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小关节紊乱都有哪些表现?
您好,对于您的病情您不要过分担心,当前的医治方法皆是依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医治方法.但要切忌勿用药与勿用错误的方法,
意见建议: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通过姿势调整、特别是睡姿调整,适当休息以及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就能恢复。药物虽然具有止痛、消炎等作用,但不具备促进颈椎恢复正常生物力学结构的功能,故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极少数病人需要手术治疗
2、寰椎和枢椎(第一、二颈椎)有什么特殊性
寰椎和枢椎对整个脊椎起着第一主导作用。
寰椎与头部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头部起一个支撑作用,由前后两个椎弓和两个侧块相互连成环状,大而平,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大支架稳稳地托着头部。
枢椎是颈椎中最为坚固的椎骨,具有枢纽作用,椎体较小,后半部分的棘突很大,并且椎体上部分有个像大牙齿一样的突起向上伸入寰椎中,和寰椎共同构成了寰枢关节。
当头部和寰椎一有动作时,枢椎就会马上响应,有力地带动下面各段脊椎随之而动。
(2)颈椎后关节扩展资料
颈椎共七块,其中第3、4、5、6颈椎为典型椎骨,1、2、7为非典型椎骨。所有颈椎的横突孔中都有椎血管走行(椎动、静脉,第7颈椎横突孔中无椎动脉走行)。
典型颈椎的特征为:椎体较小,左右径大于前后径,上面突起形成侧缘关节,下面凹陷;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第7颈椎的棘突特别长近似水平,末端不分杈,形成结节,在皮下易触及,常用来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观察椎孔和横突孔,注意在第7颈椎处椎孔和横突孔最小。观察典型椎骨的不规则椎体、侧面的关节突、三角形的椎孔和关节突的上关节面。
人的颈椎和腰椎特别容易出问题,但胸椎却好得多。这是因为胸椎周围有肋骨牵拉保护着,形成了一种力的相互作用,以确保胸椎能够保持中正。但是,颈椎和腰椎就不同了,它们没有肋骨牵拉固定着,它们靠的是多组韧带和小肌肉群,如果这些组织发生问题,就会导致颈腰椎出问题。
3、颈椎后关节紊乱怎样治疗,颈椎病医生请进!
颈椎病属于无菌性的骨性关节炎,主要病理上的变化是组织的微循环不好导致的炎症,炎症过程是在细胞新陈代谢物由于不能很好被吸收反过来不断刺激该组织,导致炎症,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组织退变,退变包括骨骼的增生和软组织的增生等,由于增生的发生就会有机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导致血流障碍和疼痛等,这一类疾病治疗方法最管用的就是怎么样保持或者改善其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将堆积的代谢物充分吸收,这样就会快速消除水肿和炎症,但是退变组织的康复是关键,这是药物很难做到的,针对这一类疾病需要治疗的方法推荐如下:
1必须抓紧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热疗,由于微波是穿透力很强的热疗因子,这是其它热疗仪器没法比的,一次治疗30分钟,就会大量吸收代谢垃圾,所以一般患者治疗一次就会感觉到症状明显减轻的作用,但是一般就、消除症状并保持效果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
2 这是关键,考虑到有一定的组织退变,康复退变组织或者部分康复退变组织是最重要的,就需要坚持在没有症状下继续治疗1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慢性期的长短和退变的严重程度),这个就能巩固疗效;
3 平时的锻炼也是维持疗效的最好基础,加强颈部活动,只有保持颈部组织的良好的血液循环,颈椎病就能避免复发;
4 也要主要颈部保暖,没事的时候每天自己按摩5-10分钟,对疾病的巩固很有帮助。
4、颈椎等关节为什么会响
一、脖子为什么一转就响;大家注意一个现象,小孩子,身体是软软的,绝对不会出现脖子响的问题。等我们上了一点岁数,一活动身体,就会出现关节响的情况,包括肩关节、膝关节,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说,唉,上了岁数了,都是老胳膊老腿了。什么是老胳膊老腿呢?其实,就是我们身体的气血供应不上,导致我们身体在变硬,关节在缺血的状态下干磨。
既然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我们的脖子为什么一转,里面的骨头就会嘎巴响了。很多人一定骑过自行车。如果我们的车轴里缺油了,会感觉怎么样?一定是骑着费劲,一定会感觉里面的滚珠转动不灵活是不是,而这种响动,有点类似我们的脖子响,只不过,自行车轴转动靠的是油,而我们骨头之间的转动靠的是血。当我们血气双亏的时候,我们的骨关节之间的椎间盘,没有充足的气血供应,会形成干磨的情况,响动也就成自然了。
二、骨关节为何会病变
第一,是生理结构。我们注意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的颈椎和腰椎,特别容易出问题,但是胸椎却好得多。这是因为我们的胸椎周围有肋骨牵拉保护着,形成了一种力的相互作用,以确保我们的胸椎能够保持中正。但是,我们的颈椎和腰椎则不然,它们没有肋骨牵拉固定着,它们靠的是多组韧带和小肌肉群。如果这些组织发生问题,就会导致我们的颈腰椎出问题。
第二,是工作姿势。当肌肉处于紧张之中,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乳酸堆积,感觉肌肉酸痛。正常情况下,如果胳膊腿酸了,我们活动一下,很快就能解除这种乳酸堆积。但是,用电脑就不一样了,由于我们是长时间处于微弱的紧张状态,等我们查觉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它造成的后果就是,我们颈腰椎周围的韧带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就会慢慢形成钙化,两侧的牵拉受力开始不均匀,久而久之,椎间盘就会突出,挤压周围的组织神经,颈腰椎病就会形成了。
第三,是工作环境。如果再加上工作环境的寒和湿比较严重,比如在地下室工作,在空调底下工作,都会造成环境中的寒和湿进入到体内,特别是对于那些气血本来就不够通畅的肌肉和韧带,形成潜在的影响,加重了病变部位的病情。
第四,过食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会导致体内脱钙,久而久之骨头变会得非常的疏松,那个时候,就不单纯是骨头响的问题了,而且还很容易导致骨折。因此,颈腰椎部位爱发病的原因,有生理结构的,有我们工作习惯的,有我们工作环境的,还有饮食的原因,总之,这些都是现代生活方式病的体现。
三、如何解决一转就响 其实脖子响还好,如果你的膝关节再响,可就麻烦大了。你将手放在膝盖上,然后将脚离地,前后摆动小腿,如果当你感觉膝关节里也有响动,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你现在全身已经是严重的气血双亏了。如果你摸不出来这种感觉,那好,你试试小孩子的膝盖,你再试试老年人的膝盖,对比一下,你就会有正确的感觉了。
第一,多多活动。尤其是天天以电脑为伴的朋友,用一会儿电脑,就要起来活动一下,同时活动一下脖子,作90度的向左转,向90度的向右转的动作,以确保我们脖子两侧的韧带都能够得到均衡的牵拉。
第二,远离空调。尤其是不要让空调正对着吹。因为夏天人的汗毛孔是张着的,空调一吹,寒湿很容易进入体内,会加重我们韧带的钙化。
第三,补充营养。这里提到的营养,主要是指营养补充食品。
第四,打通经络。这点最为重要。如果是脖子不舒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穴位按摩,疏通经络。一天做一次即可,重点小肠经和膀胱经,如后溪,腕骨,昆仑,风池,合谷。再结合气海,足三里补气补血。以确保你的脖子是很软的,而不是很硬的。摸着是温暖的,而不是冰凉的。 弘扬中医药文化,共创美好健康人生! 点击分享更多健康信息,共同传递健康文化知识!
5、请问朋友你身边有置换过颈椎关节的吗?手术成功后有后遗症吗?
您好,我有一同事,男,42岁,由于干活过度,导致了严重的颈椎病,上下肢都麻木,无力,也有肌肉萎缩的现象,后来听说是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做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恢复的很好,也没见有啥后遗症。建议您也去那个医院看看吧! 具体在陇海路与伏牛路交叉口那里。
6、颈部关节的问题!
年轻人因在电脑前时间较长而引起的颈部疼痛不适,大多为颈肌筋膜触发点疼痛,但常被误诊颈椎病,建议去医院拍片确诊。当然,手头宽裕也可以造CT、MRI啦。无论从自身的感觉还是经济原因来说,个人认为应早去医院检查,防止症状恶化。 若排除了颈部椎骨的明显改变,则可采用针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治疗方法。 颈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病史一般较长并反复发作。常因某一动作和某一工作姿势加重。常发生和引起头痛肌足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颈后肌、头夹肌、颈夹肌和枕下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不同肌肉的触发点疼痛引起不同部位的头部疼痛。 治疗原则是对触发点疼痛的肌肉进行牵张,针刺破坏触发点和小针刀扎断孪缩和纤维化的维化有肌筋膜。 治疗技术有肌疗法技术、喷冷技术、牵张技术、干针和湿针技术、药物应用技术和各种物理疗法等。 最好掌握医生教的受累肌的牵张法,自己平时在家中做做颈部牵张锻炼,改善周围循环,还可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若平片显示颈椎有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增生、椎间隙狭窄、退行性改变、韧带钙化等现象,则可能为颈椎病。在网上找到个概要,补充了些具体的内容。其实这些过程到医院基本都会遇到的,做好准备哦。 各型诊断要点 1)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是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①症状:颈僵不适、活动受限,头、枕、颈、肩、臂痛、酸,手臂有触电样、针刺样串麻。 ②体征:颈椎棘突、横突、冈上窝、肩胛内上角和肩胛下角有压痛点,压顶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低头试验和仰头试验阳性,手肌肉萎缩,上肢皮肤感觉异常。 ③X线平片:正、侧、双斜位可见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前后缘增生,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小关节增生,前纵韧带、项韧带钙化,椎间孔狭窄。 需与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肋锁综合征、锁骨上肿瘤、进行性肌萎缩、神经炎鉴别。 2)脊髓型颈椎病:约占10-15%,是颈椎病中最重的一类型。 ①症状:根据脊髓受压的部位和程度,症状不同。症状多从下肢开始,逐渐发展到上肢。常见下肢无力、酸胀、小腿发紧、抬腿困难、步态笨拙,下肢、上肢麻,束胸感,束腰感,手足颤抖。严重者大小便失控,出现单瘫、截瘫、偏瘫、三肢瘫、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 ②体征:上下肢肌紧张,肱二头肌、三头肌腱反射亢进或减弱(前者病变在颈高位,后者在低位),膝、跟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肌门反射减弱或消失,Hoffmann征、Rossollimo征、Babinskin征等病理反射阳性,踝阵挛阳性,低、仰头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 ③X线平片:侧位或断层检查,有颈椎后缘增生、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管矢径与椎体矢径之比值小于0.75),断层见后纵韧带钙化。 ④MRI检查:颈椎曲度异常,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硬膜囊或脊髓受压变形。 需与脊髓肿瘤、脊髓侧索硬化、脊髓空洞症鉴别。 3)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10%~15%。 ①症状:发作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突然摔倒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症状的出现与消失和头部位置有关。 ②体征: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低、仰头试验阳性。 ③X线平片:钩椎关节增生、小关节增生向前突入椎间孔内。 ④椎动脉造影:72%~85%有椎动脉弯曲、扭转等。 需与高血压、美尼尔氏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约占10%,由于颈椎椎体或小关节增生、后纵韧带 钙化等原因,刺激了颈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症状。 ①症状:枕、颈痛,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血压不稳,手肿,手麻,怕凉,视物模糊易疲劳,失眠等症状。 ②体征:心率过速、过慢,血压高低不稳,低头和仰头试验可诱发症状产生或加重。 ③X线平片:颈椎退行性改变。 需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鉴别。 5)混合型 上列两型以上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存在。 康复治疗 1.颈椎牵引疗法 这是常见、有效的治疗方法。 (1)治疗作用:也就是解除神经根压迫,扩大椎间隙,改善局部血循啦~ (2)方法: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复是决定牵引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 1)角度 :颈部从躯干纵轴前屈10~30度 2)时间 :持续型为10~30分钟,间歇型为7~60秒、放松5~20秒。每日一次,10次1疗程。 3)重量:从6KG开始,逐渐增到12~15KG。 4)禁 忌证:脊髓压迫严重,体质太差,牵引后症状加重者禁忌应用;交感型急性期、脊髓型硬膜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暂不用或慎用。 2.其他物理治疗 (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 (3)超短波疗法 (4)超声波疗法 (5)手法治疗 (6)运动疗法 3.中医疗法 (1)推拿、正骨疗法 (2)针灸疗法 (3)其他:小针刀疗法、火罐、药枕、中药外敷、气功等。 4.药物治疗 (1)缓解肌肉紧张 (2)止痛消炎 (3)营养神经 (4) 扩张血管和改善血管功能 (5) 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5.手术治疗 (1)适应证 (2)术后康复:术前做好石膏围领,术后次日戴上石膏围领下床活动,同时可做手足远端的运动。 6.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 (1)枕头与睡眠姿势 (2)工作姿势 (3)日常生活与家务劳动。
7、身体困了故意做一动作后颈椎关节一响感觉就舒服了
可以舒缓运动缓解肌肉劳累,也可以推拿按摩,热敷,。
8、颈椎后突出,怎么治疗?
磁共振显示颈椎4-5椎间盘轻度后突。
首先休息很重要 。【平时坐的时候应该注意姿势】。
可以做牵引、按摩、也可以尝试下磁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