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疝气手术麻醉打颈椎多疼啊
不是在颈椎,而是在腰椎穿刺。
医生技术熟练,患者配合的话,也就跟平常打针差不多疼,甚至更轻。
2、颈椎骨质增生,疝气复发
你好,我是“疝气资料共享空间”的,给你回答我知道的吧。
1。颈椎骨质增生。基本没什么特效药,因为颈椎骨质增生是椎间盘骨质长了出来,就是增生和韧带钙化所致。动手术这部位较危险。主要注意生活中不要太长时间保持颈部过累,如过zd度保持头部看电脑过久什么的。
2。封闭针是麻醉作用,不会起到治好的作用。它只是帮你压住痛感,让机体不知道而已,实际上一样是痛的。
3。关于疝气。这是我空间的专业。有各种成人,小儿,女性的疝气,全免费的视频,图片,文档,嵌顿复位等下载。让你更好的知道疝气症状和治疗方法。你说内的小孩疝气,可能是斜疝,这有嵌顿的可能。如发生了,要复位,不能复位得手术。
4。请问我能不能再次手术,会不会再发?看机体来办的,一般可以再容手术。至于复发,那都有可能的啊。主要是你得保护好,如过激运动都有可能复发。
“疝气资料共享空间”的回答,希望你满意,早日康复!
3、这种红色圆饼形种子类中药材叫什么名字?
木腰子
木腰子是一种草药,是热带植物九龙藤的种子。
又称:印度罗汉豆、平安豆、野生藏腰子、木腰子、藏腰子、手揉藏腰子、大扁子。
人们常常把它做成为工艺品挂在车上、腰上和脖子上。
4、向日葵的葵盘煮水喝能冶颈椎病吗?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属菊科的高杆作物。其种子为经济价值很高的油料。它的果盘、花瓣、茎叶、茎髓,来均可作药用. 平肝祛风,清湿热,消滞气。种子油可作软膏的基础药。茎髓为利尿消炎剂。叶与花瓣可作苦味健胃剂。果盘(花托)有降血压作用。头离眩晕: 鲜果盘30~60克,水煎,一日2次分服。妇女经期下腹痛: 葵子盘(干品)30~60克,水煎后加红糖适源量,一日2次分服。小便淋痛(包括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等),妇女白带: 向日葵茎连白髓15~30克,水煎2~3沸(不要多煎),一日2次分服。哮喘: 鲜花盘30~60克,水煎服。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 向日葵茎连白髓30~60克,水煎去渣,加入白糖,一日2一3次分服。胃痛,疝气病: 向日葵花盘60克,水煎服。背疽、脓头多、乳zd腺炎: 葵花烧存性,研细,以麻油调涂于患处。另用鲜花60克,以酒水合煎服。脚转筋(腓肠肌痉挛): 鲜向日葵茎心白髓30克,伸筋草30克,煮猪爪吃
5、开春了艾灸哪里比较好
1.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6、求一个大连地区强脊炎患者的交流组织 有线下活动的最好(一起锻炼的) QQ群 论坛也可以
健美操秧歌,交谊舞,热身是更适合中老年人。
舞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健康的运动。但老年人跳舞根据其生理特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老年人不宜到人多拥挤的舞蹈。应该选择空气流通,人员较少的舞蹈。
2不应被跳过,戏剧性的舞蹈。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和舞蹈,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跳加快,血压骤升,可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
3。不应该饱腹感的舞蹈。老年人消化功能差,饱腹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4。不应该是气温骤降。可能在这个时候,人体大量出汗,口渴,跳舞的老人不随意剥夺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冷饮不要太多,以免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由于低温刺激。
5。避免饮酒和跳舞。酒能刺激大脑,心脏的跳动,血管扩张,喝酒和跳舞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
6。不宜穿硬底鞋。舞蹈地面平滑,老人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当心扭伤或骨折。此外,硬底鞋,地面反作用力的灵活性,也有损于小腿肌腱和关节组织。
7。生病不跳舞。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舞蹈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疝气,胃下垂,脱肛可以跳舞加剧症状,患有眩晕耳,颈椎病,头晕老人,往往容易摔倒,严重骨折老人患有传染病的人不跳舞,以免传染给他人,也影响自己的康复。
7、河北鼎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河北鼎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2013-03-15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衡水市冀州区长安东路588号(河北吉星医药包装有限公司院内)。
河北鼎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311810631189625,企业法人闫双行,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河北鼎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防褥疮气床垫、颈椎牵引器、医用固定带、隔尿垫、医用外固定支具、医用体位垫、医用牵引带、医用疝气带、腹带、托腹带、母婴用品、医用气垫、医用氧气袋、自发热护具、运动护具、羊绒羊毛护具、艾灸、艾条、艾柱、拔罐器、刮痧板、气垫、充气泵、恒温磁被褥、床上用品、服饰、额温计、制氧机、康复训练器械、康复拉伸器、助行器、手仗、拐仗、座便椅、医用护理床、轮椅、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河北鼎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8、人体穴位及功能
穴名:瞳子髎
取法:在目外眦外0.5寸,当眶骨外侧缘凹陷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明目退翳
主治:头痛、目疼、目赤、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备注:手足少阳之会
穴名:听会
取法:在耳屏间切迹前,下颔股骨果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
功能:开窍聪耳、舒筋活络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流脓、齿疼、头面痛、下颔脱臼、口眼歪斜
穴名:上关
取法:在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直上凹陷处取穴
功能:聪耳镇痉、舒筋活络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歪斜、齿痛、面痛、惊痫、瘈瘲、青盲
备注: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穴名:颔厌
取法:在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联机之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镇痉止痛
主治: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瘈瘲
备注: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穴名:悬颅
取法:在头维与曲鬓穴之间,沿鬓发弧形联机之中点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消肿止痛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鼻流浊涕
备注: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穴名:悬厘
取法:在鬓角之上际,当悬厘穴与曲鬓穴之中点取穴
功能:清热解表、消肿止痛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热病汗不出
备注: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穴名:曲鬓
取法:在耳前上方入鬓内,当角孙穴前1横指处取穴
功能:散风止痛、开关利窍
主治:头痛连齿、颊颔肿、口禁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率谷
取法:在廓尖上方、角孙穴之上,入发际1.5寸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宁神止吐
主治: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天冲
取法:在耳廓根后上方,入发际2寸,率谷穴后约0.5寸处取穴
功能:宁心安神、消肿止痛
主治:头痛、齿龈肿痛、癫证、痫证、惊恐、瘿气
穴名:浮白
取法:在耳后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头窍阴穴的弧形联机之中点取穴
功能:祛风止痛、理气消痰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齿痛、瘰苈、瘿气、颈项强痛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头窍阴
取法:在乳突后上缘,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联机上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开窍聪耳
主治:头痛、头晕、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四肢转筋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完骨
取法:在颞骨乳突后下缘凹陷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宁神镇痫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本神
取法:在前发际上0.5寸,督脉(神庭)旁开3寸取穴
功能:安心宁神、熄风镇惊
主治:癫疾、痫证、小儿惊风、头痛、目眩、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胁痛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阳白
取法: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雀目、外眦疼痛、眼睑润动
备注:手足少阳、阳明、阳维五脉之会
穴名:头临泣
取法: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处取穴
功能:散风清热、明目聪耳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备注:足少阳、太阳、阳维之会
穴名:目窗
取法:在临泣后1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功能:开窍明目、熄风镇惊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小儿惊风、上齿龋肿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正营
取法:在目窗后1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舒筋活络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承灵
取法:在正营后1.5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功能:宣肺利鼻、清热祛风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鼻窒、多涕、喘息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脑空
取法:在风池直上,督脉脑户穴相平处取穴
功能:清热止痛、宁神镇惊
主治:热病、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惊悸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风池
取法:在项后与风府相平,当胸索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清热解表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热病、感冒、瘿气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肩井
取法:在肩上,当大椎穴与索骨肩峰及索骨与肩胛冈两者联机的中点取穴
功能:祛风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中风、乳痈、瘰历、难产、诸虚百损、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孕妇禁针)
备注: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渊腋
取法:侧卧,当腋中在线,于第四肋间隙,举臂取穴
功能:宽胸止痛、消肿通经
主治:胸满、胁痛、腋下肿、臂痛
穴名:辄筋
取法:在渊腋前1寸,当第四肋间隙,侧卧取穴
功能: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主治:胸胁痛、喘息、呕吐、吞酸、腋肿、肩臂痛
备注:募穴;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日月
取法:在乳头下方,当期门下1肋间隙取穴
功能:疏肝利胆、健脾降逆
主治:胸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备注: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
穴名:京门
取法:侧卧,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功能:益肾健腰、健脾利水
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腰肋痛、溢饮、脊强反折、水道不利
备注:募穴
穴名:带脉
取法: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取穴
功能:调理月经、健脾固带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腹无力、腰胁痛
备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名:五枢
取法:腹侧髂前上棘之前0.5寸,平脐下3寸处取穴
功能:调经固带、理气止痛
主治: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备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名:维道
取法:在五枢穴前下0.5寸处取穴
功能:调经固带、利水止痛
主治: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不调、水肿、腰胯痛
备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名:居髎
取法:在髂前上棘与股大转子最高点联机的中点处,侧卧取之
功能: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主治:腰腿痹痛、瘫痪、少腹痛
备注:阳维、足少阳之会
穴名:环跳
取法: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联机上,外1/3的交点处取穴
功能: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备注:足少阳、太阳之会
穴名:风市
取法:1.大腿外侧,腘横纹上7寸,大腿外侧中点
2.直立垂手时,中指端止点处取穴
功能: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痒、脚气
穴名:中渎
取法:在大腿外侧中点,腘横纹上5寸处取穴
功能: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下肢麻痹、麻木、半身不遂
穴名:膝阳关
取法: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骨果上方凹陷中取穴
功能:化湿散寒、疏通经络
主治: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穴名:阳陵泉
取法:在腓骨小头前下缘,凹陷中取穴
功能:疏肝利胆、舒筋镇痉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月经过多
备注:合穴
穴名:阳交
取法:外踝高点上7寸,当腓骨后缘取穴
功能:宁心安神、疏肝理气
主治:惊狂、癫疾、瘈瘲、面肿、胸胁满疼痛、膝股痛、下肢痿痹
备注:阳维、足少阳之会
穴名:外丘
取法:外踝高点上7寸,当腓骨前缘取穴
功能:安神镇痉、疏肝宽胸
主治:癫疾、胸胁痛、肤痛痿痹、颈项痛
备注:隙穴
穴名:光明
取法: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功能:清肝明目、消胀止痛
主治:目痛、夜盲、乳胀痛、下肢痿、胫热膝痛
备注:络穴
穴名:阳辅
取法: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功能:祛风清热、疏通经络
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历、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喉痹、缺盆肿痛
备注:经穴
穴名:悬钟
取法: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疏肝益肾
主治: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腋下肿、膝腿痛、脚气、中风
备注:八会穴之一,髓会
穴名:丘墟
取法:在外踝前下缘与舟骨前上方凹陷处取穴
功能:扶正祛邪、疏肝健脾
主治: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疝气、疟疾、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备注:原穴
穴名:足临泣
取法:在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化痰消肿
主治:中风偏瘫、疟疾、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历、胁肋痛、痹痛、足跗肿痛
备注:输穴
穴名:地五会
取法: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小趾伸肌腱的内缘取穴
功能:散风清热、疏肝消肿
主治: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腋肿、胁痛、乳痈、跗肿、内伤吐血
穴名:侠溪
取法: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趾蹼缘的纵纹头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疏肝宁心
主治:头痛、头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月行酸、足跗肿
备注:荥穴
穴名:足窍阴
取法:第四趾外侧,距爪甲角约0.1寸之爪甲根部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聪耳明目
主治: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鸣、胸胁痛、多梦、热病
备注: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