者。
4. Ferguson像。检查腰骶关节连接处,为了消除腰前凸,男性病人球管向头侧倾斜30度,女性倾斜35度,这样得出真正的正位腰骶关节像。
5. Stagnara像。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大于100度),尤其伴有后凸、椎体旋转者,普通 X像很难看清肋骨、横突及椎体的畸形情况。需要摄去旋转像以得到真正的前后位像。透视下旋转病人,出现最大弯度时拍片,片匣平行于肋骨隆起内侧面,球管与片匣垂直。
6. 断层像。检查病变不清的先天性畸形、植骨块融合情况以及某些特殊病变如骨样骨瘤等。
7. 切位像。患者向前弯曲,球管与背部成切线。主要用于检查肋骨。
8. 脊髓造影。并不常规应用。指征是脊髓受压、脊髓肿物、硬膜囊内疑有病变。 X像见椎弓根距离增宽、椎管闭合不全、脊髓纵裂、脊髓空洞症。以及计划切除半椎体或拟作半椎体楔形切除时,均需脊髓造影,以了解脊髓受压情况。
9. CT和 MRI。对合并有脊髓病变的患者很有帮助。如脊髓纵裂、脊髓空洞症等。了解骨嵴的平面和范围,对手术矫形、切除骨嵴及预防截瘫非常重要。但价格昂贵,不宜作常规检查。
10. X像阅片的要点
端椎:脊柱侧弯的弯曲中最头端和尾端的椎体。
顶椎:弯曲中畸形最严重,偏离垂线最远的椎体。
主侧弯即原发侧弯:是最早出现的弯曲,也是最大的结构性弯曲,柔软性和可矫正性差。
次侧弯:即代偿性侧弯或继发性侧弯,是最小的弯曲,弹性较主侧弯好,可以是结构性也可以是非结构性。位于主侧弯上方或下方,作用是维持身体的正常力线,椎体通常无旋转。当有三个弯曲时,中间的弯曲常是主侧弯,芳有四个弯曲时,中间两个为双主侧弯。
11.弯度及旋转度的测定
弯度测定:(1) Cobb氏法:最常用,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即为 Cobb氏角。若端椎上、下缘不清,可取其椎弓根上、下缘的连线,然后取其垂线的交角即为 Cobb氏角。(2) Ferguson法:很少用,有时用于测量轻度侧弯。找出端椎及顶椎椎体的中点,然后从顶椎中点到上、下端椎中点分别画二条线,其交角即为侧弯角。
椎体旋转度的测定: Nash和Mod根据正位X像上椎弓根的位置,将其分为5度。0度:椎弓根对称;I度: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出第一格,凹侧椎弓根变小;II度:凸侧椎弓根已移至第二格,凹侧椎弓根消失;III度: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IV度:凸侧椎弓根越过中央,靠近凹侧。
3、恶性脊椎肿瘤的治疗方法
您好,根据您所提供的情况,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病位,病症,病理类型“三辨治癌”理论应用扶正抗癌的中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和转移,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祝早日康复!
4、骨肿瘤常见症状是什么?骨肿瘤疼痛有什么特点?
骨、关节疼痛,骨性肿块,功能障碍被认为是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的三大主要症状。1、疼痛:在轻微的外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骨关节处出现明显的疼痛,尤其以夜间为甚,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止痛药无效,在排除急慢性炎症的情况下,应怀疑有早期肿瘤存在的可能。疼痛是生长迅速的肿瘤的最显著症状,疼痛并不一定说明肿瘤是恶性,有些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可因反应骨的生长而引起疼痛。疼痛突然剧烈发作,很可能是发生了病理性骨折。2、肿块:一般在骨、骨关节局部出现肿块,生长缓慢的肿瘤或肿瘤样病损很少有明显肿胀,一直到功能发生障碍或发生病理性骨折时才被发现。良性肿瘤常表现为坚实肿块而无压痛;而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较快为弥散性肿胀,而且肿块与邻近组织有粘连,活动度差,质地较硬,边界不甚清楚(与良性骨肿瘤恰恰相反),肿瘤表面不平整且有压痛。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若肿瘤近关节,活动功能将受限制,活动时将疼痛,并有肿胀和压痛。发生在脊柱的肿瘤无论良恶性均可压迫脊髓而瘫痪。另外,还可以出现皮肤和局部血管的征象:若肿瘤有丰富的血管,皮肤色泽可有明显变化,皮肤可发热,浅静脉怒张。
5、恶性骨瘤
骨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骨肿瘤相对较常见,恶性骨肿瘤则较少。但一旦患有恶性骨肿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下面为您介绍一下恶心骨肿瘤的症状,希望能对患者们有帮助。 骨肿瘤又可分为原发性——良性或恶性骨肿瘤起源于骨本身,或是转移性——肿瘤起源于机体的某个部位(如源于乳腺或前列腺),然后转移到骨。大多数儿童恶性骨肿瘤是原发性的,而大多数成人恶性骨肿瘤是转移性的。 专家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1、疼痛:在轻微的外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骨关节处出现明显的疼痛,尤其以夜间为甚,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止痛药无效,在排除急慢性炎症的情况下,应怀疑有早期肿瘤存在的可能。 疼痛是生长迅速的肿瘤的最显著症状,疼痛并不一定说明肿瘤是恶性,有些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可因反应骨的生长而引起疼痛。疼痛突然剧烈发作,很可能是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2、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若肿瘤近关节,活动功能将受限制,活动时将疼痛,并有肿胀和压痛。发生在脊柱的肿瘤无论良恶性均可压迫脊髓而瘫痪。 3、肿块:一般在骨、骨关节局部出现肿块,生长缓慢的肿瘤或肿瘤样病损很少有明显肿胀,一直到功能发生障碍或发生病理性骨折时才被发现。 良性肿瘤常表现为坚实肿块而无压痛,而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较快为弥散性肿胀,而且肿块与邻近组织有粘连,活动度差,质地较硬,边界不甚清楚(与良性骨肿瘤恰恰相反),肿瘤表面不平整且有压痛。
满意请采纳。
6、脊椎上部位于脑干颅骨外的突出骨头是不是骨瘤?
到底是脊柱还是颅骨后侧。从解剖上讲,第七颈椎棘突比较长,是人体上的一个定位标志,是正常现象。颅骨后侧有个枕外隆突,也是人体解剖的正常标记,我觉得你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你的比较明显而已,不用杞人忧天。补充一点如果是你在体表能够摸到,不用做CT,X线片足亦。
7、骨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骨肿瘤的症状常见如下:1.肿块:肿胀或肿块位于骨膜下或表浅的肿瘤出现较早,可触及骨膨胀变形,常伴有疼痛;2.疼痛:为骨肿瘤早期出现的主要症状,病初较轻,呈间歇性,随病情的进展,疼痛可逐渐加重,发展为持续性。多数患者在夜间疼痛加剧以致影响睡眠;3.功能障碍:骨肿瘤后期,因疼痛...”
8、骨肿瘤的早期症状您了解多少?
说起骨肿瘤相信很多患者应该都不陌生,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一种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对于很多人来说 还不是很了解这种疾病,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骨肿瘤的早期症状。 骨肿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肿瘤专家指出:骨、关节疼痛,骨性肿块,功能障碍被认为是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的三大主要症状。 1、疼痛:在轻微的外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骨关节处出现明显的疼痛,尤其以夜间为甚,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止痛药无效,在排除急慢性炎症的情况下,应怀疑有早期肿瘤存在的可能。 疼痛是生长迅速的肿瘤的最显著症状,疼痛并不一定说明肿瘤是恶性,有些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可因反应骨的生长而引起疼痛。疼痛突然剧烈发作,很可能是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2、肿块:一般在骨、骨关节局部出现肿块,生长缓慢的肿瘤或肿瘤样病损很少有明显肿胀,一直到功能发生障碍或发生病理性骨折时才被发现。 良性肿瘤常表现为坚实肿块而无压痛;而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较快为弥散性肿胀,而且肿块与邻近组织有粘连,活动度差,质地较硬,边界不甚清楚(与良性骨肿瘤恰恰相反),肿瘤表面不平整且有压痛。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若肿瘤近关节,活动功能将受限制,活动时将疼痛,并有肿胀和压痛。发生在脊柱的肿瘤无论良恶性均可压迫脊髓而瘫痪。
9、骨样骨瘤的病因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