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
2、结核科实习生自我鉴定
一、情况介绍
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 X 线、核素、超声还是 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体检、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目前学生已经通过了两年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进入到最后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毕业实习阶段。
在 32 周的毕业实习中,使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目标
通过毕业实习,明确做为医学院影像专业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地区级及以下医院卫生机构从事医学院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具体要求是:
(一)影像技术
1.熟悉各种检查方法,正确引导病人就诊。
2.独立完成暗室技术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3.能熟练地掌握 X 线机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常规检查部位的普通 X 线摄影及造影,拍摄出符合诊断要求的 X 线片。
4.熟悉 X 线特殊检查技术,包括高仟伏摄影、软 X 线摄影、数字 X 线检查及超声检查。
5.知道 CT 、 MRI 、介入放射检查的操作规程要领及基本步骤。
(二)影像诊断
1.能说出影像学科的常规工作制度;
2.规范地进行 X 线透视操作;
3.能准确识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颅脑五官;
4.系统的正常 X 线表现和常见病的典型 X 线征象;并对其中常见病出现典型征象者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5.具有正规书写 X 线透视、摄片、造影检查诊断报告的能力;
6.能说出 CT 、 MRI 、 DSA 、介入放射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诊断原则;
7.具有初步的 CT 和超声诊断能力;
8.对常见病能合理选用各种影像检查方法;
9.能对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点与限度进行初步的评价。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职责和医德方面
1.进一步明确医学影像学科的性质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更加热爱专业。学习医院科室工作人员的好思想、好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放射科的组织机构及医技人员构成、工作范围划分及基本诊疗制度。
3.熟悉放射科各级医务人员,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及其正常工作程序。
(二)影像技术
1.接诊
(1)诊室的分布及工作范围
(2)胶片规格及价格
(3)报告的登统及分发
(4)照片的存储和保管
2.X 线照片冲洗技术
(1)暗室布局及常用器材设备
(2)胶片的开启、装片、卸片、冲洗及保管
(3)药液的配制和 / 或更换
(4)显影、中间处理、定影、水洗及干燥的过程与注意事项
(5)自动洗片机的使用与维护,自动冲洗技术的优缺点。
3.普通 X 线摄影
(1)投照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2)四肢、胸部、腹部、头颅、面颅、脊柱和骨盆常用位置投照。
4.体层摄影:胸、腹部常用位置。
5.软 X 线摄影:乳腺摄影。
6.造影检查:
(1)常用造影剂的用途及发生意外时的抢救措施
(2)钡餐、钡灌肠、尿路造影、胆囊造影“ T ”管造影、 PTC 、 ERCP 、子宫输卵管造影、心血管、脑血管造影、支气管、下肢静脉造影。
7.CT 常规体位操作要领、基本步骤
8.MRI 常规体位操作要领、基本步骤
9.超声 各部位检查的术前准备,掌握腹部各脏器正常声像图及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
10.CR、DR 操作要领、基本步骤及常规图像处理
11.介入放射
(三)影像诊断
1.透视:胸部、腹部透视。
2.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⑴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阻塞、胸膜疾病。
⑵ 循环系统疾病:风心病、先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心包炎。
⑶ 骨骼系统疾病:骨外伤(骨折、关节脱位)、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关节病变。
⑷ 消化系统疾病:溃疡病、食管癌、胃癌、胆石症、肠结核、结肠癌、胃肠道穿孔、肠梗阻。
⑸ 泌尿、生殖系疾病: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生殖系结核、肿瘤、节育器 X 线检查方法与诊断。
⑹ 颅脑五官疾病:颅脑损伤、颅高压、颅内肿瘤(垂体瘤)、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动静脉瘤、动脉狭窄与闭塞。眼外伤异物定位、急慢性乳突炎、副鼻窦炎、鼻咽腔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喉癌。
⑺ 超声诊断: ① 腹部超声(肝脏、胆道、胰腺、脾脏、肾脏、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 ② 小器官超声(眼球、甲状腺、乳腺); ③ 心脏超声(心脏正常声像图)
⑻ CT、MRI、DSA、介入放射:
成像原理、适应证、禁忌证、颅脑与脊柱的正常CT、MRI影像解剖、外伤、脑血管意外、肿瘤的CT、MRI诊断。
介入放射的基本原理、范畴,动脉栓塞术、成形术的原理、应用范围。
四、实习时间: 32 周
(一)影像技术( 12 周)
1.接诊及暗室: 1 周
2.X 线普通摄片和数字 X 线摄影: 8 周
3.X 线特殊检查: 2 周(包括体层摄影、软 X 线摄影、胃肠道造影、 IVP 、 PTC 、 ERCP 、宫腔碘油造影)。
(二) X 线诊断( 10 周)
1.门诊透视: 1 周
2.诊断及书写报告: 9 周
(三)超声科: 4 周
(四)CT 室: 4 周
(五)MRI 室: 1 周
(六)介入放射室: 1 周
五、实习成绩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
1.实习学生个人的出科小结(含政治学习、工作表现及专业技能)
2.带教教师、实习生主管教师对实习生的考评
3.实习学生自我鉴定
4.实习小组鉴定
5.医院影像科鉴定
3、脊柱外科护士3个月进修自我鉴定
脊柱外科护士3个月进修自我鉴定
一、进修情况概述、进修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进修态度、进修纪律等
三、不足、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