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脊液检查可怕吗
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也可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
【方法】
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桌面垂直,头部尽量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尽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通常以双侧髂棘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点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以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做逐层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0.098Kpa=10mmH2O)或40~50d/分。若继续做queckenstedt试验,可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即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动脉约10s,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两侧颈动脉。正常时压迫颈动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动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加压力后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但是。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试管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症,凡疑有颅内压力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列为禁忌。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的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2、脑脊液的采集一般通过腰椎穿刺术获得吧,那脊柱所有位置都有脑脊液吗?
就我所学的知识,在生理状况下有脊髓和大脑的地方就有脑脊液。但是不是脊柱所有节段都有脊髓的存在哦脑脊液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脑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脑脊液经过一系列流动进入静脉系统,所以是一边分泌一边吸收。脑脊液不是封闭的,它会进入静脉系统,所以代谢废物可以通过脑脊液进入静脉的血液,通过循环系统排出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网络相关词条,解释得很详细的
希望采纳
3、脑脊液为什么会在马尾里
蛛网膜下腔是脊柱内一个腔隙,
在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腰部最宽大,内含脑脊液,与脑室相通。成人脊髓中止到第一腰椎下缘,腰椎穿刺术一般在第3~4或第2~3腰椎间进行,此处蛛网膜下腔内是马尾神经了,因为很细像马尾样,而且是漂浮在脑脊液中,因些穿刺针损伤神经的可能性非常小。是腰穿的安全部位。蛛网膜下腔里脊神经和马尾神经都是上下走行的,与脊柱平行。
4、脊柱手术脑脊液漏
1正常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量和时限:正常 脊柱手术不会出现,术中损伤硬脊膜才会出现脑脊液漏。
2脑脊液漏的护理 :
用一块泡沫海绵均匀压在腰背部,外加腰围或腹带加压,这样可以比较好的压迫软组织,又不至于出现压疮。而且病人轻度活动、翻身等也没有问题,病人容易接受。
头低脚高位,早期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加压包扎(可用软腰围),俯卧位背部可压盐袋。
3这种脑脊液漏的治疗及其与脑脊液鼻漏治疗的区别:区别太大了...
一般都会好,没什么问题。
5、脊柱裂硬脊膜彭出患者发生脑脊液漏
您的情况建议到三甲医院诊治!
6、脊髓和脊椎的关系,一直没搞清楚,脊髓是在脊椎里吗?,脊椎只是指背上那一竖条的骨头吗?每个脊椎里都...
自己看图吧,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追问!
脊髓是在脊椎里吗?
脊髓在椎管里。
脊椎只是指背上那一竖条的骨头吗?
是的。
每个脊椎里都有脊髓吗?
不能这么说,是贯穿整个椎管的。
脊髓只有脊椎里有吗?
是的。毫无疑问,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还有灰质和白质是属于脊髓部分吗?
是的呀。脑和脊髓都分灰质和白质。
我看见脊髓横解剖图灰质中间还有一个小洞那又是什么?
看看图,中央管。
7、脊柱骨折脑脊液外流会有什么后果
脑脊液漏者要绝对卧床休息适当补充白蛋白或少量血浆、电解质,防治电解质紊乱;防止颅内压过低,导致头疼。
8、脑脊液检查的过程是什么?痛苦吗?
腰椎穿刺术
【适应症】
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也可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
【方法】
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桌面垂直,头部尽量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尽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通常以双侧髂棘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点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以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做逐层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0.098Kpa=10mmH2O)或40~50d/分。若继续做queckenstedt试验,可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即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动脉约10s,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两侧颈动脉。正常时压迫颈动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动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加压力后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但是。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试管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症,凡疑有颅内压力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列为禁忌。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的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这个个人认为是安全的,我一天做4.5个,没有遇见有事的!关键是病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