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脊柱标识L、C、T、S分别代表什么?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块脊椎组成的)
结构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如图:脊柱侧面||脊柱后面)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 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2、脊字读啥?
脊拼音:
[jǐ]
脊
[释义] 1.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 2.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 3.姓。
3、正常人体脊椎是什么形状
人的脊椎是多种多样的,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各不相同,一般包括椎体和椎弓两部分.如果你问的是脊柱是什么形状的话,回答是S形.
4、脊背的脊是什么笔顺
一、脊的笔顺:丶一ノ丶ノ丶丨フ一一
笔顺读写:点、提、撇、点、撇、捺、竖、横折钩、横、横、
二、释义:
1.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髓。~椎。
又如:脊杖(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脊令(脊令原。即“鹡鸰”,水鸟名。常比喻兄弟,或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2.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屋~。书~。
如:山脊;屋脊;脊封(书脊上的封皮)
3.姓。
4.理,条理
三、相关组词:
屋脊 脊背 脊梁 书脊 山脊 背脊 脊檩 脊柱 脊索 里脊 脊髓 脊椎 伦脊 脊鸰
(4)脊柱人字脊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脊,篆文(椎柱骨和肋骨排列的样子)
(肉,代身体),表示身体上的椎骨。造字本义:名词,在后背中间支撑上体骨骼框架的“龙骨”。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简写成
。
文言版《说文解字》:脊,背吕也。从,从肉。
白话版《说文解字》:脊,后背上的椎骨。字形采用“、肉”会义。
二、词组释义:
1、脊柱[jǐ zhù]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人的脊柱由33块椎骨构成,形状像柱子,在背部的中央,中间有椎管,内有脊髓。脊柱分为颈、胸、腰、骶、尾五个部分。也叫脊梁骨。
2、脊索[jǐ suǒ]
某些动物身体内部的支柱,略呈棒形,由柔软的大细胞构成。高等动物的脊柱是由胚胎时期的脊索变化而成的,低等动物(如文昌鱼)的脊索终生不变。
3、里脊[lǐ ji]
牛、羊、猪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做肉食时称为里脊:~丝。滑溜~。糖醋~。
4、脊髓[jǐ suǐ]
人和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椎管(椎孔连接而成的空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侧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是周围神经跟脑神经联络的通路,也是许多简单反射(如膝反射)的中枢。
5、伦脊[lún jǐ]
道理;条理。
5、脊梁的脊笔顺怎么写呢💦💨🐰🍝急!
脊笔顺如下图:
一、释义
1、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脊髓;脊椎。
2、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脊;屋脊;书脊。
3、姓。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脊,背吕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脊,后背上的椎骨。
三、造字本义
名词,由“龙骨”和“排骨”构成的支撑腰背的骨骼框架。
(5)脊柱人字脊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
一、贫脊[pín jǐ]
形容土地层薄;不肥沃,没有足够养分的土壤。
二、蛇脊[shé jǐ]
比喻蜿蜒的山脊。
三、打脊[dǎ jǐ]
鞭笞背部。古时肉刑的一种。亦用作詈词。犹该死。
四、硗脊[qiāo jǐ]
土地坚硬瘠薄。
五、脊线[jǐ xiàn]
标志或沿脊顶延伸的线。
六、脊封[jǐ fēng] 书脊上的封皮。
七、伦脊[lún jǐ]
道理;条理。
6、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一共有33块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根据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颈椎骨,特点是椎体小,椎孔为三角形,棘突短,横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较颈椎大,较腰椎小,其特点是椎体象心形,两侧有关节面接肋骨头,椎孔较小,棘突长而多斜下,横突斜向后外侧等。
脊椎骨分型
腰椎骨较大,特点是椎体两侧无关节面,横突向外侧,没有横突孔及关节面等;骶骨是由五节骶椎骨合成,特点是底向上前与未节腰椎合成骶骨岬,分前、后及外侧面。五块骶椎的分界线为横嵴,嵴的两端叫骶前孔,后面正中线有纵嵴,是骶棘脊突联合而成。
嵴外侧有孔叫骶后孔,第五骶椎向尾侧伸出两突起叫骶骨角,接尾骨之尾骨角;尾骨是由四至五节尾椎联合成的,其特点是没有椎弓、棘突和椎孔,尾骨角接骶骨。
7、“脊”字的读音是什么?
“脊”字的读音是: jǐ
8、“脊”字有多少个读音,分别用于哪
脊字只有一个读音:jǐ。声母为j,韵母为i,第三声。用做表示脊柱与类似形状像脊柱的部分的意思。
一、释义
1、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脊髓;脊椎。
2、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脊;屋脊;书脊。
3、姓。
二、说文解字
古文:脊,背吕也。
译文:脊,后背上的椎骨。
三、造字本义
名词,由“龙骨”和“排骨”构成的支撑腰背的骨骼框架。
(8)脊柱人字脊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
一、屋脊[wū jǐ]
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青藏高原号称世界的屋脊。
二、书脊
[shū jǐ]
也叫书背。书籍的脊背,在书装订处的一边,封面与封底的联接处。一般印有书名、著者、出版社名称等。
三、背脊[bèi jǐ]
背。
四、脊髓[jǐ suǐ]
人和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椎管(椎孔连接而成的空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侧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是周围神经跟脑神经联络的通路,也是许多简单反射(如膝反射)的中枢。
五、里脊[lǐ ji]
牛、羊、猪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做肉食时称为里脊:里脊丝。
9、脊梁的“脊”字读音到底是二声还是三声?
这两种读音都是存在的,不过意思不同zd,解释如下:
脊梁 [ jǐ liáng ] [ jǐ liang ]
[ jǐ liáng ]
〈名〉脊柱,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
[ jǐ liang ]
〈名〉脊背。
脊
拼 音 jǐ部 首 月笔 画 10五 行 木 五 笔 IWEF
1.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髓。~椎。
2.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屋~。书~。
3.姓。
(9)脊柱人字脊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竖起脊梁
成语回拼音:shù qǐ jí liáng
成语解释:比喻振作精神。
成语出处:宋·陈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然正大之体,挺特之气,竖起脊梁,当时轻重有无,独于门下归心而已。”
2、戳脊梁骨
成语拼音:chuō jí liáng gǔ
成语解释:在背后指责议论
成语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答章:“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
3、蹿房越脊
成语拼音:cuān fáng yuè jí
成语解释:旧小说多用来形容侠客、盗贼等跳上房顶,在上面飞快地行走。
成语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9回:“翻身上房,蹿房越脊,过了几重院子,跳在就地。”
10、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这个结构通过韧带和小的脊柱关节固定;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为划分为7颈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类的5块骶骨和4块尾骨相互融合,它们被称之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动物有数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状面成双s形弯曲,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它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具有弹性。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被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则被称之为脊柱后凸。
(10)脊柱人字脊扩展资料:
人体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