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 和 脊神经有什么区别?
有很大不同,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不一样啦
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呈长圆柱状,全长41-45厘米。上端与颅内的延髓相连,下端呈圆椎形随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缘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儿则平第三腰椎)
脊神经sumal nerves共31对,连接在脊髓上的神经,分布在躯干、腹侧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通俗的说,脊髓就是脊锥里的东西,脊神经就是像贯穿整条脊柱的线啊)
2、腰椎结构图片 4—5在人体什么部位
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大概就是及腰带的位置,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
3、脊柱神经受损怎么恢复
分析:脊柱神经受损也叫作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发病的早期西医治疗方法只是恢复了椎管口径免使神经再度受损导致病情加重,但受损的神经仍处于麻痹休克状态而不能恢复。
意见:不知道你有没有做完手术?手术给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它不能恢复神经,受损麻痹不全的神经恢复除自身修复外,主要是要靠药物的促进,营养神经的药物,在配合好康复训练,配合医生制定好康复计划,坚持下去。才能得到最佳的恢复状态。
4、写有腰椎节数和其所对应的神经名称的人体腰部神经分布图是什么样的?
脊髓神经,由脊髓发出的成对神经。人体共有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每一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侧角的交感神经元或副交感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纤维随脊神经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支配控制肌肉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后根上有脊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元细胞体聚集而成,后根由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处,能感受各种刺激。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典型的脊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纤维。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含传入、传出纤维。后支一般细小,分布于脊柱附近较小区域内的皮肤和肌肉。前支粗大,分布到颈部以下其余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
其中除第2~11对胸神经前支沿肋间分布外,其余神经的前支都先交织成丛,再由此丛发出分支分布于所支配的区域。这些脊神经分别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尾丛,而且均左右成对。
(4)脊柱神经图片扩展资料:
腰神经:
共5对,发自脊髓的腰节。腰神经各自穿出椎间孔后,即分为后支和前支。
腰神经的后支,在横突间内侧肌的内侧向后行,即分成内侧支和外侧支。各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皆分布于多裂肌。下3对腰神经,还发出细支到骶部的皮肤。上3对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斜行向外,发支支配附近的竖脊肌;其皮支穿背阔肌腱膜,在竖脊肌的外侧缘,跨过髂嵴后部,至臀部皮下,称臀上皮神经。
第1腰神经的外侧支较小,分布于臀中肌表面的上部;第2腰神经外侧支,分布于臀中肌表面下部和臀大肌浅层;第4腰神经外侧支细小,终于骶棘肌下部;第5腰神经外侧支,分布于骶棘肌,并同第1骶神经相交通。
腰神经的前支,由上而下逐渐粗大。第1~4腰神经的前支,大部分组成腰神经丛(有50%的第12胸神经的前支分支加入腰丛)。第4腰神经的小部分和第5腰神经合成腰骶干,参加骶神经丛的组成。
5、脊髓神经再生丹图片?
神经再生之药具有兴奋激活神经之功效,但治疗前题必须手术恢复或整骨复位恢复椎管口径,让神经顺利的通过,同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并中西复合治疗软化瘢痕,营养神经预防受损神经继发缺血坏死才能有好的疗效。脊髓损伤后的治疗异常复杂,治疗需配合整体进行方案议定才能获得最佳恢复。而且治疗恢复本病的关键在于时间,过了治疗期受累神经会继发缺血坏死。
6、脊柱神经分布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上面比较清楚,建议你去看一下,一般的书店都有
7、神经结构图胫椎结构
颈椎的形态结构如下:
颈椎,共7个。一般颈椎的椎体较小,近似长方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水平位;椎孔大,呈三角形。横突根部生有横突孔,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横突孔内有椎动脉和椎静脉穿行。横突末端分为前、后结节,第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较大,颈总动脉经其前面上行,故称为颈动脉结节,当头部受伤严重出血时,可在此压迫颈总动脉暂时止血。第2~6颈椎棘突短而分叉。第7颈椎棘突则长而水平,末端不分叉,容易扪到,故又名隆椎,是临床上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取穴的标志。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两侧的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如\“Luschka\”关节过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相应症状,为颈椎病的病因之一。
第1、2颈椎属特殊颈椎。第1颈椎又称寰椎,呈环状。主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侧块上面的椭圆形上关节面与枕骨髁相关节,下面稍凹的圆形下关节面与第2颈椎相关节,前弓后面有齿突凹。上关节凹后方有椎动脉沟,椎动脉出横突孔经此沟而入枕骨大孔。后弓长,中点略向后方突起,叫做后结节。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2颈椎又称枢椎(axis),椎体向上有指状突起,称齿突,与寰椎的齿突凹相关节。在发生学上齿突来自第1颈椎椎体。枢椎其余形态同一般颈椎。
要了解颈椎还要知道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约呈短圆柱状,内部为骨松质,外为薄层骨密。上、下椎体以软骨连成柱状,是椎骨承重的主要部分。椎弓在椎体后方。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分别称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椎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形成椎间孔。椎弓的后部呈板状,叫椎弓板。左右椎弓板相连形成完整的椎弓。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连成贯穿脊柱的椎管以容纳保护脊髓。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突,多数可在背部正中线摸到;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棘突和横突都有韧带和肌肉附着;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相对,以关节面组成关节突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