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颈椎管测量

颈椎管测量

发布时间:2020-09-15 03:17:10

1、我妈妈颈椎狭窄5毫米,请问怎么治疗?

颈椎椎管狭窄往往是颈椎病的基础,对于保守治疗,我提供以下几点给楼主参考:

1,理疗,按摩,针灸等,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药物治疗,主要指的是中医药治疗,口服或者外用改变疏通局部循环,使狭窄的椎管扩大。
3,特别提醒:慎用牵引、重手法推拿等强刺激治疗

2、颈椎病的检查方法都有什么?

颈椎病的检查方法如下:1、X片检查:属于基础检查,如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片、张口位片,判断颈椎间隙,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有无狭窄;2、颈部CT、磁共振;3、血管彩超:排除其它疾病。患者可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查,如出现手部麻木、窜痛、放电样疼痛时,需考虑是否为颈部神经根受压,建议到医院检查。若长期头晕,可为颈部血管受压,导致脑供血不足。

3、颈椎ct扫描有哪些

为了进一步确诊,临床上常常要求颈椎病患者拍摄颈椎的CT片。不少患者询问:拍摄颈椎CT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拍颈椎的X光片或者核磁共振片呢? 今天统一解答如下: 颈椎病CT检查的临床意义通常有5个: 一、观察颈椎先天性的异常: 随着核磁共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CT检查在脊柱外科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小,特别是在颈椎病的诊断方面已不是常规的检查手段,其诊断价值远远低于“X线平片+核磁共振”的组合。 但是由于CT能观察骨质和软组织的结构,进一步明确脊椎的先天性畸形情况。CT对骨刺、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等骨性病变显示要比核磁共振清楚得多,因此在“X线平片+核磁共振”对上述情况仍然难以明确的情况下,申请CT检查,可以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明确骨折和脱位: 椎弓骨折及骨折片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在平片上容易漏诊,而CT能明显提示,可准确测量病变对椎管及椎间的侵犯程度。CT检查还可以准确显示寰椎的骨折。严重的脊椎外伤患者只需平卧于CT检查台上,用横段面扫描及多平面影象重建即可了解骨折和脱位的情况,避免过多地移动病人。 三、颈椎间盘突出症: CT能直接显示突出的髓核及其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程度。 四、颈椎椎管狭窄症: CT是诊断及定位椎管狭窄的较准确的方法,能测量椎管的各径线及面积,观察椎管形态,了解其骨和软组织的情况,显示椎管内受压迫的程度。 五、排除肿瘤和炎症: 如果X线片证实的病灶,CT更能明确病变的范围,椎体及附件的情况,病变是否侵犯了椎管及椎间孔,有无椎旁的肿块,病变是否为侵蚀性,病变是多血管还是无血管,组织有无钙化、坏死、囊性变等。对临床怀疑有脊椎病变而平片阴性或可疑者,CT能明确提示有无骨质的异常。

4、为什么颈椎病需要做磁共振检查?

类似不损害皮肤进行体内透视可以检查的有肌肉内脏骨骼血管是否有器质性改变.
磁共振:最大的优点是对人体不产生损害它可以像我们平时看电视一样不仅能显示病变组织还能反映活体组织功能和代谢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信息.对于骨关节脊髓盆腔脏器前列腺膀胱子宫卵巢心脏大血管病变及心肌梗塞的诊断尤为准确. 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

5、颈椎病做什么检查

颈椎病的症状分为,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因为压迫到颈部的脊髓,所以常常引起的是双手麻木,无力持物,容易掉,也就是握不住东西,做精细的动作,双手灵活性下降。

6、颈椎椎管狭窄有什么症状

颈椎椎管狭窄大多以四肢感觉麻木、刺痛为首发症状,常从手臂部开始,逐渐加重,并渐出现双手握力下降,持物不住,胸部束带感,下肢出现如踩棉花堆的感觉,站立、行走不稳,步态沉重,起步困难。重者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便秘、小便失禁。但这些患者颈部症状不如四肢严重,可能有轻度的僵硬不适和疼痛。不加以注意可能会产生误诊误治。其实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有了上述一些表现,再拍两张X线片就可诊断。除正侧位x线片上表现颈椎迟行性变外,在标准侧位片上测量第5或第6颈椎椎体后缘中点到相应椎板连成的最短距离,即椎管前后径,若小于13毫米,称相对椎管狭窄,小于10毫米为绝对椎管狭窄。为了使测量更加可靠,使用椎管比值测定即颈椎椎管前后径除以颈椎椎体前后径,正常应大于0.75,椎管狭窄者小于0.75,甚至小于0.5。若能做CT检查,就更加直观,可以直接观察到椎管的形状和狭窄程度、部位等。

7、颈椎检查有哪些项目?

体力劳动者和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都会有这样的苦恼,缺少运动量,久坐少动造成颈椎和肩周问题,提早检查和预防是非常的方式。

颈椎检查项目有:颈椎正片,检查是否发生器质性病变。颈椎X光片,了解甲亢等其他疾病的发病情况。颈动脉彩超,检查是否有心梗发病危险。血压血脂检测也是心血管疾病判断的辅助手段。

与颈椎管测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