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颈椎退行性变头晕

颈椎退行性变头晕

发布时间:2020-11-20 07:52:34

1、56岁女性X线报告:颈椎退行性变并C6-7PNP,多年头晕、头痛【颈椎病】

您的头晕头痛不一定是颈椎病带来抄的,而且就是颈椎病带来袭的,骨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建议到神经内科百就诊或到苏州市中医院就诊。

(姚啸生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度无法全问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答生指导下进行!)

2、我有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变,头晕,怎么办

眩晕有的是因为血压比较低,脑供血不足,甚至还会昏倒。比如,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著名的射击选手王义夫昏倒在赛场,就是这个原因所致。
很多颈椎病患者都有眩晕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恶心,甚至耳聋、眼花、看不清楚东西。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恶心甚至呕吐,面色苍白,有时候浑身出汗,连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搀扶。80%的眩晕与颈椎椎间关节错位有关,眩晕是怎么发生的呢?我认为,除去脑神经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伤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外,大约有80%的眩晕与颈椎椎间关节错位有关。
我们知道,椎动脉是人体的一条重要“管道”,它穿过颈椎通向大脑,负责脑部的血液输送。而颈椎发生任何错位、增生等问题,都可能伤及或影响这根供血“管道”,进而影响脑部供血。眩晕是由于枕寰椎、寰枢椎椎间关节错位压迫了椎动脉第3段,致使脑基底动脉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时脑干、小脑、间脑、大脑均缺氧、缺血,迷路动脉、内听动脉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内神经紊乱而出现耳鸣、耳聋;同时因压迫颈上交感神经引起脑内血管痉挛,更加剧了脑缺血状态,所以出现眩晕等症状。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局、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医刁氏正脊”治疗“眩晕""心脏神经官能症”市级科研项目启动仪式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刁文鲳教授对眩晕的研究结果是:对于确诊是由于枕寰关节或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的眩晕,治愈率83%,有效率96%。怎么治的呢?那就是采用“中医刁氏脊椎关节五点一线手法复位术”,针对错位的椎间关节进行手法复位。随着错位的椎间关节复正,其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达到相对平衡,眩晕等症状自然就会缓解、消除。

3、颈椎轻度退行性改变会导致头晕恶心吗?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会导致头晕恶心的,如果是压迫到神经的话,有可能还会带来左右手的麻木。

4、宝鸡市颈椎病颈椎头晕手麻去医院

头晕加上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颈部需要经常弯曲、后伸,这样椎间盘就更容易被挤压和磨损了,尤其是下颈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是挺厉害得,家人去过。

5、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头晕如何治疗

康复的关键是有效扶正.我有深刻体会

6、我的母亲现在在住院,医生说的是颈椎退行性变,压迫动脉血管,引起脑部供血不足。

颈椎病是常见病,现在有年轻化趋势。以前都是40多岁以上的人多见,现在30来岁的人也可出现颈椎病。很多人对颈椎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从而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根据病理变化,颈椎病可分为五型:(1)脊髓型;(2)神经根型;(3)椎动脉型;(4)交感神经型;(5)混合型。

一、颈椎病的病因:(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先天性颈椎畸形等;(2)慢性劳损;(3)急性损伤。而以慢性劳损为最常见原因,从这一点来说,颈椎病是可以预防的。

急性的颈椎外伤,如外力等造成颈椎轻度骨折,使颈椎产生轻度移动及颈部严重挫伤,可造成颈椎间盘的损害、局部软组织受损产生水肿、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产生颈椎病症状。

慢性劳损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及不良的生理姿势有关。如刺绣、缝纫、誊写等需长久低头的工作,或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等,可引起颈部关节囊、韧带等松弛乏力,从而加速颈椎的退变而逐步发生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下列因素在颈椎病的产生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另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病人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

4.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5.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

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7.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8.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病理变化:可有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弹力减退而向四周膨出或髓核疝出,可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使神经根管及椎管容积变小,小关节及钩突关节退行性变致小关节脱位可造成颈椎退行性滑脱。后一种情况最常见。

二、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四肢无力、僵硬、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可引出病理反射;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上肢放射痛、麻木、浅感觉迟钝、肌力减退、反射弱;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头痛、头晕等脑血管痉挛症状及眩晕、恶心、耳呜、视物不清等脑缺血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出现霍纳氏综合症、心动过速或过缓、双上肢及头面部血管痉挛或扩张,肢体少汗或多汗;混合型颈椎病有上述两种以上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是后三种类型,即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

颈椎病症状错综复杂,主要症状是颈肩痛,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少数有眩晕、摔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严重者双下肢活动受影响,甚至截瘫。具体来说,病人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等表现;有些病人出现下肢僵凝,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绵软,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更有少数病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当然不是所有的表现都会在每一个颈椎病病人身上表现出来,往往是仅仅出现部分症状,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现轻微,病程也比较长,所以完全没有必要闻颈椎病而色变,更不要随意对号入座。

正因为颈椎病症状的复杂性、多样性,加上认识的模糊,本病经常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或内科疾病相混淆,从而延误诊治。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治疗方法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尤其是手术疗法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目前除各大医院外,少数二级医院也已逐步开展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探索。

三、颈椎病的诊断:X线摄颈椎正侧位像、颈椎CT或MRI检查是确诊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病应注意与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征、椎管内肿瘤、梅尼埃综合征鉴别。

颈椎病的治疗:(1)卧床,减少颈椎负荷;(2)颈椎牵引: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他型慎用;(3)理疗按摩;(4)口服神经、血管功能调解药物及消炎止痛药物;(5)手术:适用于反复非手术治疗无效及有明确骨髓、神经根、椎动脉、食道受压者。

治疗颈椎病可选用的口服西药

服用西药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减轻或解除疼痛,从而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松弛,以减轻肌肉对局部病灶处的牵拉,有利于局部损伤病灶的修复。

剧烈的疼痛不但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影响睡眠和休息,甚至可造成患者某些生理机能的紊乱,因而对这类患者在进行确定性治疗之前,也可先服用适当的镇痛药物。

(1)阿斯匹林

有解热、镇痛、抗风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颈肩痛。使用比较安全,但常可出现胃肠道反应。

(2)布洛芬

属于苯丙酸衍生物,有解热止痛、抗风湿作用,胃肠反应轻,可以代替阿斯匹林。近年来其缓释胶囊芬必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3)氯唑沙宗片

本品为中枢性肌肉松弛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突触通道而产生肌肉松弛效果。对治疗颈肩痛引起的肌肉痉挛有良好的效果。
哪些颈椎病需手术

四、颈椎病的手术指征:

颈椎病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说到手术治疗,不可等闲视之。因为颈部解剖结构复杂,生理作用重要:支撑颅脑;供应大脑的血管从颈椎两侧经过;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部位;颈椎内部的脊髓是大脑与全身神经联系的关卡:头部以外的感觉,均须经过颈脊髓才能上传,而大脑指挥躯体运动,同样无法超越颈脊髓。所以,颈椎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策安全。但是,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必须考虑手术治疗。

1984年,我国骨科界众多专家讨论通过了“颈椎病的手术适应证” 试行草案,现在仍然可行。

脊髓性颈椎病,颈脊髓受到增生骨赘、黄韧带、突出椎间盘压迫,症状轻微的,可作非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观察,如有颈以下身体瘫痪,出现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障碍,脊髓受压症状不断加重或突然加剧,必须尽快手术治疗。否则时间拖长,受压神经变性,恢复困难。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或猝倒症状反复发作,经血管造影明确椎动脉受压部位和程度,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可考虑手术。极少数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受压神经定位准确,可酌情手术治疗。交感神经型手术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应慎重。

极少数情况下,第六颈椎上下椎体骨质增生速度过快,骨赘过大,可以压迫前方毗邻的食道(此处本来比较狭窄),引起周围炎症、水肿,加重狭窄,出现吞咽困难症状。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后仰时呼吸困难等症状。如通过调整食物、服药利尿、颈椎牵引或石膏颈围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施,仍不能缓解,应采取手术治疗,将压迫食道的骨赘切除,效果颇好。这种手术,一般不易损伤脊髓、神经及血管,较上述手术安全。

颈椎病手术方式也颇多,有的从颈前作切口进入(前路),将食道和气管拉向一边,即见到颈椎椎体,切除部分椎骨和椎间盘。有的从后面项部作切口(后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到达椎板,将椎板切开或切除部分,达到减压目的。选择手术进路,主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利于解除对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或食道压迫。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是在X线监护下,应用特殊器械切除颈椎间盘,不须开刀,减少了对人体的损伤。同样在X线监护下,将特殊药物胶原酶注射到病变颈椎间盘,可以溶解突出椎间盘,解除压迫,达到治疗目的。这两种方法,国内正在进一步探索,逐渐开展。

(古藤编辑)

作者:古藤 发表时间:2003-7-9 12:2
颈椎病的日常保健

中老年人颈椎长骨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理现象。有人统计,40岁以上的正常人60%有颈椎骨增生,到60岁几乎100%有骨增生。有的症状明显,有的没有任何颈椎病的症状。

因此,不要一发现颈椎有骨刺就很担心,何况,即便有了症状,也不单纯是因骨增生引起的,一般都还有其他原因,如工作劳累、精神紧张、感冒以及平时颈部缺乏锻炼等因素,都可引起疼痛症状。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治,绝大多数患者,骨刺虽未消失,但症状可以完全消失或好转。

(一)康复操 康复操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颈椎病康复操中不少动作对颈椎病有独特疗效;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

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乎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双掌擦颈 十指交叉贴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100次。
2.左顾右盼 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3.前后点头 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4.旋肩舒颈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5.颈项争力 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两腿不动,头转向左侧时,上身旋向右侧,头转向右侧时,上身旋向左侧,10次。
6.摇头晃脑 头向左一前一右一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7.头手相抗 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刘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8.翘首望月 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眼看左上方5秒钟,复原后,再旋向右,看右上方5秒钟。
9.双手托天 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10.放眼观景 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劳宫穴相叠,虚按膻中,眼看前方,5秒钟,收操。

(二)日常保健
1.情绪稳定、劳逸结合,注意颈部锻炼。
2.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仰头看电视。
3.选择适当的枕头,高度一般10厘米左右为宜。
4.保持头颈正确姿势。
5.防止各种外伤事故,尤其是经常进行体力劳动者,要注意休息,以减轻颈部的疲劳。

(三)饮食调养法
1.豆浆适量,粳米60克,冰糖适量。以豆浆代水与粳米煮粥,粥好后入冰糖煮1-2沸即可,经常食用。
2.鲜蘑菇或香菇30克(干品减半),煮汤喝。每天1次,日期不限。
3.大朵玉兰花3-6克,开水泡代茶。或鲜叶12-18克水煎服。
4.蜜糖2汤匙,开水冲服,每日2-3次。对高血压兼便秘者无佳。
5.食醋100毫升,冰糖500克。放入锅内溶化,每餐饭后饮1汤匙。若患者兼有胃溃疡胃酸过多不宜服此方。

7、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改变,老是头晕怎么办

根据年龄和颈椎变形增生来判断怎么治疗!一般颈椎造成的头晕多是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向造成的!因颈椎关节变形造成椎动脉管狭窄,压迫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症状!建议推拿矫正,矫正椎骨使其归位不压迫动脉管自然就不会头晕了!

与颈椎退行性变头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