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两侧穴位

脊柱两侧穴位

发布时间:2020-08-22 07:19:38

1、如何按摩脊背才让人舒服?

背部按摩手法有哪些?上班族经常保持一个姿势,颈背部常出现问题,这时候就求助中医按摩。须知道,背部有很多穴位,学会正确的按摩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解决病痛。

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以上背部按摩需要别人来帮助按摩,有种按摩手法自己也可以做哦。

(1)脊柱两侧穴位扩展资料:

1、促进血液循环

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低,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足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改善了心脏功能,降低了心脏负荷。

有人做过测试,一个健康的人按摩双足3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男性为13-18倍。可见,热水足疗可使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

2、促进新陈代谢

足疗促进了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等等,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3、消除疲劳

当人体十分疲劳时,就会出现足部血液循环不良的情况,导致代谢终产物、钙盐、乳酸微晶体等物质大量沉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按摩四大穴位 轻松解决背部疼痛

2、人体的脊柱两侧有哪些穴位各有什么功效

3、身体背部都有哪些穴位,分别位于何位置

这个问题太复杂,因为背部穴位太多,不过一般保健用的话就属足太阳膀胱经zd上的穴位比较多!然后夹脊用的也比较多,这都比较好定位,模糊一点的话,就是膀胱经从肩胛那个高度开始,版在脊柱的两侧,用比划一下自己或者被保健人的手掌大小,手掌的中线放在脊柱上,手掌的左右两侧权就是宽度,上下就在脊柱棘突下定位!其实新华书店一般都有卖的!

4、腰酸背痛不难办,多按哪几个穴位能够顿感轻松?

现代人尤其是对于那些白领来讲,他们长期坐在办公室中,面对着电脑腰酸背痛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腰酸背痛用吃药的方式来解决,那么这种长时间的持续性的疼痛,用吃药方式缓解,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也能够缓解腰酸背痛带来的不适感。

首先有一个穴位的名称就叫做腰痛穴。这个穴位位于腰后部脊柱两侧。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法,千万不要太过用力的按压,通过顺时针,按摩的方式能够很快的缓解腰酸背痛。瞬间就会觉得十分轻松。

如果不具备医生或者旁边没有人的情况下。其实可以到商场里或者在网上购买按摩穴位的仪器。这样你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在腰痛穴这个地方进行按摩。其次,命门穴对于缓解腰酸背痛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并且这个穴位也比较好找。它大概就是位于与肚脐相对后背的地方。

穴位找准的话,你会摸到一个很明显的凹陷处。而按摩这个穴位同样也是需要掌握好力道和方法的,用手掌按摩,先顺时针按摩20~30次,在逆时针按摩20~30次。同时在按摩的时候要让自己手掌的温度适中。千万不要用冰凉的手去按摩。

这两个穴位,坚持按摩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腰酸背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对于那些久坐在办公室的人,一定要定期的按摩这两个穴位,并且多加运动才能够防止腰肌劳损。

5、人的身体一共有多少个穴位

6、按摩腰部法的穴位有哪些?

揉命门穴

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前脐中(神阙穴)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重复操作36次。意守命门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温肾阳、利腰脊等作用。

揉肾俞穴

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作36次。意守肾俞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等作用。

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置于腰阳关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反复作36次。意守腰阳关穴。督脉为阳经,本穴为阳气通过之关。每天按揉此穴,具有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8寸处,与腰阳关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腰眼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连作36次。意守腰眼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等作用。

腰部活动

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用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两则肾俞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连作36次。意想腰部尽量放松。每天活动腰臀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强健腰肌等作用。

捶腰阳关穴

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穴36次。意守腰阳关穴。每天叩击此穴,具有振奋阳气、强腰膝等作用。

拿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关节后面横纹正中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面对称施力拿、揉)两下肢委中穴,约1分钟。《针灸大成》中说:“腰背委中求”。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等作用。

捶腰骶

两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骶部,左右皆叩击36次。意守腰骶部,并意想腰骶部放松。每天叩击腰骶,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等作用。

擦腰

搓手令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旁,直线往返摩擦腰部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作108~180遍。意想腰部的热感越来越强而达整个腰部。每天摩擦腰部,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等作用。腰部保健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不懈,必见成效。

7、督脉的的走向起于哪个穴位止于哪个穴位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循行于脊里,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且藉其分支两络于肾,肾为元阳,内寓命门之火。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背为阳,督脉与全身阳经均交会于大椎,又藉肾与元阳密切关联,故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调节阳经脉气。正如滑伯仁在《难经本义》所指出的“督之为言都也,为阳脉之海,所以都纲乎阳脉也”。督脉统摄诸阳,循达于体表则可卫外御邪;通达于内,则可温通经脉,温煦脏腑。故督脉为病,在外不能卫外御邪则会出现感冒、寒热等症。在内不能温煦脏腑则出现久泄脱肛、阳痿、滑精、崩漏、头痛等症。邪闭阳郁则会出现痈疮疔毒、发热、疟疾等症。因此,督脉经穴具有温阳、泻热的双重作用。
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qi,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2.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8、调理脏腑不平衡应该用什么穴位?

巧用穴位调理五脏

经络内属脏腑,外落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使气血运行通畅。那么,内如何反映到外,外又如何体现在内呢?中医对人体内在的变化的认识叫藏象,意为藏在里面表现在外面。然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因为它的存在,人体内部脏腑的功能变化才会反映到人体的外周,而人体外周的一些特定刺激可以又刺激到人体的内部,达到引起改良的一些变化来治疗疾病或预防保健。

脊柱的两侧与我们的内脏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内脏的神经是在脊柱两侧的位置上传入传出的,那么我们皮肤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也是传入传出到此的。然而,在脊柱两侧相关的这些穴位又和我们的脏腑功能密切对应。

一、调整脏腑的背部穴位 1、华佗夹脊穴:脊背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两侧共34个穴位; 2、背俞穴:后背中中线各旁开1.5寸处,距离脊柱约两指宽的两条中线上; 功能:夹脊穴和背俞穴都与脏腑功能密切对应,对五脏有很好的诊断和调理作用。 注:背俞穴的上三分之一段有心俞、肺俞等穴,穴位下面就是心和肺,直接针刺这一段的俞穴,容易出现气胸,应有医生操作,普通人尽量不要尝试,可用华佗夹脊穴来代替。

二、家庭操作法——梅花针 梅花针叩刺作用:调整五脏功能,治疗顽固性疾病、虚损的病症和脏腑功能失常的病症。 1、 心脏系统疾病:叩击背部上三分之一; 2、 消化系统疾病:叩击背部中间段落;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叩击背部下三分之一。 注:叩刺时注意力度均匀,针尖垂直皮肤。

人体的五脏,即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互相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医中认为五脏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共同配合,从而支撑起整个人的生命活动。其中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肃降,肾为先天之本。可以说人的五脏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共同形成了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人造成根本性的伤害。下面就推荐5个穴位,帮你轻松调养五脏。

1、心脏调理用内关穴

内关是心神卫士,穴位在前臂内侧要处,犹如关隘,因而叫内关穴。常按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对心痛、心悸、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也可治疗失眠、癫痫、高血压、哮喘等病症。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往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找穴时,微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处向上量3个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的地方就是内关穴。每天以一只手拇指按压另外一只手内关穴,10~15分钟,再交替按压即可。

2、肝脏调理用太冲穴

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力气不要太大,两只脚交替按压。

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是肝经要穴,主治失眠头疼、肝炎、闭经等,能平肝泻热,舒肝养血。太冲穴在足背,第1和第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找的时候沿着足背第1、第2跖骨间的横纹向足背上推,感觉到有一凹陷处就是。经常按双脚太冲穴可以帮助缓解烦闷、焦虑等症状,帮助清肝火。

3、脾脏调理用太白穴

太白穴主治脾胃虚弱、胃痛、腹胀、腰痛、肠鸣,能清热化湿,健脾和胃。太白穴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找的时候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就是太白穴,按摩的时候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按,每次2—3分钟即可。

4、肺脏调理用太渊穴

太渊穴属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的意思是经气深如潭水,这个穴位主要可以通调血脉,让气血畅通,止咳化痰,对于肺炎、神经性皮炎、脉管炎等症状都有治疗作用。此穴在腕部,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找的时候掌心向上,腕横纹外侧摸到桡动脉,桡动脉外侧就是太渊穴。此穴适宜用拇指指腹点按,每次按3分钟即可。

5、肾脏调理用京门穴

京门是补肾大穴,穴位是肾气出入的门户,常按京门穴可以补肾通淋、健脾温阳,对腹胀、腰痛、尿黄、肾炎等症状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此穴在上腹部,第12肋骨游离端下际。按摩时以指节揉按,以稍有痛感为宜。

五脏是人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中心,身体中绝大多数的代谢过程等都要经过五脏。确保五脏的健康,才能根本性的保证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经常通过按摩的方式刺激相应的穴位来保养五脏,就显得尤为重要。

9、每天推后背脊椎两撤有什么好处

人体后背的脊椎两侧有许多穴位,用推揉、按摩等手法来刺激这些经穴,会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不适等作用

10、腰部有几些穴位

揉命门穴 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限中,与前脐中《神阙穴》相对。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反复操作36次。意守命门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温肾阳、利腰脊等作用。
揉肾俞穴 肾俞穴在 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坐36次。意守肾俞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等作用。
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限中。左手与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置于腰阳关节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反复做36次。意守腰阳关穴。督脉为阳经,本穴为阳气通过之关。每天按肉此穴,具有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8寸处,与腰阳关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腰眼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连作36次。意守腰眼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等作用。
腰部活动 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用两手叉腿,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两侧肾俞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连作36次。意想腰部尽量放松。每天活动腰臀部,具有舒经活穴、滑利关节、强健腰肌等作用。
捶腰阳关穴 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穴36次。意守腰阳关穴,每天叩击此穴,具有振奋阳气、强腰膝等作用。
拿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关节后面月国窝横纹正中处。双手多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四指的指面对称施力拿、揉》两下肢委中穴,约1分钟。《针灸大成》中说;’腰背委中央’。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等作用。
捶腰骶 两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骶部,左右皆叩击36次,意守腰骶部,并意想腰骶部放松。每天叩击腰骶,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等作用。
擦腰 搓手令热,意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旁,直线往返摩擦腰部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作108-180遍。意想腰部的热感越来越强而达整个腰部。每天摩擦腰部,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等作用。腰部保健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不懈,必见成效。希望这些对你有作用!!!!

与脊柱两侧穴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