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骨性图

脊柱骨性图

发布时间:2020-08-27 20:37:18

1、人体脊柱标识L、C、T、S分别代表什么?

C代表颈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椎。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块脊椎组成的)

(1)脊柱骨性图扩展资料

结构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如图:脊柱侧面||脊柱后面)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 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2、计数椎骨和肋的骨性标志各有哪些?

 计数肋间隙体表骨性标志有 1)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相连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4胸椎下缘。 2)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3)C7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 4)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

3、人体骨性标志。 要全,表明标志着什么。谢谢!

◆躯干部
项、背、腰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背纵沟:为背部正中纵行的浅沟,在沟底可触及各椎骨的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显著突起的第7颈椎棘突。脊柱下端可摸到尾骨尖和骶角。
◆竖脊肌:在背纵沟的两侧,呈纵行隆起。
◆肩胛骨:位于皮下,可以摸到肩峰、肩胛冈和下角。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斜方肌:此肌自项部正中线及胸椎棘

4、脊柱有几个弯曲

脊柱
亦称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鹘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湿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如图:脊柱侧面||脊柱后面)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5、全身主要骨性标志有哪些

全身骨性标志有很多,有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剑突,十二对肋骨,肋间隙,肩胛骨,脊柱棘突,肋脊角,祝您健康。

6、全身骨性标志有哪些

1、干部的体 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肢部的体 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踝、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 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髌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体表的肌性标志 一、头颈部 咬肌 当牙咬紧时,在下颌角的前上方,颧弓下方可摸到坚硬的条状隆起。 嗫肌 当牙咬紧时,在聂窝,于颧弓上方可摸到坚硬的隆起。 胸锁乳突肌 当面部转向外侧时,可明显看到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呈长条状的隆起。 二、躯干部 斜方肌 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斜方肌的外上缘的轮廓。 背阔肌 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廓,它的外下缘参与形成腋后壁。 竖脊肌 脊柱两旁的纵形肌性隆起。 胸大肌 胸前壁较膨隆的肌性隆起,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前锯肌 在胸部外侧壁,发达者可见其肌齿。 腹直肌 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脐以上有三条横沟,即为腹直肌的腱划。 三、上肢 三角肌 在肩部形成园隆的外形,其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肱二头肌 当屈肘握拳时,此肌收缩可明显在臂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在肘窝中央,当屈肘时可明显模到此肌的肌腱。 肱三头肌 在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肢三头肌长头。 肱桡肌 当握拳用力屈肘时,在肘部可见到肱桡肌的膨隆肌腹。 掌长肌 当手握拳、屈腕并使外展时,在腕掌面的中份、腕横纹的上方,可明显见此肌的肌腱。 桡侧腕屈肌 同上述掌长肌的动作,在掌长肌腱的桡侧,可见此肌的肌腱。 尺侧腕屈肌 用力外展手指,在腕横纹上方的尺侧,豌豆骨的上方,可见此肌的肌腱。 鼻烟窝 在腕背侧面,当拇指伸直外展时,自桡侧向尺侧可见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腱。在后二肌腹之间有深的凹隆,称鼻烟窝。 指伸肌腱 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见此肌至2~5指的肌腱。 四、下肢 股四头肌 在大腿前方,股直肌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所组成的夹角内。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别位于股直肌的内、外侧。 臀大肌 在臀部形成圆隆外形。 股二头肌 在国窝的外上界,可摸到它的肌腱止于腓骨头。 半腱肌、半膜肌 在国窝的内上界,可摸到它们的肌腱止于胫骨,其中半腱肌腱较窄,位置浅表且略靠外,而半膜肌腱粗而圆钝,它位于半腱肌腱的深面和靠内。 拇长伸肌 当用力伸姆趾时,在踝关节前方和足背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胫骨前肌 在踝关节的前方,姆伸肌腱的内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趾长伸肌 当背屈时,在踝关节前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在伸趾时,在足背可清晰见到至各趾的肌腱。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小腿后面,可明显见到该肌膨隆的肌腹,并向下形成粗索状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7、人体有多少块脊椎骨

人类的脊柱由33-34块脊椎骨(拉丁语:Vertebrae)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盤组成

8、人全身的骨性标志!

1、干部的体
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肢部的体
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踝、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
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髌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体表的肌性标志

一、头颈部
咬肌 当牙咬紧时,在下颌角的前上方,颧弓下方可摸到坚硬的条状隆起。
嗫肌 当牙咬紧时,在聂窝,于颧弓上方可摸到坚硬的隆起。
胸锁乳突肌 当面部转向外侧时,可明显看到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呈长条状的隆起。
二、躯干部
斜方肌 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斜方肌的外上缘的轮廓。
背阔肌 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廓,它的外下缘参与形成腋后壁。
竖脊肌 脊柱两旁的纵形肌性隆起。
胸大肌 胸前壁较膨隆的肌性隆起,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前锯肌 在胸部外侧壁,发达者可见其肌齿。
腹直肌 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脐以上有三条横沟,即为腹直肌的腱划。
三、上肢
三角肌 在肩部形成园隆的外形,其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肱二头肌 当屈肘握拳时,此肌收缩可明显在臂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在肘窝中央,当屈肘时可明显模到此肌的肌腱。
肱三头肌 在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肢三头肌长头。
肱桡肌 当握拳用力屈肘时,在肘部可见到肱桡肌的膨隆肌腹。
掌长肌 当手握拳、屈腕并使外展时,在腕掌面的中份、腕横纹的上方,可明显见此肌的肌腱。
桡侧腕屈肌 同上述掌长肌的动作,在掌长肌腱的桡侧,可见此肌的肌腱。
尺侧腕屈肌 用力外展手指,在腕横纹上方的尺侧,豌豆骨的上方,可见此肌的肌腱。
鼻烟窝 在腕背侧面,当拇指伸直外展时,自桡侧向尺侧可见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腱。在后二肌腹之间有深的凹隆,称鼻烟窝。
指伸肌腱 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见此肌至2~5指的肌腱。
四、下肢
股四头肌 在大腿前方,股直肌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所组成的夹角内。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别位于股直肌的内、外侧。
臀大肌 在臀部形成圆隆外形。
股二头肌 在国窝的外上界,可摸到它的肌腱止于腓骨头。
半腱肌、半膜肌 在国窝的内上界,可摸到它们的肌腱止于胫骨,其中半腱肌腱较窄,位置浅表且略靠外,而半膜肌腱粗而圆钝,它位于半腱肌腱的深面和靠内。
拇长伸肌 当用力伸姆趾时,在踝关节前方和足背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胫骨前肌 在踝关节的前方,姆伸肌腱的内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趾长伸肌 当背屈时,在踝关节前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在伸趾时,在足背可清晰见到至各趾的肌腱。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小腿后面,可明显见到该肌膨隆的肌腹,并向下形成粗索状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9、脊柱由什么构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

与脊柱骨性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