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了颈椎病怎么做
你好。颈zd椎病大致有颈椎骨质增生、正常曲度变异和颈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神经压迫所导致的。还要看具体压迫什么神经。通常可以分为以颈部症状为主的颈型、神经根受累出现上肢症状的神经根型、四肢运动和感觉障碍的脊髓型、椎动脉受压引起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刺激症状的椎动脉型和压迫食管有吞咽不适或困难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症状具体是什么。其主要反应是疼痛、头晕、呕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紧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导致无规律性流涕,视力下降,面瘫或上肢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
这类疾病一般以做专伏案工作较多者易患。从开始的局部炎症水肿形成积液,使患部肌体代谢障碍,到后期堆积形成增生。这一过程中医称之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畅之意。建议可采用中药透皮给药,软坚通络,活血化瘀,以促进局部的代谢机能,从而使肌体吸收和代谢已形成的增生,达到治愈目的。
颈椎患者平时应该注意: 1、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头苦干时,也可间断地做运动属。
2、怎么控制颈椎病
您好!颈椎病日常生活中应当避免长时间低头及颈部的疲劳,不要让颈部保持一个姿势的时间太久;注意颈部的防寒保暖,不宜劳累;枕头不要过高过硬,也不要随便按摩颈部,有时候按摩的力道和手法掌握不好会适得其反的;多做颈部的运动,也可以经常热敷以改善症状。
祝早日康复。
3、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颈椎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从病理角度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椎间盘变性阶段
椎间盘的变性从20岁即已开始。纤维环变性所造成的根节不稳是髓核退变加速的主要原因。可见纤维变性、肿胀、断裂及裂隙形成;髓核脱水、弹性模量改变,内部可有裂纹形成,变性的髓核可随软骨板向后方突出。若髓核穿过后纵韧带则称为髓核脱出。后突之髓核既可压迫脊髓,也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从生物力学角度看,此期的主要特征是:椎间盘弹性模量改变、椎间盘内压升高、椎节间不稳和应力重新分布。
2)骨刺形成阶段骨刺形成阶段也是上一阶段的延续。
骨刺形成本身表明所在节段椎间盘退变引起椎节应力分布的变化,从生物力学看,
骨赘的形成以及小关节、黄韧带的增生肥大均为代偿性反应。其结果是重建力学平衡。这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从病理角度看,多数学者认为骨赘来源于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的机化、骨化或钙化。病程较久的骨刺坚如象牙。
由于颈5-6处于颈椎生理前屈的中央点,椎间盘所受应力较大,所以颈5-6椎间盘的骨赘最多见,其次为颈4-5及颈6-7 。
3)损害阶段
前面已述及,单纯的退变不一定产生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也是颈椎病与颈椎退变之间的区别。只有当以上两个病理阶段的变化对周围组织产生影响而引起相应变化才具有临床意义。
脊柱对脊髓的压迫可来自前方和后方,也可两者皆有。前方压迫以椎间盘和骨赘为主。前正中压迫可直接侵犯脊髓前中央动脉或沟动脉。前中央分或前侧方的压迫主要侵犯脊髓前角与前索,并出现一侧或两侧的锥体束症状。侧方和后侧方的压迫来自黄韧带、小关节等,主要表现以感觉障碍为主的症状。
脊髓的病理变化取决于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急性压迫可造成血流障碍,组织充血、水肿,久压后血管痉挛、纤维变、管壁增厚甚至血栓形成。脊髓灰质和白质均萎缩,以脊髓灰质更为明显,出现变性、软化和纤维化,脊髓囊性变、空腔形成。
对脊神经根的压迫主要来源于钩椎关节及推体侧后缘的骨赘
。关节不稳及椎间盘侧后方突出也可造成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早期根袖处可发生水肿及渗出等反应性炎症。继续压迫可引起蛛网膜粘连。蛛网膜粘连使神经根易于受到牵拉伤,发生退变甚至华勒变性。
椎动脉真正由于增生和压迫导致椎动脉狭窄很少见。由于MRI及血管减数造影(DSA)技术的发展,目前发现椎动脉在颈椎退变过程中常发生扭曲,甚至呈螺旋状。椎节活动时刺激椎动脉,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痉挛,使颅内供血减少,产生眩晕甚至摔倒。
后方小关节的松动和变位,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关节突增生,关节囊的松弛和肥厚均可刺激位于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纤维,产生颈部疼痛。颈椎间盘后壁也有神经末梢支配,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松弛和变性均使末梢神经受刺激产生颈部疼痛和不适。
4、青少年得颈椎病该怎样做?
一.保养 1.用枕适当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要有弹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弹棉或谷物皮壳为宜。喜欢仰卧的,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喜欢侧卧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其实,枕头的真正名字应该叫“枕颈”。枕头不合适,常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要及时诊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编为佳,竹席一则太凉,二则太硬,最好不用。 2.颈部保暖 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稍热,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3.姿势正确 颈椎病的主要诱因是工作学习的姿势不正确,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4.避免损伤 颈部的损伤也会诱发本病,除了注意姿势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体育比赛时更要避免颈椎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二.锻炼 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我们推荐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 1.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颈椎操: 头颈部具体锻炼方法共分4节,每节4个8拍,锻炼要求稳慢,不求速度。要求动作认真到位,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第一节 颈部屈伸锻炼:病人端坐或双足等肩分开站立位,双手插腰。第一拍为头前屈,第二拍为头复正视位。第三拍头后伸,第四拍头复正,第五拍为头左旋,第六拍头复正,第七拍头右旋,第八拍头复正,4个8拍。 要求头前屈时,下颌务必抵触胸骨柄部位,头向左 ,右旋时,务必看到同侧肩膀尖。 第二拍 颈部侧屈锻炼:第一拍头左侧屈,第二拍复正,第三拍右侧屈,第四拍复正,第五拍头向前平伸,第六拍复正,第七拍头向后平伸,第八拍复正。 要求头侧屈及前,后平伸时,幅度要尽量大。 第三节 头部旋转锻炼:第一个八拍之第一至四拍头部向左前方旋转,第五至八拍头部向右前方旋转,第二个八拍之第一至四拍头部向左后旋转,第五至八拍头部向右后旋转,第三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第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要求头的旋转幅度尽量大,但速度必须稳慢。 第四节 耸肩锻炼:第一至四拍耸肩并向前旋肩尽量缩胸,第五至八拍,为耸肩向后旋肩并尽量扩胸。 耸肩动作是重点锻炼内容,因此,在锻炼中病人要尽量向上 耸肩,在 耸的基础上做向前,后旋肩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