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椎体成形术有何副作用
常见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神经根或周围组织一过性热损伤,肋骨骨折,肺栓塞,感染 当然这些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无明显副作用,如条件许可可选择椎体后凸成形术!
2、脊椎手术2个月做些什么
病人发生脊椎病变,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具体术后多长时间能够恢复,在临床上并没有统抄一明确的时间。因为不同的病症,采取的术式不一样,术后恢复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病人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采取手术治疗,进行切开复位、减压、植骨、钉棒系袭统内固定术,一般术后10-12周可以得到恢复。另外,如果病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椎间孔镜进行微创知手术,进行髓核摘除术,一般术后1-2周可以道得到恢复。如果病人发生腰椎管狭窄症,同样进行手术治疗,进行切开减压术、椎管扩大成形,同时也给予了内固定术,一般术后3周左右可以得到恢复。
3、脊柱后凸成形术后短期内椎骨骨折的风险增大
新研究表明,脊柱后凸成形术后的椎骨骨折率高于以前预计的不治疗原发骨折的水平。但这种增大的骨折风险似乎只限于手术后2个月内。
尽管两者有关的原因还不清楚,但可能是因为某一个椎骨水平接合力的增强使得邻近水平有了更大压力,第一作者、美国加州圣约翰健康中心的弗利伯格(David
Fribourg)和同事指出,因此,在脊柱后凸成形术后,特别是2个月的窗口期内,如果后背疼痛增加,应怀疑继发椎骨骨折。
发表于10月15日《脊柱》杂志(Spine
2004;29:2270-2276)上的这些结论源于一项对38名病人(28女10男)的研究。他们因为总达47处椎骨骨折(多在L1和L2水平)进行了脊柱后凸成形术。在平均8个月的随访期内,10名病人又出现了17次椎骨骨折,这个比率高于以前未治疗骨折的历史资料。8名病人的骨折发生于手术后2个月内,而且至少有一处是在治疗骨折处的邻近水平。在所观察的17处骨折中,只有4处不是在受治部位相邻上、下的水平。手术后发生远处骨折的时间明显长于发生近处骨折的。
“脊柱后凸成形术是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疗法”,研究者们总结,“但是,进行此手术的病人应被告知60天内有邻近水平骨折的风险”。
4、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前弯腰运动锻炼
PVP无法恢复脊柱的正常高度,术后患者疼痛虽然缓解,但仍有可能出现驼背畸形。传统椎体成形术PVP的骨水泥渗漏可高达80%以上。
5、脊柱转移瘤球囊后凸成形术
尽管恶性肿瘤一旦转移到脊柱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能够幸存下来。目前,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椎体成形术(尤其是球囊后凸成形术)是一种可以为有症状的VCF患者提供减少病痛的有效方式。减少病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并不仅仅是一个健康的问题,同时还是降低并发症、减少开支的问题。
手术方式的选择虽然有争议,但目前与椎体成形术相关的高质量文献报道尚不充分,因此就癌症患者情况而言,文献更支持采用球囊后凸成形术,这是因为球囊后凸成形术并发症较低,并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28]。无论是椎体成形术还是球囊后凸成形术,病理活检必须按要求进行[29]。椎体增强技术结合放疗或者射频消融术可能成为今后一种新的治疗模式[30]。
6、要怎样矫正变形的脊椎?
7、问:本人t12胸椎压缩性骨折已经4个月,接受了椎体成形术,脊柱后凸,能否引起颈椎和腰椎的改变。
那你现在需要看看你现在这个胸12椎体本身的一个压缩的具体的严重程度,短时间一般是不会引起说的颈椎和腰椎的病变,一般是时间长了话,这种情况一般是一种诱发因素,就是说相比之下你比正常人容易出现问题些。
8、椎体成形术的缺点
PVP无法恢复脊柱的正常高度,术后患者疼痛虽然缓解,但仍有可能出现驼背畸形。
传统椎体成形术PVP的骨水泥渗漏可高达80%以上。
9、何谓“双开门”椎板成形术?
为近年来开展的新手术,即将椎板开成两个“门”的形状,可扩大椎管矢状径,且符合脊柱之圆柱形结构,使脊髓获得均匀的减压,但由于破坏了棘突的完整性而影响颈椎的稳定。
由颈椎后侧手术入路显露双侧椎板后,按计划剪去所有“门”
的棘突,从正中由下向上钳开椎板,横行切断“门”上下的韧带(包括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从中线旁5mm 两侧各做一骨槽,留2mm 骨质做活页,将宽骨膜剥离器插入棘突分开处并扭转90 度,即可将双侧椎板立起。然后用细丝线及小圆针将黄韧带顶端与关节囊缝上,将两边的每个黄韧带缝好,并留出约10mm 的骨窗,盖以从皮下取来的脂肪片,并将剪下的棘突分成小条放于活页部,缝合底层肌肉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分层缝合。
也有将棘突正中切开、中间植骨的方法行“双开门”椎板成形术以扩大椎管者,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