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微创器械

脊柱微创器械

发布时间:2020-08-27 13:42:32

1、天津做脊椎微创手术多少钱

前几天陪我家老爷子去空军水上村医院,那里的微创好像5000元左右,我劝你们别做手术,风险比较大,如果能保守治疗最好,我家老爷子现在一直找军医按摩、做电疗,情况明显好转。

2、什么是微创手术?在哪种情况下须要做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微创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是每个需要手术的病人的梦想,微创外科使这个梦想成为了现实。

早期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腹腔镜、胸腔镜等内窥镜在人体内施行手术的一种新技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

没有具体的情况下是须要做微创手术,做与不做需要你自己选择。

(2)脊柱微创器械扩展资料:

微创手术PK传统手术

微创手术五大优点

一、创口小:腹部微小切口,0.5cm至1cm,基本不留疤痕,有“钥匙孔”之称

二、疼痛轻:患者疼痛感小,手术采取静脉麻醉,患者在睡眠的状态下完成手术。

三、恢复快:大大减少了对脏器的损伤和对脏器功能的干扰,使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四、住院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手术后6-8小时可下床,12-24小时肛门排气即可进食,3-5天出院,一周后基本恢复,费用相对降低。

五、出血少:术中几乎不出血。微创手术视野比较清楚,血管处理会更精细,加上采用超声刀等先进止血器械,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传统手术五大缺陷

一、创口大:传统长切口,≥10cm,疤痕呈长线状,影响美观。

二、疼痛大:传统手术需要开腹,术后切口部位常伴有疼痛、酸胀、麻木感

三、恢复慢:传统手术由于切口大,且会造成切口附近肌肉、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有可能伴随某些组织感染并发症,因此患者恢复速度慢。

四、住院时间长:术后24小时下床,7-15天出院,费用相对高。

五、出血多:传统手术分离组织广泛,出血量比较大。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一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3、跪求上海第十人民脊柱微创中心贺石生教授资料求大神帮助

贺石生,微创治疗专家。德国慕尼黑脊柱微创外科医院院长H. Michael Mayer教授,意大利罗马神经外科医生Roberto Gazzeri参与编写的《微创腰椎融合术》也于2010年1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为了推广脊柱微创技术的科普知识,贺石生教授还组织国内著名脊柱微创外科专家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脊柱微创科普书《脊柱常见疾病的微创治疗与康复》,该书2010年3月即将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为了克服进口脊柱微创器械价格昂贵的缺点,推动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开展,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贺石生教授和上海源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微创外科器械和设备如:Mini-Spine微创牵开器,Mini-Tube微创通道,脊柱微创定位器等,这些器械和设备已经在国内数十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 www.tongjispine.com/wound.php

采纳哦

4、请问什么是微创医疗技术?能治疗骨折吗?

这个最好电话咨询权威医院的骨科医生,以下仅供参考: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范畴
(1)脊柱显微外科技术。运用手术显微镜或高倍放大镜,放大手术视野进行手术操作,通过尽可能小的皮肤切口施行“钥匙孔手术”,使脊柱外科手术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实施最有效的治疗。包括颈前路手术显微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后路腰椎间盘显微外科摘除手术(正中入路、外侧入路、孔外入路)等。
(2)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通过若干个皮肤通道或微小切口到达脊柱,利用光导纤维成像技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内窥镜辅助脊柱外科技术可分为胸、腹腔镜辅助下和显微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手术。
(3)经皮穿刺脊柱外科技术。经皮穿刺或微小切口,运用特殊器械和装置,施行脊柱微创手术。 (4)导航系统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的新技术,在导航系统辅助下,明显提高了手术准确率和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

5、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2003-11-17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方中街112号2号厂房B区。

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582755087095L,企业法人葛亮,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脊柱创伤技术的研发;医疗器械(按许可证所列范围)生产、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758662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167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目前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是什么?

首先这个提问是不科学的。因为作为一种技术,在脊柱微创这个领域还没有最先进这种说法。
比较而言,脊柱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发展较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后诞生了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侧路椎间盘镜、椎间孔镜(PELD)、后路椎间盘镜(MED)、激光(PLDD)、针镜及后来的椎板间镜、二代椎间孔镜、射频纤维针镜、纤维椎间孔镜等。2010年颈椎间盘镜也问世了,虽然时间有先后,这不能说明什么技术是先进的、什么技术不先进这个问题,只是人们在实际中对技术的理解和总结不同而已,不能说颈椎间盘镜就是最先进的技术。
PLD技术是盲切,不能针对突出物实行摘除,只能经盘内进行所谓减压。即使如此,其疗效还是不错的,目前使用这种技术的还大有人在。特别是在颈椎间盘镜没有问世的时候,PLD是颈椎间盘突出的唯一微创治疗技术。
和PLD相似的技术还有侧路椎间盘镜、激光、射频等。激光、射频和所谓臭氧、溶盘等也许算不得微创技术,但为了比较,还是一并列上。早年的杨式镜也是从PLD转化而来,虽然加了支同轴内窥镜,其操作原理也没有什么两样。
德国胡兰德在杨氏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大了手术器械通道,操作上采用椎间孔入路的方式,这就是后来的椎间孔镜。以提斯技术为代表的椎间孔镜能够摘除突出的髓核,应该说在杨氏镜技术的基础上的一大进步。但过于粗大的内窥镜直径限制了其技术的发展,进入椎间孔必须先进行椎间关节的打磨,多数人认为这是危险和不必的。其处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黄韧带肥厚的能力也较弱,鲜见成功的报导。
MED即后路椎间盘镜克服了椎间孔镜的弱点,从椎板间入路进行操作能成功的处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黄韧带肥厚等,处理脱垂游离的髓核也较为简单。由于其较大的手术切口(大约20mm)和术中出血难以有效解决等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
二代椎间孔镜在提斯椎间孔镜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了内窥镜直径,进入椎间孔不必打磨椎间关节的特征使得这款内窥镜更受欢迎。其配套电动手术工具也较原始的提斯椎间孔镜有了很大进步,对钙化的髓核、狭窄的椎间孔的处理也相当容易了许多。由此衍生的颈椎间盘镜为脊柱微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MED伤害较大的特点不为非专业的脊柱科医生喜爱,专业的脊柱科大夫更钟爱可以灵活掌握的传统小切口技术。这项技术特点启发了开发人员,新型椎板间镜应运而生了。灵活的椎板间镜在手术切口上可以运用自如。改进后的后路技术即椎板间镜技术既可以采用经皮穿刺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小切口并支持脊柱其他微创技术和镜下内固定等,操作简单安全。这种灵活的技术应该是目前脊柱微创发展的方向,即所谓最先进的技术吧。
值得一替的是,针镜技术目前发展迅速。这种模块化设计的产品使用方便灵活,具有上述技术的所有有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中国特色的技术必将大放异彩。
至于射频、激光、臭氧、溶盘等,前文有所提及,这项技术还算不得真正的微创技术。其不能准确针对病灶治疗或者不能成功处理病灶的特点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溶盘甚至是一种即将淘汰的技术。但这项技术操作简单、损伤较小,在非专业的脊柱医生和基层医生中仍然享有市场。但过份商业化的神化这项技术是有害无益的。

与脊柱微创器械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