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防控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应将发病鸡群扑杀作无害化处理。更主要的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
(1)疫区种鸡应用本病疫苗接种免疫。疫苗有两种,一种是1143株,另一种是本病与鸡痘弱毒二联苗。要求在开产前3~4周接种禽脑髓炎疫苗(AE1143),这样开产后的种蛋不会带毒,而且种蛋孵出的雏鸡可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可维持到雏鸡6周龄,度过易感日龄)。接种后不足4周龄的蛋不能用于孵化,以防仔鸡因垂直传播而导致发病。
(2)若种鸡发病,则产蛋量恢复正常前的种蛋一律不能用于孵化(感染后3~4周内的种蛋带毒)。
(3)雏鸡发病,一般应(全群)淘汰,作销毁处理,若鸡群发病率高、症状明显,则更无保留价值。
2、蛋鸡脑脊髓炎是怎么回事
脑脊髓炎是蛋鸡自身携带的一个疾病,脑脊髓炎一般在雏鸡时候已经做疫苗预防,
雏鸡时候发病造成鸡的伤亡
产蛋期发病一般就是造成产蛋量下降,蛋的质量变轻,发病一周以后逐渐回复,期间可以添加鱼肝油拌料,维生素E,维生素B类元素拌料可以有效的逐渐恢复产蛋
3、怎样防控猪血凝性脑脊髓炎?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幼猪。以呕吐,食欲废绝,便秘,进行性消瘦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因此,临床上也称该病为仔猪呕吐—消耗病。病死率很高。
【临床症状】被感染的乳猪可出现两种病型。一种以脑脊髓炎症状为主,另一种以呕吐—消耗病症为主。
脑脊髓炎型病例多发于2周龄以下的仔猪。病猪厌食,继而昏睡,呕吐,便秘,少数病猪体温升高。病猪常表现聚堆,被毛逆立,末梢发绀,打喷嚏,咳嗽或磨牙等症状。发病后1~3天,大多数病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症状。对声响和触摸敏感,尖叫,共济失调,呈犬坐式,后肢麻痹,或四肢游泳状运动,呼吸困难,失明,眼球震颤。死前昏迷。病程约10天,病死率高达100%,幸存的猪可完全恢复。
呕吐—消耗型发生于生后几天的仔猪。最初的症状是呕吐,呕吐物有恶臭。某些病例呕吐不明显,但不食,便秘,口渴喜饮,以后咽喉肌麻痹,不能吞咽。发病初期,体温有时升高,以后体温正常。体重下降、消瘦。有些猪在1~2周内死亡,大部分转为慢性,能存活数周,最后由于饥饿或继发症而死亡。病程数周。有的病例可恢复。【病理变化】本病病变可分为两类,即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和呼吸道的变化。但眼观病变不明显。在某些脑脊髓炎病例,可以见到轻微的卡他性鼻炎。呕吐—消耗病病例中,只有少数出现胃肠炎变化。组织学检查,大多数脑脊髓炎型病例出现非化脓性脑炎变化。部分呕吐型病例也可出现类似的病变。【防控措施】目前本病无特效疗法。平时主要靠加强综合防疫工作,防止引入病猪。对于发病猪和猪群要及时隔离。临产前2~3周使母猪感染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经一定时间后可产生免疫抗体,仔猪可通过初乳获得保护。疫苗使用前要检查疫苗玻璃瓶有否破损,污染等异常现象,否则废弃,疫苗打开后限在当天用完。
4、怎样防治传染性脑脊髓炎?
发病鸡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多扑杀发病鸡群并作无害化处理。
种鸡在生长期接种疫苗,能保证在性成熟后不被感染,可防止病毒经蛋源传递,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可防止2~3周龄内雏鸡不受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的侵害,也可防止蛋鸡群一过性的产蛋下降。8周龄后到产蛋前4周均可注苗。活毒疫苗可通过饮水、滴鼻、点眼和喷雾免疫。灭活苗可用于产蛋鸡,一般在开产前1个月肌肉注射。在该病疫区,最好在10~12周龄经饮水或滴眼接种1次弱毒疫苗,开产前1月接种1次油乳剂灭活苗。
5、怎样防治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是由鸡脑脊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损害性传染病,主要损害1月龄以内的雏鸡。病鸡表现为腿软无力、瘫痪、头颈震颤。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一般雏鸡在1~2日龄易感,7~14日龄为最易感期。此外,火鸡、鹌鹑和野鸡也能经自然感染而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
本病既可水平传播,又能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包括病鸡与健康鸡同居接触传染、出雏器内病雏与健雏接触传染以及媒介物(如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在鸡群之间造成传染。由于该病毒可在鸡肠道内繁殖,因而病鸡的粪便对本病的传播更为重要。垂直传播是成年鸡感染病毒之后、产生抗体之前的短时期内,产生含病毒的蛋,孵出带病雏鸡。但是,康复鸡所产的蛋含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可对雏鸡起到保护作用。
(2)临床症状
鸡群流行性脑脊髓炎潜伏期为6~7天,典型症状多出现于雏鸡。患病初期,雏鸡眼睛呆滞,走路不稳。由于肌肉运动不协调而活动受阻,受到惊扰时就摇摇摆摆地移动,有时可见头颈部呈神经性震颤。抓握病鸡时,也可感觉其全身震颤。随着病程发展,病鸡肌肉不协调的状况日益加重,腿部麻痹,以致不能行动,完全瘫痪。多数病鸡有食欲和饮欲,常借助翅力移动到食槽和饮水器边采食和饮水,但许多病重的鸡不能移动,因饥饿、缺水、衰弱和互相践踏而死亡,死亡率一般为10%~20%,最高可达50%。4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很少表现症状,成年产蛋鸡可见产蛋量急剧下降,蛋重减轻,一般经15天后产蛋量尚可恢复。如仅有少数鸡感染时,可能不易察觉,然而在感染后2~3周内,种蛋的孵化率会降低,若受感染的鸡胚在孵化过程中不死,由于胎儿缺乏活力,多数不能啄破蛋壳,即使出壳,也常发育不良,精神萎靡,两腿软弱无力,出现头颈震颤等症状。但在母鸡具有免疫力后,其产蛋量和孵化率可能恢复正常。
(3)病理变化
一般肉眼可见的剖检变化很不明显。一般自然发病的雏鸡,仅能见到脑部的轻度充血,少数病雏的肌胃肌层中散在有灰白区(这需在光线好并仔细检查才可发现),成年鸡发病则无上述变化。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加强预防。①在本病疫区,种鸡应于100~120日龄接种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疫苗,最好用油佐剂灭活苗,也可用弱毒苗,以免病毒在鸡体内增强了毒力再排出,反而散布病毒。②种鸡如果在饲养管理正常而且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产蛋突然减少,应请兽医部门作实验室诊断。若诊断为本病,在产蛋量恢复正常之前,或自产蛋量下降之日算起至少半个月以内,种蛋不要用于孵化,可作商品蛋处理。③雏鸡已确认发生本病时,凡出现症状的雏鸡都应立即挑出淘汰,到远处深埋,以减轻同居感染,保护其他雏鸡。如果发病率较高,可考虑全群淘汰,消毒鸡舍,重新进雏。重新进雏时可购买原来那个种鸡场晚几批孵出的雏鸡,这些雏鸡已有母源抗体,对本病有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