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受重

脊柱受重

发布时间:2020-08-29 01:34:31

1、脊椎在人体起什么作用

脊椎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1、支持和保护功能

脊椎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上肢借助肱骨、锁骨和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身体平衡。

2、运动功能

脊椎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

(1)脊柱受重扩展资料

脊椎构成:

脊椎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椎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椎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椎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椎的负荷为某段以上的体重、肌肉张力和外在负重的总和。不同的部位的脊椎节段承担着不同的负荷。由于腰椎处于脊柱的最低位,负荷相当大,又是活动段与固定段的交界处,因而损伤机会多,成为腰背痛最常发生的部位。

2、脊柱收到严重撞击,会有什么后果

看全身其他地方什么状况,如果有肢体发麻,或者无发支配部分身体移动,那就伤到中枢神经了。。。
如果其他地方没问题的话应该只是皮外伤。。。静养,淤血消了就差不多了。。

3、脊椎能承受多大力量

脊椎能承受多大力量,没有人测定,但不同姿势腰部受力表如下,你可以参考以下(单位:千克)
人平躺时,腰椎负荷最小,约为25千克;
侧躺时,腰椎负荷约为75千克;
站立时,腰椎负荷为100千克;
坐姿时,上身直立腰椎负荷为140千克。
但是,不论站立还是坐着,前倾的姿势会让腰椎负荷大大增加。
站立时身体前倾,腰椎负荷增大到150千克;
坐姿时身体前倾,腰椎负荷接近200千克!

4、人的身体可以承受多少重量?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普通战斗机飞行员在飞特级时一般是5个G左右(1G相当于自己的体重,5G就是5倍体重的力量),宇航员一般承受的在8G左右,人最大不会超过12G(这种人很少见的)。

5、一副正常人的骨骼重多少千克?

男性8.0kg、女性5.4kg,但是存在个体差异。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

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

骨骼在进化过程中,其防护功能与支撑功能互相结合,例如无脊椎动物外骨骼既是支撑系统,又是防护系统。脊椎动物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其防护功能让位于皮肤。

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除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外、按部位可分为颅骨23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5)脊柱受重扩展资料:

从骨骼出发鉴定年龄时,往往要采用多种方法互相印证,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鉴于营养、健康状态、地理环境及性别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骨骼的形态产生影响,不少骨骼特征——如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比如30~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

对于成年骨骸的年龄鉴定,通过观察比较骨骼的形态学变化更为常用。儿童期时,骨组织有机质的成分较多,使得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

到了成年期,无机质的比例渐渐升高,约占70%,这时的骨骼不但坚硬,而且弹性韧性都很良好,时至老年期,无机成分进一步升高,骨骼变得更脆,同时在骨质增生和吸收的作用下,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6、人最大能承受多大重量?

你体重*10左右!!!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多倍。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小儿开始抬头时,颈部的椎骨逐渐凸向前方,出现了颈曲。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便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孩子开始学走路了,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椎会前凸,骶骨和尾骨就弯向后方。这四个弯曲可以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到脊柱的震动,从而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在人的脊柱中,颈椎的体积最小,而活动量最大。我们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左顾右盼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和颈椎的正常功能分不开的。为了使颈椎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平时适当作些颈部的旋转活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万一颈部受到损伤,自己不要轻易扭动,最好去请医生帮忙。

科学家发现,十到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特别注意脊柱的正常发育,否则就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产生不正常弯曲。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美,还会使肺活量减少,影响全身的健康发育。

人体的三根弹簧人体的第一根弹簧在脊柱上。这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是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环,内部是白色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的髓核。这种结构可以使脊柱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轻冲击。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是不一样的:胸部中段最薄,腰部最厚,因而腰部活动起来方便得多。女子的腰所以要比男子柔软,原因也在这里。女子腰部的椎间盘比男子要厚,而且空隙要大一些。这就使她们得天独厚,能完成柔软的体操或杂技动作,而男子只能望尘莫及了。

人体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也是一种弹簧。其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特别是与它们相连的跟腱。跟腱全长37厘米,弹性与优质橡胶相仿。据测算,一个人以每秒4. 5米的中等速度奔跑时,地面的最大作用力大约是人体重量的2. 8倍,而跟腱承受的力量约等于人体重量的7倍。

足弓是人体的另外一种弹簧。这是脚底的拱形结构。猿类几乎没有足弓,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踉踉跄跄。有了足弓,人的体重大约52%就落在脚后跟,剩下的落在拇趾跖骨头和小趾跖骨头上。体重主要落在这“三脚架”上,走路时就不会左右摇摆。有了足弓,脚就富于弹性,劳动和运动时能对震动起缓冲作用。

软骨人和脆骨人

缺钙或缺维生素D的人,会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这种人的骨头会因变软而发生畸形,所以又称软骨病。据考证,秦始皇就是个软骨病人。

从小进行训练的人,身体会变得特别柔软,如有的杂技演员钻坛子,反曲身咬花等等,柔软自如。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比赛中,一个孩子将两脚从前胸经腋窝拉到了后脑,而且保持这种姿势达半个小时,被誉为“软骨人”。

加拿大30岁男子皮耶全身关节生来就像橡皮一样柔软,可以把两只脚向后转180度,也可以把两只手臂向后扭转,好像脱了臼。吃饭时,他常将两脚扭转向上,把脚底当桌子,自由自在地用餐。医生发现此人一切正常,无法解释他为何能如此弯曲自如。

人的骨头是很坚硬的。然而,有的人骨骼却脆得像玻璃。中国广州有位20多岁的“玻璃姑娘”,从小骨头就特别脆,有时在床上翻个身也会骨折。她的手骨和脚骨经常骨折,好在骨折处会很快自行愈合,而且她自我感觉并不很痛苦。有的医生认为,这是“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并不是缺钙引起的,可是真正的病因却尚未查明。

年龄和骨龄

人体的骨骼发育有一个过程,先是软骨阶段,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组织代替。研究表明,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发育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家用骨骼生长发育的程度来评定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这就是骨龄。一般,人们是用手掌骨的X光片来判断骨龄的。

我们平时说的年龄,是指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也就是生活年龄。由于每个人生长发育的早晚和快慢不同,有些人的骨龄和生活年龄是一致的,也有些人的骨龄会略大于或小于生活年龄。比如,在15岁少年中,有的人骨龄已达到十六七岁,有的人骨龄却只有14岁。科学家认为,与生活年龄相比,骨龄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常,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儿童,将来身体比较高大;相反,骨龄大于生活年龄的以后个子不会太高。此外,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生长发育高潮的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能力“自然增长”的潜力也比较大,这样的少年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常常能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测定骨龄是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方法之一。

7、人骨能够承受几百斤的重量为什么?

人体骨头知多少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多倍。 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小儿开始抬头时,颈部的椎骨逐渐凸向前方,出现了颈曲。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便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孩子开始学走路了,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椎会前凸,骶骨和尾骨就弯向后方。这四个弯曲可以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到脊柱的震动,从而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在人的脊柱中,颈椎的体积最小,而活动量最大。我们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左顾右盼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和颈椎的正常功能分不开的。为了使颈椎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平时适当作些颈部的旋转活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万一颈部受到损伤,自己不要轻易扭动,最好去请医生帮忙。 科学家发现,十到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特别注意脊柱的正常发育,否则就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产生不正常弯曲。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美,还会使肺活量减少,影响全身的健康发育。 人体的三根弹簧 人体的第一根弹簧在脊柱上。这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是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环,内部是白色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的髓核。这种结构可以使脊柱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轻冲击。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是不一样的:胸部中段最薄,腰部最厚,因而腰部活动起来方便得多。女子的腰所以要比男子柔软,原因也在这里。女子腰部的椎间盘比男子要厚,而且空隙要大一些。这就使她们得天独厚,能完成柔软的体操或杂技动作,而男子只能望尘莫及了。 人体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也是一种弹簧。其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特别是与它们相连的跟腱。跟腱全长37厘米,弹性与优质橡胶相仿。据测算,一个人以每秒4. 5米的中等速度奔跑时,地面的最大作用力大约是人体重量的2. 8倍,而跟腱承受的力量约等于人体重量的7倍。 足弓是人体的另外一种弹簧。这是脚底的拱形结构。猿类几乎没有足弓,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踉踉跄跄。有了足弓,人的体重大约52%就落在脚后跟,剩下的落在拇趾跖骨头和小趾跖骨头上。体重主要落在这“三脚架”上,走路时就不会左右摇摆。有了足弓,脚就富于弹性,劳动和运动时能对震动起缓冲作用。 软骨人和脆骨人 缺钙或缺维生素D的人,会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这种人的骨头会因变软而发生畸形,所以又称软骨病。据考证,秦始皇就是个软骨病人。 从小进行训练的人,身体会变得特别柔软,如有的杂技演员钻坛子,反曲身咬花等等,柔软自如。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比赛中,一个孩子将两脚从前胸经腋窝拉到了后脑,而且保持这种姿势达半个小时,被誉为“软骨人”。 加拿大30岁男子皮耶全身关节生来就像橡皮一样柔软,可以把两只脚向后转180度,也可以把两只手臂向后扭转,好像脱了臼。吃饭时,他常将两脚扭转向上,把脚底当桌子,自由自在地用餐。医生发现此人一切正常,无法解释他为何能如此弯曲自如。 人的骨头是很坚硬的。然而,有的人骨骼却脆得像玻璃。中国广州有位20多岁的“玻璃姑娘”,从小骨头就特别脆,有时在床上翻个身也会骨折。她的手骨和脚骨经常骨折,好在骨折处会很快自行愈合,而且她自我感觉并不很痛苦。有的医生认为,这是“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并不是缺钙引起的,可是真正的病因却尚未查明。 年龄和骨龄 人体的骨骼发育有一个过程,先是软骨阶段,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组织代替。研究表明,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发育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家用骨骼生长发育的程度来评定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这就是骨龄。一般,人们是用手掌骨的X光片来判断骨龄的。 我们平时说的年龄,是指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也就是生活年龄。由于每个人生长发育的早晚和快慢不同,有些人的骨龄和生活年龄是一致的,也有些人的骨龄会略大于或小于生活年龄。比如,在15岁少年中,有的人骨龄已达到十六七岁,有的人骨龄却只有14岁。科学家认为,与生活年龄相比,骨龄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常,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儿童,将来身体比较高大;相反,骨龄大于生活年龄的以后个子不会太高。此外,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生长发育高潮的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能力“自然增长”的潜力也比较大,这样的少年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常常能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测定骨龄是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方法之一。

8、脊柱最容易受压的区域是哪里?

腰椎最容易受压。脊柱由25个椎体和23个椎间盘共同组成,自C2-S1各椎间均有椎间盘,C1-2间和骶尾骨间没有椎间盘。其中颈椎间盘6个,胸椎间盘12个,腰椎间盘百有5个,大家各有分度工,但也不乏一些椎间盘因为表现优秀而格外“突出”。
颈椎部分虽然活动度比较大,但由于承受的重量较小,并且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负重活动不需要颈椎的参与,因此颈椎间盘出问题的概率相对较小;而胸椎部分活动度较小,而且有肋骨的辅助,因此胸椎间盘出问题的概率更小;
但腰椎部分位于版脊柱最低位,承受的重量较大,腰部的活动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对较大的,并且人体权的大部分负重活动都需要借助腰部力量,所以腰椎间盘在整个脊柱这个大家庭里就是比较“突出”的。

与脊柱受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