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牵引器作用有哪些 效果好不好
?
2、颈椎牵引器在杭州哪里有卖的?
邵逸夫医院对面有个卖医疗器械的,他们那里就有卖的,你可以去看看
3、牵引与正骨的原理和区别是什么呀?
正骨,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百、脱臼等疾病。
正骨,为专科名,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度"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如果是幺做知正骨疗养,正骨推荐华夏铭医堂。师傅很风趣。
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道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回
脊椎牵引疗法根据使用外力牵拉的部位不同,分为脊柱牵答引和四肢关节牵引。
4、颈椎牵引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有何作用?
颈椎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常用手段,其疗效已得到公认。颈椎牵引的主要作用是:1.
限制颈椎活动。通过牵引力与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恢复颈椎序列,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少因不稳定带来的炎症反应,以减轻神经根及突出物的充血水肿。2.
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牵引重量宜因人而异,重量过大,容易因过度牵引导致神经根或脊髓损伤。3.
减少椎间盘内的压力,有利于已经突出的纤维组织消肿,使早期、轻型患者在突出物尚未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时回纳,解除压迫。4.
减轻钩椎关节骨刺对神经根及椎动脉的刺激,使炎症反应减轻。5.
牵开重叠的小关节或被嵌顿的关节滑膜,中止颈椎的异常活动,减少或消除因过度活动所造成的刺激或摩擦,使颈椎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受到控制,消除其对交感神经、椎动脉和神经根的刺激,并促使炎性物质的吸收和消散。
5、颈椎病患者实用颈椎牵引器好不好 网上买的
病情分析:
颈椎病治疗方法有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针对性的选择,如果耐受力比较回强,可以通答过局部注射,小针刀,钩针,整骨,牵引等治疗。
指导意见:
如果耐受力差,可以按摩,理疗,吃药,贴药膏等等。平时注意不要长时间低头,睡觉时要低枕头,勿受凉。
6、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怎么做
1 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与椎体、椎间盘、周围软组织的退变和慢性劳损等密切相关。其发生主要是由于颈肌的劳损导致肌张力下降,伸屈肌之间动力平衡失调;椎间盘的退变导致椎间盘膨出,椎间隙变窄,并引起椎体及韧带的退变,出现椎体及小关节增生,椎间孔相应变小;膨出的椎间盘纤维环、增生的椎体和增生肥厚的韧带使椎管、椎间孔、横突孔出现相对狭窄,刺激或压迫颈椎周围的神经、血管组织或脊髓,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2〕 。这些病理变化最易在活动度和受应力较大的下颈椎发生,导致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局部压迫刺激和无菌性炎症反应。因此,颈椎牵引通过调节和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的平衡,拉大狭窄的椎间隙和椎间孔,降低椎间盘内压,使纤维组织复位,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神经肌肉组织水肿和炎症的吸收,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少对椎间盘的压迫力,松解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使扭曲的椎动脉伸张,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1、3〕 。 2 颈椎牵引的牵引体位及牵引角度 2.1 牵引体位 颈椎牵引临床多用枕颌布带牵引,体位有坐位和卧位,均包括重锤滑轮牵引及牵引机牵引两种方式。对于两种体位,大多根据各自的临床条件、传统习惯选择,认为疗效并无太大的差异。但霍红等 〔4〕 通过临床对比观察认为,卧式牵引无痛苦又少疲劳感,可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2 牵引角度 牵引角度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问题。很多学者经过力学试验和临床观察总结认为,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及主要病变位置,采用相应角度牵引,其疗效较固定角度牵引佳;颈椎牵引的角度与牵引最大应力作用有关。牵引角度多数报道为颈前屈20°左右到0°(垂直位),也有报道认为后伸位牵引较前屈合适 〔5〕 。主张颈前屈位牵引的学者认为,前屈位牵引更易使力点直接落在颈椎后侧 〔6〕 ,力直接落在颈椎的中后柱或钩椎关节上,可使椎管和椎间孔相对增大,从而使脊椎和神经根所处的有效间隙增大 〔7〕 。李晶等 〔3〕 通过光弹性实验认为,牵引角度小时,最大应力位置靠近颈椎上段,而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大,最大应力位置逐渐下移。因此,建议牵引时可按病变在颈椎上段以小角度牵引,病变在下段用较大角度牵引的原则,结合病情适当调整牵引角度。高楚荣等 〔8〕 通过X线观察认为,牵引前倾角度小于10°或垂直位,颈椎后缘不能充分伸展,大于20°则牵引力减小,只有15~20°前倾位牵引才符合力学要求,效果最佳。张希利等 〔9〕 统计分析认为,牵引角度应结合临床表现,对照颈椎X线片所见选择,直线型的多采用直立或前倾角度,反弓型的牵引角度为直立或后仰,而神经根型多采用颈前屈20~30°角,颈型采用颈前屈20°以下,脊髓型采用颈后仰10~15°角,椎动脉型采用5°以下。邵建萍 〔7〕 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采用颈前屈30°牵引,认为可以使椎间隙距离拉大,颈椎弧度变直,使扭曲的椎动脉变直,钩椎关节的骨赘远离椎动脉;脊髓型采用中立位牵引,顺应原颈椎的生理弧度,比屈曲牵引疗效突出,混合型以偏重于某一型而采用相应的牵引角度。姜瑛等 〔10〕 根据X线改变及症状,采用病变位于C 4~5 牵引角度为0°;位于C 5~6 前屈5~10°;位于C 6~7 前屈15°;位于C 7 T 1 前屈20~30°;位于上颈椎时多为后伸5~20°。与李晶等 〔3〕 的结果相似。周章武等 〔5〕 主张仰卧后伸牵引。认为牵引时将在牵引状态下的各个颈椎骨最大限度地维持或近乎维持其生理状态,是最为理想的牵引方式;仰卧后伸牵引的牵引力是通过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的均匀布散,较集中地作用于中段颈椎,中段颈椎恰好是颈椎病的好发部位,因此,这种牵引能直达病所。另外,颈椎后伸时脊髓、神经根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无菌性炎症减轻;后纵韧带紧张,椎间隙的前方开大,髓核有向前滑移之势,不易引起后方的纤维环损伤;颈后方的肌肉及韧带处于松弛状态,牵引力作用于颈椎骨本身,不致于加重对颈部肌肉及韧带(后方的)的副损伤;颈后伸,横突之间的距离缩短,牵拉力不会作用到椎动脉,不会影响到其血液供应。对于牵引角度,认为在治疗初期宜选用较小的后伸度数,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牵引时的后伸角度,直到15°为止。后伸15°牵引力正好沿中上段颈椎的轴线,对维持颈椎的弧度及调节颈椎的内外平衡最为合适。 3 颈椎牵引的牵引量及牵引时间 3.1 牵引量 颈椎牵引的牵引量多采用传统定量牵引,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史、分型等选择适合的重量。李恭等 〔11〕 认为调整牵引量到患者感到舒适的程度。隋孝忠等 〔12〕 认为,牵引量调到病人牵引过程中患肢麻木消失,并出现灼热感,脉搏加快,掌心出汗等表现为最有效。通常坐式牵引牵引量为3~12kg 〔8、11〕 或体重的15%~20% 〔10〕 ,卧位牵引则牵引量多为5~20kg 〔4〕 。另外,有人主张超体重牵引 〔13〕 ,重量可达60kg。但成鹏等 〔14〕 经过对比观察认为,在5~10kg范围内,牵引重量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不显著。何慧等 〔15〕 认为,颈椎牵引的重量对疗效无显著影响。姜瑛等 〔10〕 认为,牵引力小于体重的10%或大于体重的20%,椎间隙无明显改变。因此,牵引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 3.2 牵引时间 牵引时间一般为每次牵引15~30分钟,每日牵引1或2次,以7~20次为1疗程。孟庆明 〔16〕 经统计学处理认为,牵引60分钟与牵引30分钟椎间隙拉开程度无差别,没有必要延长1次的牵引时间。王斌等 〔6〕 认为,临床牵引不一定要牵引到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李恭等 〔11〕 则认为,治疗次数多则效果明显而且巩固。在牵引方式上主要为持续牵引和间歇牵引 〔12、17〕 。持续牵引多是小重量牵引时采用,王斌等 〔6〕 认为,稍长时间的小重量维持牵引能有效地消除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调整颈部的内在平衡,缓解临床症状。间歇牵引多在大重量牵引时采用,能有效拉开椎间隙。姜瑛等 〔10〕 还认为,持续牵引配合间歇牵引效果好,可克服持续牵引造成的一些副作用。 总之,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史、分型、牵引后的反应等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牵引方式、牵引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的退变和慢性劳损等有关,为了预防其发病,减轻病人痛苦,方便平时治疗,我们认为可依据生物力学原理,设计制作一类简便有效的家庭用牵引装置,使广大颈椎病患者治疗家庭化。
7、颈椎病用牵引好吗?
不好,只会越来越重,教你一个识别能不能治好的方法,就是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或在那祖传18代名医专家秘方推拿按摩、小针刀,贴膏药、针灸扶正,外科手术等治疗,治疗前一定要先问一下,能不能治好,治不好能不能退钱,如果治不好也不能退钱,那他们多数就是在准备骗你的钱。治好的标准就是临床症状消失,骨关节摇动时,喀喀响声消失。
如果能让你疗效满意了在付款,那治疗肯定就是最好的了。
8、什么是颈椎病的自我牵引法?
牵引的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和椎动脉型的颈椎病。牵引的时候,根据颈椎病的类型不一样,我们采取的体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我们一般是采取坐位,头前屈20度,然后牵引的重量,一般在体重的1/10左右开始,当然也根据具体病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我们适当调整牵引的重量,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牵引一次,每次牵引20-30分钟,这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治疗。
起床时,发现颈部僵硬不灵活,或觉颈肩部疼痛,应即平卧床上,将枕头垫好,认作一次领保健功。如时间紧,不能做全套功。亦可只作仰头摇正法和拿后颈两个动作。
2
起床后,适当地作大幅度的颈部活动。作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和左右侧屈等动作2-5次(自动复位)。
3
侧卧位(颈痛侧在上),枕头垫高2-3厘米,使须受点屈曲(有利复位)。将颈肌放松后,颈椎病的骨科治疗法,用同侧手掌掌根部揉按颈痛处(可加些止痛药油),按揉后再贴“消炎止痛膏”。
4
颈肩部热敷或热辅(用热水袋或其它治疗)。
5
老年人的颈椎病,多有椎间盘变性和钩椎关节错位存在,自我治疗中,还应加上颈椎病调理器和头颈牵引,每天一次,每次5-15分钟。凡经自我治疗法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或有继续加重的趋势,或治疗三天仍未见效者,应及早请医生诊治,如病情如有好转,可继续自我治疗。
9、颈椎 在一次不小心,在用颈椎牵引器的时候受伤了【颈椎部位受伤】
您好:您的病是牵引的方向不对后出现的椎动脉供血不良。一般好治,按我们的要求需要拍颈椎标准侧位及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来判断哪个椎间隙有病、以后姿势应该怎么注意、枕头应该高还是低、是低头牵引还是中立位或仰头牵引。请拍片以后上传确定治疗方案。
(陕西省中医院党建军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