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第6颈椎处易触及

第6颈椎处易触及

发布时间:2020-04-22 01:48:04

1、人体哪些骨性标志在体表能触及

人体骨性标志且体表能触及
乳突:位于外耳下方,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突,面神经由此出颅。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沟。
下颌角 :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转折之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枕外隆凸: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颧弓:位于眶下缘和枕外隆凸之间连线的同一水平面上,下方一横指处为腮腺管。
翼点:为顶骨、额骨、蝶骨和颞骨四骨相汇合处,在颧弓中点上方3~4cm处,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附近的沟内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
第7颈椎棘突:位于颈背部最突出的隆起,头部前屈时更容易触及,为计数椎骨的标志。
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加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两侧胸锁关节之间的凹陷,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胸骨角:位于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的横向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的骨性标志。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的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弓的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的第二个狭窄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的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骨的标志。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肩胛下角:自然体位时平对第7肋,可作为在背部计数肋骨的定位。
剑突:胸骨下方的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
骶角:沿骶中嵴向下扣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可扣到骶角。
肩峰:高耸于肩关节的上方,为肩部的最高点。
尺骨鹰嘴:位于时后部后方的突出。
豌豆骨:位于腕部远侧皮纹的内侧的突起。

2、脖子歪着,在体表能摸到三个隆起,我想问一下,哪一个是隆椎??

隆椎是第七颈椎,是比较靠下并且明显突起的那个。枢椎在体表摸不到。

3、颈椎第6 7节突出要怎么治疗

1,当然是中医好啊,建议你马上去医院做个颈部的CT,看看颈椎的问题有多严重,别耽误了病情。 2,建议你静养一个月在看看,别搞剧烈运动。可以做些适当的活动。 3,可以搞点中药,外敷加内服,对改善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晚上的时候搞下热敷,没事的时候多按摩下痛处,加速那的血液循环,这些都是对你有帮助的,建议你试试,祝你早日恢复 。

4、脖子上能摸到的是第几颈椎

低头 颈部最突出的 骨性标记就是第七颈椎

5、颈椎胸椎腰椎的所有人体解剖学上的区别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 颈椎 椎体较小,第3~7颈椎体上面的两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若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边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若椎体钩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颈椎病的症状。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较大,称为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行经其前方。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一小关节面称齿突凹。侧块位于两侧,连接两弓,上下面各有一椭圆形和圆形关节面。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沟,有同名动脉通过。
第2颈椎又名枢椎 ,其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指状突起,称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皮下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2. 胸椎 12个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椎体后外侧和横突前面都有肋凹。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3. 腰椎 椎体粗壮,椎孔大,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几乎水平地伸向后方。因而,各棘突之间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常于此作硬膜外隙或蛛网膜下隙穿刺术。

6、在活体上,能摸到躯干骨的哪些重要骨性标志?

重要的骨性标志
乳突:位于外耳下方,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突,面神经由此出颅。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沟。
下颌角 :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转折之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枕外隆凸: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颧弓:位于眶下缘和枕外隆凸之间连线的同一水平面上,下方一横指处为腮腺管。
翼点:为顶骨、额骨、蝶骨和颞骨四骨相汇合处,在颧弓中点上方3~4cm处,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附近的沟内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
第7颈椎棘突:位于颈背部最突出的隆起,头部前屈时更容易触及,为计数椎骨的标志。
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加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两侧胸锁关节之间的凹陷,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胸骨角:位于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的横向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的骨性标志。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的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弓的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的第二个狭窄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的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骨的标志。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肩胛下角:自然体位时平对第7肋,可作为在背部计数肋骨的定位。
剑突:胸骨下方的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
骶角:沿骶中嵴向下扣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可扣到骶角。
肩峰:高耸于肩关节的上方,为肩部的最高点。
尺骨鹰嘴:位于时后部后方的突出。
豌豆骨:位于腕部远侧皮纹的内侧的突起。
髂嵴:髂嵴全长在体表均能扣到,其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髂棘最高点平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腰椎穿刺可通过髂嵴定位。
耻骨结节:位于腹股沟内侧端,瘦人较易扣到。
坐骨结节:位于臀大肌下缘内侧,屈大腿时在臀部扪到的骨性突出。
股骨大转子:大腿外侧上部的突出。屈髋时,由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通过股转子。
胫骨粗隆:位于髌骨下缘四横指处。
内踝和外踝:踝部两侧的明显隆起分别是内踝和外踝,外踝低于内踝。
髂结节
跟骨结节

7、躯干骨的椎骨

椎骨幼年时期,椎骨总数为33-34块,根据其所在位置,由上而下依次分为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和尾椎(4-5)。至成年,5块骶椎融合成一块骶骨,4-5块尾椎融合成一块尾骨。因此成人的椎骨总数一般为26块。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椎体 vertebral body 为椎骨的前方中部,呈短圆柱状,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表面为一层较薄的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它承受着头部、上肢和躯干的重量,因此愈住下位的椎体,其面积和休积逐渐增大。而从骶椎开始,由于重量转移到下肢,故其面积和体积又逐渐变小。椎体在垂直暴力作用下,易发生压缩性骨折。
椎弓 vertebral arch 在椎体后方,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椎弓的后部呈板状,叫椎板。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vertebral foramen,24个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vertebral canal。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突spinous process;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transverse process;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关节突superior and 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
2、各部椎骨的特征
(1)颈椎 cervical vertebrae
椎体较小,横椭圆形,上面的左右两端上翘称椎体钩,与上位椎骨椎体侧缘构成钩椎关节。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椎孔较大。横突有横突孔,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走行。横突末端可分前后两个结节,特别是第六颈椎,前结节肥大,又叫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在其前方经过。关节突不明显,关节面近于水平位。
颈椎棘突一般短而平,第2-6颈椎末端分叉。
第一颈椎又称环椎atlas 呈环形。分前弓、后弓和左右侧块。前弓较短,内面有关节面叫齿突凹。侧上面有关节凹,下面有关节面。上关节凹后方有椎动脉沟。后弓长,中点略向后方突起,叫做后结节。环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第二颈椎又称枢椎axis 椎体上方有齿突,与环椎前弓后面的关节面关节。
第七颈椎又称隆椎vertebra prominens 我国古书上叫大椎,棘突最长,当头前屈时,该突特别隆起,皮下易于触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大椎穴”,是临床计数椎骨数目和针灸取穴的标
(2)胸椎thoracic vertebrae
椎体横断面呈心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肋凹。椎孔小而圆。横突的前面有横突肋凹。棘突长,伸向后下方。关节突明显,关节面近冠状位。
(3)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体大,约呈蚕豆形。椎孔大。棘突为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矢状方向。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可取“命门穴”。
(4)骶骨sacrum
骶骨呈三角形,分底、体、尖,前、后面,两侧缘。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有4条横线和四个骶前孔。后面凸,有四个骶后孔,骶外侧嵴,骶中间嵴,骶下中嵴。中部有骶管,并与骶前孔和骶后孔相通,骶管后下端敞开叫骶管裂孔。骶骨体上面前缘突出,叫岬。两侧及关节面,叫耳状面。耳状面的后方骶骨粗隆。
(5)尾
尾骨coccyx由4-5节尾椎退化合成。略呈三角开,底朝上,借软骨和韧带与骶骨相连,尖向下,下端游离。

8、脖子后面的骨头摸着感觉明显的突出,是不是颈椎有问题?

人共有7节颈椎,第1、2、7颈椎为特殊颈椎,而第7颈椎又称隆椎,属不规则骨,为七块颈椎中最大的一块,棘突最长,所以当头前屈时其棘突特别容易隆起,易于触及。


你说的那个突起的应该就是这节颈椎的棘突。


看图,画圈的地方!

9、寰椎和枢椎(第一、二颈椎)有什么特殊性

寰椎和枢椎对整个脊椎起着第一主导作用。

寰椎与头部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头部起一个支撑作用,由前后两个椎弓和两个侧块相互连成环状,大而平,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大支架稳稳地托着头部。

枢椎是颈椎中最为坚固的椎骨,具有枢纽作用,椎体较小,后半部分的棘突很大,并且椎体上部分有个像大牙齿一样的突起向上伸入寰椎中,和寰椎共同构成了寰枢关节。

当头部和寰椎一有动作时,枢椎就会马上响应,有力地带动下面各段脊椎随之而动。



(9)第6颈椎处易触及扩展资料

颈椎共七块,其中第3、4、5、6颈椎为典型椎骨,1、2、7为非典型椎骨。所有颈椎的横突孔中都有椎血管走行(椎动、静脉,第7颈椎横突孔中无椎动脉走行)。

典型颈椎的特征为:椎体较小,左右径大于前后径,上面突起形成侧缘关节,下面凹陷;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第7颈椎的棘突特别长近似水平,末端不分杈,形成结节,在皮下易触及,常用来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观察椎孔和横突孔,注意在第7颈椎处椎孔和横突孔最小。观察典型椎骨的不规则椎体、侧面的关节突、三角形的椎孔和关节突的上关节面。

人的颈椎和腰椎特别容易出问题,但胸椎却好得多。这是因为胸椎周围有肋骨牵拉保护着,形成了一种力的相互作用,以确保胸椎能够保持中正。但是,颈椎和腰椎就不同了,它们没有肋骨牵拉固定着,它们靠的是多组韧带和小肌肉群,如果这些组织发生问题,就会导致颈腰椎出问题。

10、胸骨角、肩胛下角、骶角、第七颈椎棘突各有何临床意义

胸骨角的侧方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体表标志。肩胛下角正常解剖位置下,肩胛下角一般平对第七肋间,即第7、8肋骨之间的间隙。为背部数肋和肋间隙的骨性标志。常作为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位标志。裂孔下部两侧有第5骶椎下关节突形成的骶角,体表易于触及,是骶管裂孔的定位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作为胸骨计数的标志

与第6颈椎处易触及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