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空症 什么病?严重吗
应该叫“真空征”,是影像学上的诊断术语。是指CT检查时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及周围组织受压的情况,当腰椎间盘变性时可见椎间盘内的密度减低,甚至可见到气体的影像,即椎间盘真空征,是诊断腰椎退行性变的重要征象之一。
2、关于颈椎,你了解多少?
颈椎是每个人身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颈椎,因为像个“环”一样,所以叫 huan 椎,直接与枕骨相连,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2-枢椎
枢椎即第二颈椎。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注意
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了寰枢关节。
与颈椎相关的头晕——指向的就是寰枢关节。
3~6-典型颈椎
第3—6颈椎为我们常规的典型颈椎。
特点:椎体小,左右径宽于前后径。前面和后面均平坦,等深。
前者稍低于后者,且其下缘向下延伸,与下一椎体前上部交叠。上面侧向凹陷,有边缘向一侧突出。
下面从前向后凹,从一端凸向另一端,有侧向浅凹与下一椎体承接。
椎弓根斜向后,上下缘间中途附于椎体,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迹与下一椎体等深,但更为狭窄。
椎弓板自上而下变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长短不一。
上6个颈椎之横突孔提供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之通道。每个突起分前后部,两部借一骨块连接,该骨块上方有一深沟以为脊神经之通道。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7-隆椎
隆椎即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
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而被称为隆椎,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
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我们常说的清热要穴“大椎”就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3、腰椎真空征什么意思
意见建议:腰椎间盘有真空征,这是CT检查的里面的一个术语,它是这个意思:
当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后,空气从血液内进入了椎间盘,从而椎间盘内含有气体,
在CT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腰椎间盘内密度降低,甚至可以看到有低密度的含气影像。
这就是腰椎间盘内的真空征。
这个真空征是腰椎间盘退化的一种表现,不用过于追究,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更重要的是结合突友的症状指定治疗方案。
4、关于颈椎5-6椎中间的“真空征”
一、 CT检查颈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及周围组织受压的情况,当颈椎间盘变性
时可见椎间盘内的密度减低,甚至可见到气体的影像,即椎间盘真空征。
二、 你父亲的片子上的只是影像学上的诊断术语,其实主要看他的症状和
体征,无论是什么压迫颈髓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三、 颈5—6椎间盘突出,引起拇指、前臂拇指侧及上臂拇指侧麻木、疼痛;
颈6-7椎间盘突出引起中指等部位的麻木、疼痛,皮肤过敏;
颈7一胸1间盘的突出引起上肢小指侧的感觉过敏、疼痛、麻木。
四、 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就不要过于紧张,不要做剧烈的头部活动,可以
做做理疗,定期复查。
5、关于颈椎5-6椎中间的“真空征”
?
6、美尼尔氏综合症和颈椎病的颈性眩晕有何区别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局、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医刁氏正脊”治疗“眩晕心脏神经官能症”市级科研项目启动仪式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项科研课题是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立项的中西医结合进行临床研究的项目,这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首次支持民间中医临床适宜技术进行课题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挖掘民间特色技术惠及于民。
以头昏、头晕、耳鸣、耳聋、眼花、视物不清、昏暗发黑、视物旋转不能站立为主要表现形式,常伴有不敢睁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腹泻、头痛、不能坐起行走、血压多数偏低甚至晕厥,西方医学把以上症状命名为“梅尼埃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尼尔氏综合征”。这只是眩晕症状的一种,不等于说眩晕症就是梅尼埃病,它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在世界眩晕学术会议上,西方医学权威专家表示:至今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及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刁文鲳教授对梅尼埃病(美尼尔综合症)的临床研究发现,梅尼埃病(美尼尔综合症)是由于枕寰关节、寰枢关节错位,压迫了椎动脉第三段造成扭曲,致使脑椎-基底动脉供血、供氧不足,造成前庭蜗神经功能紊乱、内耳神经末梢感受器失调等原因造成的。同时因压迫颈上交感神经而引起脑内血管痉挛,更加剧了脑干、内耳动脉缺血,因此出现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
2014年6月,“中医刁氏正脊”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课题,通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科技项目结题合格验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