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制作颈椎病调查表?
目的:颈椎病的发生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为了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调查分析了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甘肃省中医院等4个医疗机构中的相关专业人员负责收集资料,对2004-02/2005-02年到上述医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500人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性别、年龄、职业、确诊时间、颈椎病诱发和加重的主要原因、检查结果)。共收集到完整调查表452份,按年龄分为30岁组96人、30~50岁组200人、50岁组156人。采用等级相关、χ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种诱因与各年龄段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对引发颈椎病的10种主要诱因经单因素分析后,按相关度大小依次为:长期低头工作、自然退变、颈部外伤、颈部受凉、高枕睡眠、潮湿的环境、颈椎发育性因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咽喉炎。②颈椎发育性因素和颈部外伤,30岁的颈椎病患者与其他两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长期低头工作、高枕睡眠、精神紧张,30~50岁的颈椎病患者与其他两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自然退变、颈部受凉,50岁的颈椎病患者与其他两个年龄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伤和颈椎发育性因素、工作行为因素、自然退变因素分别是青、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的主要诱因。
2、颈椎病患者越来越多,却查不清原因,都是哪些习惯导致?
颈椎病又称颈椎病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据统计,我国近1.5亿人患有颈椎病。根据中国国际医疗卫生专业委员会的调查,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有82%患有颈椎病,50-60岁人群中有71%患有颈椎病。而且,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
颈椎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整天忙于工作,而对这一细节的预防却被忽视了。慢性劳累是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如长期卧头工作或电脑、睡高枕、在沙发上看电视会导致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看看这些生活中的坏习惯。你明白了。
姿势不好。有两个腿,一个背部,一个椅子,一个弯曲的脖子,和一个在桌子上的午休,这些不好的位置会伤害到颈椎。人体脊柱是一种完美的曲线,颈椎和腰椎后凸,胸椎后凸。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弓头,颈椎受到反作用力,需要抵抗硬以维持生理曲度,将涉及颈椎周围韧带和肌肉,产生疼痛感觉,使颈椎运动受限。如果不及时矫正姿势,会进一步导致颈椎脱位和增生,从而真正患有颈椎病。
面对电脑很长一段时间。现代人面对电脑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时他们的脖子会保持在同一个位置上好几个小时,当工作结束时,他们一转脖子就会咔嚓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颈椎疲劳甚至脱位都会导致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
3、颈椎病的发病率是多少?怎么预防?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这个病一般是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的。
4、现在中国人有颈椎病的有多少?
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颈椎病。而且,颈椎病发病出现低龄化趋势。
5、什么是颈椎病?有多少人发病?
发病率:根据调查结果证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25%的人患过或正在患颈椎病,随着年龄的递增而成倍地增加。并且发现颈椎病有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颈椎病。
6、现在社会都有多少人有颈椎病啊?一般是什么人得颈椎病呢?
有统计表明,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接近100%。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颈椎病,但目前,普遍存在对该病早期重视不够,不能在出现症状时自我识别判断,致使该病发展到晚期出现致人瘫痪等危害。
据调查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颈椎病发病几率是非低头工作人群的4到6倍。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几年,20岁左右的年轻人被确诊为颈椎病在医院骨科已不在少数。颈椎病的年轻化趋势向现代人敲响警钟。20年间发病年龄下降了16岁。整体发病率已达15%。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是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发生改变。
● 椎间盘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出。颈4、5,颈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椎间盘变薄引起颈椎不稳时,其周围韧带常受异常应力的牵扯,致其附着点损伤引起骨赘增生。椎间隙变狭窄也使后关节与钩椎关节应力增加,使其受损伤及增生。易发生增生的节段依次为颈5、颈6、颈4及颈7。
● 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因素
钩椎关节、后关节增生,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肿及炎症引发或加重了神经症状。
7、颈椎病的功能评定有哪些?
(一)躯体功能评定
根据病情可以进行下列评定:
1.评定可以用MacGill疼痛问卷调查了解疼痛的性质,用目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了解疼痛的程度(具体内容见本章第一节)
2.活动范围评定可以用颈椎活动测角器,测量颈椎在不同方向的活动,了解有无活动受限及其程度
3.肌力评定通常用0~5级徒手肌力评定法评定四肢肌力如果想了解背部肌肉的力量,可以用拉力计测背肌力,结果以拉力指数判定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正常标准:男150~300,女100~150如果想了解手部肌力,可以用握力计测定,结果以握力指数判定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高于50为正常(男女相同)
4.手功能测试脊髓型颈椎病如果手功能明显受限,可以通过以下测试来了解手部功能①钩状抓握:如提小箱,此时拇指不必参与②圆筒状抓握:如抓握玻璃杯,拇指紧贴该物③握拳样抓握:如抓握住一球棒或锤柄④球状抓握:抓握圆球状物如苹果
⑤指尖抓握:如拾起或握持一小物体如钢笔⑦侧面抓握:如用拇指与示指的外侧面抓握一张卡片此外,也可以用9孔柱测试或Jebsen手功能测试(图11-2-45),这两种测试方法各自均有评分标准
5.痉挛评定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如果出现肢体痉挛,可以用Aschworth痉挛量表评定痉挛的程度或用痉挛频率指数了解痉挛发生的次数
(二)活动能力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以用Barthel指数,或功能独立性测量(FIM)来评定
(三)家庭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如果出现截瘫或四肢瘫痪,还需要对患者的家庭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进行评定,以了解是否需要借助于辅助系统,来适应环境或对环境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