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锻炼脊椎保持健康
颈椎病的体育锻炼方法知对颈椎病易感人群、轻中度病例、手术后恢复期患者均可适用,而且长期坚持锻炼对预防和防止颈椎病的复发也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类: ①体操:由体疗医师或护士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患者可以负担而又略为“吃力”的四肢活动体操; ②拳术:其中尤以太极拳较为理想道,身体各部均有大幅度的活动而不甚剧烈; ③扩胸器及哑铃等上肢体育锻炼用具:能增加肺活量,增强肌力,可增强头颈、背部、脊柱的稳定性; ④其他锻炼用具:可专根据病情及具体条件不同而选用相应的器具与方法,有条件者最好在专人指导下循序渐进加大锻炼强度与时间; ⑤脊柱及颈部锻炼:方法颇多。因颈椎病为退变性疾病,故颈部不属宜做剧烈运动,以一般的伸、屈、侧屈活动及侧转运动为主。
2、怎样运动能锻炼脊柱
引体向上
3、脊椎怎么活动
双手抱头,尽量抬头;或者双臂上举,尽量抬头;可以上下抬头低头,可以左右摇头,切忌绕圈晃脑袋.
4、人体脊柱是如何运动的?哪些地方是固定的,哪些地方又是灵活性较大的。
胸椎不是固定的 各骨戒的运动幅度虽然有限,但整个脊柱运动范围仍很大。
5、脊柱保健如何训练?
1.脊柱的生理作用人的直立行走导致人体结构多方面因素的改变,其中脊柱占有主导地位。脊柱的骨结构含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它们上下排列构成正常的颈曲、胸曲和腰曲。各椎骨表面的骨膜含有感觉神经末梢,椎骨内部的红骨髓有造血机能。
脊柱内自上而下有一条管道,容纳着脊髓、脊神经和脊膜,这些结构上连于脑、内连于脏腑、外连于皮肤、肌肉、关节,功能的涉及面十分广泛。脊柱管内外还含有丰富的静脉丛,与脑、前胸、腹盆腔脏器的静脉丛直接或间接相互交通,对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有积极影响。2.锻炼脊柱的保健意义因为脊柱有终生造血的功能;有支持人站立起来抗衡引力,维持体态、体位、体形的功能;有保护脊椎、脑、心血管和内脏的功能;有自身运动和对四肢运动的支持传递功能,所以说,脊柱的保健运动的外延影响和脊柱自身影响是一个双向的组合,对促进造血、血液循环、强壮和调理神经系统、增强内脏功能、疏通经络、坚骨壮筋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医学家们经研究表明有70多种疾病与脊柱力学平衡失调有关。这些病涉及人体神经、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各个系统,并关联到妇科、小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众多科目。诸如心脏病、腿痛、眼痛、牙痛、糖尿病、月经不调、性功能低下、不育症、血压异常、心脏神经官能症、胆囊炎、神经性皮炎、支气管炎、冠心病、听力障碍、眩晕、腹痛、慢性腹泻、肩周炎、舌肌麻痹、晕动症、呃逆、腰痛、神经痛、血液病、矮个子等疾病都与脊柱有病变相关。由此,强健脊柱,是从根本上保证身体健康,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健身方法。
3.脊柱的保健方式1.避免脊柱受损尽量避免脊柱的外伤性损伤,如:摔伤、撞伤、砸伤;还应避免对脊柱过度过大的牵拉、扭转或对脊柱的无戒备的突然刺激;还应避免超负荷的弯腰提重物,肩挑、举重;还应避免长期的睡、坐、站、行时的姿态不端。更应留心饮食全面平衡以增强对脊柱的营养。
2.合理的姿势(1)睡姿:尽量睡硬板床,床上铺得不宜过分松软;枕头高低要适宜,不可过高,过高容易使颈椎受损。睡时身体要自然稍屈的侧卧,尽可能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的姿势。
(2)坐姿:坐于凳子或椅子上,两脚踏地自然分开,两腿的膝部不应分开过大,大体仍要保持胸挺、颈直、头正。伏案写字、读书时,也应保持脊柱的正直,不要肩偏向一侧,更不要弯腰、低头伏在桌面上。
(3)站姿:两腿自然伸直,两膝微曲,两脚分开如肩宽,背要挺直、头要正,下颏内收,胸向前挺,两肩后引,收小腹,腿部略微向后突,面带笑容,全身放松。凡有正确站立姿势的人,不仅有利于脊柱的良好保持,也显得一个人端庄、挺拔潇洒很有气质。一旦建立起正确的站立姿势,就要持之以恒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4)走路姿势:凡能保持正确站立姿势的人,走起路来姿势就容易正确。走路迈脚时,上体仍要保持与站立时相同的姿势,重心平稳前移要始终保持在自体纵轴线上,不要左右摇摆,也不要前爬后仰。两手臂的前后摆动,要自然、均匀、摆臂的幅度也不宜太大。
(5)跑步姿势:健身跑时,身体不能再像走路时那样挺直,而要求上体稍微前倾,足部落地时以前掌先着地或全脚掌着地,膝关节和踝关节应有一定弹力作用。两脚交替向前跑动时,身体不要左右摆动。两脚蹬地用力大小要均衡,两臂自然弯屈,前后摆动幅度要适当自然。
3.脊柱的保健运动(1)颈部运动:颈部运动可使颈椎得到保健,预防颈椎疾病。颈部运动包括头前屈,头向前伸屈;头后仰,头向后仰,双目视天;头左摆,头向左肩部弯曲;头右摆,头向右肩部弯曲;头左前伸,头颈向左前方尽量伸拉伸出;颈项伸长做顺时针与逆时针的缓慢旋转;下颏画圆,头颈向前伸,然后做下颏牵动头颈的顺时针与逆时针的画圆圈的运动;也可常做肩的向上耸起再落下的耸肩运动;常以肩关节为轴做肩的环绕动作,即肩向前、向上、向后的伸展。
(2)胸、腰椎运动:常做胸、腰椎运动,可使胸、腰椎得到保健。胸、腰椎的运动方式很多,最常用的运动包括使腰前弯后仰,前弯时尽量不屈膝;使手指着地,后仰时尽力而为;左右侧弯,一手叉腰,一手上举,向叉腰方向使腰尽量侧弯,左右交替进行练习;腰部旋转,双手叉腰自然放松站立,以腰为轴摆动臀部做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的交替旋腰运动;摆腰运动,自然站立,左右摆动双手,带动臀部的左右摆动,使腰也随手与臀的运动做左右的摆动;扭腰运动,两手平举后腰下弯,随之让左手向下,手指触及右脚,右手上举,头扭动,眼看右手,复原后,做反方向运动。
古今锻炼脊柱的方式很多,如印度的瑜伽法;传统的易筋经、五禽戏;现代的爬行法;反向行走法、倒立法等都是锻炼脊柱的好办法。
脊柱保健运动时应留心方法。脊柱的运动保健,一定要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用力过猛。动作要有紧有松,紧与松的节奏一定要均衡,而且要与呼吸配合得协调一致。每次运动严禁在饭后进行。
十、关节的保健训练1.关节保健训练的意义人们之所以容易患上关节病,是因为关节本身是血液供给的薄弱部位。关节处的软骨部分并不直接参与血液循环,而是通过肌肉运动时发生的压力和吸力来供血。因此,缺乏足够的关节运动就不能充分实现关节处血液的供给和废物的清除与排泄,也不能增强关节部位的免疫力,关节还会慢慢被自身紊乱的免疫力量所破坏,这就是所谓的自身免疫病。因此,预防关节部位的病变的最佳良方就是常做适当的大小关节的保健运动。关节的保健运动还会反作用于机体各脏器与各系统的保健。下面就浅述身体的大关节与小关节保健训练。
2.大关节讲练机体的大关节包括上肢部位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部部位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这些大关节的保健除应避免提重物、担重担及各种外伤外,还应做到各种运动训练的平衡进行,以促使上下肢大关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屈伸、拉伸、旋转、扭动活动,使大关节的正常运转得到保证。
3.小关节训练因为小关节是全身的末梢部位,有些运动项目并不能带动小关节的活动,故宜专门进行。小关节包括指关节与趾关节。
1.指关节运动因为手指处于上肢末端,倘若指关节处血流不畅,不仅会影响指关节的健康,还会影响心脏输出血液不能顺利回流,从而使包括大脑在内的全身血液循环受影响。所以手指运动不仅可预防指关节病,还可对心脏、大脑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对预防心脏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症有良好的作用。其方法如下:
(1)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相揉,使指部关节、肌肉受到活动与刺激,可持续做几分钟。
(2)双手十指指肚相对接,然后稍用力做十指的相抵弯曲运动,可做数十次。
(3)用双手的拇指肚分别一个一个的弹刮其余四个指甲盖,然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肚分别弹刮拇指指甲盖,各弹30~50次。
(4)双手常做握拳伸展运动,方法是先用力握拳,然后再展开,这样一握一松地进行几分钟。
(5)也可经常手握健身球、握力器等健身器材做手指的保健运动。
2.趾关节运动脚趾位于下肢的末端,离心脏最远,现代医学与中医的经络学都认为脚趾与人的心脏、组织有密切的联系。常做脚趾运动,除可增强趾关节的健康外,还能够促进全身血脉畅通,舒经活络、强化内脏功能,促进淋巴液的分泌,提高免疫功能。脚趾运动方法如下:
(1)转动脚趾法:取坐姿,一腿伸直,另一腿膝盖向上曲起来,然后用手抓住曲起之腿的脚趾,先顺时针方向把每个脚趾转动10多次,再逆时针方向把每个脚趾再转动10多次。两腿交替进行,转动时要让脚趾伸直,不可弯曲。转动完脚趾后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把脚脖子转动。
(2)十趾抓地法:站立、坐、卧时,让脚趾稍用力向下作抓地状,然后放松复原,这样一抓一放为一次,可做数十次。
(3)十趾踮脚法:取站立姿势,脚跟抬起,脚面尽量绷直,用脚趾撑地,此动作停留三秒钟左右放下,休息三秒钟左右再踮起,反复做数十次。
6、如何正确锻炼脊椎
颈椎病的体育锻炼方法对颈椎病易感人群、轻中度病例、手术后恢复期患者均可适用,而且长期坚持锻炼对预防和防止颈椎病的复发也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类:
①体操:由体疗医师或护士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患者可以负担而又略为“吃力”的四肢活动体操;
②拳术:其中尤以太极拳较为理想,身体各部均有大幅度的活动而不甚剧烈;
③扩胸器及哑铃等上肢体育锻炼用具:能增加肺活量,增强肌力,可增强头颈、背部、脊柱的稳定性;
④其他锻炼用具:可根据病情及具体条件不同而选用相应的器具与方法,有条件者最好在专人指导下循序渐进加大锻炼强度与时间;
⑤脊柱及颈部锻炼:方法颇多。因颈椎病为退变性疾病,故颈部不宜做剧烈运动,以一般的伸、屈、侧屈活动及侧转运动为主。
7、怎么锻炼脊柱?
脊柱运动的基本动作
人体的各种运动,如俯、仰、屈、伸、折叠、开、合、旋转等,在脊柱上的表现其实只有四种,即屈、伸、侧屈、回旋。任何人体动作,包括武术动作、舞蹈动作、 传统体育养生动作,都是脊柱的四种基本运动与上肢和下肢运动相组合而成的,再结合站、坐和卧的不同人体姿势,构成了全部的人体动作。理解并掌握脊柱的四种 基本动作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脊柱运动的基本动作,无论多么复杂的脊柱动作都可以分解成这四种基本动作。
8、如何锻炼对颈椎最好?
1、在床的边缘躺下,使得头部略微伸出,让颈椎处于自然伸直状态,持续一段时间感到酸痛后,休息5分钟,继续,持续3次。
2、自然躺在床上,双腿弯曲,发力,感觉到颈部承受力量后放松,重复,直到感觉到颈部得到放松。
3、脸朝下躺下,用腹部的力量固定身子,四肢与头部用力向上伸展,直到出现肌肉酸痛,停止用力,休息后继续
4、身体打直,尽量将上半身弯曲,然后挺起背部,让头部尽量往后伸,直到颈椎肌肉明显放松
5、自然坐着,头部颈椎打直,使颈椎向后用力,感觉到轻微疼痛后,再反向用力,持续3次
6、挺胸站立,将两手背与脑后,左右用力拉伸,直到颈椎放松
(8)怎么活动脊柱扩展资料
养成良好姿势
主要强调的是坐姿和卧姿。坐着的时候,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双肩后展,脊柱正直,两足着地。写字时头部略微前倾,两肩之间的连线与桌缘平行,前胸不受压迫,使头、颈、肩、胸保持微微绷紧的正常生理曲线。
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以减轻长时间端坐引起的疲劳。睡眠的时候,要选好枕头,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枕为佳,有利于保持颈椎前凸的生理体位。
睡时以右侧卧为宜,侧卧时自耳到同侧的肩外缘的高度,以保持颈部的固有位置。枕头软硬要适中、床具更要慎重选择,选择一张有效分区承托孩子七个部位的床垫能有效让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更能有效抑制驼背的发生。
注重饮食补钙
青少年每天要摄入800-1000毫克钙,才能保证骨骼的正常代谢,获得理想的骨钙峰值。应常吃牛奶、蛋类、禽肉、鱼类、大豆及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优质蛋白质,1000毫克左右钙,可显著增加骨密度,预防脊椎病。
适度晒太阳
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离不开维生素D,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帮助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每天适度晒晒太阳,可预防骨质疏松。
放松活动
中小学生低头学习20分钟,需抬头仰视2-3分钟;伏案学习30-40分钟,要起来走一走;学习1-2小时左右,可向左右转动头颈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
也可利用两张桌子,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秒钟,重复3-5次。有利于对脊椎的保健。
经常耸肩
正确的耸肩方法是,头要正直,挺胸拔颈,两臂垂直于体侧,然后两肩同时尽量向上耸起,停1秒钟,再将两肩用力下沉。一耸一沉为1次,每天做100-120次。这种简单的耸肩活动,可起到按摩颈椎,促使颈肩部血流畅通的舒筋活血作用。
时常拍打肩膀
自己左手握拳拍右肩膀,右手握拳拍左肩膀,连续拍打二十几下。拍肩时的震动和刺激,可使肩颈肌得到松缓,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解除酸痛不适等症状。
9、怎么锻炼颈椎,哪些运动?
锻炼颈椎的运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1、放风筝
放风筝时,为了让风筝在空中飞的更高更远,人要保持抬头姿势,左顾右盼时刻注视风筝,这样颈部肌肉充分伸展,解除了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从而减轻疼痛。
常放风筝,能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椎关节的灵活性,让骨质代谢增强,颈椎、脊柱的代偿功能加强,还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韧带的退化。
2、游泳
游泳时脊柱由直立状态转为水平状态,同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脊柱的负担,可有效地减小颈、腰椎间盘内及脊柱小关节的压力,使运动时不会过分地增加脊柱的负荷,从而减少运动带来副损伤的风险。同时水流对脊柱、肌肉还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相对而言,蛙泳及仰泳对训练下肢及腰部的柔韧性非常有利,同时可增强腰背肌,特别是蛙泳在换气时,要经常保持颈椎后伸动作,这也是对颈项部后方肌群进行了针对性的锻炼,有益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3、疾走OR慢跑
疾走和慢跑的时候,通过有节奏的肌肉交替收缩、舒张,使脊柱关节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肌肉耐力。肌肉有节律的拉伸收缩活动能有效地改善局部血运循环代谢,促使局部炎症吸收,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说,慢跑能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血液循环、舒缓紧张的情绪。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更建议仰首挺胸疾走,疾走的效果不比慢跑差,且运动的时候它对脊柱各关节的冲击也比慢跑小很多。
4、太极拳
太极拳的招式中非常重视站姿和手、眼头、颈、四肢的配合和协调,所以经常练太极拳,对颈椎的运动及肢体的柔韧性都有很好的锻炼,而且也使颈椎经常处于活动状态,有助于保持骨关节系统的柔韧与健康。
颈椎病患者由于年龄的关系,除骨与关节出现变性外肌肉也逐渐退变萎缩,弹性逐渐减退,肌腱韧带及关节囊逐渐磨损、僵硬和钙化。经常练太极拳,可以加大脊柱的活动力度,防止退行性变的发生,预防骨质变性、关节僵硬,甚至还能使受损的脊柱和肌腱,韧带慢慢恢复弹性。
5、颈椎操
颈椎操是时下在办公族中流行的一种颈部保健运动,种类多样,大多都是通过上下左右,简单轻缓转动头部、颈部的方式,来达到对颈部的局部锻炼,如米字操等。
需要注意的是,日前多位国内权威颈椎病专家却一致指出,健康人或有颈椎疲劳的人,经常做做“米字操”有好处,但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使颈椎更加脆弱,发病期间如果过多地活动会加速颈椎间盘的老化,使增生的骨质刺激血管和神经,从而加重病情。
(9)怎么活动脊柱扩展资料:
颈椎保养需注意的地方:
1、慢性感染。一些看似和颈椎完全不相关部位的炎症,特别是慢性感染,可能增加颈椎病发病的几率。常见的有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可直接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因此,一旦发现要积极治疗,不能“手软”。
2、错误锻炼。不少伏案工作的人,经常“摇头晃脑”,或学些颈部操来锻炼颈椎。可锻炼要因人而异,头上顶书练平衡、频繁扭头、鸡啄米等动作并不适合颈椎已有慢性劳损的人,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最好拍个颈椎X片,弄清自己的情况。
3、头颈部外伤。50%髓型颈椎病的病因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一旦受到外伤,很可能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诱发症状的产生。
4、经常受凉。不少年轻人穿着越来越“清凉”,一年四季都爱穿低领、露背装。可颈椎特别怕冻,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而产生无菌性炎症,诱发颈椎病。
5、衰老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位的损伤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神经根和椎动脉,导致颈椎病发生。因此,从小注意平衡饮食,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促进骨骼发育;成年后注意正确坐姿,不要睡高枕头,多跑步、游泳等,都可以让颈椎“老”得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