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3~4节锥体不稳,病严重吗
?
2、颈椎不稳【颈椎病】
你好。我同意颈背部肌肉拉伤的诊断。长期用电脑使得颈肩背部肌肉长期固定于某一状态造成肌肉痉挛、两边肌力不对称,也会造成颈椎的退变加速。转头时颈部的响声主要是韧带在骨质上滑动的声音,可以看做颈椎退变的前兆,反复转动颈部也会造成颈椎退变,建议少做这样的动作。现在可以口服一点放松肌肉的药物、加强锻炼、适当理疗、用电脑1小时左右起来活动一下。C3 CT暂时不用做,半年左右复查磁共振即可。
(上海市中山医院董健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颈椎不稳如何治疗
中医认为是髓海空虚,肝肾不足,筋骨不强所致。治疗活血舒筋膏加舒筋丹外敷可治愈。是一种传统黑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削炎活血,消除神经根水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补肝肾,强筋骨.改变颈部长期积累性劳损,引起的软组织粘连,萎缩,恢复韧带弹性,放松颈部肌肉,缓解僵硬疼痛,头晕恶心等临床症.
4、颈椎病会导致走路不稳吗?,晃来晃去
你好,颈椎病严重是会影响走路的,其次也有可能是有腰椎疾病压迫导致走路不稳的可能性,建议你去医院检查,检查确诊病因后在做对症治疗。
5、颈椎不稳的诊断与鉴别
一、上颈椎不稳的诊断
主要依据:既往病史,包括有无先天发育性畸形、外伤史及咽喉部炎症等;临床症状特点,以及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CT及MRI检查)等。在临床上可将其分为器质性不稳和动力性不稳两类。
1.器质性不稳
多因颈枕部病变所致包括:
(1)自发性寰枢椎脱位:以儿童为多见多因咽喉部炎症所致。
(2)外伤性寰枢椎脱位后遗症: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损伤严重者均可引起不稳症。
(3)颅底凹陷症:并非少见应注意早期诊断主要在于对本病的认识。
(4)上颈椎外伤后遗性不稳症:除寰枢椎脱位外,尚包括上颈椎其他各种骨折等损伤后期由于韧带撕裂松弛所致者
(5)肌源性上颈椎不稳:主要是各种累及颈部肌肉的疾患包括高位脊髓侧索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症等均可造成上颈椎不稳,虽较少见但预后不佳。
(6)医源性上颈椎不稳:主要指由于操作手法过重牵引过度等所致者。
(7)其他:各种中毒性疾患及脊柱畸形等均可继发不稳症。
2.动力性不稳
主要因横韧带翼状韧带或齿状韧带及周围关节囊等松弛与不稳所致者,除可查出明显原因可归于器质性不稳症外,其余均属此类 此种不稳除可引起前后向或侧向(左右)不稳外(可分别从X线侧位及正位片上判定)尚应注意因一侧翼状韧带松弛所引起的旋转不稳。
二、下颈椎不稳的诊断
有学者对下颈椎不稳的诊断标准通过生物力学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相邻椎体的水平位移达到2. 7 mm时即可造成下颈椎不稳,如果将放大率考虑在内则是3. 5 mm,角度位移的上限为10. 7度,此值不受放大率的影响,因此white确定了颈椎不稳的诊断标准为:具有以下三项之一者则认为颈椎不稳或处在不稳的边缘上:
(1)所有的前方或后方结构成份的损害而失去功能。
(2)在中立位或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一个椎体与其相邻椎体相比,向前或向后移位超过3. 5 mm。
(3)在中立位或过伸过屈侧位X光片上相邻椎体间的夹角差大于11度,而且确定了具体测量方法。 本病除需与一般疾患鉴别外,在临床上主要需与以下病种相区别:
1.脊髓型颈椎病
在未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与影像学检查前易将两者混淆但如能想及本病并对上颈椎摄以动力性点片则不难鉴别。
2.椎动脉型颈椎病两者引起完全相同的临床症状 可借助X线片、CT或MRI检查等加以鉴别必要时行椎动脉造影或MRA检查等进行判定。
3.偏头痛
在枕颈不稳时,由于第1颈神经受累而引起头后部剧痛易被误诊为偏头痛。此时,除可根据两者各自的临床特点加以鉴别外对枕大神经行封闭疗法将有助于鉴别诊断。
4.颈部肿瘤
椎骨的肿瘤易被发现但椎管内的肿瘤尤其是枕骨大孔附近处的肿瘤则易漏诊。作者于十余年前(MRI出现前年代)曾遇到4例脊髓造影阴性而实际为此处肿瘤的病例。因此凡疑及此种情况者,可及早行MRI检查将有助于早期诊断。
5.其他
尚应与颈型颈椎病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及颈部扭伤等鉴别。
6、我这种颈椎不稳严重吗?已经头晕一年多了 核磁共振椎间盘轻微突出
你是颈椎病引起的头晕,打臭氧可以治好此病。到医院骨科去咨询一下就知道了!
7、颈椎病会走路不稳吗
颈椎病是由于颈部长期不良姿势使韧带增厚骨质增生曲度变直间盘退变椎管狭窄,造成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压迫而出现颈部疼痛四肢无力笨拙麻木酸痛行走不稳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意见建议:治疗一般可采取按摩,牵引、针灸、理疗、服中药和练功等,严重时可以微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