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颈椎增生药方

颈椎增生药方

发布时间:2020-10-22 22:19:41

1、谁知道治疗颈椎病的热敷的中药配方?

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药熏洗方来热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导致瘫痪。笔者在多年的推拿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颈椎病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中医辨证类 型及经验处方介绍如下。

寒湿阻络型(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气血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气阴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脾肾阳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遗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饮食正常或纳差。舌淡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弦,或沉细弱。治以补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

方药:熟地、枣皮、炮干姜、龟板胶、鹿角胶、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

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补肾养血;鹿角胶、龟板胶填精益髓,强筋健骨;枣皮补肝肾,收涩止遗;川桂枝、肉桂温经和阳;炮干姜、淮山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温阳益气;白芥子祛痰散结;炮甲珠软坚散结,通经活络。

2、求治颈椎病的秘方!

颈椎病治疗可以用物理疗法,就是:1、隔墙望花法。踮脚抬头向前方远处望,每次坚持十到十五分钟;2、抬头凝视天花板,双手高举,手背相对,连续走二百步;3、放风筝法,长时间仰望天空,每次坚持十到十五分钟,一天做三至五次,连续十来天,准见效。

3、母亲颈椎增生,请求秘方!

这种病抄药物治疗有效果但是太依赖,药一停就会复发,手术治疗危险性大,创伤大。现在微创的治疗方法很容易让患者接受。
无痛微创的钩活术是利用巨钩针在颈腰椎旁或脊袭椎旁钩治一定部位,用于治疗相应脊柱病的一种四位五法的特异针疗法,适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百突出症、颈腰椎骨质增生症(骨质退行性改变)、椎管狭度窄症、手术失败综合症(FBSS)等。
是对软组织的钩活,距神经血管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椎体、椎间盘、椎板无损害,对脊髓、神经、血管无损害。问通过解除外周的答卡压,建立脊柱内外平衡,达到止痛、止麻、止凉的治疗效果。
只需10分钟,针眼大小的皮损,中医特色,非手术疗法,不缝合,不换药,痛苦小,损伤小,无任何副作用。

4、颈椎病头痛头晕的秘方

1.药物治疗
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基础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临床研究发现,向椎间盘内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腰痛,同时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2.运动疗法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3.牵引治疗
“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4.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5.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6.温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7.手术治疗
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5、外敷颈椎病绝世秘方

中药外敷可以缓解 其次长期导致的病症还是需要改掉平时的陋习 比如葛优躺 不良坐姿 过度劳累等等都会导致病症的加重

6、谁知道治颈椎病的中药配方?

跑步效果最好,多按摩,我老公也是颈椎疼得头晕,切身感受跑步最好

7、颈椎病常用的中药方药有哪些?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同属于根型或椎动脉型或脊髓型的患者,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所以按中医分型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型,其治则不同,用药也不一致。

(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药:姜黄10g,甘草10g,羌活15g,海桐皮12g,当归15g,赤芍12g,白术12g,伸筋草15g,川芎12g,桂枝10g。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药方如下:赤芍12g,麻黄10g,桂枝12g,红花6g,白芷15g,细辛3g,桃仁12g,甘草10g。水煎服。

(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方药:羌活10g,独活15g,蒿本10g,防风15g,甘草10g,川芎12g,蔓荆子10g。水煎服。

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方剂如下:

黄芪20g,炙甘草10g,升麻10g,五味子15g,柴胡12g,生甘草10g,人参5g,白芍12 克。水煎服。

(3)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方剂: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5g,细辛3g,当归15g,白芍12g,川芎15g,地黄15g,杜仲12g,牛膝15g,党参20g,茯苓12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

如四肢痿软症较重,宜用加味四物汤,方剂如下:当归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麦冬12g,党参20g,黄柏10g,黄连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苍术12g,黄芪20g。水煎服。

(4)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理气化痰,通经活络。

方剂:姜半夏6g,陈皮10g,茯苓12g,炙甘草10g。水煎服。

如患者气虚,加党参、白芍、黄芪;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如患者手足麻木伴两目畏光、忌目视物昏花、睛痛难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方剂如下:蔓荆子10g,陈皮10g,人参5g,炙甘草10g,白芍15g,黄芪20g。水煎服。

(5)外用熏洗药。

方剂: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红花、甲珠、灵仙、乌梅、木瓜,各9g。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与颈椎增生药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