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损伤搬运

脊柱损伤搬运

发布时间:2020-08-10 22:19:41

1、常用的伤员搬运方法有哪几种

常用的伤员搬运方法有哪2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

1、徒手搬运 不使用工具,而只运用技巧徒手搬运伤病员,包括单人搀扶、背驮、双人搭椅、拉车式及三人搬运等。

2、担架搬运 担架种类包括:铲式担架、板式担架、四轮担架、其他:帆布担架、可折叠搬运椅等。
搬运的方法:
1、一位担架员徙手搬运:
①扶行法:适宜清醒伤患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患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身旁,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背后,搀扶行走。 ②背负法: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患者,更适用于搬运溺水病人。 救护者背朝向伤员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担架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担架员抓住伤员的大腿,慢慢站起来。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
③拖行法:适用于体重体型较大的伤患者。自己不能移动,现场又非常危险需要立即离开时,可用此法。非紧急情况下,勿用此种方法,以免造成伤者另一次的伤害,加重伤害。 救护者抓住伤口员的踝部或双肩,将伤员拖出现场。如伤员穿着外衣,可将其钮扣解开,把伤员身下的外衣拉至头下,这样拖拉时,可使伤员头部受到一定保护。拖拉时不要弯曲或旋转伤员的颈部和后背
④下梯法:适用清醒或昏迷者;体型较大、较重伤者。从楼梯往下运送。
⑤爬行法: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⑥抱持法:适于年幼伤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救护者蹲在伤员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员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2、两位担架员徙手搬运:
①轿杠式: 适用清醒伤患者,能用一臂或双臂抓紧担架员的伤患者,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腕,然后,蹲下让伤员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救护者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两名救护者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②椅托式: 适用体弱而清醒的伤患者。两名救护者面对面蹲在伤员的两侧,分别将靠近伤员一侧的手伸到伤员背后握住对方的手腕。各自将另一只手伸到伤员的大腿中部(膕窝处),握住对方的手腕。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③双人拉车式: 适于意识不清的伤患者移上椅子、担架或在狭窄地方搬运伤者。两名救护者,一人站在伤员的背后将两手从伤员腋下插入,把伤员两前臂交叉于胸前,再抓住伤员的手腕,把伤员抱在怀里,另一人反身站在伤员两腿中间将伤员两腿抬起。两名担驾员一前一后地行走。 ④双人扶腋法: 适于清醒伤患者,双足受伤者。(由于此法简便省力,常在运动会将被采用)。
⑤用靠椅抬走法:使病人坐在椅上,一人在后抬靠椅背部,另一人在前抬椅脚。
3、三人或四人徙手搬运: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 适用于脊柱骨折的伤者。三名(或四人)救护者站在伤员未受伤的一侧,分别在肩、臀和膝部。同时单膝跪在地上,分别抱住伤员的头、颈、肩、后背、臀部、膝部及踝部。救护者同时站立,抬起伤员,齐步前进,以保持伤员躯干不被扭转或弯曲。
①三人同侧运送。
②三人异侧运送。两名救护者站在伤员的一侧,分别在肩、腰、臀部、膝部,第三名救护者可站在对面,伤员的臀部,两臂伸向伤口员臀下,握住对方担架员的手腕。三名担架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员肩、后背、臀、膝部,以后同时站立抬起伤员。
4、器械搬运:
①担架的搬运既省力又方便,是常用的方法。适于病情较重,不宜徙手搬运,又需要转送远路途的伤员。常用的担架有帆布折叠式担架,此担架可适于一般伤员的搬运。不宜运送脊柱损伤的伤员。若要使用,必须在帆布中加一块木板。另一种是组合式(铲式)担架。适于不宜翻动的危重伤员。 抬担架时的注意事项:担架搬运时,伤员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于观察,先抬头,后抬脚,担架员应步调一致;向高处抬时,伤员头朝前,足朝后(如上台阶、过桥),前面的担架员要放低担架,后面的要抬高,以使病人保持水平状态。下台阶时相反。担架员应边走边观察伤员情况如神志、吸呼、脉搏。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停下抢救,先放脚,后放头。伤员用汽车运送时,担架要固定好防止在起动、刹车时碰伤。夏天要注意防暑、冬季要预防冻伤。
5、几种特殊伤的搬运:
①脊柱骨折的搬运: 脊柱骨折的伤员,在固定骨折或搬运时要防止脊椎弯曲或扭转。因此,不能用普通软担架搬运要用木板担架,严禁用一人抬胸、一人抬腿的拉车式搬运。 搬运时必须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这样不使伤员的脊柱强度弯曲以免造成脊髓断裂和下肢瘫痪的严重后果。
颈椎骨折的搬运: 三至四人,搬运方法同脊柱骨折。首先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然后一人托肩,一人托臀,一人托下肢,动作一致抬放到硬板担架上,颈下必须垫一小垫,使头部与身体成直线位置。颈两侧用沙袋固定或用颈托(临时颈托也可),肩部略垫高,防止头部左右扭转和前屈、后伸。
③临时颈托的制作方法: 用报纸或画报,把它折成长约40厘米,宽约10厘米。用三角巾或毛巾包好。将临时颈托环绕颈部在前面打结。
④胸、腰椎骨折的搬运: 先将一块木板(长度和宽度可容伤员俯卧)平放在伤员一侧,然后由3-4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把伤员抬到或翻到硬木板上,使伤员俯卧位,胸上部应稍垫高并要取出伤员口袋内的硬东西,然后,用三至四根布带(三角巾)把伤员固定在板上。
⑤骨盆骨折搬运 应使伤员仰卧,两腿髋、膝关节半屈、膝下垫好衣卷,两大腿略向外展、用1-2条三角巾折成宽带,围绕臀部和骨抛,在下腹部前面的中间打结。用另一条三角由折成宽条带围绕膝关节固定。用三人平托放在木板担架上搬运。
⑥开放性气胸搬运: 首先应严密地堵塞伤口,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伤侧手臂,再用另一条三角巾围绕胸部加以固定。搬运时伤员应采取半卧位并斜向伤侧,迅速运送医院。
⑦腹部内脏脱出的搬运: 内脏脱出应首先用消毒纱布与腕固定脱出的内脏,搬运时伤员应采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驰,减少痛苦,同时还应根据伤口的纵横形状采取不同的卧位。如腹部伤口是横裂的,就必须把两腿屈曲;如是直裂伤口就应把腿放平,使伤口不易裂开。
⑧颅脑损伤搬运: 颅脑损伤(包括脑膨出)搬运时伤员应向健侧卧位或稳定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两侧应用衣卷固定,防止摇动并迅速送医院。
⑨颌面伤搬运: 伤员应采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便于口内血液和分泌液向外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防止窒息。若伴有颈椎伤时,应按颈椎伤处理

2、搬运作业中保护脊柱免受伤害的科学提重物方法?

脊柱损伤在外伤中非常常见,常由各种安全事故造成。如果在急性脊柱损伤时处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损伤加重病情,严重时甚至还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尤其是脊柱骨折患者的搬运至关重要,所以正确认知急性脊柱损伤的搬运要求非常重要。

3、怎样运送脊柱受伤者

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事故现场,经常有伤员需要送往医院救治。可由于种种原因,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伤员的运送大多是由现场人员完成的。由于缺乏急救的相关知识,一些脊柱受伤者经过不正确的搬运,伤情加重,后果甚至无法挽回。统计表明,在各种事故中,脊柱与脊髓损伤的伤员比例较大,所以,掌握脊柱损伤伤者的搬运方法甚为重要。
1、切勿看见病人就抬,拉起胳膊就背。
2、对伤势重或伤情复杂难以判断的伤员,如无木板或人手不够(少于三人),最好让伤员就地平躺,不要搬动,火速打电话请急救中心派车救治。在等车时托起伤员下巴,让其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对明确的脊柱损伤的伤员不能随便搬动其头颈部和腰部,禁止曲伸、转动、搓揉其身体。
搬运时宜用木板或平板担架,应多人(三人或三人以上),用手平托起伤员的身体,将伤员托上木板或平板担架。如伤员诉说颈部疼痛,尽可能用沙袋或衣物塞至颈部两侧以作固定。
4、对脊柱外伤不明显,但有明显颅脑损伤或严重四肢骨折的伤员,要考虑其伴有脊柱损伤,搬动时要求同上。(严朝华)

4、搬运胸腰椎损伤的伤员的正确方法

原位固定伤员,伤员应被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搬运,绝不可用帆布软担架抬运伤员。
两人或三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地将伤员托起,平放在硬板或门板担架上。绝不可一人抱头、一人抱脚的不一致搬动。
脊柱骨折伤员搬运:骨折的脊椎骨容易损伤脊髓,不能活动和负重。
病人有胸、腰椎骨折时,应使病人取俯卧位,胸部稍微垫高。

5、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

搬运转送病人

当身边有人受到伤害或患急重症时,除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外,还要尽快准备好运载工具,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把病人从发病现场搬至担架,或从担架搬至救护车、船、飞机,然后搬下车、船、飞机,用担架送到医院内,这个过程就是搬运。搬运的过程虽短暂,但关系到病人途中的安全,处理不当会前功尽弃。如脑出血的病人搬运不当可使出血加重形成脑疝死亡;脊椎损伤者,随便抱扶行走,可以导致损伤脊髓

一) 对搬运转送病人的要求

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病人(如外伤病人的止血、止痛、包扎、固定),才能扭动。除非立即有生命危险或救护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都应等救护人员先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转送医院。

在人员、器材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病人,尤其是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者。否则,途中可能因疲劳而发生滚落、摔伤等意外。

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表现,如气色、呼吸等,注意保暖,但也不要将头面部包盖太严,影响呼吸。

在火灾现场浓烟中搬运病人,应匍匐前进,离地面约30厘米以内,这里烟雾稀薄,否则容易被浓烟呛住。

二) 常用的搬运方法

担架搬运法 最常用,适于病情重和运送远途的病人。现在常用的有走轮担架、帆布担架,也可用替代品(绳索、被服)制成结实的担架。担架搬运时的具体方法是,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图21)。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图22)。

徒手搬运法 病情轻、路途近又找不到担架时用。可用背负、抱持、托举等方法搬运。环形缠绕肢体两謵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些错误的搬运方法导致了病人,主要是脊椎骨折病人病情的恶化(图23)。因此,在救护现场,切忌对脊椎受伤的病人随意搬动。

6、脊柱损伤搬运术的注意事项

1.脊柱损伤搬运始终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2.各项抢救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环境安全>生命体征平稳(CPR)>开放性创伤及严重骨折(创口止血、骨折固定)>搬运。
3.转运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7、救护时的搬运方法有哪些?

1.一位救护员徒手搬运:

①扶行法:适宜清醒伤患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患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身旁,将伤者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背后至腰部,搀扶行走。

②背负法: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患者。

救护者背朝向伤员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救护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救护员搂住伤员的大腿,慢慢站起来。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这种方法。

③拖行法:适用于体重体型较大的伤患者。自己不能移动,现场又非常危险需要立即离开时,可用此法。非紧急情况下,勿用此种方法,以免造成伤者另一次的伤害,容易加重伤情。

救护者抓住伤员的踝部或双肩,将伤员拖出现场。如伤员穿着外衣,应将其钮扣解开,把伤员身下的外衣拉至头下,这样拖拉时,可使伤员头部受到一定保护。拖拉时不要弯曲或旋转伤员的颈部和后背。

④下梯法:适用于清醒或昏迷者;体型较大和体重较重的伤者。

从楼梯往下运送。。

⑤爬行法: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

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⑥抱持法:适于年幼伤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救护者蹲在伤员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员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

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2.两位救护员徒手搬运:

①轿杠式:适用清醒伤患者,能用一臂或双臂抓紧救护员的伤患者,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腕,然后,蹲下让伤员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救护者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两名救护者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②椅托式:适用体弱而清醒的伤患者。

两名救护者面对面蹲在伤员的两侧,分别将靠近伤员一侧的手伸到伤员背后握住对方的手腕。各自将另一只手伸到伤员的大腿中部,握住对方的手腕。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③双人拉车式:适于意识不清的伤患者。将伤患者移上椅子、担架或在狭窄地方搬运伤者。

方法是两名救护者,一人站在伤员的背后将两手从伤员腋下插入,把伤员两前臂交叉于胸前,再抓住伤员的手腕,把伤员抱在怀里,另一人反身站在伤员两腿中间将伤员两腿抬起。两名救护者一前一后地行走。

④双人扶腋法:适于清醒伤患者,双足受伤者。(由于此法简便省力,常在运动会时被采用)。

3.三人或四人徒手搬运: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适用于脊柱骨折的伤者。三名(或四人)救护者站在伤员未受伤的一侧,分别在肩、臀和膝部。同时单膝跪在地上,分别抱住伤员的头、颈、肩、后背、臀部、膝部及踝部。救护者同时站立,抬起伤员,齐步前进,以保持伤员躯干不被扭转或弯曲。

①三人同侧运送。

②三人异侧运送。两名救护者站在伤员的一侧,分别在肩、腰、臀部、膝部,第三名救护者可站在对面,伤员的臀部,两臂伸向伤员臀下,握住对方救护员的手腕。三名救护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员肩、后背、臀、膝部,以后同时站立抬起伤员。

4.器械搬运:

①担架的搬运方法:担架的搬运既省力又方便,是常用的方法。适于病情较重,不宜徒手搬运,又需要转送较远路途的伤员。常用的担架有帆布折叠式担架,此担架可适于一般伤员的搬运。不宜运送脊柱损伤的伤员。若要使用,必须在帆布上加一块木板。另一种是组合式(铲式)担架。适于不宜翻动的危重伤员。

抬担架时的注意事项:担架搬运时,伤员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于观察,先抬头,后抬脚,担架员应步调一致;向高处抬起,伤员头朝前,足朝后(如上台阶、过桥),前面的担架员要放低担架,后面的要抬高,以使病人保持水平状态。下台阶时相反。担架员应边走边观察伤员情况如神志、呼吸、脉搏。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停止抢救,先放脚,后放头。伤员用汽车运送时,担架要固定好防止在起动、刹车时碰伤。夏天要注意防暑、冬季要预防冻伤。

②自制简易担架:可利用就便器材自制担架,如用木板、木棍、绳子、竹杆、被单、梯子、衣服等等。

两件上衣自制担架:用两根可负重的木棍或竹竿当架子,用两件上衣构成担架面。

毛毯(被单、棉被)自制担架。

竹杆、绳子自制担架。

木棍、门板自制担架

上述三种自制简易担架,均不宜用来转运脊柱损伤的伤员。

③将伤患者搬放到担架的方法:两名救护员搬运。三名救护员搬运。

5.几种特殊伤的搬运:

①脊柱骨折的搬运:脊柱骨折的伤员,在固定骨折或搬运时要防止脊椎弯曲或扭转。因此,不能用普通软担架搬运要用木板担架,严禁用一人抬胸、一人抬腿的拉车式搬运。

搬运时必须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这样不使伤员的脊柱强度弯曲以免造成脊髓断裂和下肢瘫痪的严重后果。

②颈椎骨折的搬运:三至四人,搬运方法同脊柱骨折。首先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然后一人托肩,一人托臀,一人托下肢,动作一致抬放到硬板担架上,颈下必须垫一小垫,使头部与身体成直线位置。颈两侧用沙袋固定或用颈托(临时颈托也可),肩部略垫高,防止头部左右扭转和前屈、后伸。

③临时颈托的制作方法:用报纸或画报,把它折成长约40厘米,宽约10厘米的硬垫。用三角巾或毛巾包好。将临时颈托环绕颈部在前面打结。

④胸、腰椎骨折的搬运:先将一块木板(长度和宽度可容伤员俯卧)平放在伤员一侧,然后由3~4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把伤员抬到或翻到硬木板上,使伤员俯卧位,胸上部应稍垫高并要取出伤员口袋内的硬东西,然后,用三至四根布带(三角巾)把伤员固定在板上。

⑤骨盆骨折搬运:应使伤员仰卧,两腿髋、膝关节半屈、膝下垫好衣卷,两大腿略向外展,用1~2条三角巾折成宽带,围绕臀部和骨盆,在下腹部前面的中间打结。用另一条三角巾折成宽条带围绕膝关节固定。用三人平托放在木板担架上搬运。

⑥开放性气胸搬运:首先应严密地堵塞伤口,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伤侧手臂,再用另一条三角巾围绕胸部加以固定。搬运时伤员应采取半卧位并斜向伤侧,迅速运送医院。

⑦腹部内脏脱出的搬运:内脏脱出应首先用消毒纱布与碗固定脱出的内脏,搬运时伤员应采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减少痛苦,同时还应根据伤口的纵横形状采取不同的卧位。如腹部伤口是横裂的,就必须把两腿屈曲;如是直裂伤口就应把腿放平,使伤口不易裂开。

⑧颅脑损伤搬运:颅脑损伤(包括脑膨出)搬运时伤员应向健侧侧卧位或稳定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两侧应用衣卷固定,防止摇动并迅速送医院。

⑨颌面伤搬运:伤员应采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两大腿略向外展,用1~2条三角巾折成宽带,围绕臀部和骨盆,在下腹部前面的中间打结。用另一条三角巾折成宽条带围绕膝关节固定。用三人平托放在木板担架上搬运。

8、脊柱损伤患者应如何搬运?有何要注意的问题?

需要硬板固定,没有硬板需要多人双手平托,保持腰背部水平。

与脊柱损伤搬运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