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活动度检查

脊柱活动度检查

发布时间:2020-08-23 06:45:06

1、脊柱的各节段中,哪一段活动度最大

人体脊椎中,活动度最大的节段是 A.颈椎 B.胸椎 C.腰椎D.骶椎 E.尾椎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颈椎是脊椎活动度最大的节段。故选A。 ..

2、脊柱的活动度怎样检查

1

3、腰腿痛患者的立位检查包含哪几项?

在作立位体检时,最好是在温暖的环境中,让患者脱去上衣,背向检查者。

首先,观察脊柱力线是否改变。正常脊柱在腰段前凸、骶尾段后凸。因此,腰椎前凸消失变平或是后凸畸形,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阳性体征。从后面观,脊柱应位于人体的正中线,不应有任何的倾斜和弯曲,否则即是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脊柱侧弯同时,还常伴有脊柱在腰段后凸、腰肌痉挛等现象,此类患者的腰椎侧弯既可以是倾斜向健侧,也可以是向患侧。

其次,应点按患者腰背部,力求对其软组织紧张程度及压痛点分布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检查中,除了按压棘突两侧并注意有无下肢放射痛以外,还要注意按压第三腰椎横突、腰骶三角区及髂嵴等区域,并注意是否可以扪及棘突存在台阶样变。这些检查不仅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鉴别其他可以引起腰腿痛的疾病找到佐证。

最后,应检查患者腰椎的活动度。腰椎可以作四种活动:前屈、后伸、旋转和侧屈。正常的活动范围是:前屈90 度,后伸20 度,左、右旋转各30 度,左、右侧屈各30 度。如患者在脊柱活动中受限,且受限原因是疼痛,则应明确疼痛的位置及有无其他伴发症状。

4、50分!!请问脊椎骨如何看是否已闭合,脊椎骨的停止生长时间

你应该是女的,这个是要看个人的说不准,而且医生的话应该是已经百闭合的意思,医生现在说话都是很含糊的怕责任.
其实女的155腿能度跟162的一样,身材比例上是很好的.女的身高比男的耐看多了不用担心,现在都是穿高跟鞋.而且大部分男的都喜欢小巧的女的 这样才能激发雄性的保护欲内望.那你是希望被保护呢还是...

希望能帮助到你 身高要综合来看待的 而不是单单只看容数据 如果要还想长高可以多跳绳试试 又能锻炼还能减肥 能增加骨头之间那块东西的弹性 间接性的长高

5、伤残十级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腰部活动度怎么测

脊柱有4个弯曲,腰部的弯曲是凸向前,胸部和骶部的弯曲是凸向后,4个弯曲就象4个弹簧可以起到缓冲动力的作用。脊柱受到损伤后可以引起弯曲的变直或者反向,导致脊柱功能的减退。

脊柱的运动包括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脊柱各部位的骨折、脱位的畸形愈合能影响身体的各向运动,造成某一方面功能的丢失。前屈90°的活动范围为:前屈90°;后伸30°;两侧侧弯各20°~30°;旋转各30°。颈椎和腰椎损伤可以使其活动受到限制,表现为上述活动范围的减少。
可以根据以上的活动范围来测腰部活动度
如腰部前屈小于70°,应该是活动度小于20度,当然这个要综合评判。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假如腰椎没有畸形愈合,基本上评定了残疾等级

6、脊柱四肢体格检查详细资料?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
(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9)测右上肢血压二次
2.头颈部
(10)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11)触诊头颅
(12)视诊双眼及眉毛
(13)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14)检查下眼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15)检查泪囊
(16)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
(1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
(1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向)
(19)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20)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21)检查聚合反射
(2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2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2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音)
(26)观察外鼻
(27)触诊外鼻
(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
(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30)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31)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32)检查筛窦,注意压痛
(33)检查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3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
(35)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
(36)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3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
(38)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39)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40)暴露颈部
(41)检查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42)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43)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运动)
(44)触诊耳前淋巴结
(45)触诊耳后淋巴结
(46)触诊枕后淋巴结
(47)触诊颌下淋巴结
(48)触诊颏下淋巴结
(49)触诊颈前淋巴结浅组
(50)触诊颈后淋巴结
(51)触诊锁骨上淋巴结
(52)触诊甲状软骨
(53)触诊甲状腺峡部
(54)触诊甲状腺侧叶
(55)分别触诊左右颈总动脉
(56)触诊气管位置
(57)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3.前侧胸部
(58)暴露胸部
(59)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60)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1)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2)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
(63)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
(64)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65)检查双侧呼吸动度(上、中、下,双侧对比)
(66)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67)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下,双侧对比)
(68)叩诊双侧肺尖
(69)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70)听诊双侧肺尖
(71)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72)检查双侧语音共振
(73)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74)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
(75)触诊心前区
(76)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77)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78)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
(79)听诊肺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0)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1)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2)听诊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听诊先用膜式胸件,酌情用钟式胸件补充
4.背部
(83)请受检者坐起
(84)充分暴露背部
(85)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86)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
(87)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88)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89)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
(90)叩诊双侧后胸部
(91)叩诊双侧肺下界
(92)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93)听诊双侧后胸部
(94)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95)检查双侧语音共振
(96)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97)直接叩诊法检查脊椎有无叩击痛
(98)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
(99)直接双侧肋脊角有无叩击痛
5.腹部
(100)正确暴露腹部
(101)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平静呼吸
(102)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103)听诊肠鸣音至少1分钟
(104)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105)叩诊全腹
(106)叩诊肝上界
(107)叩诊肝下界
(108)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
(109)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
(110)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
(111)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
(112)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肝脏
(113)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14)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15)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116)检查胆囊点有无触痛
(117)双手法触诊脾脏
(118)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119)双手法触诊双侧肾脏
(120)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
(121)检查腹壁反射
6.上肢
(122)正确暴露上肢
(123)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
(124)观察双手及指甲
(125)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126)检查指间关节运动
(127)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128)触诊腕关节
(129)检查腕关节运动
(130)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
(131)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132)检查肘关节运动
(133)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134)暴露肩部
(135)视诊肩部外形
(136)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137)检查肩关节运动
(138)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
(139)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140)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141)检查桡骨膜反射
(142)检查Hoffmann征
7.下肢
(143)正确暴露下肢
(144)观察双下肢皮肤、外形等
(145)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146)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147)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148)触诊股动脉搏动
(149)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150)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151)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152)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153)检查髌阵挛
(154)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155)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156)触诊双足背动脉
(157)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
(158)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159)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160)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161)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162)检查膝腱反射
(163)检查跟腱反射
(164)检查Babinski征
(165)检查Chaddock征
(166)检查Oppenheim征
(167)检查Gordon征
(168)检查Kernig征
(169)检查Brudzinski征
(170)检查Lasegue征
(171)检查踝阵挛
8.肛门直肠(仅必要时检查)
(172)嘱受检者左侧卧位,右腿屈曲
(173)观察肛门、肛周、会荫区
(174)戴上手套,食指涂以润滑剂行直肠指检
(175)观察指套是否有分泌物
9.外生殖器检查(仅必要时检查)
(176)解释检查必要性,消除顾虑,保护隐私
(177)确认膀胱已排空,受检者仰卧位
男性:
(178)视诊荫毛、荫茎、冠状沟、龟头、包皮
(179)视诊尿道外口
(180)视诊荫囊,必要时作提睾反射
(181)触诊双侧睾丸、附睾、精索
女性:
(178)视诊荫毛、荫阜、大小荫唇、荫蒂
(179)视诊尿道口及荫道口
(180)触诊荫埠、大小荫唇
(181)触诊尿道旁腺、巴氏腺
10.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182)请受检者站立
(183)指鼻试验(睁眼、闭眼)
(184)检查双手快速轮替动作
(185)检查Romberg征(闭目难立征)
(186)观察步态
(187)检查屈腰运动
(188)检查伸腰运动
(189)检查腰椎侧弯运动
(190)检查腰椎旋转运动

7、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标准

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具体内容
ROM评定的工具与规则
ROM的测量
一、测量工具:
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
1、舒适体位 2、暴露测量的关节
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
4、专人测量 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
三、测量结果的记录
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
第三节 ROM的测量方法
一、脊柱
(一)颈椎ROM
1、颈前屈 0 ° -- 45°
2、颈后伸 0 ° -- 45°
体位:端坐或直立 轴心:下颌角 固定臂:肩上
3、颈侧屈 0 ° -- 45°
体位:端坐或直立 轴心:第七颈椎棘突 固定臂:双肩上
4、颈旋转 0 ° -- 45°
体位:仰卧 轴心:头顶 固定臂:平床面
(二)胸和腰椎ROM
1、脊柱前屈0°-80°
体位:直立位 轴心:L5棘突 固定臂:体侧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
2、脊柱侧屈0°-40°
体位:直立位 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
3、脊柱后伸0°-30°
体位:直立位 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
4、脊柱旋转0°-45°
体位:仰卧或直立位 轴心:头顶 固定臂:平床面
二、上肢ROM
(一)肩部关节
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肩部的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壁,组成肩部六个关节:盂肱、肩锁、胸锁、喙锁、肩肱、肩胛胸壁关节。盂肱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关节,分别可在三个面围绕三个运动轴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运动。
肩部的运动主要是盂肱、胸锁、肩锁、肩胛胸壁四关节配合协调共同完成。 前屈60º、外展30º、由盂肱关节完成,以后的运动由肩胛胸壁关节参与,运动比例2:1。
1、肩关节屈0°-180°
体位:坐或仰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体侧中线
2、肩关节后伸0°-60°
轴心:肩峰 固定臂:体侧中线
3、肩关节外展0°-180°
体位:坐或俯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后上臂中线
4、肩关节水平外展0°-40°
体位:坐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5、肩关节水平内收0°-130°
体位:坐或仰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6、肩关节外展内旋0°-70°
7、肩关节外展旋外0°-90°
二)肘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肱尺关节:肘关节的主要部分,完成屈伸运动。
肱桡关节:协助近端桡尺关节的运动。
桡尺近端关节:完成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2、肘关节伸展-屈曲0°-135°/150 °
体位:坐位 轴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上臂中线
3、前臂旋后0°-80°/90 °
体位:坐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4、前臂旋前0°-80°/90 °
体位:坐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三)腕ROM
解剖及运动学
腕部关节是由桡、尺骨远端及8块腕骨组成。狭义:桡腕关节。广义:桡腕、腕骨间、桡尺远端关节。桡腕关节可行掌屈、背伸、尺、桡偏四种运动;桡尺近、远端关节共同完成旋前、旋后运动;腕骨间关节协助桡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掌屈以桡腕为主,背伸以腕骨间关节为主。
1、腕关节掌屈0°-80°
体位:坐位 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平行
2、腕关节背伸0°-80°
体位:坐位 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
3、腕关节尺偏0°-30°
体位:坐位 轴心:手背第三掌骨根部 固定臂:前臂中线
4、腕关节桡偏0°-20°
(四)、手部关节
1)解剖:骨的构成 8个腕骨、5个掌骨、14个指骨(拇指2个指骨)数个籽骨。
A、腕间关节:腕骨间关节(相邻腕骨间)运动很小。腕横关节(两排腕骨间)运动大。
B、腕掌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外展、对指活动大,其余小,4、5屈、伸15`20`
C、掌骨间关节 3个(2-5间)
D、掌指关节屈、伸、侧方运动,被动旋转。
E、指间关节 屈、伸运动。
2)运动学概要
拇指:掌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2--5指掌指关节屈、伸、外展、内收。
3)手的功能
3个功能轴;纵轴、前后轴、横轴
手的动作;握、捏、钩。
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休息位 腕关节背伸曲10 ~15度,其余手指关节自然微屈
手的功能位;腕背伸20~25度,拇指掌侧外展。
4)活动范围测量;
手指ROM
1、掌指关节( MP)屈曲0°-90°
体位: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2、掌指关节(MP)过伸0°-15 ° --45°
体位: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3、掌指关节(MP)外展0°-15 ° --45°
体位: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4、近端指间关节(PIP)屈曲0°-110°
体位:坐位 轴心: PIP顶部 固定臂:近节指骨
5、远端指间关节(DIP)屈曲0°-90°
体位:坐位 轴心: DIP顶部 固定臂:远节指骨
5)拇指ROM
1、拇指掌指关节(MP)屈曲0°-50°
体位:坐位 轴心:拇指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2、拇指指间关节(IP)屈曲0°-90°
体位:坐位 轴心:拇指指间关节顶部 固定臂:近节指骨
3、拇指桡侧外展0°-50°
体位:坐位、手掌平桌面
轴心:拇指掌骨根部
固定臂:桡骨
4、拇指掌侧外展0°-50°
体位:坐位、手背平桌面 轴心:拇指掌骨根部 固定臂:桡骨
5、拇指对指
用尺测量
三、下肢ROM
1、髋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髋关节是球凹形关节。颈干角:110~140度,平均127度,〉140度为髋外翻,〈110度为髋内翻。前倾角20度,股骨内旋时前倾角消失,外旋时前倾角增大。
髋关节的运动轴:额状轴屈、伸。矢状轴内收、外展、垂直轴。
2)ROM测量
量前屈125度,后伸15度,内收35度,外展45度,内外旋各45度。
2、膝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构成。股胫关节、髌股关节、胫腓近端关节。膝关节屈伸运动,屈膝时轻度旋转
膝关节内半月板功能:保护、充填、制动、调节压力、滚珠作用、润滑作用、弹簧作用。
2)ROM测量
膝关节屈--伸0~130度。内旋0~30度,外旋0~40度。
3、踝及足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踝关节:下胫腓关节(上下、前后、旋转、侧方运动),距小腿关节(背伸、跖屈)
踝关节韧带:前、后韧带、三角韧带(内; 距胫前韧带、胫舟韧带、距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腓侧副韧带(外;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足部:共26块骨组成;跗骨7、跖骨5、趾骨14。足部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重要关节;距下关节(距跟关节)、距舟关节、跟骰关节。前两个关节使足发生内、外翻,后两个关节称为跗横关节使足发生内收外展。
ROM测量
踝关节活动范围:跖屈45度、背伸45度,内翻40度,外翻40度,

8、我体检单上写的是(脊柱: 呈生理性弯曲,活动度正常)这是不是说我脊柱有变形

没有了,你的脊柱很正常,生理性弯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常人的四个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你的脊柱很正常,所以检查下别的了

与脊柱活动度检查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