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颈椎损伤开放气道

颈椎损伤开放气道

发布时间:2020-10-07 07:33:33

1、心肺复苏时,有颈部创伤如何者开放气道?以及无颈部创伤的气道开放方法?谢谢!

对于没有颈部损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使用的开放气道方法都是按额抬颌法,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开放气道的手法。具体方法是以一手置于患者额头向下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一手以食指中指抬起患者下颌。这一手法易于操作,且在开放气道同时不影响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进行,但是由于需要后仰头部,会产生颈内部运动,不适于有颈部损伤的患者。
对于有颈部损伤者开放气道最适宜的方法是抬下颌法,此法在操作正确时不产生颈部运动,可以避免颈部的进一步损伤,但是难以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方法是施救者位于患者头部后方双手摸到患者下颌下颌角后向上托起,此时应避容免造成颈部运动,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用简易呼吸气囊面罩进行通气时。
回答仅供参考…

2、怀疑颈椎损伤伤者,如何进行徒手开放气道?

对怀疑存在颈椎损伤患者复苏时,应该保持患者头颈、胸、腰等部位处在自然的位置。过度仰头可能加重颈椎损伤。一般仅采用托颌法开放气道,并由助手用手保持头和颈稳定在一条直线的位置。如果气道梗阻危及生命,即使采用正确的托颌法也不能解除时,可略微使头后仰至气道开放。此时建立通畅呼吸应该优先于预防潜在颈椎伤。

3、常用开放气道的方法?我要3种 是填空啊!

1. 仰头举颏法抢救者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气道开放。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注意事项】a、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b、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c、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d、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e、开放气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2. 仰头抬颈法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3. 双手抬颌法病人平卧,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网站即可打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① 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② 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③ 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④ 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⑤ 开放气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http://www.51test.net/show/381026.html

4、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什么方式?

先开放气道, 再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气道通畅是呼吸道通畅的前提!
因气道通畅可解除因舌根后坠、呕吐物及血块导致的气道阻塞。
可以采用手法开放气道的方法。常用的手法开放气道有三种: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和仰头拉颌法。

手法开放气道

1、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舌后坠而堵塞呼吸道的病人。

2、禁忌症

有可疑颈椎骨折的患者禁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

3、方法

首先,将病人置于合适的体位。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病人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如病人摔倒时面部朝下,应小心转动病人,并使病人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

转动时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病人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颈椎损伤。

体位摆好后立即清除口咽腔分泌物。即可按照下列三种方法施行徒手开放气道术,使头极度后仰,对疑有颈椎骨折者,保持头颈脊柱一直线,并使头适度后仰张口。

(1)仰头举颏法:抢救者左手掌根放在伤病员前额处,用力下压使头部后仰,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伤病员下颏骨处,向上抬起下颏。操作时要注意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管,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

(2)仰头抬颈法:伤病员仰卧,撤除枕头,抢救者一手放在伤病员前额,向后向下按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伤病员颈部向上抬颈。

(3)仰头拉颌法:抢救者在伤病员头侧,双肘位于伤病员背部同一水平上,用双手抓住伤病员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颌向前。同时,使头部后仰,两手拇指可将下唇下推,使口腔打开。头部后仰的程度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

(4)颈椎损伤开放气道扩展资料

⑴隐匿伤:坠落伤、车祸伤等钝挫伤容易出现隐匿伤,病人表面“正常”,但很快出现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如肝、脾、肾破裂出血,心肌损伤、创伤性湿肺、血气胸等。如有可疑,到医院检查、观察。

⑵颅脑损伤:患者存在颌面损伤、颅底骨折、深昏迷、呼吸困难、口鼻出血或分泌物时,应及时控制气道、插管。颅腔异物的外露部分不要拨除,要加以保护,用敷料包扎固定。

耳鼻流血不能填塞(因可能为脑脊液),而应及时擦去。抽搐者用安定肌注,昏迷者纳洛酮静滴,颅内高压者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


⑶烧伤:正燃烧时,勿呼喊、奔跑或赤手扑火,可卧地滚动。尽快将伤面浸入凉水中,但使用冰水不要超过10分钟。剪掉烧毁或化学物浸湿衣服,立即用冷水冲洗30分钟;

化学性腐蚀剂烧伤(包括咽、食道烧伤)可用弱酸或弱碱中和,一时无合适药液,可用清水稀释,然后用牛奶或蛋清、植物油来保护粘膜创面;如有呼吸道烧伤,可表现为咳痰、呼吸困难,应早期大剂量用皮质激素,喉梗阻时,及时气管切开。

生石灰烧伤应去掉颗粒后再冲冼。磷烧伤应将创面浸入水中或用湿纱布覆盖。冲洗眼时,必须拉开眼脸,暴露上下穹隆。

⑷断肢:不要急躁在将肢体从机器上撕下,也不能倒转机器来移出肢体,应停电、拆开机器移出,使用冰袋等低温保存(肢体和冰隔开以防冻伤)转运。

⑸脊柱损伤:诊断:局部疼痛、畸形,相应肢体活动障碍或麻木,大小便失禁或阴茎搏起。

⑹体表损伤的处理:急救时应考虑对伤肢实施降温处理。外行救助者对皮表创伤者推荐使用自来水冲洗伤口。皮肤或眼睛接触腐蚀性毒物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是最基本和最适当的急救措施。

外行救援者对皮肤破损或损伤者使用抗生素药膏,并使用三种以上抗生素药膏要优于使用两种或单一种抗生素软膏。

⑺其它:

①开放性喉损伤时,为防止纵隔气肿,应迅速闭合伤口,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喉或气管应置入气管套管或塑料管。

②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应清除口腔异物,解除舌后坠,颌骨移位致窒息者立即复位,昏迷或休克者可取俯卧位。

③大静脉出血的主要危险是空气栓塞,应暂用手或绷带压迫。

④开放性创伤应用敷料覆盖。如肠管脱出,可用湿纱布或干净的碗等覆盖。

⑤蛇咬伤不要用嘴吸吮,可以用绷带捆绑患肢(不要太紧)。

⑥锐器刺入不要拨出,应用敷料包扎固定,使锐器不移动(相对于身体)。

3.止血:

①指压动脉止血法,压迫颞浅动脉、面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等出血的近心端。颈总动脉损伤可在锁骨上方直接将它压向颈椎横突。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且可靠,即用纱布等覆盖用力加压包扎。

③止血带法,使用橡皮条或布条紧缠肢体止血。注意事项:上臂扎在上1/3或下1/3处,下肢于股骨中下1/3交界处;包扎处应有衬垫;松紧以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每小时应放松1到2分钟。

4.固定:

固定术是为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而损伤血管、神经、内脏而实施的。主要用于固定四肢、骨盆和脊柱。院前头部或颈部受伤时,急救者不能确定颈椎是否受损时都推荐使用颈椎固定托;受到严重创伤或虽创伤较轻但有症状的伤员行急救时也推荐固定颈椎。

固定材料多用夹板和三角巾,于紧急时可就地取材,用竹棒、木棍、树枝等。固定的目的不是让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刺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该送回。固定要牢靠,松紧适度,皮肤和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

5.搬动和转运 脊柱损伤搬运时,顺应伤员脊柱轴线,使脊柱固定或减少弯曲,滚身移到硬担架上,取仰卧位。或者2~3人协调一致,平起平放,慎勿弯曲,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

颈椎患者:上颈托以防止颈椎继发损伤,如果没有颈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躯干一同滚动,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在背部垫上软枕,使颈部略向后伸展,头两侧各垫软枕或折好的衣物。

胸椎腰椎患者:胸腰部应垫软枕或折好的衣物以防止移位,避免继发损伤。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感觉、反射以及大小便情况等,尤其要注意呼吸频率的改变。监护持续的心电监护和氧疗,持续的扩容治疗和升压。昏迷、颅脑损伤的伤员应足朝前、头朝后放置。

5、颈椎损伤cpr时如何摆放位置

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被怀疑存在颈椎损伤,那么在坚硬平面上进行心肺复苏的基础上,需尽可能避免头部运动,如有可能,使用抬下颌法开放气道进行通气,而不使用常用的仰额抬颌法以防止头后仰动作导致颈部损伤进一步加重。

与颈椎损伤开放气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