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颈椎疼痛,有那种会引起截瘫、偏瘫等情况
2、怎样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根据患者主诉中的根性症状、上肢腱反射及痛觉改变等体征、后颈部棘突位置等触诊及颈椎X 线片,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及时诊断。
(1)症状及体征。一般患者都主诉颈、肩、臂部的疼痛和手指的麻木。急性期会出现颈肌紧张,颈部活动受限。颈部体位改变可以诱发或加重症状。部分患者前臂及手部肌肉出现萎缩现象。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呈阳性。部分患者伴有眩晕症状。
(2)后颈部触诊检查。患椎的棘突大多数都有病理性移位、压痛,相应的关节突关节肿胀,明显压痛,这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3)颈椎X 线平片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正侧位片和斜位片,除发现椎体后缘及Luschka 关节部骨质增生外,部分病例可见患椎移位而引起的颈椎位置改变。临床医生可以依据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而对其颈椎病的定位做出诊断。同时,观察颈椎片可以帮助排除颈椎肿瘤、结核和其他炎症等骨质破坏性病变。少数诊断不明确的患者,需要作腰穿进行奎肯氏试验及脑脊液检查,或脊髓造影以明确诊断。
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如下。
患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男性患者为多;患者有颈肩臂部痛、手指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合并椎动脉型的眩晕症状;大多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患者移位的颈椎棘突和关节囊常有压痛;部分患者的颈椎片显示患椎移位改变。
3、如何鉴别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肩周炎
只有神经根型颈椎病才会引起你所描述的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男多于女其发病率占各型颈椎病的56、7%重力劳动者较多起病缓慢有时因一定程度的损伤诱发;过度低头长时间低头作业也可诱发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它是颈椎后方突出物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其症状有疼痛疼痛为绞痛钝痛或灼痛颈部功能障阻影响工作和睡眠病因病机由于颈部解剖上的特殊长期负重头颅运协且活动范围较大当前伸后屈时及左右旋转、侧弯头颅运动时颈椎所受的重应力均在变化如果颈部姿态势不良长期限劳累则易发生颈部肌肉及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头颈部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内伤、颈椎骨关节退行性蹭、炎症刺激等导致颈肌肉痉挛破坏了颈椎的平衡应力或颈部活动超出了正常范围时头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以引起椎骨关节旋转、移位颈椎间盘受到此种外应力的影响而发生颈椎间盘退行性蹭甚至发生髓核从后方脱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出现临床症状同时也加速颈椎骨关节的病理变化导致颈椎解剖位置的变化而发生颈椎失稳代谢性骨质增生若压迫或炎症刺激则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如Lushka关节部的骨质增生可引起椎间孔变窄;外伤劳损或导致颈椎骨关节错位而出血使经脉闭塞血瘀气滞诱
4、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有很多表现,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第一种就是颈肩部症状。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轻重程度不一样。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如果是处在急性期的患者在活动头部时,会引起颈部,肩部,胳膊疼,还常常伴随着手脚的麻木感,尤其是在晚上,麻木感就会更加强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秩序。 第二种就是上肢胳臂无力感,主要表现为拿不起东西,即使拿住东西也会掉落,上肢的活动也不灵便。第三种是颈部僵硬感明显。患者会感到颈椎发直,颈部肌肉紧张疼痛。
5、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什么临床症状?
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患者。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27 ∶ 1,41 ~ 70 岁患者为66%,其发病史多为慢性发病,少数有颈部外伤史。
(1)颈肩部疼痛和手指麻木感。疼痛为根性病变的主要症状。
急性期患者活动头颈部可以引起颈、肩、臂部痛,或呈上肢放射痛,常伴手指麻木感,晚间痛重,影响休息。少数患者为防止触碰颈部加重症状,用手保护患部。对急性发病患者,需注意检查是否为颈椎间盘突出病变。
慢性发病患者多感颈部或肩背部酸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有麻木感。此外尚有上肢肌力减弱、肌肉萎缩。部分患者患肢可呈现肿胀,皮肤呈暗红或苍白色。风寒及劳损可为发病的诱因,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而逐渐发病。
臂丛神经根部不同病变部位引起不同的疼痛区:颈5 神经根病变,其疼痛区为三角肌分布区;颈6 神经根病变,其向三角肌部及前臂桡侧及拇指放射;颈7 神经根病变,沿上臂及前臂后方向中指放射;颈8 神经根病变,沿上臂及前臂内侧向无名指、小指放射;而胸1 的神经根病变引起上臂内侧疼痛。
(2)肌力减弱。上肢肌力减弱为运动神经受损引起的症状,表现为患者持物时费力,部分患者持物时易脱落。肢体骨骼肌由2 根以上的神经共同支配,单根神经受损表现为轻度肌力减弱,主要的神经根受累可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3)颈部肌肉紧张。颈椎病患者常有颈部发板的症状。颈神经根受到刺激,可反射地引起所支配的颈、肩部肌肉张力增高或痉挛。
在急性期,检查多可发现患者后颈部一侧或双侧肌肉紧张,局部有压痛。
6、得了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要注意什么
这个治疗没有特效疗法,只有对症治疗.牵引,理疗,红外线,推拿 按摩治疗.一定要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和学习,尤其是低头工作学习,每1小时左右要休息1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