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病怎样形成的
2、颈椎间孔的解剖结构是怎么样的
除第一椎间孔外,颈2~7椎间孔是由上下以及前后四壁构成。上下壁分别为上一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上一椎骨的椎上切迹;前壁为椎体后面侧部的下半、椎间盘后外侧面和钩椎关节;后壁为椎间关节囊。椎间孔是椎管侧方的窗口,神经根从硬膜囊发出,通过椎间孔离开椎管。神经根与椎间孔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关系十分密切,椎间孔狭窄可导致神经根的卡压,椎间盘蜕变,高度丢失是引起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主要原因。
3、解剖学中的颈椎、胸椎、腰椎分别都用什么英文字母代表
C—颈椎,T—胸椎,L—腰椎
颈椎(Cervical),
胸椎(Thoracic),
腰椎(Lumbar),
4、颈部解剖层次
一、观察颈部浅层结构
1、沿下颌骨下缘剥去浅筋膜并翻向下方,暴露其深面的颈阔肌。观察颈阔肌,注意其薄且覆盖广泛的特点,即横跨下颌骨和锁骨两骨全长的表面,注意其浅面无较大皮神经及皮静脉。将颈阔肌沿锁骨切断并翻向面部,观察其深面有丰富的皮静脉、淋巴结、皮神经(或不剥离颈阔肌直接寻找皮静脉和皮神经)。根据上述观察,理解该肌是颈部浅层结构的重要标志。
2、寻找皮静脉与淋巴结:在下颌角下方向下查找颈外静脉,在颈部中线两侧查找颈前浅静脉。在静脉的周围查找淋巴管。
3、修洁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四周分离查找颈丛皮神经主干。向上沿胸锁乳突肌后缘查找枕小神经,提起枕小神经即可钩出副神经。沿颈外静脉后方寻找枕大神经。在胸锁乳突肌表面查找与该面垂直并向前走行的颈横神经。在副神经下方查找锁骨上神经后支。
提拉枕小神经牵动副神经,观察副神经定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与斜方肌前缘下、中1/3交点处。沿副神经分离,观察其行经封套筋膜的深面或由该筋膜形成的鞘内。在副神经周围可查找到淋巴结。
二、解剖颈深筋膜
结合颈部横断面,观察颈深筋膜,由前向后分别为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层和颈深筋膜深层。
1、观察颈深筋膜浅层:确认该筋膜围绕整个颈部形成一个总鞘。观察该筋膜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两个肌鞘,包绕腮腺和颌下腺,形成两个腺体筋膜鞘。在胸骨和锁骨上方切开颈深筋膜浅层观察其一分为二层,形成两个间隙的范围。
2、观察颈深筋膜中层(颈内脏筋膜):在颈部横断面上查找颈部大血管及神经,在其周围观察由颈内脏筋膜形成的颈鞘;在气管、食管和甲状腺周围,分离观察颈内脏筋膜形成的气管鞘、食管鞘和甲状腺鞘。
3、观察颈深筋膜深层:在颈椎前方分离确认颈深筋膜深层即椎前筋膜,沿该筋膜向上、下可追踪至颅底和第三胸椎。
三、颈外侧区解剖
清除胸锁乳突肌表面的筋膜,暴露胸锁乳突肌及颈后三角内的颈深筋膜中层。清除颈深筋膜中层,暴露颈后三角内的肩胛舌骨肌下腹,由此肌将颈后三角分为上方的枕三角和下方的锁骨上三角。
在起点处切断胸锁乳突肌并向上翻,暴露肩胛舌骨肌下腹深面的颈深筋膜深层,剥离并清除颈深筋膜深层,观察其深面的颈丛和臂丛根部。
1、观察颈丛根部及膈神经的位置,在已解剖出来的副神经下方查找与其平行的臂丛的分支,即胸长神经、肩胛提肌支和菱形肌支。
2、观察在副神经以上区域,无任何血管和神经,是较安全的局部。
3、观察前斜角肌及其周围诸结构,在前斜角肌前方查找锁骨下静脉及其属支,在静脉角处有淋巴导管注入,左侧为胸导管,右侧为右淋巴导管;在其表面查找膈神经,在其后方查找上方的臂丛和下方的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5、颈部是哪个部位
颈部是脖子那里。颈部的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下颌支后缘、乳突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即胸骨上缘、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棘突间的连线。该局部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前方的固有颈部和后方的项部;
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区分为颈前区,颈外侧区及胸锁乳突肌区。颈前区亦称颈前三角,被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分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颈外侧区亦称颈后三角,该三角被肩胛舌骨肌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
(5)颈椎的解剖扩展资料
(1)分区:
颈部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前为固有颈部,后为项区。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分为三区:
1、颈前区(颈前三角)其中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围成下颌下三角,二腹肌前腹、舌骨、颈前正中线围成颏下三角,二腹肌后腹、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颈动脉三角
2、胸锁乳突肌区
3、颈外侧区(颈后三角),颈后三角又被肩胛舌骨肌后腹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大窝(肩锁三角)。
(2)位置:
颈部由浅入深(由前向后)层次结构十分明确,分别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肌肉。深筋膜又分为浅、中、深三层,在浅、中层与深层间形成的鞘内,容纳通过颈部的气管、食管及血管。各层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并形成颈部间隙。
(一)皮肤:
皮肤薄,移动性大,皮纹横向。
(二)浅筋膜:
浅筋膜疏松,内含皮肌、皮静脉、皮神经、淋巴结。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颈部
6、关于颈椎问题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及骨质增生压迫颈部脊髓或颈神经根之疾患,又称颈椎综合症,中医属“骨痹”,“慢性劳损”范畴。民间治疗本病的良方妙药给你介绍两个。
处方:葛根、黑豆、蛇蜕、黑芝麻、人参、鹿茸、熟地、黄茋、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适量。
用法:药浸酒内1个月,每服15毫升,日服2次,1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疗程,有效率95.1%
处方:茯苓60克白术、苡仁、桂枝、牛膝各30克,银花藤15克。
随症加减:颈部僵硬加乳香,没药各10克。肩背上肢疼加伸筋草20克,威灵仙15克。畏寒冷加干姜20克,细辛10克。
服法:日1剂,水煎两次取液混合分3次服。
疗效:用药4-6剂,有效率率达93.7%
回答者: 火焰舞飞扬 - 魔导师 十一级
一、确定病侧:颈痛不适常分左右,痛侧为病侧,另一侧为健侧;双侧痛者,偏重的一侧为病侧,轻侧为健侧。
二、坐立位复位法:头颈前倾并向健侧后上旋转至极限,健侧指腹将下颌健侧向病侧后上推顶,可听到“咔嗒”声响,颈痛等症状可当即消失;
三、卧位复位法:仰卧于床,颈置床边,头在床外自然下垂悬空,作头颈部左右摇摆3-5分钟即可,疗效显著。
上述自治方法对一般的颈椎病是十分奏效的!不过请注意,如果您的颈椎已出现明显的骨质增生,同时压迫血管和神经引起了“脑供血不足”,甚至已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就不能简单的使用上述自治方法了。其因有二:1、上述自治法只当时有效,不能解决其复发;2、自治法不能解决颈椎病的全部问题,且病重自治容易出问题!
颈椎病伴明显骨质增生、脑供血不足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者,最好找有经验的专家治疗。
颈椎病是人类的"专利"(其它动物没有颈椎病)。除人类颈椎特殊的解剖学基础外,颈椎病存在体内和体外主要影响因素。在体内是颈椎机械性错位的影响;在体外是传统枕头和睡姿的影响,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彻底防治颈椎病(不复发)必须同时解决。否则任何产品和疗法都不能最终治愈颈椎病。
病情严重的颈椎病,建议使用《健脑枕操药枕》(废除传统的枕头),同时内服《心脑血通中药丸》,全方位保护、牵引和运动颈椎,改善脑供血不足,多病同治,健脑强身!
专家提供: 回答者: 栗向东 - 骨科
7、正常人颈部的解剖分区是怎么样的?
有点复杂,要是不是医学生你还真会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颈部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
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前和脊柱前方部分为固有颈部,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后和脊柱后方的区域为项部
固有颈部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前区内侧界为颈前正中线,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
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舌骨上区含颏下三角和左,右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含左,右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
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上缘之间
肩胛舌骨肌将颈外侧区分为枕三角与锁骨上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即为该肌所覆盖区域