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岁得脊髓型颈椎病,不治疗以后会什么样?见过这样病例的人回答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者反弓,颈椎 1 2 3甚至4程度不同的向后错位,同时向左侧或者右侧错位,椎间管狭窄,故而会出现头晕 恶心呕吐,迷糊,昏昏沉沉,全身无力,行走失稳,手脚麻木,感觉路软地不易摔倒,晕倒或者昏厥,严重失眠,记忆力减退 ,眼睛疼痛,干涩,视力模糊,头痛头晕,摇头手颤抖,太阳穴疼痛,额头刺痛闷疼,有的能抽疼到鼻腔的原因。寰枢肌疼痛,头皮麻木,头憋胀,咪咪眼 眼睛睁不开,眼皮特别沉,憔悴,后脑勺眩晕,疼痛,呕吐等等全身性的症状。上述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症状。因为症状特别的多,很多很多的医生根本搞不清楚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因而误诊误治率非常之高。患病原因是长期低头,歪头等等坏习惯而生活出来的疾病。这种颈椎病尽管严重但是不需要吃药打针,不可以牵引,按摩,更不需要手术,做颈椎复位完全可以治疗好。现在这种脊髓型颈椎病呈现高发状态,主要原因是使用电脑,手机姿势不正确,生活和工作以及睡眠的姿势不正确而生活出来的颈椎病。治疗的关键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确的姿势和习惯。例如挺头收下巴,长时间低头,歪头做事,高枕歪躺等等坏习惯,治疗颈椎病的过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确的姿势和习惯做斗争的过程。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否则,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长时间颈椎病又必然会复发的。
2、颈椎病的病例证明应如何撰写?
你想造假啊?拿着病历本到医院给你看病的医生出一份诊断证明书就行了,这个简单。
3、急!颈椎退行性变(求有相同病例和专家帮助),万分感谢
你别听医生吓唬你,就是个颈椎病,你看现在的这个病的多不多,哪个瘫痪了,退行性变,说白了就是变老了,人老了骨头也老了,不是啥大问题,医生说的是理论的情况,比如感冒也能死人。你老爸也有50了吧,这个现象是正常的,不用害怕,不是啥大病
还有就是不要吃药,口服药对这个病基本没用,这个病其实和脚踝扭伤性质差不多,你说你扭伤是啥药好使,还不是要养着,慢慢就好了,媒体上的药物广告100%骗人,不信你就试试,也不要去买什么治疗仪,都是扯淡,按摩能有点用,但是你不能天天都按摩吧,也就是急性期按一按,好点就停了
你爸爸其实症状不重,很多人片子看着比你爸爸严重,但是没症状,这就是说衰老是个过程,过程中是否痛苦人人就不一样了,你爸爸这个很轻微,没事,有没有不良嗜好,比如长时间打麻将之类的累脖子的行为,就改正一下,然后就是锻炼,这个最管用,去网上找个颈椎保健操的视频,跟着作,要缓慢,不要太累了,但是要坚持,你爸爸多休息坚持做操,几个月,肯定见好,你可以去看看我回答被人是答案,都差不多。总之我觉得给亲人出钱买药不算孝顺,你要认真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然后监督你老爸休息,锻炼,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对吧。我就是颈椎病,现在基本好了,有问题给我留言,
4、中医病房病例(神经内科,针灸科,什么都行啊)?急啊!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患者xxx,女,42岁,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门诊拟“颈椎病”于2005年8月2日8点00分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女性、42岁;
2、患者平时家务繁忙,1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颈部酸痛,伴头晕、俯仰转侧不利,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患者自行用伤湿止痛膏及卧床休息未见好转,患者未予重视,未进行系统治疗,2天前症状加剧,今为诊断及综合康复治疗求诊我院我科,遂由门诊医师拟“颈椎病”收住我病区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
3、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常见传染病史,否认手术、中毒、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4、体格检查:T:36.0℃ P:68次/分 R:19次/分 BP:110/68mmHg。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6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
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活动度为前曲25°,后仰25°,左侧屈20°,右侧屈20°,左旋35°,右旋35°。颈部广泛压痛点,压、叩顶试验阴性,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旋颈试验阳性。双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浅、深感觉正常。无肌肉萎缩。双侧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
5、辅助检查:待入院后检查。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伴颈部俯仰转侧不利、头晕,属中医学“项痹” 范畴。患者家务繁忙,耗伤气机,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故见血行瘀滞不畅,不通则痛,故见颈部酸痛、俯仰转侧不利,气虚清阳失养,故见头晕,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为气虚血瘀征象。病在头、颈项、肩部经络,病性属本虚标实。患者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颈椎影像学可证实,故不考虑颈椎肿瘤、结核。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故不为“耳眩晕”。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1、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伴颈部俯仰转侧不利、头晕。2、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活动度为前曲25°,后仰25°,左侧屈20°,右侧屈20°,左旋35°,右旋35°。颈部广泛压痛点,压、叩顶试验阴性,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旋颈试验阳性。双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浅、深感觉正常。无肌肉萎缩。双侧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3、患者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颈椎影像学可证实,故不考虑颈椎肿瘤、结核。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故不为“美尼埃氏病”。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颈椎病
诊疗计划:
1、中医康复科二级护理、普通饮食。
2、进一步血常规、粪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胸片、心电图、全腹B超、数字颈椎、血液流变学、骨密度、颈部血管彩超等检查。
3、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取穴,如今日戍时取列缺、照海,辅以肩颈部阿是穴。
4、拔罐、刮痧疏经通络。隔姜灸温通经络。
5、神灯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牵引缓解颈肌紧张。
6、推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操作:①点、按揉风池(双) C1-7夹脊(双) 肩外俞(双) 肝俞(双) 肾俞(双)三阴交(双)等穴位,酸胀为度,每穴各半分钟;②滚、拿揉、弹拨颈肩部肌肉以充分松解,约10min;③仰卧位轻柔拨伸法,以调整颈椎结构。
7、中药益气活血,方药如下:
桂枝6 炒白芍12 干姜6 大枣10 杜仲15
补骨脂12 黄芪12
水煎服 (8.2-8.3)
8、注意避风寒、慎起居、忌劳累、畅情志、适饮食、睡适枕。
住院医师: .-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